一种退热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7458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退热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退热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上体温升高即为发热,是人类在患疾病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许多疾病 则以发热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现代医学的退热治疗,对于感染性疾病一般要查明(或进行 判断)人体受感染的微生物,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消灭之,对于非感染性发热(不明原因包 括无菌性炎症)是采取措施清除生物化学意义上的“毒素”,作为对症性治疗措施,应用解 热镇痛药,可以暂时解除或缓解病人因发热造成的痛苦,但与疾病的痊愈或好转并非一回 事。王皓之等人于2000年申请了一件名为“一种退热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 利,专利号为00121310. 5,公开号为CN1334101A。该专利的药物是发挥细胞正常功能,效 解体内脂多糖等致热源,同时导致病毒细菌产生的毒素、毒力失去效力后的产物,随即经动 静脉毛细管之间、肌表上皮细胞、汗腺散发到体外,再部分经肝细胞消化器上皮同大便排出 体外,其极少部分经静脉至肺泡呼吸道排出体外,极微量部分经肾盂、肾小球、膀胱排出体 外,使病理产物逐渐减少经肺脏交换、肝脏的转换、肾脏的积存与排泄,使脏器免受侵害的 同时,提高脏器的自免力,从而达到退热目的,它对临床上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广泛适 用,疗效可靠,对于被现代医学不能查明原因的发热(无名发热、发热待查等)等非感染性 患者,特别临床上数日数月数年不愈者,更显独特疗效,使伴随临床上头痛、咽痛、咳嗽、咳 痰、尿黄等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该专利选用驴骨、鳖甲等原料药制成。但是原料中有很多很难获得并且价格偏高, 不容易工业化生产,并且在一些国家被视为违禁药品,该药品在出口的时候遇到很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工业化生产的退热中成药。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退热中成药,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 秦艽9-11,银柴胡18-25,羌活8-15,独活8_15,贯众8_15,防风8_15,桂枝8_10,片姜黄 8-15,制附片4-16,落得打25-40,川乌8-12,蜈蚣8-12,马鞭草8_16,紫花地丁 8-16,蒲公 英8-16,白花蛇舌草8-16,肉桂3-5,玄参8_16,荆芥8_16,鬼箭羽8_16,虎仗8_16,乌药 8-16,佩兰根8-16,地骨皮8-16,猪牙皂10-12,细辛3-9,桃奴8-25,甘草3-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退热中成药原料容易获得,药源丰富并 且价格便宜,成本低;幻退热中成药的疗效显著,临床效果好;幻原料中无违禁成分,便于 出口 ;4)本发明对临床上感染性发热针对性的治疗也有辅助治疗作用,并能缩短疗程,不 含镇静抗过敏药,因而服药不产生头晕思睡,纯天然中药,因而不含激素,对机体免疫能力 只有加强,而且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方便。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一种退热中成药,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秦艽9-11,银柴胡18-25, 羌活8-15,独活8-15,贯众8-15,防风8_15,桂枝8_10,片姜黄8_15,制附片4_16,落得打 25-40,川乌8-12,蜈蚣8-12,马鞭草8-16,紫花地丁 8-16,蒲公英8-16,白花蛇舌草8-16, 肉桂3-5,玄参8-16,荆芥8-16,鬼箭羽8-16,虎仗8-16,乌药8-16,佩兰根8-16,地骨皮 8-16,猪牙皂10-12,细辛3-9,桃奴8-25,甘草3-9。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优选为秦艽9. 5-10. 5,银柴胡21-22,羌活10. 5-12. 5, 独活 10. 5-12. 5,贯众 10. 5-12. 5,防风 10. 5-12. 5,桂枝 8. 5-9. 5,片姜黄 10. 5-12. 5,制 附片9-11,落得打31. 5-33. 5,川乌9-11,蜈虫公9-11,马鞭草11-13,紫花地丁 11-13,蒲公 英11-13,白花蛇舌草11-13,肉桂3. 5-4. 5,玄参11-13,荆芥11-13,鬼箭羽11-13,虎仗 11-13,乌药11-13,佩兰根11-13,地骨皮11_13,猪牙皂10-12,细辛5-7,桃奴15. 5-17. 5, 甘草5-7。本发明的一种退热中成药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各原料粉碎并搅拌均勻。本发明中 成药可以制成膏剂或片剂、冲剂、胶囊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退热中成药,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秦艽9,银柴胡18,羌活8,独活8,贯 众8,防风8,桂枝8,片姜黄8,制附片4,落得打25,川乌8,蜈蚣8,马鞭草8,紫花地丁 8,蒲 公英8,白花蛇舌草8,肉桂3,玄参8,荆芥8,鬼箭羽8,虎仗8,乌药8,佩兰根8,地骨皮8, 猪牙皂10,细辛3,桃奴8,甘草3。制备的时候将各原料粉碎并搅拌均勻。实施例2一种退热中成药,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秦艽10,银柴胡21. 5,羌活11. 5,独 活11. 5,贯众11. 5,防风11. 5,桂枝9,片姜黄11. 5,制附片10,落得打32. 5,川乌10,蜈蚣 10,马鞭草12,紫花地丁 12,蒲公英12,白花蛇舌草12,肉桂4,玄参12,荆芥12,鬼箭羽12, 虎仗12,乌药12,佩兰根12,地骨皮12,猪牙皂11,细辛6,桃奴16. 5,甘草6。实施例3一种退热中成药,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秦艽11,银柴胡25,羌活15,独活15, 贯众15,防风15,桂枝10,片姜黄15,制附片16,落得打40,川乌12,蜈蚣12,马鞭草16,紫 花地丁 16,蒲公英16,白花蛇舌草16,肉桂5,玄参16,荆芥16,鬼箭羽16,虎仗16,乌药16, 佩兰根16,地骨皮16,猪牙皂12,细辛9,桃奴25,甘草9。实施例4一种退热中成药,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秦艽10,银柴胡19,羌活10,独活10, 贯众10,防风10,桂枝9,片姜黄10,制附片10,落得打10,川乌10,蜈蚣10,马鞭草10,紫花 地丁 10,蒲公英10,白花蛇舌草10,肉桂4,玄参10,荆芥10,鬼箭羽10,虎仗10,乌药10,佩 兰根10,地骨皮10,猪牙皂11,细辛8,桃奴16,甘草7。
权利要求
1.一种退热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秦艽9-11,银柴胡18-25, 羌活8-15,独活8-15,贯众8-15,防风8_15,桂枝8_10,片姜黄8_15,制附片4_16,落得打 25-40,川乌8-12,蜈蚣8-12,马鞭草8-16,紫花地丁 8-16,蒲公英8-16,白花蛇舌草8-16, 肉桂3-5,玄参8-16,荆芥8-16,鬼箭羽8-16,虎仗8-16,乌药8-16,佩兰根8-16,地骨皮 8-16,猪牙皂10-12,细辛3-9,桃奴8-25,甘草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热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秦 艽 9. 5-10. 5,银柴胡 21-22,羌活 10. 5-12. 5,独活 10. 5-12. 5,贯众 10. 5-12. 5,防风 10. 5-12. 5,桂枝 8. 5-9. 5,片姜黄 10. 5-12. 5,制附片 9_11,落得打 31. 5-33. 5,川乌 9_11,蜈 蚣9-11,马鞭草11-13,紫花地丁 11-13,蒲公英11-13,白花蛇舌草11-13,肉桂3. 5-4. 5,玄 参11-13,荆芥11-13,鬼箭羽11-13,虎仗11_13,乌药11_13,佩兰根11_13,地骨皮11-13, 猪牙皂10-12,细辛5-7,桃奴15. 5-17. 5,甘草5-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退热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秦 艽10,银柴胡21. 5,羌活11. 5,独活11. 5,贯众11. 5,防风11. 5,桂枝9,片姜黄11. 5,制附 片10,落得打32. 5,川乌10,蜈蚣10,马鞭草12,紫花地丁 12,蒲公英12,白花蛇舌草12,肉 桂4,玄参12,荆芥12,鬼箭羽12,虎仗12,乌药12,佩兰根12,地骨皮12,猪牙皂11,细辛 6,桃奴16. 5,甘草6。
4.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2或3所述退热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各原料 粉碎并搅拌均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热中成药,所用原料为秦艽,银柴胡,羌活,独活,贯众,防风,桂枝,片姜黄,制附片,落得打,川乌,蜈蚣,马鞭草,紫花地丁,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肉桂,玄参,荆芥,鬼箭羽,虎仗,乌药,佩兰根,地骨皮,猪牙皂,细辛,桃奴,甘草。本发明的退热中成药原料容易获得,药源丰富并且价格便宜,成本低;原料中无违禁成分,便于出口。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2091286SQ20091026286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王存之, 王月宏, 王皓之 申请人:王皓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