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式颅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955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动式颅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醉术器械,尤微及一种手动式颅钻。
技术背景
目前神经外禾斗常用的开颅钻大致可以分为手摇钻、风动钻和电动钻三类,其中 以手摇式颅钻最为常用。传统的手摇式颅钻其钻头与手摇柄的,比是l: 1,由于 钻速慢,所以手术时间长,容易造成患者的出血量增多。电动钻和风动钻虽然提高 了钻颅的速度,但这种颅钻的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工作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手动式颅钻,这 种颅钻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适合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手动式颅钻,涉及有手压柄、手摇柄、中心齿轮、变速 齿轮、内齿圈、手摇转轴杆、钻头和支撑杆组成,所说的支撑杆整体呈弓形,是本 实用新型的主体支撑件,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支撑杆的上^^接设置有手压柄, 在所说手压柄的下面居中位置,以自由转动连接的形式设置有手摇柄。支撑杆的下 端与内齿圈的外壳面相连接,或者说是支撑杆的下g接设置有内齿亂手摇柄的 下端则连接设置有中心齿轮。中心齿轮与变速齿轮相啮合,变速齿轮又与内齿圈相 啮合。内齿圈的下端连接设置有手摇转轴杆,手摇转轴杆的下端,接设置有钻头。 所说的变速齿轮设置为一组三个行星齿轮的形式,采用一比三的传动比,也就是手 摇柄转动一圈,钻头就要转动三圈的形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手动式颅钻,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整体小巧 轻便,性能稳定可靠,可广魏用于广大的基层医疗部门,有助于提敲转^卜禾枰 术的效果,具有 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i兌明
附图是本是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手动^/6页钻的结构示意图。l""手压柄2-手摇 柄3—中心齿轮4~^变速齿轮5—内齿圈6~~手摇转轴杆7~4占头8—支
3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

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手动式颅钻,涉
及有手压柄l、手摇柄2、中心齿轮3、变速齿轮4、内齿圈5、手摇转轴杆6、钻 头7和支撑杆8组成,所说的支撑杆8整体呈弓形,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支撑件, 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支撑杆8的上端连接设置有手压柄1,在所说手压柄l的下 面居中位置,以自由转动连接的形式设置有手摇柄2。支撑杆8的下端与内齿圈5 的外壳面相连接,或者说是支撑杆8的下端连接设置有内齿圈5,手摇柄2的下端 则连接设置有中心齿轮3。中心齿轮3与变速齿轮4相啮合,变速齿轮4又与内齿 圈5相啮合。内齿圈5的下端连接设置有手摇转轴杆6,手摇转轴杆6的下端又连 接设置有钻头7。所说的变速齿轮4设置为一组三个行星齿轮的形式,采用一比三 的传动比,也就是手摇柄2转动一圈,钻头7就要转动三圈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 述的一种手动式颅钻,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整体小巧轻便,性能稳定可 靠,可广魏用于广大的基层医疗部门,有助于提高神经外禾样术的效果,具有较 好的推广^OT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手动式颅钻,其特征在于支撑杆(8)的上端连接设置有手压柄(1),在所说手压柄(1)的下面居中位置,以自由转动连接的形式设置有手摇柄(2);支撑杆(8)的下端连接设置有内齿圈(5),手摇柄(2)的下端则连接设置有中心齿轮(3);中心齿轮(3)与变速齿轮(4)相啮合,变速齿轮(4)又与内齿圈(5)相啮合;内齿圈(5)的下端连接设置有手摇转轴杆(6),手摇转轴杆(6)的下端又连接设置有钻头(7)。
专利摘要一种手动式颅钻,涉及有手压柄、手摇柄、中心齿轮、变速齿轮、内齿圈、手摇转轴杆、钻头和支撑杆组成,支撑杆的上端连接设置有手压柄,在手压柄的下面居中位置设置有手摇柄。支撑杆下端连接设置有内齿圈,手摇柄的下端则连接设置有中心齿轮。中心齿轮与变速齿轮相啮合,变速齿轮又与内齿圈相啮合。内齿圈的下端连接设置有手摇转轴杆,手摇转轴杆的下端又连接设置有钻头。变速齿轮设置为一组三个行星齿轮的形式,采用一比三的传动比,也就是手摇柄转动一圈,钻头就要转动三圈的形式。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整体小巧轻便,性能稳定可靠,可广泛适用于广大的基层医疗部门,有助于提高神经外科手术的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B17/16GK201346226SQ200920017390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4日
发明者仝丽丽, 彭志宏 申请人:彭志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