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302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眼睑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眼睑扩张器。
背景技术
眼睑,能够活动的眼皮盖,俗称眼皮,位于眼球前方,构成保护眼球的屏 障。以保护眼球及其最外部的易于受伤的角膜,并具有将泪液散布到整个结膜 和角膜的作用。 一般的,在做眼球方面的手术时,由于人体本身的闭眼的生理 反应,通常需要把眼睑通过机械手段撑开以暴露眼球便于手术的进行,现有技 '术的器械结构单一,有的必须由人工或是其他器械进行固定,使之在手术过程 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危险,可能会对眼球造成伤害,而且其撑开的精确度不高, 撑开距离难以控制和调节,这给手术带来很大的障碍。如何能设计出一种安全、 稳定、精确有利于辅助眼球手术的撑开器是现阶段眼科医学有待解决的一项重 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眼睑扩张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眼睑扩张器,包括上撑开 臂、下撑开臂,其结构是上撑开臂和下撑开臂分别铰接在主梁的两端,上撑开 臂和下撑开臂上分别铰接有上副臂和下副臂,上副臂和下副臂分别铰接在副梁 '的两端, 一螺杆上设置有前进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副梁与螺杆的前段螺纹通 过螺纹连接,主梁与螺杆的后段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主梁与副梁平行设置,螺 杆后端设置有转动叶,上撑开臂和下撑开臂的端部设置有眼睑托。
螺杆上两段螺纹之间设置有中央限位块,螺杆上螺纹的前端和末端设置有 前端限位块和末端限位块。
眼睑托是弧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该眼睑扩张器通过螺杆上两段相反螺纹的设置,在使用时用手转动转动 叶,螺杆即转动从而带动主梁与副梁之间实现拉开与缩近,配合上撑开臂和下 撑开臂、上副臂和下副臂的共同作用实现眼睑托的扩张与收拢动作,螺纹调节 .更能精确操作,提高医疗效果,弧形眼睑托更能保护眼睑在扩张时不会受到器械的伤害,安全有保障。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附图2是附图1中A - A向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上撑开臂,2、下撑开臂,3、眼睑托,4、主梁,5、副梁,6、上副臂, 7、下副臂,8、螺杆,9、转动叶,10、前端限位块,11、中央限位块,12、 末端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眼睑扩张器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l、 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眼睑扩张器,包括上撑开臂l、下撑开臂2, 其结构是上撑开臂1和下撑开臂2分别铰接在主梁4的两端,上撑开臂l和下撑开 臂2上分别铰接有上副臂6和下副臂7,上副臂6和下副臂7分别铰接在副梁5的两 端, 一螺杆8上设置%前进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副梁5与螺杆8的前段螺纹通 .过螺纹连接,主梁4与螺杆8的后段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主梁4与副梁5平行设置, 螺杆8后端设置有转动叶9,上撑开臂1和下撑开臂2的端部设置有弧形的眼睑托 3。螺杆8上两段螺纹之间设置有中央限位块11 ,螺杆8上螺纹的前端和末端设 置有前端限位块10和末端限位块12。
权利要求1、眼睑扩张器,包括上撑开臂、下撑开臂,其特征在于上撑开臂和下撑开臂分别铰接在主梁的两端,上撑开臂和下撑开臂上分别铰接有上副臂和下副臂,上副臂和下副臂分别铰接在副梁的两端,一螺杆上设置有前进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副梁与螺杆的前段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主梁与螺杆的后段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主梁与副梁平行设置,螺杆后端设置有转动叶,上撑开臂和下撑开臂的端部设置有眼睑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螺杆上两段螺纹之间 设置有中央限位块,螺杆上螺纹的前端和末端设置有前端限位块和末端限位 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眼睑托是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睑扩张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上撑开臂、下撑开臂,其结构是上撑开臂和下撑开臂分别铰接在主梁的两端,上撑开臂和下撑开臂上分别铰接有上副臂和下副臂,上副臂和下副臂分别铰接在副梁的两端,一螺杆上设置有前进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副梁与螺杆的前段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主梁与螺杆的后段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主梁与副梁平行设置,螺杆后端设置有转动叶,上撑开臂和下撑开臂的端部设置有眼睑托。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杆上两段相反螺纹的设置,配合撑开臂、副臂、主梁和副梁的共同作用实现眼睑托的扩张与收拢动作,螺纹调节更能精确操作,提高医疗效果,安全有保障。
文档编号A61F9/00GK201350155SQ20092001904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2日
发明者马艳英 申请人:马艳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