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095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皮内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缝合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皮内缝
合器o
(二)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缝合切口时,为了美观,经常需要做皮内缝合,这样 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手术瘢痕。皮内缝合的惯用方法是用普通缝合针沿 皮下的真皮层下沿缝合,费时费力。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大大縮短手 术时间的皮内缝合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皮内缝合器,包括操作手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操作手 柄的末端固定有一缝合针,缝合针为开口向内的鱼钩状,缝合针的内 侧活动固定有一回线钩,回线钩为与缝合针相对的圆弧状。
当缝合针抽出时,回线钩正好护住缝合针开口;当缝合针进入时, 回线钩比较平滑的进入,对皮肤无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皮内缝合时对准要缝合的部位,瞬间 完成进出动作,即可完成一个点位的缝合,缝合创伤小,操作非常简 便,大大縮短了手术时间,增加了皮内缝合的利用率,使得手术切口 美观,患者容易接受。
(四)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缝合针抽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缝合针进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缝合针,2回线钩,3操作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皮内缝合器 包括操作手柄3,操作手柄3的末端固定有一缝合针1,缝合针1为
开口向内的鱼钩状,缝合针1的内侧活动固定有一回线钩2,回线钩 2为与缝合针1相对的圆弧状。操作时术者将缝合线置入鱼钩样缝合 针1内,手持操作手柄3,在切口的一端真皮层下刺出切口外,抽出 缝线的一端固定于切口外,然后将缝合器拉回切口内,开始皮内缝合。 先对准一侧皮缘的真皮下沿斜行刺入约2 3mm,随即拔出,再用相同 方法于对侧皮缘真皮层下沿操作,然后前移0. 5cm,重复相同操作, 直至切口的另一端,将缝合器刺出切口外,抽出缝线的另一端固定好。 如图1、图2所示,当缝合针l抽出时,回线钩2正好护住缝合针1 开口,不损伤皮肤;当缝合针l进入时,回线钩2比较平滑的进入, 对皮肤无损坏。用本皮内缝合器操作,对准要缝合的部位,瞬间完成 进出动作,无需每次缝合一针都要用持针器加持好缝针,然后进针, 再用持针器拔针,大大縮短了手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皮内缝合器,包括操作手柄(3),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3)的末端固定有一缝合针(1),缝合针(1)为开口向内的鱼钩状,缝合针(1)的内侧活动固定有一回线钩(2),回线钩(2)为与缝合针(1)相对的圆弧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科手术用缝合器械,特别公开了一种皮内缝合器。该皮内缝合器,包括操作手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操作手柄的末端固定有一缝合针,缝合针为开口向内的鱼钩状,缝合针的内侧活动固定有一回线钩,回线钩为与缝合针相对的圆弧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皮内缝合时对准要缝合的部位,瞬间完成进出动作,即可完成一个点位的缝合,缝合创伤小,操作非常简便,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增加了皮内缝合的利用率,使得手术切口美观,患者容易接受。
文档编号A61B17/04GK201361057SQ20092002233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5日
发明者姜红春, 丽 张, 李桂民 申请人:李桂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