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自控排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控排尿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成本低廉、安全 可靠、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排控兼容的自控排尿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交通和工伤事故的增多,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 )及截瘫患者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损伤平面以下神经 内脏器官以脊髓终末支支配的盆底器官(膀胱、尿道、直肠、肛门和性) 功能障碍最为常见,尤圆锥以上SCI导致的高张力、高反射的痉挛性膀 胱,存在储尿(Storing )与排尿(Voiding)双重功能障碍,反射性尿 失禁及膀胱内高压等因素可致输尿管返流引起逆行性肾功能损害乃至肾 衰、尿毒症,并成为SCI患者后期死亡的第一原因。其中排尿功能障碍 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在院医疗的重要因素,由于自我储尿与排尿功能 丧失,多数患者需行持续导尿或人工辅助排尿,伴随的反复尿路感染和 肾功能损害已成为院内获得性感染与死亡的首要原因,同时繁重的医疗 护理工作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源,绝大多数患者只能终生与病 床为伴,不能最大限度的回归社会生活,有违以人为本和创建和谐社会。 尽管近年医疗技术和康复医学在脊髓损伤修复、膀胱功能重建的实验研 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普遍来看无论是从技术的成熟性、安全 性还是稳定性、成功率等方面与临床推广应用尚存在一定距离。目前仍 主要使用留置导尿、Crede法排尿和间隙性自家导尿术等排尿方式,但 均存在易致尿路感染、尿液返流、膀胱萎縮、尿道损害、难以护理和排 尿不彻底等长期困扰临床的诸多问题。
目前国内有管流式排尿器、文明排尿器、可控式排尿器、粘帖式排 尿器及负压泵式排尿器等几种类型的辅助式排尿器具。其结构、原理和 功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多数为尿液引流技术的改进;体现了方便 清洁、防止污染、密封集尿的临床需要;集尿原理为被动式或负压式引流。这些排尿器的应用在减轻护理强度、避免尿路感染、改善生活质量 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综合来看,这些排尿器具只是侧重或部分地 达到了尿液引流方式的改善或无菌集尿的效果,仍然没有实现临床希望 达到的"自控排尿、动力排尿和限压排尿"目标,由于未提供维持膀胱 顺应性、有效容量与自我控尿等重要机制,对需长期人工辅助排尿者无 疑存在反复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等近、远期并发症,尤其是未能针对 脊髓损伤和截瘫患者存在储尿与排尿双重功能障碍全面解决其排控尿问 题。此外,针对脊髓损伤修复和膀胱功能重建的研究用多限于实验与初 步临床试用,但由于动物实验中骶神经根对膀胱功能选择性支配的结果 标准与人体尚不完全一致,尤其神经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移植排斥、 移植细胞的长期存活以及轴突再生这些关键问题尚未能很好解决,故期
望此类技术结果有助于完全恢复有关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目前并不成熟; 而少数应用脊神经根桥接、马尾神经吻合、骶前神经根电极置入等旨在 修复脊髓和实现剌激性排尿的临床应用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也因技术 复杂、费用昂贵、适应症严格、目标单一、并发症多或远期疗效不稳定 等,使得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携带方便、操 作简单、排控兼容的自控排尿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控排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尿器包括支架、偏心轴压块、 电机、电源、弹簧压板与控制器,偏心轴压块、电机、电源、压板与控 制器安装在支架上,电机带动偏心轴压块旋转,电源与电机及控制器电 连接,弹簧压板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支架上设有时间控制开关。
所述支架与弹簧压板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触压点及压力感受器。
所述支架与一固定皮带组连接。
所述支架上设有微调压板。
所述支架为硬质支架,电机为减速电机。本实用新型灯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自控排尿器根据脊髓损伤及截瘫患者尿流动力学腹式呼 吸与肠管压力减弱、自然充盈期膀胱内压相对恒定、较正常人对腹壁压 力感受器干扰小的特点,通过优化组合前沿材料、电子控制技术研制出 的一种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排控兼容的自控排尿器具。其创新点在于: (1)在无菌集尿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感应排尿、自控排尿、动力排尿和 限压排尿的目标;(2)按设计要求该器具采用时间与压力双重控制,可 避免因尿量、体位、容量等变化影响监控的敏感性,其工作参数可针对 患者的尿动力学指标进行个体化设定,提高了临床排尿器应用的科学性、 准确性;(3)排尿方式基于Crede法原理、动力选择单向滚动式气囊, 可有效防止尿液返流、尿路感染和尿道损伤等并发症;(4)电子控制器 与压力感受器均实现微型化,材料符合环保、仿真的要求,使患者配带 舒适、操作简单;(5)该排尿器突破了国内现有少数类似产品单纯改善 引流或集尿方式的局限,明显扩大了适应证的范围,真正满足了临床"无 污染、无损伤、无辅助"的要求。
图l为本实用新型自控排尿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控排尿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自控排尿器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控排尿器包括一呈弧形的 板状硬质支架l,硬质支架l的两侧各设一偏心轴压块4,偏心轴压块4 与一减速电机5连接,减速电机5带动偏心轴压块4转动,在硬质支架1 的下部设有一电池盒8,电池盒8内安装有电池,电池为减速电机5提供 电源。硬质支架1的上部设有微调压板2,下部设有弹簧压板9,弹簧压 板9上部的硬质支架1上设有触压点及压力感受器7,弹簧压板9与控制 器连接,控制器与电池电连接。在两偏心轴压块4之间设有一时间控制 开关3。硬质支架1的两侧与固定皮带组6相连,通过固定皮带组6可以 将自控排尿器固定在人体腹部的相应位置处。自控排尿器中的弹簧压板9可以感应膀胱的充盈压力,并将信号传送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再控制减
速电机5,减速电机5带动偏心轴压块4转动,对膀胱循环加压作用。
自动排尿器可在极大地解放患者活动能力的同时有效训练感知和肢 体运动功能,对改善此类患者的排尿功能、降低有关并发症、减轻患者 心理负担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延长预期寿命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原 型机与实验机对32例病人(其中24例为截瘫患者、8例为高龄重症及意 识障碍患者)平均2个月的临床应用,同时设立对照组30例(常规留置 导尿或间隙性导尿)。结果表明(1)本自控排尿器的安全性、灵敏性、 可靠性与有效率均达到90%以上;临床应用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5%,尿 路感染、尿液返流发生率分别低于10%和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 著性意义;(2)作为残疾人康复器械与用品,其有关性能指标基本能达 到国家行业规定的质量控制标准,经疲劳试验其使用寿命平均可超过3 年、目标价格可控制在1500-2000元人民币/具之间;(3)患者使用的满 意度、依从性等分别为85%和75%,肾功能损害的缓解率为72%,有关尿 道动力学检测指标、功能独立性评定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基于我国脊 髓损伤与截瘫患者已呈现高发生率(13. 7/10万)、高致残率(全瘫率为 67%)、高耗费(5 — 10万/患者/年)、低死亡率(5%以下)和以青壮年为 主(70%)的特点,其中约80%患者因排尿功能障碍需长期住院治疗,预 计每例患者使用该自动排尿器平均可减少与排尿功能障碍有关的费用达 3-5万元/年,加之高龄重症患者的需要,随着该自控排尿器的进一步推 广应用必将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自控排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尿器包括支架、偏心轴压块、电机、电源、弹簧压板与控制器,偏心轴压块、电机、电源、压板与控制器安装在支架上,电机带动偏心轴压块旋转,电源与电机及控制器电连接,弹簧压板与控制器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控排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 有时间控制开关。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控排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弹 簧压板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触压点及压力感受器。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控排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一 固定皮带组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控排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 有微调压板。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控排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硬 质支架,电机为减速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控排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尿器包括支架、偏心轴压块、电机、电源、弹簧压板与控制器,偏心轴压块、电机、电源、压板与控制器安装在支架上,电机带动偏心轴压块旋转,电源与电机及控制器电连接,弹簧压板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支架上设有时间控制开关。所述支架与弹簧压板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触压点及压力感受器。所述支架与一固定皮带组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微调压板。所述支架为硬质支架,电机为减速电机。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排控兼容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F5/00GK201361143SQ20092004993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2日
发明者刚 刘 申请人:刚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