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导引穿刺角度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17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t导引穿刺角度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CT导引穿剌角度测量仪。
背景技术
CT导引穿剌因其技术安全、并发症少及疗效好而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进行CT 导引穿剌时,穿剌针的入针多采用手工操作,因而在入针过程中,入针角度把握起来难度很 高,稍有不慎,入针角度就会发生偏差,甚至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为此有必要发明一种能 够辅助入针并能保证入针角度精确的仪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CT导引穿剌时入针角度难以把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CT导 引穿剌角度测量仪。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CT导引穿剌角度测量仪,包括两个相互 垂直固定的托板、以及其板面刻有以两个托板的交线端点为圆心的角刻度的四分之一圆环 状平板;托板表面开有以两个托板的交线端点为圆心的弧形滑槽,并刻有以两个托板的交 线端点为圆心的角刻度;四分之一圆环状平板的侧端面固定有穿过弧形滑槽的螺栓,螺栓 另一端啮合有螺母;两个托板的内侧表面均固定有水准泡。所述水准泡为现有公知结构。 工作时,通过CT扫描仪得出扫描图像,并由扫描图像得出位于体内的靶点、位于 皮肤表面的入针点及入针角度,该入针角度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是扫描层面与水平横断 面的夹角a ,二是预定进针路线与矢状面的夹角13 。先将四分之一圆环状平板固定于垂直 托板内a角对应的刻度线,四分之一圆环状平板边缘要与刻度线平行。然后使两个托板的 交线端点与入针点吻合,通过水准泡将一个托板水平定位,并使另一个托板与人体矢状面 平行,然后找到四分之一圆环状平板P角对应的刻度线,将穿剌针沿选定的刻度线与穿剌 点的连线剌入到预定靶点,完成CT导引穿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 CT导引穿剌时入针角度难以把握的 问题,适用于CT介入检查治疗的过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托板,2_四分之一圆环状平板,3-水准泡,4-弧形滑槽,5-螺栓,6-角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CT导引穿剌角度测量仪,包括两个相互垂直固定的托板1、以及其板面刻有以两
3个托板1的交线端点为圆心的角刻度6的四分之一圆环状平板2 ;托板1表面开有以两个
托板1的交线端点为圆心的弧形滑槽4,并刻有以两个托板1的交线端点为圆心的角刻度 6 ;四分之一圆环状平板2的侧端面固定有穿过弧形滑槽4的螺栓5,螺栓5另一端啮合有 螺母;两个托板1的内侧表面均固定有水准泡3。具体实施时,托板1和四分之一圆环状平 板2均采用有机玻璃制成。
权利要求一种CT导引穿刺角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垂直固定的托板(1)、以及其板面刻有以两个托板(1)的交线端点为圆心的角刻度(6)的四分之一圆环状平板(2);托板(1)表面开有以两个托板(1)的交线端点为圆心的弧形滑槽(4),并刻有以两个托板(1)的交线端点为圆心的角刻度(6);四分之一圆环状平板(2)的侧端面固定有穿过弧形滑槽(4)的螺栓(5),螺栓(5)另一端啮合有螺母;两个托板(1)的内侧表面均固定有水准泡(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CT导引穿刺角度测量仪。解决了CT导引穿刺时入针角度难以把握的问题。CT导引穿刺角度测量仪包括两个相互垂直固定的托板、以及其板面刻有以两个托板的交线端点为圆心的角刻度的四分之一圆环状平板;托板表面开有以两个托板的交线端点为圆心的弧形滑槽,并刻有以两个托板的交线端点为圆心的角刻度;四分之一圆环状平板的侧端面固定有穿过弧形滑槽的螺栓,螺栓另一端啮合有螺母;两个托板的内侧表面均固定有水准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CT导引穿刺时入针角度难以把握的问题,适用于CT介入检查治疗的过程。
文档编号A61B6/03GK201453288SQ200920104118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4日
发明者王峰 申请人:王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