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杯式的超导热管冷热水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50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温杯式的超导热管冷热水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医学领域热水袋。
技术背景 目前市面上的热水袋一种是灌开水,但保温时间太短;另一种是电热的热水袋,一是要用电,无电地区不能用,二是保温时间短,还没有有关用保温杯式的超导热管冷热水袋的报道或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利用超导热管的特点,用家家都有的保温杯作为热源或冷源保温性能好的特点,连接制成了冷水或热水袋,可用于热疗或冷疗,在有电和无电的农村人人才都能使用,且用一瓶开水或冷水就能连续治疗8小时以上,温度在90°C 60°C ,不用电费和医院的治疗费,是一种最佳的保健与治疗仪,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社区医疗点,提供了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设备,从而实现了高效、节能、低耗的目的。[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0005] —、本发明中采用了超导热管技术"热管"又称"超导热管"或"介质导热管",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热传导元件。它打破了传统的以水为介质的传热方式,可将大量热量通过极小的截面积实现远距离快速传输而无需外加动力,从而实现了高效、节能、低耗的目的。经测试,其传热速度可达80 100厘米/秒,是银、铜、铝等良导体的数千倍;传输过程几乎是等温传热,热损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使用寿命高达上万至数万小时。"热管"有较大的传热能力,热管巧妙的组织了热阻较小的沸腾和凝结两种相变过程,使它的导热系数高达紫铜导热系数的数倍以至数千倍。"热管"不需要输送泵以及密封润滑,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和噪音。如一根长0. 6m直径13mm重0. 34kg "热管"在IO(TC工作温度下,输送200W能量,其温降o.5t:,而输送同等能量同样长的实心铜棒重量为22. 7kg,温差高达7(TC。"热管换热器"的冷、热流体完全分开流动,可以比较容易的实现冷、热流体的完全逆流换热;同时冷热流体均在管外流动,由于管外流动的换热系数远高于管内流动的换热系数,且两侧受热面均可采用扩展受热面,用于品位较低的热能的回收非常经济。
热管技术的特点1、高速度的热传导效果;2、重量轻且构造简单;3、温度分布平均,可作均温或等温动作;4、热传输量大、热传送距离长;5、没有主动组件,本身并不耗电;6、可以在无重力力场的环境下使用;7、没有热传方向的限制,蒸发端以及凝结端可以互换;8、容易加工以改变热传输方向;9、耐用、寿命长、可靠,易存放保管;10、价格低廉。[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用家家都有的暖水瓶或保温杯作为热源或冷源装置,再连接超导热管,就可用于热疗或冷疗,在有电和无电的农村人人都能使用,且用一瓶开水或冷水就能连续治疗8小时以上,温度在90°C 60°C ,不用电费和医院的治疗费,是一种最佳的保健与治疗仪,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社区医疗点,提供了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设备,从而实现了高效、节能、低耗的目的。

图1 :市售热水袋图示。[0012] 图2:市售保温杯图示。[0013] 图3:超导热管图示。
图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杯式的超导热管冷热水袋图示。[0015] 图中(A)热水袋、(Al)灌水口、 (A2)袋颈口、 (A3)镙旋口塞、(A4)热水或冷水、(B)保温杯、(Bl)外壳、(B2)保温瓶胆、(B3)杯颈口、 (B4)杯塞、(B5)杯盖、(B6)杯盖顶面、(B7)热水或冷水、(C)U型超导热管、(Cl)冷凝段、(C2)传输段、(C3)镙旋口塞、(C4)保温套管、(C5)弯角、(C6)杯塞、(C7)蒸发段。
实施例 在图1中(A)热水袋、(Al)灌水口、 (A2)袋颈口、 (A3)镙旋口塞、(A4)热水。[0017]在图2中(B)保温杯、(Bl)外壳、(B2)保温瓶胆、(B3)杯颈口、 (B4)杯塞、(B5)杯盖、(B6)杯盖顶面、(B7)热水或冷水。 在图3中(C)U型超导热管、(Cl)冷凝段、(C2)传输段、(C3)镙旋口塞、(C4)保温套管、(C5)弯角、(C6)杯塞、(C7)蒸发段。 在图中本实用新型的(C)超导热管包括由顺次连接的(Cl)冷凝段、(C2)传输段管外连接的(C3)镙旋口塞和(C4)保温套管与(C5)弯角和(C2)传输段管外连接的(C6)杯塞及连接的(C7)蒸发段组成。 在图4中(A)热水袋、(Al)灌水口 、 (A2)袋颈口 、 (A3)镙旋口塞、(A4)热水或冷水、(B)保温杯、(Bl)外壳、(B2)保温瓶胆、(B3)杯颈口、 (B4)杯塞、(B5)杯盖、(B6)杯盖顶面、(B7)热水或冷水、(C)U型超导热管、(Cl)冷凝段、(C2)传输段、(C3)镙旋口塞、(C4)保温套管、(C5)弯角、(C6)杯塞、(C7)蒸发段。 在图中在灌有(A4)热水或冷水的(A)热水袋的(A2)袋颈口内插入连接(C)U型超导热管一端的(Cl)冷凝段与(C2)传输段管外连接的(C3)镙旋口塞连接在(A2)袋颈口内;(C)U型超导热管另一端的(C5)弯角和(C2)传输段管外连接的(C6)杯塞和(C7)蒸发段插入连接在在灌有(B7)热水或冷水的(B)保温杯的(B6)杯盖顶面和(B3)杯颈口内旋紧(B5)杯盖,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杯式的超导热管冷热水袋。
权利要求一种保温杯式的超导热管冷热水袋,包括由热水袋(A)、灌水口(A1)、袋颈口(A2)、镙旋口塞(A3)、热水或冷水(A4)、保温杯(B)、外壳(B1)、保温瓶胆(B2)、杯颈口(B3)、杯塞(B4)、杯盖(B5)、杯盖顶面(B6)、热水或冷水(B7)、U型超导热管(C)、冷凝段(C1)、传输段(C2)、镙旋口塞(C3)、保温套管(C4)、弯角(C5)、杯塞(C6)、蒸发段(C7)组成,其特征是;在灌有热水或冷水(A4)的热水袋(A)的袋颈口(A2)内插入连接U型超导热管(C)一端的冷凝段(C1)与传输段管(C2)外连接的镙旋口塞(C3)连接在袋颈口(A2)内;U型超导热管(C)另一端的弯角(C5)和传输段管(C2)外连接的杯塞(C6)和蒸发段(C7)插入连接在在灌有热水或冷水(B7)的保温杯(B)的杯盖顶面(B6)和杯颈口(B3)内旋紧杯盖(B5)。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式的超导热管冷热水袋,其特征是;超导热管(C) 包括由顺次连接的冷凝段(Cl)、传输段管(C2)外连接的镙旋口塞(C3)和保温套管(C4)与 弯角(C5)和传输段管(C2)外连接的杯塞(C6)及连接的蒸发段(C7)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保温杯式的超导热管冷热水袋,由热水袋、保温杯、U型超导热管连接组成;用保温杯作为热源或冷源装置,再连接超导热管,就可用于热疗或冷疗,在有电和无电的农村人人都能使用,且用一瓶开水或冷水就能连续治疗8小时以上,温度在90℃~60℃,不用电费和医院的治疗费,是一种最佳的保健与治疗仪,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社区医疗点,提供了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设备,从而实现了高效、节能、低耗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F7/10GK201469494SQ20092015282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9日
发明者丁朝霞 申请人:丁朝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