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88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血压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压监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测量手臂周长的血压监
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测量血压时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测量的结果,其中影响测量结果最大的因素除了 特性比(Characteristic ratio)之外,测量部位的周长(手腕周长、手臂周长或是手指周 长)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电子式血压监测装置大致上分为上臂式血压计、手腕式血 压计以及手指式血压计,然而,上述任一态样的血压监测装置皆无法针对特性比以及测量 部位的周长,对其所测得的结果作相对的修正,因此其所测得的血压并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压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血压监测装置,血压监测装置用以
测量一器官的血压,包括一主体部、一连接机构以及一感测单元。主体部环绕器官,并具有
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连接机构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使第
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相互连接于一第一位置或是一第二位置,其中当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
部连接于第一位置时,所环绕的器官具有一第一周长,当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连接于第
二位置时,所环绕的器官具有一第二周长,感测单元设置于主体部上,通过感测单元感测第
一位置或是第二位置可得知第一周长或是第二周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血压监测装置可准确地测量并计算出使用者的手臂周 长,手臂周长的数值可经由微控制单元进行演算以修正所测量到的血压值,由此得到一准 确的血压测量值,再通过与控制单元电连的显示单元显示该测量值。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具体 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第做详细说明。

图1A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血压监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1B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血压监测装置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血压监测装置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血压监测装置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结合的
示意图; 图4A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血压监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4B显示图4A中血压监测装置的分解图;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操作件的示意图;以及 图6A、图6B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血压监测装置的作动图。
4[001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100'血压监测装置110主体部110S内表面121、121'第一连接部122、122'第二连接部1221'操作件1222'夹持件1223'固定件122F相对卡合部1220开口130'感测单元131感测元件131'感测主体132'移动件140充气袋A枢轴Cl第一连接端部C2第二连接端部Dl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D3第三方向111第一主体112第二主体120、 120'连接机构D4第四方向D5第五方向D6第六方向El第一端部E2第二端部Ll第一凹槽L2第二凹槽Nl第一卡槽N2第二卡槽N3第三卡槽N4第四卡槽Pl第一感测点P2第二感测点P3第三感测点R容纳部Tl第一卡合部T2第二卡合部T3第三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A以及图1B,在第一实施例中,血压监测装置100为一上臂式血压计,包括 一主体部110、一连接机构120、一感测元件131、一充气袋140、一微控制单元(未图示)以 及一显示单元(未图示),使用者可将手臂置入主体部110中,通过手臂测量血压。其中微 控制单元用以将所测量的数据及周长参数换算成血压值,并将血压值显示显示单元中。 主体部110包括一第一主体111以及一第二主体112。第一主体111包括一第一 端部El以及一第一连接端部Cl,第一端部El与第一连接端部Cl互为相反端部,而第二主 体112包括一第二端部E2以及一第二连接端部C2,第二端部E2与第二连接端部C2也互为 相反端部,其中第一连接端部C1与第二连接端部C2枢接于一枢轴A,使第一主体111与第 二主体112可根据枢轴A为中心彼此相对旋转,当第一主体111与第二主体112相对旋转 时可使第一端部El靠近或远离第二端部E2。 连接机构120包括一第一连接部121以及一第二连接部122,第一连接部121设置 于第一端部El,并具有第一卡合部Tl、第二卡合部T2以及第三卡合部T3,第二连接部122 设置于第二端部E2,并具有一开口 1220以及一相对卡合部122F(如图1B中所示),开口 1220形成于第二端部E2,相对卡合部122F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开口 1220的边缘,当第
5一连接部121穿过开口 1220后,相对卡合部122F可沿第一方向Dl或第二方向D2往返运 动而可选择的与第一卡合部Tl 、第二卡合部T2或是第三卡合部T3其中之一卡合或分离,其 中第一方向D2与第二方向Dl为相反(如图1B中所示)。 更详细的说明,当相对卡合部122F与该第一卡合部Tl卡合时,第一端部El以及 第二端部E2连接于第一位置,当相对卡合部122F与第二卡合部T2卡合时,第一端部El以 及第二端部E2连接于第二位置,当相对卡合部122F与第三卡合部T3卡合时,第一端部El 以及第二端部E2连接于第三位置。 配合参见图1B及图2,感测元件131与微控制单元电连接,并设置于第二端部E2 ; 三个感测点P1、P2、P3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上121另一侧,分别在第一端部El以及第二端部 E2连接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时与感测元件131对应感测元件131,由此感测 元件131感测到不同的感测点(Pl、 P2、 P3)时,可将其所对应的感测数据传送至微控制单 元。 应注意的是,第一连接部121可根据使用需要而增设第四卡合部或是更多卡合 部,使第一端部El以及第二端部E2可具有更多的连接位置,而感测点的数量也可配合卡合 部的数量增加或减少。 另外,主体部110具有一弧形内表面IIOS,而充气袋140沿着内表面IIOS设置于 主体部110上,当使用者将手臂放置于主体部110中,主体部110以及充气袋140可环绕使 用者的手臂,且充气袋140充气后膨胀以对手臂进行加压,可进行手臂血压的测量。 配合参见图3,在测量血压之前,使用者先将相对卡合部122F往第一方向Dl的方 向移动,然后使第一连接部121相对于第二连接部122移动,根据使用者的手臂臂围而将第 一端部E1以及第二端部E2连接,具体地说,是将第一连接部121穿越第二连接部122的开 口 1220,并在适当的位置上将相对卡合部122F往第二方向D2的移动以与第一连接部121 的第一卡合部Tl (第一位置)、第二卡合部T2 (第二位置)或第三卡合部T3 (第三位置)其 中之一固定,感测元件131便可与其中之一个感测点Pl、 P2或是P3对应。举例说明,当感 测元件131与第一感测点Pl对应时,感测元件131将所读取的数据传送至微控制单元,根 据微控制单元中所预先储存的数据可得知感测点Pl对应于第一周长,也就是说,使用者的 手臂具有第一周长,同理,当感测元件131读取到第二感测点P2或是第三感测点P3时,可 得知使用者的手臂具有第二周长或是第三周长。而当具备周长的参数,微控制单元即可更 精准地计算血压值。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4A以及图4B,在第二实施例中,血压监测装置100'中除了连接机构120'
以及感测单元130'以外,其他元件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于后将不再赘述。 参见图4A以及图4B,如图4A所示,连接机构120'包括一第一连接部121'以及
一第二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22'包括一操作件1221'、一夹持件1222'以及一固定件
1223',如图4B所示,感测单元130'包括一感测主体131'以及一移动件132'。 配合参见图4A、图4B与图5,第一连接部121'固定于第一端部El,操作件1221'
以可沿第三方向D3或第四方向D4(第三方向D3与第四方向D4为相反)往返移动的方式
设置于第二端部E2,其内部具有一第一凹槽Ll以及一第二凹槽L2 (如图5所示),其边缘
具有第一卡槽N1、第二卡槽N2、第三卡槽N3以及第四卡槽N4 ;夹持件1222'固定设置于操作件1221'的第二凹槽L2中,并可夹持第一连接部121'(如第6A、6B图中所示),当操作 件1221'移动时,夹持件1222'以及第一连接部121'可与操作件1221'同步移动,且通过 与第一连接部121'的连接而带动第一端部El靠近或是远离第二端部E2,进而使第一端部 El以及第二端部E2连接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或是第四位置。固定件1223'设 置于第二端部E2的容纳部R侧边,固定件1223'可相对容纳部R沿第五方向D5或第六方向 D6(第五方向D5与第六方向D6为相反)移动而与操作件1221'固定,亦即当操作件1221' 沿第三方向D3或第四方向D4移动而使第一端部El以及第二端部E2连接于不同的位置时, 固定件1223'可对应于移动件1221'上不同的卡槽(N1、N2、N3、N4),并可与不同的卡槽分 别卡合,进而固定操作件1221'的位置。更详细的说明,当固定件1223'与卡槽N1卡合时, 第一端部E1以及第二端部E2连接于第一位置,当固定件1223'与卡槽N2卡合时,第一端 部El以及第二端部E2连接于第二位置,当固定件1223'与卡槽N3卡合时,第一端部El以 及第二端部E2连接于第三位置。当固定件1223'与卡槽N4卡合时,第一端部E1以及第二 端部E2连接于第四位置。 第二端部E2的容纳部R(如图4B所示)用以容置感测单元130'的感测主体131', 移动件132'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感测主体131',并嵌入操作件1221'中的第一凹槽L1, 因此当操作件1221'沿第三方向D3或第四方向D4移动时,可带动移动件132'于相对感测 主体131'移动,感测主体131'由此可感测移动件132'的位置,并将感测数据传送至微控 制单元。 如图6A所示,固定件1223'与操作件1221'上第一卡槽Nl卡合,使第一端部El 与第二端部E2连接固定于第一位置;如图6B所示,固定件1223'与操作件1221'上第二 卡槽N2卡合,使第一端部El与第二端部E2连接固定于第二位置,如图6A、6B所示,操作件 1221'上还具有第三卡槽N3与第四卡槽N4,当固定件1223'与第三卡槽N3或是第四卡槽 N4卡合时,可将第一端部El与第二端部E2连接固定于第三位置或是第四位置。 应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E1与第二端部E2连接固定于四个不同的位 置,但不限于此,操作件1221'可根据使用需要而增设更多的移动位置,且操作件1221'上 的卡槽数量也可配合操作件1221'移动位置的数量增加或减少。 在测量血压之前,使用者首先将固定件1223'沿第五方向D5移动,接着,根据使用 者的手臂臂围移动操作件1221'沿方向d3、d4调整以将第一端部El以及第二端部E2连接 固定于适当的位置(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或是第四位置),最后将固定件1223'沿 第六方向D6移动以固定操作件1221'。在移动操作件1221'同时,感测单元130'的移动件 132'也随着操作件1221'于感测主体131'上下移动,感测主体131'可感测移动件132'相 对感测主体131'所停留的位置,也就是操作件1221'所停留的位置。举例说明,当第一端部 El以及第二端部E2连接固定于第一位置时,感测主体131'读取移动件132'的位置数据, 并将数据传送至微控制单元,根据微控制单元中所预先储存的数据可得知移动件132'所在 的位置对应于第一周长,也就是说,使用者的手臂具有第一周长,同理,当第一端部El以及 第二端部E2连接固定于第二位置、第三位置或是第四位置时,可得知使用者的手臂具有第 二周长、第三周长或是第四周长。 应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血压监测装置100、100'为一上臂式血压计,在上臂 部位作血压以及手臂周长的测量,但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血压监测装置1Q0、100'可为手腕式血压计或是手指式血压计,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可测量该部位的周长。 本实用新型的血压监测装置可准确的测量并计算出使用者的手臂周长,手臂周长
的数值可经由微控制单元进行演算以修正所测量到的血压值,由此得到一准确的血压测量
值,再通过与控制单元电连的显示单元显示该测量值。
权利要求一种血压监测装置,由一器官中测量血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环绕该器官,并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连接机构,用以连接该第一端部以及该第二端部,使该第一端部以及该第二端部相互连接于第一位置或是第二位置,其中当该第一端部以及该第二端部连接于该第一位置时,所环绕的该器官具有第一周长,当该第一端部以及该第二端部连接于该第二位置时,所环绕的该器官具有第二周长;以及感测单元,设置于该主体部上,通过该感测单元感测该第一位置或是该第二位置可得知该第一周长或是该第二周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体部包括第一主体,具有第 一连接端部;以及第二主体,具有第二连接端部,与该第一连接端部枢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部为该第一连接端部的 相反端,该第二端部为该第二连接端部的相反端。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设 置于该第一端部,具有第一卡合部以及第二卡合部;第二连接部,设置于该第二端部,具有 一相对卡合部,该相对卡合部以可选择的方式与该第一卡合部或是该第二卡合部卡合;其 中当该相对卡合部与该第一卡合部卡合时,该第一端部以及该第二端部连接于该第一位 置,当该相对卡合部与该第二卡合部卡合时,该第一端部以及该第二端部连接于该第二位 置。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部以及该第二卡合部 为凹槽,该相对卡合部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二端部。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部还包括一开口 ,该第 一连接部穿过该开口后,该相对卡合部与该第一卡合部或是该第二卡合部卡合。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相对卡合件设置于该开口的边缘。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第一感测 点,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上,在该第一端部以及该第二端部连接于该第一位置时与该感测 单元对应;以及第二感测点,在该第一端部以及该第二端部连接于该第二位置时与该感测 单元对应。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血压监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感测 点,设置于该第一端部上,在该第一端部以及该第二端部连接于该第一位置时与该感测单 元对应;以及第二感测点,设置于该第一端部上,在该第一端部以及该第二端部连接于该第 二位置时与该感测单元对应。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固 定于该第一端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二端部,并与该第一连接部 连接;其中当该第二连接部移动时,可使该第一端部以及该第二端部连接于该第一位置或 是该第二位置。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测单元包括感测主体,设 置于该第二端部;以及移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感测主体上,与该第二连接部卡 合,并与该第二连接部同步移动;其中当第二连接部移动使该第一端部以及该第二端部连 接于该第一位置或是该第二位置时,感测主体感测移动件的位置而得知该第一周长或是该 第二周长。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部包括操作件,以 可移动的方式与该第二端部连接,使该第一端部以及该第二端部连接于该第一位置或是该 第二位置,并与该移动件卡合;以及夹持件,设置于该操作件中,用以夹持该第一连接部; 其中当该操作件移动时,同时带动该夹持件、该第一连接部以及该移动件移动。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部还包括固定件,以 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二端部,并可选择的与该操作件卡合或分离。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件具有多个卡槽,该固定 件可与该多个卡槽其中之一卡合。
15.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件包括第一凹槽,该第一 凹槽与该移动件卡合。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件包括第二凹槽,该第二 凹槽用以容纳该夹持件。
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血压监测装置还包括微控制单 元,与该感测单元电性连结。
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具有容纳部,以容纳 该感测单元。
1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体部具有一弧形内表面。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血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血压监测装置还包括充气袋, 沿着该内表面设置于该主体部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血压监测装置,测量一器官的血压,包括一主体部、一连接机构以及一感测单元。主体部环绕器官,并具有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连接机构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使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相互连接于一第一位置或是一第二位置,其中当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连接于第一位置时,所环绕的器官具有一第一周长,当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连接于第二位置时,所环绕的器官具有一第二周长,感测单元设置于主体部上,通过感测单元感测第一位置或是第二位置可得知第一周长或是第二周长。
文档编号A61B5/022GK201469267SQ20092017487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4日
发明者刘丰吉, 廖冠乔, 施宜成, 洪世彦, 蔡逸勤, 颜士杰 申请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