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腕微创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15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转腕微创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创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转腕微创器械。
背景技术
自1987年法国医生成功实施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 的微创手术经历2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衍生出胸腔镜、盆腔镜、 关节镜等一系列微创手术。目前,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外科手术里面最前沿、最复杂的技术, 大量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器械被首先应用于该领域,微创手术也是21世纪外科学发展的一 个重要方向。微创手术是指在人体体表作若干穿孔,将内窥镜和操作器械通过上述小孔进入体 腔内,如腹腔、胸腔、盆腔、关节腔等,由术者在内窥镜的监视下,通过手在病人体外操作器 械,使器械伸入病人体腔内的工作端对腔内的病灶进行切除,或对器官进行修补、缝合等手 术,术毕将内窥镜和器械取出,缝合体表的小孔即可完成整个手术。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来说,其最大优点在于创伤小,失血少,患者术后恢 复快,痛苦程度较轻,术后疤痕不明显等。但是目前微创手术还是不能够替代传统的开放式 手术,原因在于1、微创手术的视野的直观程度比传统手术低;2、微创手术器械的灵活性 远不如外科医生的手,无法完成复杂的操作;3、微创手术几乎无法传递操作过程中的触压 觉。上述3点原因成为现阶段微创手术发展的瓶颈,使微创手术的发展处于迟滞状态。此前,专利“一种仿生手术器械,专利号200820153783. 7”提出了一种5个自由度 的可转腕的微创手术器械,但是在该专利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其结构复杂、工艺困难, 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开发一种确实可行的转腕结构,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微创手术器械,是现阶段 微创手术发展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多个活动自由度,能一定程度上感知压力的 一种可转腕微创器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转腕微创器械,包括头部、延长杆、手柄和两个关节,所述头部通过头部关 节与延长杆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柄通过手柄关节与延长杆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头部关节 和手柄关节均由数个关节片通过传动丝串连而成,传动丝分布在关节片四周边缘,传动丝 前端与头部关节基座固定连接,后端与手柄关节基座固定连接,相邻两个关节片成垂直交 叉排列,能实现两个关节之间的动作传动;头部和手柄之间设有传动杆,能实现头部和手柄 之间的动作传动。所述的关节片一端为平面,另一端由两个斜面组成。所述头部后端设有滑槽,与传动杆前端的滑槽轴滑动连接。[0012]所述头部的形式为钳头模式和剪刀模式。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相对于传统微创器械,本实用新型具备更多的自由度,更接近人手手腕的 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头部工作区的压力,能够完成一些传统微创手术器械无法完成或 难以完成的动作;另一方面结构更加实用,加工装配更加合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关节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关节片的示意图;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关节的正视图;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关节的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关节弯曲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头部传动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头部滑槽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头部张开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头部接近闭合状态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钳头模式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剪刀模式的示意图;图中1.头部;2.延长杆;3.头部关节;4.手柄关节;5.手柄;6.锁止牙;7.传动 杆;8.头部关节基座;9.手柄关节基座;10.传动丝;11.关节片;12.中央孔;13.周边孔; 14.斜面;15.滑槽;16.轴孔;17.滑槽轴;18.钳头;19.剪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头部1、延长杆2、手柄5、头部关节3、手柄关节 4和内部的两套传动系统——关节传动系统和头部开合传动系统。其中头部1通过头部关 节3与延长杆2前端固定连接,手柄5通过手柄关节4与延长杆2尾端固定连接,手柄5上 设有锁止牙6,用于固定手柄5的开合角度。扭动手柄5,能带动手柄关节4,同时头部关节 3也产生相对应的弯曲动作。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关节传动系统由头部关节3和手柄关节4和传 动丝10组成,其中两个关节均由关节片11串连组成,关节片11的一端为平面,另一端设有 2个斜面14,中央设有中央孔12,供传动杆7通行,四周边设有周边孔13,孔内穿行传动丝 10,相邻两片关节片11相互呈90度旋转排列,传动丝10的前端与头部关节基座8固定连 接,后端与手柄关节基座9固定连接。当手柄关节4发生弯曲时,一侧的斜面14之间的空 间被压缩,另一侧的斜面14之间的空间被放大,使得压缩一侧的传动丝10被放松,另一侧 的传动丝10被收紧,由于传动丝长度固定不变,传递到头部关节3,使头部关节产生相对应 的弯曲动作。如图4、图7、图8、图9、图10所示,头部开合传动系统由头部1和手柄5以及传动杆 组成,传动杆7前端设有滑槽轴17,与头部1的滑槽15滑动连接,两片头部1上均设有轴孔16,能绕轴转动。当传动杆7向前滑行时,头部1闭合,反之头部1张开,传动杆7后端 通过连杆和手柄5连接,手柄5闭合时推动传动杆7向前滑行。从而实现了手柄开合与钳 头开合之间的传动。如图11、图12所示,头部1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钳头18模式,用于钳夹组织、血管、 缝针等;另一种是剪刀19模式,用于切割、分离等操作。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 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 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可转腕微创器械,包括头部(1)、延长杆(2)、手柄(5)和两个关节,其特征是所述头部(1)通过头部关节(3)与延长杆(2)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柄(5)通过手柄关节(4)与延长杆(2)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头部关节(3)和手柄关节(4)均由数个关节片(11)通过传动丝(10)串连而成,传动丝(10)分布在关节片(11)四周边缘,传动丝(10)前端与头部关节基座(8)固定连接,后端与手柄关节基座(9)固定连接,相邻两个关节片(11)成垂直交叉排列,能实现两个关节之间的动作传动;头部(1)和手柄(5)之间设有传动杆(7),能实现头部(1)和手柄(5)之间的动作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腕微创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关节片(11)一端 为平面,另一端由两个斜面(14)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腕微创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后端设有 滑槽(15),与传动杆(7)前端的滑槽轴(17)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腕微创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的形式为 钳头(18)模式和剪刀(19)模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转腕微创器械,其包括头部、延长杆、手柄和两个关节组成,头部可以完成5个活动自由度的活动,更接近人手手腕的功能,能够完成一些传统微创手术器械难以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动作和手术;另一方面,操作区能够感知头部工作区的压力,为术者分辩组织、器官、肿瘤以及结石提供一定依据。
文档编号A61B17/00GK201612638SQ20092020272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6日
发明者王俊, 王爱娣 申请人:余姚市柳叶刀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