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15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血管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血管套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血管的縮窄、脏器血供的限流、血管局部薄弱的修补等治疗技术都存在费时、操作难度大、技术难度高等特点,但又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随着心脏的跳动,动脉具有搏动性,对实现动脉縮窄或限流更是增加了操作难度和手术风险。 现在临床上对动脉的縮窄或限流,如脾动脉,主要的技术是用一块无弹性、质地软、可巻曲的合成材料,如戈尔补片等,剪成宽约lcm,长为血管周长2/3,包在血管外,然后用缝针缝线缝合端口 ,使补片成圆筒状包在血管外面。这种技术在操作中难度大,缝针在搏动血管边上操作容易造成血管损伤,增加手术风险;手工操作耗时长,縮窄动脉大小不一,不能量化;而且成本高,此技术医生难以掌握。 另一种临床上使用的血管套,是采用非弹性塑眷,制成长约lcm的管状。沿长轴一
侧有一个切口 ,通过此切口套住血管,使套管包在血管外膜上。这种套管的切口两侧有两对"耳朵",与套管一体。"耳朵"上有洞,套在血管上后,在两对"耳朵"中间穿过丝线,打结,这样就能把套管上的切口两侧又重新固定了。这个技术操作比技术一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在操作上还是麻烦,用丝线结扎"耳朵"前,需要助手固定套管,避免套管从血管上脱落。[0005] 专利号为CN200920012338. 3公开了一种血管套,使用时,水平放置血管套,相错齿依靠预先内置的连接销水平位移来达到闭合目的。这种套管相对于前两个血管套而言,操作更为简单,工作效率高;但缺点是未闭合的血管套在非水平时,预留在相错齿内的连接销无法固定在相错齿内,而一旦连接销串动,相错齿就无法啮合,因此该血管套在临床上仅适用于水平操作。 专利号为CN200920014321. 1公开了一种血管套,其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可全方位操作的血管套,该专利整体构造比较合理;但其也存在缺陷一是在于连接销动配合固定两个半圆时,需要借助其他手术用设备,不能徒手操作,使得手术操作很不灵活,二是预置在凸齿内的连接销不稳固,很容易滑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徒手操作、方便安全的血管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中空圆柱体,中
空圆柱体由两个具有相错齿的半圆构成,两个半圆的一侧通过相错齿啮合后以轴固定,其
结构要点在于两个半圆的另一侧的相错齿上均设有同心孔的螺纹槽,外端相错齿的螺纹槽
孔径小于内部相错齿的螺纹槽孔径;其中一个半圆的两个相错齿间设置有一个具有凹槽的
中空的滑块,滑块内设置有两个反向对称螺纹栓,两个反向对称螺纹栓的外端分别预置在
与滑块相邻的两个相错齿的螺纹槽内,其余相错齿的螺纹槽内均设置有螺纹栓;与滑块对
应的另 一个半圆处设有相应的滑块槽。[0009] 滑块内壁设置至少两个凸卡,滑块内设置的两个反向对称螺纹栓上设置有与凸卡相应的滑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由于相错齿内设置有同心孔的螺纹槽,其内预置的螺纹栓不
会发生滑动,当本实用新型闭合后,可用拇指转动滑块,滑块内的两个反向对称螺纹栓旋转地向两侧前进,贯穿相邻的相错齿,推动其他螺纹栓前进,改变最初的位置,从而达到闭合
目的;因此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再借助外设备,从而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效率,临床上操作更为简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闭合状态图;[0014] 图3是本实用新型闭合后的局部放大图;[0015] 图4是图1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中空圆柱体10,中空圆柱体10由两个具有相错齿3的半圆1、半圆13构成,半圆1与半圆13的一侧通过相错齿3啮合后以轴9固定,半圆1、半圆13的另一侧的相错齿3上均设有同心孔的螺纹槽2,外端相错齿3的螺纹槽2孔径小于内部相错齿3的螺纹槽2孔径;半圆13的两个相错齿3间设置有一个具有凹槽6的中空的滑块7,滑块7内设置有两个反向对称螺纹栓8,两个反向对称螺纹栓8的外端分别预置在与滑块7相邻的两个相错齿3的螺纹槽2内,其余相错齿3的螺纹槽2内均设置有螺纹栓5 ;与滑块7对应的半圆1处设有相应的滑块槽4。 滑块7内壁设置至少两个凸起棱卡12,滑块7内设置的两个反向对称螺纹栓8上设置有与凸起棱卡12相应的滑道11。 使用时,当本实用新型闭合时,用拇指转动滑块7,随着滑块7的转动,滑块7内设置的两个反向对称螺纹栓8旋转地向两侧前进,贯穿相邻的半圆1的相错齿3,推动半圆13的其余相错齿3内预置的螺纹栓5前进,改变最初的位置,从而牢牢固定住半圆1与半圆13,即半圆1、半圆13构成空心圆柱体10,包住血管;中空的滑块7内可由体内的组织通过凹槽6逐渐填充,滑块7不能再转动,则两个反向对称螺纹栓8不能再退回到滑块7内,本实用新型就固定在人体内,牢牢地包住血管。
权利要求一种血管套,包括中空圆柱体(10),中空圆柱体(10)由两个均具有相错齿(3)的半圆(1)、半圆(13)构成,半圆(1)与半圆(13)的一侧通过相错齿(3)啮合后以轴(9)固定,其特征在于半圆(1)、半圆(13)的另一侧的相错齿(3)上均设有同心孔的螺纹槽(2),外端相错齿(3)的螺纹槽(2)孔径小于内部相错齿(3)的螺纹槽(2)孔径;半圆(13)的两个相错齿(3)间设置有一个具有凹槽(6)的中空的滑块(7),滑块(7)内设置有两个反向对称螺纹栓(8),两个反向对称螺纹栓(8)的外端分别预置在与滑块(7)相邻的两个相错齿(3)的螺纹槽(2)内,其余相错齿(3)的螺纹槽(2)内均设置有螺纹栓(5);与滑块(7)对应的半圆(1)处设有相应的滑块槽(4)。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血管套,其特征在于滑块(7)内壁设置至少两个凸起棱卡(12),滑块(7)内设置的两个反向对称螺纹栓(8)上设置有与凸起棱卡(12)相应的滑道(11)。
专利摘要一种血管套,尤其涉及血管套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就是提供可徒手操作、方便安全的血管套。本实用新型包括中空圆柱体,中空圆柱体由两个具有相错齿的半圆构成,两个半圆的一侧通过相错齿啮合后以轴固定,其结构要点在于两个半圆的另一侧的相错齿上均设有同心孔的螺纹槽,外端相错齿的螺纹槽孔径小于内部相错齿的螺纹槽孔径;其中一个半圆的两个相错齿间设置有一个具有凹槽的中空的滑块,滑块内设置有两个反向对称螺纹栓,两个反向对称螺纹栓的外端分别预置在与滑块相邻的两个相错齿的螺纹槽内,其余相错齿的螺纹槽内均设置有螺纹栓;与滑块对应的另一个半圆处设有相应的滑块槽。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效率,临床上操作更为简便。
文档编号A61B17/00GK201469319SQ200920202989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日
发明者孙宏亮, 曾静达, 杜晓群 申请人:杜晓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