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韧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51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工韧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用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植入人体的人工韧带,具体涉及一种能连
接钮扣钢板的人工韧带。 目前,已通过欧洲CE认证和中国SFDA认证,并应用于临床的比较成熟的人工韧带 只有LARS人工韧,其于1994年开始应用于临床。通常临床应用的Lars人工韧带是由合成 聚合纤维网自身巻绕或合拢而成,其包括两个骨隧道部、中间关节内自由纤维部以及两端 牵引线部。临床实践中,所述的LARS韧带植入骨隧道重建ACL,需采用两枚金属螺钉分别固 定韧带在股骨及胫骨隧道内,起到机械嵌合的作用。但是,实践显示,该种固定方式不仅增 加了手术固定的难度,而且远期螺钉容易发生松动,另外,该种固定方式使韧带没有很好地 与骨道接触从而影响韧带与骨道牢固愈合,最终导致人工韧带的失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Lars韧带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人工韧 带,该人工韧带不仅能连接带环袢钮扣钢板增加牢固程度,而且能更好地利于韧带与骨道 接触从而增强韧带与骨道牢固愈合。 本实用新型人工韧带由环袢(1)、股骨隧道编织部(2)、关节内纤维部(3)、胫骨隧 道编织部(4)、牵引线部(5)和对合线(6)组成,股骨隧道编织部的末端制成环袢,可直接与 带环钮扣钢板连接,所述的环袢采用聚合纤维制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胫骨隧道编织部和股骨隧道编织部分别为两半圆柱体对合 而成,采用高强度聚合纤维材料制备,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本实用新型中,分别 将两股骨隧道部及胫骨隧道部沿两侧对合线缝合固定,使用时,能有效地避免韧带的滑动 与错动,并极大地增强韧带与圆形的骨隧道接触程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关节内纤维部为两部分自由纤维合拢而成,形态上更符合 原始前交叉韧带双束的特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人工韧带股骨隧道编织部(2)、关节内纤维部(3)、胫骨隧 道编织部(4)、及牵引线部(5)两两对应。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法和步骤制备; 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备聚合纤维网,从左往右依次为牵引纤维部 (21)、编织纤维部(22)、自由纤维部(23)、编织纤维部(24)、自由纤维部(25)、编织纤维 部(26)、自由纤维部(27)、编织纤维部(28)、牵引纤维部(29),形成左右对称。将该聚合 纤维网从上往下自身巻绕使之整体呈半圆柱形。对应上述分部,该半圆柱体包括牵引部 (31)、胫骨隧道部(32)、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3)、股骨隧道部(34)、环袢部(35)、股骨隧道 部(36)、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7)、胫骨隧道部(38)、牵引部(39),然后将该圆柱性纤维物以 环袢中点为中心进行对折合拢,两个半圆柱体的剖面相互对合,用聚合纤维(聚对苯二甲
背景技术
发明内容
3酸乙二醇酯PET)缝线沿两侧对合线分别将两股骨隧道部及胫骨隧道部缝合固定,制成由
环袢(1)、股骨隧道编织部(2)、关节内纤维部(3)、胫骨隧道编织部(4)和牵引线部(5)组
成的人工韧带。在ACL重建术中,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带环钮扣钢板,将钮扣钢板连接该人
造韧带的环袢,当人工韧带植入圆形的股骨隧道中时,股骨隧道端即采用相连接的钮扣钢
板悬吊固定,钮扣钢板可卡压于股骨隧道口外,从而使人工韧带悬吊固定于隧道中,所述股
骨隧道部韧带与骨隧道内能更大程度地接触,达到加强牢固固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采用人工韧带重建人前交叉韧带时,增强韧带
的固定牢度,促进韧带移植物与骨道的愈合,结构简单。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为环袢,2为股骨隧道编织部,3为关节内纤维部,4为胫骨隧道编织部,5为
牵引线部,6为对合线。 图2是人工韧带的平面构造图, 其中,21为牵引纤维部,22为编织纤维部,23为自由纤维部,24为编织纤维部,25 为自由纤维部,26为编织纤维部,27为自由纤维部,28为编织纤维部,29为牵引纤维部。 图3是人工韧带自身巻绕后半圆柱体示意图, 其中,31为牵引部,32为胫骨隧道部,33为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4为股骨隧道部, 35为环袢部,36为股骨隧道部,37为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8为胫骨隧道部,39为牵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在图1中,依次分为环袢(1)、股骨隧道编织部(2)、关节内纤维部(3)、胫骨隧道编 织部(4)、牵引线部(5)及对合线(6),环袢(1)直接可与带环钮扣钢板(Endobutton)相连 接,植入人股骨隧道后,所连接的钮扣钢板可卡压在股骨隧道口外,从而起到稳定的悬吊固 定作用。 在图2所示中,为一大小为"35X1.6cm"的聚合纤维网(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 二醇酯PET),从左往右分为牵引纤维部(21)、编织纤维部(22)、自由纤维部(23)、编织纤维 部(24)、自由纤维部(25)、编织纤维部(26)、自由纤维部(27)、编织纤维部(28)、牵引纤维 部(29)。其中,各部分自上而下的纵向宽度皆为3.2cm,自左向右的横向长度分别为牵引 纤维部(21)长5cm、编织纤维部(22)长6cm、自由纤维部(23)长3cm、编织纤维部(24)长 3cm、自由纤维部(25)长lcm、编织纤维部(26)长3cm、自由纤维部(27)长3cm、编织纤维部 (28)长6cm、牵引纤维部(29)长5cm,形成左右对称。 在图3所示中,将聚合纤维网由上而下进行自身巻绕,使之形成半圆柱体物。从左 往右依次分为牵引部(31)、胫骨隧道部(32)、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3)、股骨隧道部(34)、 环袢部(35)、股骨隧道部(36)、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7)、胫骨隧道部(38)、牵引部(39)。 将图3中的半圆柱体物以环袢部(35)中点为中心对折,将两股骨隧道部(34、36)的半圆柱剖面相对应合拢,采用高强度聚合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缝线沿两侧 对合线(6)分别将两股骨隧道部缝合固定,将两胫骨隧道部(32、38)沿两侧对合线(6)缝 合固定。
权利要求一种人工韧带,其特征是由环袢(1)、股骨隧道编织部(2)、关节内纤维部(3)、胫骨隧道编织部(4)、及牵引线部(5)组成,其中,股骨隧道编织部的末端制成环袢,股骨隧道编织部与胫骨隧道编织部分别为两半圆柱体,通过对合线(6)缝合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人工韧带,其特征是,所述的关节内自由纤维部(3)为两部分 自由纤维合拢而成,形态符合前交叉韧带双束特征。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人工韧带,其特征是,所述的环袢(1)与带环钮扣钢板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韧带,其特征是,所述的人工韧带采用高强度聚合纤维 材料制成聚合纤维网后,自身巻绕形成半圆柱体物后,对折缝合固定制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韧带,其特征是,所述的高强度聚合纤维材料是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人工韧带,其特征是,所述的人工韧带股骨隧道编织部(2)、 关节内纤维部(3)、胫骨隧道编织部(4)、及牵引线部(5)两两对应。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韧带,其特征是,所述的聚合纤维网为35X1.6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连接钮扣钢板的人工韧带。本实用新型大体上呈圆柱型,包括环袢、股骨隧道编织部、关节内纤维部、胫骨隧道编织部及牵引线部。所述的股骨隧道编织部的末端制成环袢,股骨隧道编织部与胫骨隧道编织部通过对合线缝合固定。所述人工韧带的环袢能与带环钮扣钢板相连,引入股骨隧道后,钮扣钢板可卡压于股骨隧道口外,从而使人工韧带悬吊固定于隧道中。可用于人工韧带重建人前交叉韧带术,增强韧带的固定牢度,促进韧带移植物与骨道的愈合。
文档编号A61F2/08GK201542777SQ20092021168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0日
发明者李宏, 蒋佳, 陈世益 申请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