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注线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28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注线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注线针。
背景技术
埋线疗法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它是把羊肠线埋植于相应穴位和特定部 位中,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埋线针疗法是一种已有几十 年实践的成熟疗法,其疗效优于针刺,尤其对一些顽症有独特的治疗作用。目前所使用穴位 埋线工具_注线针,针刀等,首先是埋线和工具结构配合复杂,制作工序繁锁,其次是操作 速度慢,第三是无菌条件达不到,易造成交叉感染。临床上现在经常使用的注线针,它包括 前端带尖头、内部有空腔的穿刺管及放置在穿刺管的空腔中,并可在其内上下活动的尖头 实心针芯,该针芯的针杆部分与穿刺管等长。在注线过程中,它存在着诸多缺点1、针尖角 度大,进针困难且容易卡线;2、需另配针刀切割;3、尖端带有尖头对人体损伤面大。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医用注 线针,该医用注线针不仅可以进行注线、注药,而且还可以对局部软组织、肌腱、韧带进行松 解切割,人体损伤面小、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用注线针,包括针芯和针体,针体包括针柄、针管和针头,其中针头前端的 形状为平头状或圆弧状,针头的直径小于针管的直径。进一步,针头前端的中心偏离针管的中心。进一步,针头的直径为针管的直径的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头前端的形状为平头状或圆弧状,不是尖头,并且针头的直径小于针管的直径, 不仅可以用于注线注药,还可以对局部软组织、肌腱、韧带进行松解切割,节省了能源,对人 体损伤也很小。

图1为现有注线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注线针针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针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0016]参见图1、图2,现有的注线针由针芯1、针体组成,针体包括针柄4、针管2和针头3,针芯1为实心,现有的注线针在使用时需要配合针刀。参见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注线针是由针芯1、针体组成,针体包括针柄4、 针管2和针头5,针头5前端的形状为平头状并且两面开刃,开刃后便于切割,针头5前端的 中心偏离针管2中心,针头5的直径小于针管2的直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先找到 穴位,把羊肠线装入针管2内,再将针芯1插入针管2内,然后用平头状的针头5切开病患 处,针头5前端对准病患处把羊肠线注入,送入后退出针头5即可,本实用新型把现有注线 针和针刀二者的功能结合到了一起,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 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 涵盖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医用注线针,包括针芯(1)和针体,针体包括针柄(4)、针管(2)和针头(5),其特征在于针头(5)前端的形状为平头状或圆弧状,针头(5)的直径小于针管(2)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注线针,其特征在于针头(5)前端的中心偏离针管 (2)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注线针,其特征在于针头(5)的直径为针管(2)的 直径的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注线针,包括针芯和针体,针体包括针柄、针管和针头,其中针头前端的形状为平头状或圆弧状,针头的直径小于针管的直径。进一步,针头前端的中心偏离针管的中心。进一步,针头的直径为针管的直径的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头前端的形状为平头状或圆弧状,不是尖头,并且针头的直径小于针管的直径,不仅可以用于注线注药,还可以对局部软组织、肌腱、韧带进行松解切割,节省了能源,对人体损伤也很小。
文档编号A61M31/00GK201558403SQ200920258729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日
发明者张亚娟, 张亚超, 张国平 申请人:张国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