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病人多功能站立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128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瘫痪病人多功能站立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锻炼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瘫痪病人多功能站立柜。
背景技术
为避免瘫痪病人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生存质量,要求病人每天都要进行 站立功能的锻炼,现在锻炼站立功能用的站立柜,是铁制品,铁制站立柜,虽能帮助患者站 立,但也存有以下不足一是铁制站立柜沉重简单,移动不方便,内无软垫保护,病人感觉不 舒服;二是患者的高矮、胖瘦不能调节,适应性差;三是不用时因不能拆卸,放在病房内占 地方,给工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橡皮垫,容积可调舒适,即能移动又能拆装, 适应性强,使用方便的瘫痪病人多功能站立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瘫痪病人多功能站立柜,包 括左档板、右档板、后档板、前门、合页组成,其特征在于左档板、右档板、后档板的下端插 入底座的底座槽内,前门右侧用合页与右档板连接,在左档板、右档板、后档板、前门的内壁 上粘贴上充气装置的气囊橡皮垫,在其内设垫板,在其外壁上端设捆扎带,捆扎带上设呢绒 扣,制动行走轮设在底座的下面,垫板厚度为3cm-30cm。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 所述的充气装置,由气囊橡皮垫、充气管、充气球构成,充气管一端通过右档板与气囊橡皮 垫连通,另一端连接充气球。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左、右、后档板插入底座的底槽内,前门 因用合页与右档板连在一起,关住前门后,组成一个带有气囊橡皮垫的站立柜,若患者高度 与站立柜合适,体型较瘦时,用捆扎带将站立柜扎牢,操作充气球,向气囊橡皮垫内充气,当 气囊橡皮垫接触患者时,停止操作充气球,若患者较矮选用合适的垫板放于脚下,制动行走 轮抬起踏板行走,踏下踏板制动。患者锻炼结束后,先去掉捆扎带,而后把左、右、后档板,前 门和充气装置拆下,平放在底座上,推到病床下存放,达到使用时方便,不用时不占地方的 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的站立柜相比,设有气囊橡皮垫,容积可调舒 适,即能移动又能拆装,适应性强,使用方便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局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瘫痪病人多功能站立柜,包括左档板1、右档板 2、后档板3、前门4、合页5组成,其特征在于左档板1、右档板2、后档板3的下端插入底座 6的底座槽7内,前门4右侧用合页5与右档板2连接,在左档板1、右档板2、后档板3、前门4的内壁上粘贴上充气装置8的气囊橡皮垫8a,在其内设垫板12,在其外壁上端设捆扎 带9,捆扎带9上设呢绒扣10,制动行走轮11设在底座6的下面,垫板12厚度为3cm-30cm。 所述的充气装置8,由气囊橡皮垫8a、充气管8b、充气球8c构成,充气管8b —端通过右档板 2与气囊橡皮垫8a连通,另一端连接充气球8e。
权利要求一种瘫痪病人多功能站立柜,包括左档板(1)、右档板(2)、后档板(3)、前门(4)、合页(5)组成,其特征在于左档板(1)、右档板(2)、后档板(3)的下端插入底座(6)的底座槽(7)内,前门(4)右侧用合页(5)与右档板(2)连接,在左档板(1)、右档板(2)、后档板(3)、前门(4)的内壁上粘贴上充气装置(8)的气囊橡皮垫(8a),在其内设垫板(12),在其外壁上端设捆扎带(9),捆扎带(9)上设呢绒扣(10),制动行走轮(11)设在底座(6)的下面,垫板(12)厚度为3cm-30c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瘫痪病人多功能站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装置(8),由气囊橡皮垫(8a)、充气管(8b)、充气球(8c)构成,充气管(8b) —端通过右档板(2)与气囊橡皮垫(8a)连通,另一端连接充气球(8e)。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瘫痪病人多功能站立柜,包括左档板1、右档板2、后档板3、前门4、合页5组成,其特征在于左档板1、右档板2、后档板3的下端插入底座6的底座槽7内,前门4右侧用合页5与右档板2连接,在左档板1、右档板2、后档板3、前门4的内壁上粘贴上充气装置8的气囊橡皮垫8a,在其内设垫板12,在其外壁上端设捆扎带9,捆扎带9上设呢绒扣10,制动行走轮11设在底座6的下面,垫板12厚度为3cm-30cm。该瘫痪病人多功能站立柜,与目前的站立柜相比,设有气囊橡皮垫,容积可调舒适,既能移动又能拆装,适应性强,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H3/04GK201524219SQ20092027281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8日
发明者赵丽楠, 郑遵成, 陈悦霞 申请人:郑遵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