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医用充气卫生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425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医用充气卫生床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垫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一次性医用充气卫生床垫。
背景技术
医院的交叉感染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一次性的注射器、输液器的使用大大改善了医院内的交叉感染问题,但医院的交叉感染途径很多,怎样预防需要从每个环节做起,才能达到目的。 目前,医院的床单以及床垫不是一次性用品,其中床单可以通过换洗并消毒使用,只要在消毒环节上把好关,能有效地控制床单的交叉污染问题;但床垫却不便于清洗和消毒处理,只能偶然借助太阳晒晒,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消毒处理和换洗。当床单被尿湿或被各种液体打湿时,难免使床垫受到污染,即使换上新的床单,床单仍然会被污染,造成床单消毒效果的降低。 以前医院也有使用充气床垫的。是在一种大的矩形的橡胶或塑料(例如,聚乙烯基薄膜)袋子中充有空气。充气床垫在本领域已广为人知,并且已经证明非常有用。 一方面,充气床垫利用通气和放气的双向阀可以实现充气及放气并折叠,有利于多次反复使用,并可方便的进行消毒处理。但现有充气床垫的结构设计上存在的缺陷,导致其使用时,当充气床垫某个部分受到挤压时,造成充气床垫受到挤压的区域向下凹进,没有受到挤压的区域相对凸出,使充气床垫表面凹凸不平,影响充气床垫使用的舒适性,特别是当病人躺在充气床垫上压迫床垫,床垫表面形状的变化将实时模仿病人与床垫接触面的身体形状,导致床垫表面与病人身体表面之间通风透气性差,易于使久病卧床的病人背部长褥疮。当充气量足够大时,充气床垫表面中间则会隆起,人睡在上面不稳当,容易滑落,这对于久病卧床的病人或刚刚做完外科手术的病人,无疑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充气床垫创伤手术后的病人转移到病房通常要搬动两次病人移位才能完成,即从手术台到病床,给病人多造成一次疼痛。为减轻病人的痛苦,在搬动病人时可以将床垫一起搬动,同时床垫上有利于搬动的设计。 一般是一个或者多个独立的腔室,每个腔室都设有独立的供充气及放气的单向阀,腔室之间没有联通,因此,当充气床垫某一腔室被剌破时,就会影响到整个床垫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方便、弹性好,携带方便、通风性能好、便于病人转床,可有效防止褥疮发生的一次性医用充气卫生床垫。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一次性医用充气卫生床垫,包括床垫主体、上层基布、下层基布,所述床垫主体由所述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热合在一起形成多个相互平行的独立腔室结构而构成,在所述床垫主体的一侧设有一与所述腔室结构轴线垂直的充气道,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通过其上设置的单向阀与所述充气道连通。[0007]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由选自尼龙、涤纶、丙纶、氯纶中的至少一种与聚乙烯共挤加工成高强度共挤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强度共挤膜表面植绒或复合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上至少设有一个穿过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且与所述腔室结构内腔不连通的透气通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穿过所述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且与所述腔室结构内腔不连通的透气通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单向阀由单片聚乙烯片一侧设有宽度6 15毫米油墨或双片
聚乙烯片之间设有宽度6 15毫米油墨与高强度共挤膜热合在一起而形成阀口 。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床垫主体两侧的下层基布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拉
手,便于形成为担架。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床垫主体两端各设有至少一个与床头连接的固定装置。[0014] 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医用卫生床垫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0015] —次性医用卫生床垫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第一步将尼龙、涤纶、丙纶、氯纶中的至少一种与聚乙烯的共挤膜按设计的床垫尺寸,裁取两块尺寸相同的矩形基布;高强度共挤膜表面植绒或复合无纺布。在所述高强度共挤膜表面均匀涂布聚乙烯、聚丙烯混合熔融液,然后将无纺布粘贴在上面,辗压复合构成高强度复合膜,所述聚乙烯、聚丙烯按重量比(2-4) : (6-8)构成。 第二步、取第一步所得的其中一块矩形基布,在其长边距长边边缘10 20毫米处,沿长度方向热合一宽度为50 80毫米的聚乙烯片,形成第一热合线,所述聚乙烯片一面按30 80毫米间距均布有宽度为6 15毫米的油墨,使聚乙烯片与矩形基布热合后,在第一热合线上形成均布的6 15毫米宽的阀口 ;一次性医用卫生床垫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乙烯片设置的油墨两侧,分别热合有一条垂直于所述矩形基布长度方向的热合线。
第三步取第一步所得的另一块矩形基布与第三步所得的基布热合; A:首先,沿所述矩形基布长度方向距第一热合线10 15毫米处的一侧,将两基布
热合在一起,形成第二热合线,在所述两基布的第一热合线与第二热合线之间形成一充气
通道; B:然后,在所述两基布的第一热合线另一侧,沿所述矩形基布长度方向,在所述阀口中心线两侧15 40毫米距离处,垂直于所述矩形基布长度方向均匀热合成多个相互平行的独立腔室结构。 第四步取第一步所得的在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上,至少选取一点将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热合在一起,并在热合点中心设置与所述腔室结构内腔不连通的透气通孔。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上,至少选取一点将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热合在一起,并在热合点中心设置与所述腔室结构内腔不连通的透气通孔。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之间,至少设置一个穿过所述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且与所述腔室结构内腔不连通的透气通孔。[0024]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聚乙烯片设置的油墨两侧,分别热合有一条垂直于所述矩形基布长度方向的热合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聚乙烯片由两片叠置构成,在所述两片聚乙烯片之间按30 80毫米间距均布有宽度为6 15毫米的油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强度共挤膜表面植绒或复合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高强度共挤膜表面均匀涂布聚乙烯、聚丙烯混合熔融液,然后将无纺布粘贴在上面,辗压复合构成高强度复合膜,所述聚乙烯、聚丙烯按重量比(2-4) : (6-8)构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工艺方法及结构,将尼龙、涤纶、丙纶、氯纶中的至少一种与聚乙烯共挤加工成的高强度共挤膜热合形成多个独立的腔室结构,使由多个独立的腔室结构构成的床垫强度高、密封性能好;并且,每个独立腔室结构内都热合有一个单向阀门,杜绝当单个气室被剌破时,导致整个床垫失效的弊端;另外,所有独立腔室结构的单向阀门都与同一个通气道连通,便于一次性充气;特别是充气后各独立腔室结构之间形成凹陷道沟,形成通风回路, 一方面,由于空气压縮受力后的反弹,可对患者产生按摩理疗作用,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另一方面,可减少身体与床垫的接触受压面积,防止褥疮的形成;同时在每一个腔室结构上至少设有一个穿过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且与所述腔室结构内腔不连通的透气通孔,既可作为通风气孔,又可作为液体(尿液等)流出路径,有效改善床垫的通风透气性能,减少污染源,驱散潮湿;在充气床垫的下面层设置的拉手,便于形成为担架,降低手术病人转床时的痛苦;而在充气床垫两端各设有的至少一个与床头连接的固定装置,可以有效防止当床一头太高时床垫下滑;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高强度共挤膜表面复合无纺布或植绒,一方面,可以改善床垫表面的手感及人体接触的舒适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的整体强度;同时,采用热合工艺加工,工艺简单、粘合强度高。[0029]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方便、弹性好,携带方便、通风性能好、便于病人转床,可有效防止褥疮发生,驱散潮湿,对患者具有简单的按摩理疗作用,解决卧床病人之痛苦,成本低,携带方便,适于作为现有医用床垫的换代更新产品。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附图3为附图2的B—B剖视图。 附图4为附图2的A—A剖视图。 附图5为附图3中的C部放大图。 附图6为附图5的D—D剖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单向阀中单片舌片涂敷油墨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单向阀中双片舌片涂敷油墨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加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中,l-一床垫主体、2-—上层基布、3-—下层基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2、3、4、5、6、7、8,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医用卫生床垫,包括床垫主体1、上层基布2、下层基布3,所述上层基布2、下层基布3均为选自尼龙、涤纶、丙纶、氯纶中的至少一种与聚乙烯共挤加工成的高强度共挤膜表面植绒或复合无纺布构成;所述床垫主体1由所述上层基布2、下层基布3热合在一起形成多个相互平行的独立腔室结构4而构成,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4上至少设有一个穿过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4上层基布2、下层基布3且与所述腔室结构4内腔不连通的透气通孔7 ;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4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穿过所述上层基布2、下层基布3且与所述腔室结构4内腔不连通的透气通孔8 ;在所述床垫主体1的一侧设有一与所述腔室结构轴线垂直的充气道5,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4通过其上设置的单向阀6与所述充气道5连通,所述单向阀6由单片聚乙烯片13 —侧设有宽度6 15毫米油墨9或双片聚乙烯片14之间设有宽度6 15毫米油墨9与高强度共挤膜热合在一起而形成阀口 10 ;在所述床垫主体1两侧的下层基布3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便于形成为担架的拉手11 ;在所述床垫主体1两端各设有至少一个与床头连接的固定装置12。 参见附图1、2、3、4、5、6、7、8、9,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医用卫生床垫制造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第一步将尼龙、涤纶、丙纶、氯纶中的至少一种与聚乙烯的共挤膜表面植绒或复合无纺布,按设计的床垫尺寸,裁取两块尺寸相同的矩形基布2、3 ; 第二步、取第一步所得的其中一块矩形基布3,在其长边距长边边缘10 20毫米处,沿长度方向热合一宽度为50 80毫米的单面聚乙烯片13或由两片聚乙烯片叠置构成的双面聚乙烯片14,形成第一热合线15,在所述单面聚乙烯片13—面按30 80毫米间距均布有宽度为6 15毫米的油墨9,在所述双面聚乙烯片14之间按30 80毫米间距均布有宽度为6 15毫米的油墨9 ;使聚乙烯片与矩形基布2、3热合后,在第一热合线15上形成均布的6 15毫米宽的阀口 10 ;在所述聚乙烯片设置的油墨9两侧,分别热合有一条垂直于所述矩形基布3长度方向的热合线17,以提高阀口 10的强度;[0045] 第三步取第一步所得的另一块矩形基布2与第二步所得的基布3热合;[0046] 首先,沿所述矩形基布3长度方向距第一热合线10 15毫 米处的一侧,将两基布2、3热合在一起,形成第二热合线16,在所述两基布2、3的第一热合线15与第二热合线16之间形成一充气通道5 ; B、然后,在所述两基布2、3的第一热合线15另一侧,沿所述矩形基布3长度方向,在所述阀口 10中心线两侧15 40毫米距离处,垂直于所述矩形基布3长度方向均匀热合成多个相互平行的独立腔室结构4 ;在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4上,至少选取一点将构成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4的基布2、3热合在一起,并在热合点中心18设置与所述腔室结构4内腔不连通的透气通孔7 ;在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4之间,至少设置一个穿过所述构成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4的基布2、3且与所述腔室结构4内腔不连通的透气通孔8。[0049] 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医用卫生床垫制造方法中,在所述高强度共挤膜表面均匀涂布聚乙烯、聚丙烯混合熔融液,然后将无纺布粘贴在上面,辗压复合构成高强度复合膜,所述聚乙烯、聚丙烯按重量比(2-4) : (6-8)构成。
权利要求一种一次性医用充气卫生床垫,包括床垫主体、上层基布、下层基布,其特征是所述床垫主体由所述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热合在一起形成多个相互平行的独立腔室结构而构成,在所述床垫主体的一侧设有一与所述腔室结构轴线垂直的充气道,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通过其上设置的单向阀与所述充气道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次性医用充气卫生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由选自尼龙、涤纶、丙纶、氯纶中的至少一种与聚乙烯共挤加工成高强度共挤膜。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医用充气卫生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共挤膜表面植绒或复合无纺布。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医用充气卫生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上至少设有一个穿过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且与所述腔室结构内腔不连通的透气通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医用充气卫生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由单片聚乙烯片一侧设有宽度6 15毫米油墨或双片聚乙烯片之间设有宽度6 15毫米油墨与高强度共挤膜热合在一起而形成阀口 ;所述聚乙烯片由两片叠置构成,在所述两片聚乙烯片之间按30 80毫米间距均布有宽度为6 15毫米的油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医用充气卫生床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床垫主体两侧的下层基布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拉手,便于形成为担架;在所述床垫主体两端各设有至少一个与床头连接的固定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医用充气卫生床垫,包括床垫主体、上层基布、下层基布,所述床垫主体由所述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热合在一起形成多个相互平行的独立腔室结构而构成,在所述床垫主体的一侧设有一与所述腔室结构轴线垂直的充气道,所述每一个腔室结构通过其上设置的单向阀与所述充气道连通。一次性医用卫生床垫制造方法采用热合工艺完成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的热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方便、弹性好,携带方便、通风性能好、便于病人转床,可有效防止褥疮发生,驱散潮湿,对患者具有简单的按摩理疗作用,解决卧床病人之痛苦,成本低,携带方便,适于作为现有医用床垫的换代更新产品。
文档编号A61G7/057GK201492611SQ200920309630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日
发明者熊平, 熊融融, 郭萍 申请人:熊平;熊融融;郭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