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管喉罩通气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615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管喉罩通气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手术麻醉、危重患者抢救或其它
辅助呼吸的患者建立人工气道通气的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管喉罩通气道。
背景技术
喉罩通气道是Brain在1983年发明并首先提倡使用的一种采用声门外方式通气 的通气道,它操作简便,可以替代气管插管迅速为患者建立呼吸通道,尤其是对于大量困难 气道的患者更是首选。 为了提高喉罩通气道的临床用途,曾先后开发了三种基本类型的喉罩通气道 (1)、标准型喉罩通气道,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喉罩通气道,基本结构有罩囊、通 气道和用于为罩囊充气的充气管。其主要用于呼吸道的维持,但是其不能对食道进行引流 操作,因此对于喉梗阻、饱胃、未禁食水、急腹症、腹部外伤、药物中毒、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不 宜使用; (2)、引导气管插管的专用喉罩通气道,此种喉罩通气道是专门为导引插入气管插 管而设计的改良装置,最大可以引插内径为9. 0mm的气管导管; (3)、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此种喉罩通气道可以对食管反流物质具有引流作 用,其基本结构类似于标准喉罩通气道,只是具有一个与通气管平行的引流管,该引流管通
过喉罩罩囊并开口于罩囊的尖端,在使用中尖端会堵塞在患者食管入口 ,因而可以通过尖 端的开口吸引食道反流物和胃内容物。但是,此种喉罩通气道多位双管结构,在临床插入过 程中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管喉罩 通气道,喉罩通气道为单管多腔道结构,管中内置有用于食管引流的食管引流管,在引流管 前端设计有食管阻塞套囊。不但具有食管阻塞功能,更具有安全、结构简捷、操作简便,易于 插入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 管喉罩通气道,包括喉罩和食管引流管,所述喉罩的前端为罩囊、后端为通气管,在通气管 与罩囊相对的一端安装有气源接头,气源接头上连接着充气管,充气管上连接有压力指示 器和食管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通气管的管内置有用于食管引流的食管引流管构成单管 多腔道结构的喉罩通气道。 所述通气管由通气腔、引流腔和充气腔构成,通气腔中间设有贯穿全腔的支撑壁, 所述两端开口的通气管,其前端呈鸭嘴形,在鸭嘴的下部开有与通气腔相通的通气孔,在鸭 嘴的顶部开有与引流腔相通的引流孔,在鸭嘴的背部开有与充气腔相通的充气孔,所述通 气管后端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分别与通气腔、引流腔和充气腔相通。 所述食管引流管由食管引流口、食管阻塞套囊、套囊充气口、食管引流道、套囊充气道、引流接口、单向阀和限位环构成,所述食管引流口通过食管引流道与引流接口相通, 套囊充气口通过套囊充气道与单向阀相通,套囊充气口与食管阻塞套囊相通,食管引流口 位于食管引流管的尖端,食管阻塞套囊位于食管引流管的前端且在食管引流口之后;所述 食管引流管的后端设有引流接口 、单向阀和限位环,其中限位环位于引流接口之前,所述食 管引流管内置于通气管的引流腔内,食管引流管依次贯穿于引流孔、引流腔、引流管通道和 引流管插入口。 所述食管引流管上设有深度标记。 所述罩囊侧视形状呈鸭嘴形,罩囊底部环周设置卵圆形密封气囊,上部为背囊,背 囊与密封气囊内部相通并形成内腔,罩囊底部开有环形通气口 ,前端开有引流口 ,后部有连 接腔。所述气源接头为多腔直通结构,其前端设有引流腔插口、充气腔插口和通气腔插口, 后端设有标准插口 、充气管插入口和引流管插入口 ,其中通气腔插口通过接头通气道与标 准插口相通,引流腔插口通过接头引流管通道与引流管插入口相通,充气腔插口通过接头 充气道与充气管插入口相通,所述气源接头通过通气管后部的连接腔与通气管相连接。 有益效果喉罩通气道为单管多腔道结构,其内置有用于食管引流的食管引流管, 在引流管前端设计有食管阻塞套囊。在采用喉罩通气道进行呼吸道维持中,通过给食管阻 塞套囊充气或生理盐水将食管上端完全封闭,不仅可以有效的预防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 而且可防止从喉罩通气道周围漏出的气体进入胃内,同时在必要时可以通过内置的食管引 流管进行食管中反流物质和胃内容物的吸引,使喉罩通气道确实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呼吸 道维持装置。结构简捷,占据空间小,在插入操作中比传统的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更加简 便容易;当喉罩通气道的背囊被充起时可以使罩囊发生靠向气管的位移,提高了罩囊的密 封性;喉罩通气道的食管引流管可以自由伸縮出入引流孔,更易于插入操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喉罩通气道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剖面图; 图3是图1中通气管的侧剖面图; 图4是图1中通气管的剖面图; 图5是图1中通气管的截面图; 图6是喉罩通气道的罩囊的侧剖面图; 图7是喉罩通气道的气源接头的剖面图; 图8是喉罩通气道的食管引流管的示意图; 图9是喉罩通气道的食管引流管的A区放大图; 图10是喉罩通气道的解剖学位置示意图。 图中:l、通气管,l-l、通气腔,l-2、引流腔,l-3、充气腔,l-4、支撑壁,l-5、通气孔, l-6、引流孔,l-7、充气孔,l-8、连接腔,2、罩囊,2-l、密封气囊,2-2、背囊,2-3、内腔,2-4、环 形通气口,2-5、引流口,2-6、连接腔,3、气源接头,3-l、引流腔插口,3-2、接头充气道,3-3、 充气腔插口 , 3-4、通气腔插口 , 3-5、标准插口 , 3-6、充气管插入口 , 3-7、引流管插入口 , 3-8、 通气道,3-9、引流管通道,4、食管引流管,4-l、食管引流口,4-2、食管阻塞套囊,4-3、套囊充 气口,4-4、食管引流道,4-5、套囊充气道,4-6、引流接口,4-7、单向阀,4-8、限位环,5、充气管,6、压力指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述如下 详见附图,一种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管喉罩通气道,包括喉罩和食管引流管,所述
喉罩的前端为罩囊、后端为通气管,在通气管与罩囊相对的一端安装有气源接头,气源接头
上连接着充气管,充气管上连接有压力指示器,所述通气管的管内置有用于食管引流的食
管引流管构成单管多腔道结构的喉罩通气道。 所述通气管由通气腔、引流腔和充气腔构成,通气腔中间设有贯穿全腔的支撑壁, 所述两端开口的通气管,其前端呈鸭嘴形,在鸭嘴的下部开有与通气腔相通的通气孔,在鸭 嘴的顶部开有与引流腔相通的引流孔,在鸭嘴的背部开有与充气腔相通的充气孔,所述通 气管后端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分别与通气腔、引流腔和充气腔相通。通气管由硅胶或其 它弹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引入弧度。 所述食管引流管内置于通气管的引流腔内,食管引流管从引流孔穿入进入引流 腔、引流管通道,最后由引流管插入口穿出,所述食管引流管由食管引流口、食管阻塞套囊、 套囊充气口、食管引流道、套囊充气道、引流接口、单向阀和限位环构成,所述食管引流口通 过食管引流道与引流接口相通,套囊充气口通过套囊充气道与单向阀相通,套囊充气口与 食管阻塞套囊相通,食管引流口位于食管引流管的尖端,食管阻塞套囊位于食管引流管的 前端且在食管引流口之后;所述食管引流管的后端设有引流接口、单向阀和限位环,其中限 位环位于引流接口之前,用于限制食管引流管深入人体食道的深度。所述食管引流管上设 有深度标记,用于指示食管引流管深入人体食道的深度。食管引流管4前端可以根据需要 探出或縮入引流孔l-6,其后端伸出引流管插入口 3-7。 所述罩囊侧视形状呈鸭嘴形,罩囊底部环周设置卵圆形密封气囊,上部为背囊,背 囊与密封气囊内部相通并形成内腔,罩囊底部开有环形通气口 ,前端开有引流口 ,后部有连 接腔。喉罩通气道的罩囊,由硅胶或其它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气源接头为多腔直通结构,其前端设有引流腔插口、充气腔插口和通气腔插 口 ,后端设有15mm标准插口 、充气管插入口和引流管插入口 ,其中通气腔插口通过接头通 气道与15mm标准插口相通,引流腔插口通过接头引流管通道与引流管插入口相通,充气腔 插口通过接头充气道与充气管插入口相通,所述气源接头通过通气管后部的连接腔与通气 管相连接。 喉罩通气道的充气管5插入气源接头3上的充气管插入口 3-6,并与充气腔1-3相 通,充气管5后部连接一压力指示器6。 本喉罩通气道可设计成多种规格型号,分别适用于婴儿、幼儿、儿童、少儿、普通成
人和较重成人等。适用范围主要是(l)急症科、ICU和各科室的急救复苏,尤其是由非麻醉
工作人员进行紧急呼吸道管理操作的情况;(2)插入气管困难的患者,尤其是同时存在饱
胃的急诊手术患者;(3)气管和喉部检查以及气管内异物的清除;(4)不希望采用气管插管
的全身麻醉患者。 工作原理及操作过程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喉罩通气道的解剖学位置示意图。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
5供的喉罩通气道时,先通过压力指示器6和单向阀4-7分别将罩囊2和食管阻塞套囊4-2 中的气体抽出。将食管引流管4伸出引流孔l-6并涂抹少量润滑剂,再縮入引流孔l-6内, 然后在罩囊2上涂抹少量润滑剂。将喉罩通气道的罩囊2前部尖端插入口腔中,直至罩囊 2到达咽喉部位,如图10所示,然后通过压力指示器6向罩囊2中充入适量的气体使得密 封气囊2-1和背囊2-2膨胀并在患者气道口周围形成密封,此时患者气管和通气腔1-1形 成通气道;同时罩囊2尖端堵住患者食管。将食管引流管4伸出引流孔1-6使其进入患者 食道内,通过单向阀4-7向食管阻塞套囊4-2中冲入气体或生理盐水,使其膨胀并堵住患者 食管,并使得食管引流道4-4和引流接口 4-6与食管连通。插入后,医生可以将呼吸设备与 气源接头3连接,从而为患者供氧;同时还可以用食管引流管4将患者食管的反流物引出。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全方位的麻醉过程和危重患者的抢救处理及需要高通气压的患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 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管喉罩通气道,包括喉罩和食管引流管,所述喉罩的前端为罩囊、后端为通气管,在通气管与罩囊相对的一端安装有气源接头,气源接头上连接着充气管,充气管上连接有压力指示器,所述通气管的管内置有用于食管引流的食管引流管构成单管多腔道结构的喉罩通气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管喉罩通气道,其特征是所述通气管 由通气腔、引流腔和充气腔构成,通气腔中间设有贯穿全腔的支撑壁,所述两端开口的通气 管,其前端呈鸭嘴形,在鸭嘴的下部开有与通气腔相通的通气孔,在鸭嘴的顶部开有与引流 腔相通的引流孔,在鸭嘴的背部开有与充气腔相通的充气孔,所述通气管后端设有连接腔, 所述连接腔分别与通气腔、引流腔和充气腔相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管喉罩通气道,其特征是所述食 管引流管由食管引流口、食管阻塞套囊、套囊充气口、食管引流道、套囊充气道、引流接口、 单向阀和限位环构成,所述食管引流口通过食管引流道与引流接口相通,套囊充气口通过 套囊充气道与单向阀相通,套囊充气口与食管阻塞套囊相通,食管引流口位于食管引流管 的尖端,食管阻塞套囊位于食管引流管的前端且在食管引流口之后;所述食管引流管的后 端设有引流接口、单向阀和限位环,其中限位环位于引流接口之前,所述食管引流管内置于 通气管的引流腔内,食管引流管依次贯穿于引流孔、引流腔、引流管通道和引流管插入口。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管喉罩通气道,其特征是所述食管引 流管上设有深度标记。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管喉罩通气道,其特征是所述罩囊侧 视形状呈鸭嘴形,罩囊底部环周设置卵圆形密封气囊,上部为背囊,背囊与密封气囊内部相 通并形成内腔,罩囊底部开有环形通气口 ,前端开有引流口 ,后部有连接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管喉罩通气道,其特征是所述气源接 头为多腔直通结构,其前端设有引流腔插口 、充气腔插口和通气腔插口 ,后端设有标准插 口 、充气管插入口和引流管插入口 ,其中通气腔插口通过接头通气道与标准插口相通,引流 腔插口通过接头引流管通道与引流管插入口相通,充气腔插口通过接头充气道与充气管插 入口相通,所述气源接头通过通气管后部的连接腔与通气管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管喉罩通气道,包括喉罩和食管引流管,所述喉罩的前端为罩囊、后端为通气管,在通气管与罩囊相对的一端安装有气源接头,气源接头上连接着充气管,充气管上连接有压力指示器,所述通气管的管内置有用于食管引流的食管引流管构成单管多腔道结构的喉罩通气道。有益效果喉罩通气道采用单管多腔道结构,其内置有用于食管引流的食管引流管,在引流管前端设计有食管阻塞套囊。不但具有食管阻塞功能,更具有安全、结构简捷、操作简便,易于插入的特点。当喉罩通气道的背囊被充起时可以使罩囊发生靠向气管的位移,提高了罩囊的密封性;喉罩通气道的食管引流管可以自由伸缩出入引流孔,更易于插入操作。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1516220SQ20092031452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1日
发明者邹德伟 申请人:天津美迪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