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供电装置、送电线圈单元以及无线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33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供电装置、送电线圈单元以及无线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被检体外对被导入被检体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提供电力的无线供电装置、上述无线供电装置的送电线圈单元以及具备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和上述无线供电装置的无线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内窥镜领域出现了一种配备有摄像功能和无线功能的胶囊型内窥镜 (下面简单称为“内窥镜”)。该内窥镜为以下结构为了进行观察(检查),在被作为被检体的被检者吞下之后直到从被检者自然排出为止的期间,该胶囊型内窥镜在胃、小肠等脏器的内部随着其蠕动运动而进行移动,并利用摄像功能依次拍摄脏器的内部。另外,在这些脏器内进行移动期间,由内窥镜在被检者体内拍摄到的图像数据依次通过无线通信等无线功能被发送到设置在被检者外部的外部装置,并被存储到存储器中。被检者通过携带具备无线功能和存储功能的该外部装置,能够在从吞下内窥镜后直到将其排出体外为止的观察期间内自由行动。在由内窥镜进行观察之后,医生根据存储在外部装置的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使脏器的图像显示于显示器等显示部中,从而对被检体进行诊断。作为对胶囊型内窥镜提供电力的系统,例如存在一种如日本特开2001-231186号公报所示的系统。在该系统中,无线电胶囊(相当于胶囊型内窥镜)留置在被检者体内,因此通过从被检者外部对内窥镜内部发送电力来对该内窥镜内部提供电力。在该系统中,在外部装置中设置作为电力发送用天线的送电线圈,在内窥镜内部设置作为电力接收用天线的受电线圈,从外部装置经由发送用天线和接收用天线对内窥镜内部提供电力,从而能够对长时间留置在被检者体内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动作进行观察。另外,在日本特开2004-15945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能量供给装置,该能量供给装置具备多个送电线圈,其为了产生与被检者周围的三维正交坐标系的各轴(X轴、Y轴和 Z轴)平行的磁场而进行配置;以及电源装置,其对上述多个送电线圈提供按规定周期发生变化的电流,并且,该能量供给装置还具有能量供给量检测部,其对多个送电线圈的每个送电线圈所供给的能量的量进行检测;检测部,其根据能量供给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检测多个送电线圈中的能量供给量最大的送电线圈;以及选择性电压供给控制部,其阻止对由检测部检测出的送电线圈以外的送电线圈进行电压供给。根据日本特开2004-159456号公报所公开的能量供给装置的结构,从送电线圈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为与被检者周围的三维正交坐标系的各轴平行。因此,例如在胶囊型内窥镜的轴线方向与被检者周围的三维正交坐标系的任一个轴线方向大致一致的情况下,电力的供给效率会相对变高。与此相对,例如在内窥镜朝向相当于被检者周围的三维正交坐标系的各轴线方向的中间的方向的情况下,为了提供内窥镜的各部进行动作时所需的电力, 需要增加由检测部检测出的送电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的强度,其结果是电力的供给效率相对降低。
因此,在日本专利408977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检测受电线圈与送电线圈的耦合度并驱动耦合度强的方向上的送电线圈的方法。但是,与普通的变压器等不同,由于受电线圈与送电线圈的耦合度非常弱,因此有时难以有效地进行供电。此外,在日本特开2007-175448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一种内窥镜在被检者的胃内通过使胶囊型内窥镜漂浮在液体上来观察所期望的观察部位。另外,在日本特开2005-304638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一种技术使用激励线圈阵列和检测线圈来检测内窥镜的位置和朝向,上述激励线圈阵列用于使设置于内窥镜的谐振电路产生磁场,上述检测线圈对磁场进行检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被检体外对被导入到被检体内并获取被检体内信息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稳定而高效地提供电力的无线供电装置、上述无线供电装置的送电线圈单元以及具备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和上述无线供电装置的无线供电系统。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一种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供电装置,其用于对被导入到被检体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进行无线供电,其中,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具有通过磁场的变化来接收电力的受电线圈,该无线供电装置具备送电线圈单元,其具有三组送电线圈,该三组送电线圈配置在上述被检体上,产生相互正交的方向的上述磁场;驱动单元,其对至少一组上述送电线圈施加电流;以及线圈选择单元,其为了使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的上述受电线圈产生感应电压而选择要施加上述电流的上述送电线圈。另外,一种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送电线圈单元是无线供电装置的送电线圈单元,该无线供电装置用于对被导入到被检体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进行无线供电,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具有通过磁场的变化来接收电力的受电线圈,并且该胶囊型医疗装置具有使该胶囊型医疗装置以其长轴方向与滞留在上述被检体的胃内的液体液面垂直的方式漂浮的结构,上述送电线圈单元具备三组送电线圈,其产生相互正交的方向的上述磁场;以及重力传感器,其检测重力方向,其中,上述送电线圈单元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所穿着的衣服上。并且,一种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无线供电系统,其具备被导入到被检体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和用于对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进行无线供电的无线供电装置,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具有受电线圈,该受电线圈通过与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的长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磁场的变化来接收电力,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是具有配置在上述长轴方向的端部的摄像单元的胶囊型内窥镜,上述无线供电装置具备送电线圈单元,其具有三组送电线圈,该三组送电线圈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上,产生相互正交的方向的上述磁场;驱动单元,其对至少一组上述送电线圈施加电流;以及线圈选择单元,其为了产生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的长轴方向的磁场而选择要施加上述电流的上述送电线圈。


图1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供电系统结构的结构图。图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供电装置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供电装置的送电线圈单元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选择部和送电线圈单元的说明图。图5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胶囊型内窥镜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供电装置的线圈选择部在进行控制时所使用的表格的一例的图。图7是表示胶囊型内窥镜朝向大致沿着三维正交坐标系的三个轴中任意一个轴方向时的一例的图。图8是表示胶囊型内窥镜朝向相当于三维正交坐标系的三个轴中任意两个轴的中间的方向时的一例的图。图9是表示胶囊型内窥镜朝向相当于三维正交坐标系的三个轴中所有轴的中间的方向时的一例的图。图10是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供电系统结构的结构图。图IlA是用于说明被检者的姿势与胶囊型内窥镜的姿势之间的关系的截面示意图。图IlB是用于说明被检者的姿势与胶囊型内窥镜的姿势之间的关系的截面示意图。图12A是用于说明被检者的姿势与胶囊型内窥镜的姿势之间的关系的截面示意图。图12B是用于说明被检者的姿势与胶囊型内窥镜的姿势之间的关系的截面示意图。图13A是用于说明被检者的姿势与胶囊型内窥镜的姿势之间的关系的截面示意图。图1 是用于说明被检者的姿势与胶囊型内窥镜的姿势之间的关系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供电系统1具备胶囊型内窥镜(下面也称为“内窥镜”)20,其作为被导入到被检体即被检者39的体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并具有CCD 23 ; 以及无线供电装置10,其设置于被检者39的外部。内窥镜20通过受电线圈21来接收送电线圈单元49所产生的交流磁场,并作为用于受电电路22进行动作的电力。无线供电装置 10具有送电线圈单元49,其具有由三组亥姆霍兹线圈44、45、46构成的送电天线40 ;驱动部41,其是向送电线圈单元49施加规定的交流电流的驱动单元;以及线圈选择部51,其是对线圈选择开关的接通/断开进行切换的线圈选择单元。下面,将每个亥姆霍兹线圈称为 “送电线圈”或者也简单称为“线圈”。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无线供电装置10的送电线圈单元49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送电天线40由配置于被检者39穿着的衣服即马甲38中并产生相互正交的方向的交流磁场的X轴用线圈44、Y轴用线圈45以及Z轴用线圈46构成。另一方面,X轴用线圈44 和电容器44C构成X轴用线圈单元44S,Y轴用线圈45和电容器45C构成Y轴用线圈单元45S,Z轴用线圈46和电容器46C构成Z轴用线圈单元46S。并且,由X轴用线圈单元44S、 Y轴用线圈单元45S以及Z轴用线圈单元46S来构成送电线圈单元49。被导入被检者39 的体内的内窥镜20通过送电线圈单元49所产生的磁场的变化来接收电力,即对交流磁场进行磁电转换。如图2和图3所示,X轴用线圈44由配置于马甲38前表面的螺旋形线圈44A和配置于马甲38后表面的螺旋形线圈44B构成。X轴用线圈44产生与X轴方向平行的磁场。 并且,Y轴用线圈45由配置于马甲38右表面的螺旋形线圈45A和配置于马甲38左表面的螺旋形线圈45B构成。Y轴用线圈45产生与Y轴方向平行的磁场。并且,Z轴用线圈46由配置于马甲38上部的螺旋形线圈46A和配置于马甲38下部的螺旋形的线圈46B构成。Z 轴用线圈46产生与Z轴方向平行的磁场。即,当分别对各个送电线圈施加电流时,对被检者39的体内会产生与各个线圈的相向方向平行的磁场。此外,为了在图2和图3中进行说明图示了矩形的线圈,但线圈的外形也可以是圆形或者椭圆形等,也可以是形成于曲面上的线圈。另外,也可以是能够配合被检者39的外形等而进行变形的具有挠性的线圈。另外,可以适当选择线圈44、45、46的各线圈的匝数。接着,使用图4对线圈选择部51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正如已说明的那样,无线供电装置10具有送电线圈单元49 (在以内窥镜20的位置为原点的三维正交坐标系中沿着X轴进行配置的X轴用线圈44、沿着Y轴进行配置的Y轴用线圈45以及沿着Z轴进行配置的Z轴用线圈46);驱动部41,其对送电线圈单元49施加规定的交流电流;以及线圈选择部51,其具有后述各开关并对各开关进行切换。如图4所示,线圈选择部51具有开关70a,其将X轴用线圈单元44S的第一端部与驱动部41的端子A的连接状态切换为接通或者断开;开关70b,其将X轴用线圈单元44S 的第二端部与驱动部41的端子B的连接状态切换为接通或者断开;开关70c,其将Y轴用线圈单元45S的第一端部与驱动部41的端子C的连接状态切换为接通或者断开;开关70d, 其将Y轴用线圈单元45S的第二端部与驱动部41的端子D的连接状态切换为接通或者断开;开关70e,其将Z轴用线圈单元46S的第一端部与驱动部41的端子E的连接状态切换为接通或者断开;开关70f,其将Z轴用线圈单元46S的第二端部与驱动部41的端子F的连接状态切换为接通或者断开;以及线圈选择部控制部51A,其对线圈选择部进行控制。并且,线圈选择部51还具有开关70g,其将X轴用线圈单元Ms的第二端部与Y 轴用线圈单元45S的第一端部的连接状态切换为接通或者断开;开关70h,其将X轴用线圈单元44s的第二端部与Y轴用线圈单元45S的第二端部的连接状态切换为接通或者断开; 开关70i,其将Y轴用线圈单元4 的第二端部与Z轴用线圈单元46S的第一端部的连接状态切换为接通或者断开;开关70j,其将Y轴用线圈单元45s的第二端部与Z轴用线圈单元 46S的第二端部的连接状态切换为接通或者断开;开关70k,其将X轴用线圈单元44s的第二端部与Z轴用线圈单元46S的第一端部的连接状态切换为接通或者断开;以及开关70m, 其将X轴用线圈单元Ms的第二端部与Z轴用线圈单元46S的第二端部的连接状态切换为接通或者断开。S卩,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选择部51具有开关70a 70m各开关。另外,线圈选择部 51进行用于切换开关70a 70m各开关的接通/断开的控制。
X轴用线圈单元44S具有谐振用的电容器44C与送电线圈44串联连接的结构,其中,该谐振用的电容器44C连接在X轴用线圈单元44S的第一端部侧,该送电线圈44连接在 X轴用线圈单元44S的第二端部侧。另外,送电线圈44构成为具有线圈44A以及线圈44B, 其中,线圈44A配置于三维正交坐标系中的X轴的正区域(下面称为X+区域)侧,线圈44B 配置于三维正交坐标系中的X轴的负区域(下面称为χ-区域)侧。此外,分别设定X轴用线圈单元44S中的电容器44C的容量值和送电线圈44的阻抗值以适应规定的谐振频率。Y轴用线圈单元45S具有谐振用的电容器45C与送电线圈45串联连接的结构,其中,谐振用的电容器45C连接在Y轴用线圈单元45S的第一端部侧,送电线圈45连接在Y 轴用线圈单元45S的第二端部侧。另外,送电线圈45构成为具有线圈45A以及线圈45B,其中,线圈45A配置于三维正交坐标系中的Y轴的正区域(下面称为Y+区域)侧,线圈45B 配置于三维正交坐标系中的Y轴的负区域(下面称为Y-区域)侧。此外,分别设定Y轴用线圈单元45S中的电容器45C的容量值和送电线圈45的阻抗值以适应规定的谐振频率。Z轴用线圈单元46S具有谐振用的电容器46C与送电线圈46串联连接的结构,其中,谐振用的电容器46C连接在Z轴用线圈单元46S的第一端部侧,送电线圈46连接在Z 轴用线圈单元46S的第二端部侧。另外,送电线圈46构成为具有线圈46A以及线圈46B,线圈46A配置于三维正交坐标系中的Z轴的正区域(下面称为Z+区域)侧,线圈46B配置于三维正交坐标系中的Z轴的负区域(下面称为Z-区域)侧。此外,分别设定Z轴用线圈单元46S中的电容器46C的容量值和送电线圈46的阻抗值以适应规定的谐振频率。在此,如图5所示,被导入到被检者39的体内的内窥镜20具有(XD 23,其作为配置于长轴方向的端部的摄像单元;受电线圈21,其通过平行于长轴方向的磁场的变化来接收电力;以及受电电路22。即,内窥镜20是如下一种细长的胶囊型形状的内窥镜具有长轴方向(LD)和短轴方向,与长轴垂直的方向的截面大致为圆形。并且,在胶囊型壳体观的内侧配置有螺线管型的受电线圈21,该受电线圈21具有平行于长轴方向的磁路。受电线圈21通过通过磁路方向即与内窥镜20的长轴方向(LD)平行的磁场的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效应来接收电力。受电线圈21接收电力,即由于电磁感应而流经受电线圈的电流在受电电路22中进行整流来成为CXD 23等的驱动电力。配置有CXD 23的端部侧的胶囊型壳体部28A是透明的,CXD 23通过透镜25来对被导入的被检者39的体内进行拍摄,在图像处理电路沈中进行处理后的图像经由发送接收电路27和未图示的发送天线被发送到被检者39的体外。此外,二次电池M配置在胶囊型壳体部的后端侧,该后端侧是配置有CCD 23的端部侧的相反侧。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无线供电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无线供电装置10的线圈选择部51利用日本特开2005-304638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等每隔固定时间对内窥镜20 的位置和朝向进行监视,并根据监视结果进行控制。此外,在下面说明中,针对内窥镜20存在于原点位置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针对内窥镜20朝向大致沿着三维正交坐标系的三个轴中任意一个轴的方向的情况进行说明。线圈选择部51将图6所示的各模式的信息预先存储为表格。并且,线圈选择部51 根据内窥镜20的位置和朝向的检测结果,通过运算来获取例如图7所示的内窥镜20朝向沿着三维正交坐标系中X轴的方向的情况。此外,“朝向沿着X轴的方向”是指包含规定范围的方向、例如在相对于X轴士 10 度的范围之内。另外,对于下面说明中的内窥镜20的方向也作同样的规定。并且,线圈选择部51从上述各模式中选择对内窥镜20的朝向最适合的一种模式, 由此对开关70a 70m各开关的接通/断开(0N/0FF)进行切换。因而,在检测出内窥镜20朝向图7所示的方向时,线圈选择部51选择图6所示的各模式中的“模式1”的信息。并且,线圈选择部51根据所选择的“模式1”的信息,进行用于在接通(ON)开关70a和70b的同时断开(OFF)开关70c 70f、70k以及70m的控制。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线圈选择部51可以接通开关70i和70j,或者也可以断开开关70i和 70 j (相当于图6的"NC (No Care 无关),,)。换言之,在检测出内窥镜20朝向图7所示的方向时,线圈选择部51选择X轴用线圈44来作为驱动对象的天线,对开关70a 70m的各开关进行控制以使X轴用线圈44与驱动部41串联连接。并且,根据线圈选择部51的控制,对驱动部41中的端子A与端子B之间施加交流电流。当对驱动部41中的端子A与端子B之间施加电流时,电流流经由端子A、开关70a、 电容器44C、线圈44A、线圈44B、开关70b以及端子B串联连接而成的路径。由此,在X+区域与χ-区域之间产生磁场。具体地说,当电流以端子A —开关70a —电容器44C —线圈44A —线圈44B —开关70b—端子B的顺序流过时,如图7所示,产生沿着X轴的正方向的磁场ΦΧ+。并且,当电流以该顺序的逆顺序流过时,产生沿着X轴的负方向的磁场。内窥镜20通过该磁场的变化来接收电力。另外,在检测出内窥镜20朝向沿着三维正交坐标系的Y轴的方向(未图示)的情况下,线圈选择部51选择图6所示的各模式中的“模式2”的信息。并且,线圈选择部51根据所选择的“模式2”的信息,进行用于在接通开关70c和70d的同时断开开关70a、70b以及70e 70j的控制。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线圈选择部51可以接通开关70k和70m,或者也可以断开开关70k和70m(相当于图6的“NC (No Care 无关)”)。并且,根据线圈选择部51的控制,对驱动部41中的端子C与端子D之间施加交流电流。当对驱动部41中的端子C与端子D之间施加电流时,电流流经由端子C、开关70c、 电容器45C、线圈45A、线圈45B、开关70d以及端子D串联连接而成的路径。由此,在Y+区域与Y-区域之间产生磁场。具体地说,当电流以端子C —开关70c —电容器45C —线圈45A —线圈45B —开关70d—端子D的顺序流过时,产生沿着Y轴的正方向的磁场ΦΥ+。并且,当电流以该顺序的逆顺序流过时,产生沿着Y轴的负方向的磁场。另一方面,在检测出内窥镜20朝向沿着三维正交坐标系的Z轴的方向(未图示) 的情况下,线圈选择部51选择图6所示的各模式中的“模式3”的信息。并且,线圈选择部 51根据所选择的“模式3”的信息,进行用于在接通开关70e和70f的同时断开开关70a 70d以及70i 70m的控制。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线圈选择部51可以接通开关70g和70h, 或者也可以断开开关70g和70h(相当于图6 W "NC(No Care 无关)”)。并且,根据线圈选择部51的控制,对驱动部41中的端子E与端子F之间施加交流电流。当对驱动部41中的端子E与端子F之间施加电流时,电流流经由端子E、开关70e、 电容器46C、线圈46A、线圈46B、开关70f以及端子F串联连接而成的路径。由此,在Z+区域与Z-区域之间产生磁场。具体地说,当电流以端子E —开关70e —电容器46C —线圈46A —线圈46B —开关70f—端子F的顺序流过时,产生沿着Z轴的正方向的磁场ΦΖ+。并且,当电流以该顺序的逆顺序流过时,产生沿着Z轴的负方向的磁场。此外,在从图6所示的各模式中选择了 “模式1”的情况下,为了产生内窥镜20进行动作时所需强度的磁场Φ。,在无线供电装置10中所消耗的电力Pxi如下述式(1)所示。式 1Pxi = IxiXVxi = Ixi2 X Z5il…(1)此外,在上述式(1)中,I5il表示为了产生磁场Φ。所需的电流,V5il表示为了流通电流Ixi而施加的电压,Z5il表示X轴用线圈单元44S的阻抗。另外,在选择了图6的“模式2” 和图6的“模式3”中的任一模式的情况下,上述式(1)同样适用。接着,针对内窥镜20朝向相当于三维正交坐标系的三个轴中任意两个轴的中间的方向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线圈选择部51根据内窥镜20的朝向的检测结果,通过运算来获取内窥镜20 朝向相当于三维正交坐标系的X轴与Y轴的中间的方向的情况。具体地说,线圈选择部51 根据内窥镜20的朝向的检测结果,通过运算来获取例如图8所示的情况内窥镜20的长轴方向的端部分别存在于三维正交坐标系的XY平面中的水平平面上的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中,内窥镜20与X轴成角度θ ρ内窥镜20与Y轴成角度θ2。此外,下面以Q1 = θ2 = 45°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检测出内窥镜20朝向图8所示的方向时,线圈选择部51从图6所示的各模式中选择“模式4”的信息。并且,线圈选择部51根据所选择的“模式4”的信息进行用于在接通开关70a、70d 以及70g的同时断开开关70b、70c、70e、70f以及70h 70m的控制。换言之,在检测出内窥镜20朝向图8所示的方向时,线圈选择部51选择线圈44、 45来作为驱动对象的天线,对开关70a 70m的各开关进行控制以使线圈44、45与驱动部 41串联连接。并且,根据线圈选择部51的控制,对驱动部41中的端子A与端子D之间施加交流电流。当对驱动部41中的端子A与端子D之间施加电流时,电流流经由端子A、开关70a、 电容器44C、线圈44A、线圈44B、开关70g、电容器45C、线圈45A、线圈45B、开关70d以及端子D串联连接而成的路径。由此,在相当于X+区域和Y+区域的中间的区域与相当于X-区域和Y-区域的中间的区域之间产生磁场。具体地说,当电流以端子A —开关70a —电容器44C —线圈44A —线圈44B —开关70g —电容器45C —线圈45A —线圈45B —开关70d —端子D的顺序流过时,如图8所示,产生由沿着X轴的正方向的磁场Φ3Χ+和沿着Y轴的正方向的磁场Φ3Υ+得到的合成磁场Φ”并且,当电流以该顺序的逆顺序流过时,产生相对于上述合成磁场的相反方向的合成磁场。S卩,在线圈选择部51选择了“模式4”的情况下,线圈44Α、线圈44Β、线圈45Α以及线圈45Β的各线圈串联连接,因此相同大小的电流流经各线圈。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在无线供电装置10中所消耗的电力Pxy如下式(2)所示。式O)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供电装置,其用于对被导入到被检体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进行无线供电, 其中,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具有通过磁场的变化来接收电力的受电线圈, 该无线供电装置具备送电线圈单元,其具有三组送电线圈,该三组送电线圈配置在上述被检体上,产生相互正交的方向的上述磁场;驱动单元,其对至少一组上述送电线圈施加电流;以及线圈选择单元,其为了使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的上述受电线圈产生感应电压而选择要施加上述电流的上述送电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圈选择单元在选择了两组以上的上述送电线圈的情况下,将所选择的上述两组以上的上述送电线圈串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电线圈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所穿着的衣服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型内窥镜具有使该胶囊型医疗装置以其长轴方向与滞留在上述被试验者的胃内的液体液面垂直的方式漂浮的结构,上述送电线圈单元具有检测重力方向的重力传感器,上述线圈选择单元将由上述重力传感器检测出的重力方向作为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的上述长轴方向来选择上述送电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重力传感器是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是具有配置在上述长轴方向的端部的摄像单元的胶囊型内窥镜。
7.一种无线供电装置的送电线圈单元,该无线供电装置用于对被导入到被检体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进行无线供电,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具有通过磁场的变化来接收电力的受电线圈,并且该胶囊型医疗装置具有使该胶囊型医疗装置以其长轴方向与滞留在上述被试验者的胃内的液体液面垂直的方式漂浮的结构,上述送电线圈单元具备三组送电线圈,其产生相互正交的方向的上述磁场;以及重力传感器,其检测重力方向,其中,上述送电线圈单元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所穿着的衣服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重力传感器是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无线供电装置的线圈选择单元使两组以上的上述送电线圈串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电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是具有配置于长轴方向的端部的摄像单元的胶囊型内窥镜。
11.一种无线供电系统,其具备被导入到被检体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和用于对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进行无线供电的无线供电装置,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具有受电线圈,该受电线圈通过与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的长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磁场的变化来接收电力,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是具有配置在上述长轴方向的端部的摄像单元的胶囊型内窥镜,上述无线供电装置具备送电线圈单元,其具有三组送电线圈,该三组送电线圈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上,产生相互正交的方向的上述磁场;驱动单元,其对至少一组上述送电线圈施加电流;以及线圈选择单元,其为了产生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的长轴方向的磁场而选择要施加上述电流的上述送电线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圈选择单元在选择了两组以上的上述送电线圈的情况下,将所选择的上述两组以上的上述送电线圈串联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送电线圈单元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所穿着的衣服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具有使该胶囊型医疗装置以其长轴方向与滞留在上述被检体内的液体液面垂直的方式漂浮的结构,上述送电线圈单元具有检测重力方向的重力传感器,上述线圈选择单元将上述重力传感器检测出的重力方向作为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的上述长轴方向来选择上述送电线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是具有配置在上述长轴方向的端部的摄像部的胶囊型内窥镜。
全文摘要
一种胶囊型内窥镜(20)具有CCD(23),其配置在长轴方向的端部;以及受电线圈(21),其通过长轴方向的磁场变化来接收电力,该胶囊型内窥镜(20)具有使该胶囊型内窥镜以其长轴方向与滞留在胃(30A)内的水(31)的液面垂直的方式漂浮的结构,一种无线供电装置(10)具有三组线圈(44~46),其配置在被检者(39)上并产生相互正交方向的磁场;重力传感器(16),其配置在被检者(39)上并检测重力方向;线圈选择部(51),其选择在重力传感器(16)所检测出的重力方向上产生磁场的线圈;以及驱动部(41),其对线圈选择部所选择的线圈施加电流。
文档编号A61B1/00GK102217168SQ20098014589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7日
发明者佐藤宪, 土井直人, 堺洋平, 祝迫洋志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