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用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38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穿用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用物品,进而具体地涉及一次性尿布、排便训练短裤、失禁内裤等穿用物品。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穿用物品一例的一次性衣物,例如日本特表2008-534230号公报(专利文献1)是公知的。在该专利文献1中,一次性衣物包括顶片、背片、位于这些片间的吸收性集合体和形成于顶片身体侧的腿阻挡翻边。腿阻挡翻边包括从顶片伸出并与背片接合的基端缘、和能够经由顶片从吸收性集合体分离的末端缘。基端缘位于吸收性集合体的两外侧。在使用一次性衣物时,腿阻挡翻边的末端缘向着身体侧直立地从吸液性集合体分离。通过这样使腿阻挡翻边竖起,防止了尿等体液向横向漏泄。先前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表 2008-5;34230 号公报(JP 2008-534230A)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由于腿阻挡翻边的基端缘位于吸收性集合体的两外侧,所以,在腿阻挡翻边的基端缘的内侧形成不存在吸收性集合体的区域。通过腿阻挡翻边的基端缘,被防止住漏泄的体液沿腿阻挡翻边的基端缘流向吸收性集合体侧。但是,由于在该腿阻挡翻边的基端缘不存在吸收性集合体,所以,有时体液会滞留在基端缘。存在因该滞留的体液导致斑疹等皮肤问题的可能性。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在防止泄漏的翻边的基侧缘不会滞留体液、能够抑制斑疹等皮肤问题的穿用物品。用于解决课题的机构本发明涉及穿用物品的改进,该穿用物品包括具有纵向及横向、身体侧及其相反侧、在所述纵向相连的前腰区、后腰区及位于所述前后腰区之间的下裆区的基底,至少配置在所述下裆区的吸液结构体,和位于所述基底的所述身体侧并在所述横向分离地形成的一对防漏翻边。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穿用物品中,所述防漏翻边包括在所述纵向延伸并且与所述基底接合的基侧缘、能够从所述基底分离的自由侧缘、和以在所述纵向伸长的状态安装在所述自由侧缘的翻边弹性部件,所述吸液结构体具有高吸收区域,该高吸收区域的体液的吸收容量比剩余部分多,所述基侧缘与所述高吸收区域重叠地形成。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吸液结构体包括吸液性芯材和覆盖该吸液性芯材的覆盖片,通过在所述吸液结构体的厚度方向重叠所述吸液性芯材,将所述吸液结构体的厚度方向的尺寸设成比所述剩余部分厚,从而形成所述高吸收区域。
3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吸液结构体包括吸液性芯材和覆盖该吸液性芯材的覆盖片,通过将所述吸液性芯材的单位面积质量设成比剩余部分大,从而形成所述高吸收区域。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还包括在所述横向延伸并且将所述穿用物品向纵向折叠的弯折线,所述弯折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高吸收区域重叠地形成。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的另一个,所述高吸收区域包括在所述纵向分离的前后区域,所述前后区域从所述下裆区向所述前后腰区连续地形成。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的另一个,所述高吸收区域形成在所述横向分离地形成。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的另一个,在所述基底的所述身体侧且一对所述防漏翻边的所述横向之间,还包括吸液性垫。发明的效果由于能够吸收体液等的吸液结构体包括高吸收区域,使该高吸收区域和防漏翻边的基侧缘重叠,所以,在基侧缘上传递的体液由吸液结构体快速地吸收。即,体液不会在基侧缘附近滞留在基底上。因此,可抑制由滞留的体液造成的斑疹等皮肤问题。


图1是立体组装了尿布时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展开俯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面概要图。图4是图2的IV-IV线剖面概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作为穿用物品使用一次性尿布,对本发明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 4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以成人用的尿布作为其一例进行说明。图1 是尿布10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尿布10的展开图,为了说明而切下其一部分。图3 是图2的III-III线剖面图的概要。图4是图2的IV-IV线剖面图的概要。如图所示,尿布10包括二等分横向X的长度尺寸的纵中心线P-P和二等分纵向Y的长度尺寸的横中心线Q-Q,而且包括基底20和位于基底20的身体侧的一对防漏翻边30。尿布10包括在纵向Y相连的前腰区11、后腰区12及位于这些前后腰区11、12间的下裆区13。在前后腰区11、12形成分别在横向X延伸的前后端缘14、15,由这些前后端缘14、15形成腰开口。另外,尿布10形成有在纵向Y延伸而且位于前后腰区11、12的前后侧缘16、17和位于下裆区13的下裆侧缘18,由下裆侧缘18形成腿开口。基底20包括位于身体侧的内面片21和位于作为身体侧的相反侧的、穿衣侧的外面片22,在这些内外面片21、22之间形成吸液结构体40。吸液结构体40包括吸液性芯材 41和覆盖该吸液性芯材41的覆盖片42。内外面片21、22可使用透液性的纤维无纺布等, 吸液性芯材41可使用原浆和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等,覆盖片42可使用液扩散性的薄纸等各种本技术领域的常用材料。在内外面片21、22之间,分别安装从后侧缘17向横向X外侧伸出的侧片50,在侧片50的身体侧经由片状的突出部件60安装作为卡合部件的钩元件61。在前腰区11的穿
4衣侧,安装可脱离地与钩元件61卡合、构成卡合部件的环元件62。环元件62从一个前侧缘 16向另一前侧缘16跨前腰区11的横向X的大体整体地形成,可以与穿用者的腰围的大小吻合地调整钩元件61的卡合位置。在内外面片21、22之间,沿后端缘15安装可在横向X伸长的状态下收缩的多个腰弹性部件81。另外,在内外面片21、22之间,在至少位于下裆区13的下裆侧缘18,沿该下裆侧缘18安装可在纵向Y伸长的状态下收缩的多个腿弹性部件82。这些弹性部件81、82 与片21、22的至少任意一方接合。形成于内外面片21、22之间的吸液结构体40从下裆区13向前后腰区11、12延伸地形成,在下裆区13中,具有其侧缘向纵中心线P-P被切下的形状。在这样的吸液结构体 40形成高吸收区域,在该高吸收区域中,形成为体液的吸收容量比剩余部分大。具体的是, 高吸收区域具有位于前端缘14侧的前区域43和位于后端缘15侧的后区域44,通过在厚度方向重叠吸液性芯材41而形成。前后区域43、44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分别为2 10mm。在该尺寸比2mm薄时,难以设置与剩余区域的差别,在比IOmm厚时,存在吸液结构体40的刚性变高、或产生穿用时的不适感的可能性。前后区域43、44与剩余区域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差约为0. 5mm以上是优选的。由该尺寸差产生与剩余区域的吸收容量的差,可以使高吸收区域中的体液吸收能力提
尚ο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高吸收区域的前后区域43、44的厚度约为9mm,体液的吸收容量约为0.8g/cm2。与此相对,在剩余区域中,厚度约为5mm,吸收容量约为0.4g/cm2。这样,在高吸收区域中,与剩余区域相比,其吸收容量成为大约2倍。前区域43和后区域44在纵向Y分离,前区域43从前腰区11向下裆区13延伸, 后区域44从后腰区12向下裆区13延伸,在这些前后区域43、44之间不形成高吸收区域。 进而,前后区域43、44在横向X分别分离地形成,形成为经由纵中心线P-P大体对称。艮口, 前后区域43、44在纵中心线P-P附近不形成高吸收区域。在该纵中心线P-P附近,在内面片21的身体侧,能够安装并使用未图示的可吸收尿等体液的吸液性垫。防漏翻边30在内面片21的身体侧形成一对。防漏翻边30在横向X分离,从前端缘14到后端缘15,跨纵向Y的大体整个区域延伸。作为防漏翻边30,可以使用通气性且不透液性的纤维无纺布等。如上所述的防漏翻边30包括位于横向X外侧并与内面片21接合的基侧缘部31、 和能够经由内面片21从吸液结构体40分离的自由侧缘部32。在自由侧缘部32,安装以在纵向Y伸长的状态延伸的翻边弹性部件33。防漏翻边30的基侧缘部31经由粘接机构34与内面片21接合,粘接机构34从前端缘14向后端缘15在纵向Y的大体整个区域形成。基侧缘部31具体是指与内面片21接合的部分,其一部分与吸液结构体40的前后区域43、44重叠地定位。优选的是,基侧缘部 31和自由侧缘部32的边界与前后区域43、44重叠。在此,由于在前后区域43、44之间存在不形成高吸收区域的部分,所以,在该部分中,基侧缘部31和前后区域43、44不重叠是不用说的。如上所述的防漏翻边30在穿用尿布10时,翻边弹性部件33收缩,通过该收缩,自由侧缘部32以向着穿用者竖起的方式从内面片21分离(参照图3及4)。通过自由侧缘部32从内面片21分离,防漏翻边30形成相对横向X的漏泄的防护壁。即,即使所排泄的尿向横向X移动,也可以由该分离的防漏翻边30的自由侧缘部32阻挡,可以防止从尿布10的横向X的漏泄。由自由侧缘部32限制其横向X移动的尿,在自由侧缘部32上传递而到达位于其下方的吸液结构体40。自由侧缘部32以与接合于内面片21的基侧缘部31的边界35为竖起点,向身体侧竖起。因此,尿在自由侧缘部32上传递,移动到作为竖起点的与基侧缘部 31的边界35。由于形成为基侧缘部31和吸液结构体40的前后区域43、44重叠,S卩,由于形成为基侧缘部31和自由侧缘部32的边界35与前后区域43、44重叠,所以,在自由侧缘部32上传递的尿到达前后区域43、44,由这些区域43、44吸收。因此,在自由侧缘部32上传递的尿不会在自由侧缘部32的内侧滞留,可以抑制由此造成的皮肤问题。特别是由于前后区域43、44的体液的吸收容量比剩余部分大,所以,在自由侧缘部32上传递的尿,大体切实地由该前后区域43、44吸收。另外,由于在该前后区域43、44中,厚度方向的尺寸设定得厚,所以,与剩余区域相比,尿先到达,有助于快速地吸收尿。另外,尿布10进行折叠包装而被运出。此时,根据尿布的大小,经由在横向X延伸的弯折线71、72在纵向Y以其身体侧为内侧折成三折。当这样将尿布10折成三折时,会在弯折线71、72形成折痕,在穿用时弯折线71、72的部分有时会从身体分离。当内面片21及吸液结构体40从身体分离时,在该分离部分形成空隙,尿在该空隙移动,存在导致尿漏泄或斑疹的可能性。但是,通过将该弯折线71、72与吸液结构体10的前后区域43、44重叠地形成,这些形成得厚的前后区域43、44能够与身体紧密接触,可防止形成空隙。因此,由这些前后区域43、44吸收所排泄的尿,可抑制尿漏泄或斑疹。另外,前后区域43、44通过在其区域中加厚,也可以比剩余区域提高刚性。在这样提高了刚性时,难以由弯折线71、72形成折痕,也可以抑制从身体分离。另一方面,在由弯折线71、72在尿布10上形成折痕时,尿容易积存在该弯折线71、 72,但通过使弯折线71、72与作为高吸收区域的前后区域43、44重叠,可以吸收该积存的尿。另外,通过在防漏翻边30的基侧缘部31和前后区域43、44重叠的位置上形成弯折线 71、72,可以抑制积存在弯折线71、72附近的尿向横向X外侧漏泄,而且由前后区域43、44 切实吸收在自由侧缘部32上传递的尿。在此,弯折线71、72不一定限于这样的构成,可以根据尿布10的大小或折叠方式进行适当变更,弯折线71、72和前后区域43、44等的位置关系也可以变更。在上述那样把尿布10折成三折时,弯折线71、72分别多形成在前后腰区11、12和下裆区13之间。因此,通过从下裆区13到前后腰区11、12连续地形成前后区域43、44,可以使弯折线71、72和前后区域43、44 一致。另外,在把尿布10折成两折时,弯折线成为一条,多形成在横中心线Q-Q附近。因此,将区域形成在横中心线Q-Q附近是优选的。不管怎样作,通过使弯折线和高吸收区域一致地形成,可抑制尿布的一部分从身体分离而形成空隙,而且即使在积存有尿时也可切实地吸收尿。为了发挥这样的效果,前后区域43、44也可以不分割,而是在纵向Y上连续。由于比剩余区域厚的前后区域43、44不在纵中心线P-P附近形成,所以,在纵中心线P-P附近形成凹陷。在尿布10中另外使用未图示的吸液性垫时,可以在凹陷中放置吸液性垫,所以,可容易安装该吸液性垫。通过形成为可拆下吸液性垫,可以更换多次,而仅通过与该凹陷吻合地放置吸液性垫,就能吸液性垫安装在适当位置。如上所述的前后区域43、44可以通过在厚度方向重叠吸液性芯材41而形成。这样,由于只重叠吸液性芯材41即可,所以,不需要用于形成前后区域43、44的特别的装置等,可抑制成本增加。另外,在前后区域43、44以外的部分,由于可减少吸液性芯材41的量, 所以,可相应地实现成本的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吸收区域通过在厚度方向重叠吸液性芯材41而形成,由于只要体液的吸收容量比剩余部分大即可,所以,也可以考虑例如将吸液性芯材41的单位面积质量设定得大。此时,高吸收区域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00 550g/m2是优选的。这是因为, 当质量比100g/m2小时,与剩余区域的差异变小,当比550g/m2大时,刚性变高,很可能造成穿用感变差。另外,高吸收区域和剩余区域的单位面积质量的差为25g/m2是优选的。通过增大单位面积质量,在形成高吸收区域时,由于不用改变吸液性芯材41的厚度就能增加吸液性芯材41的量,所以,可减轻给穿用者带来的不适感。另外,在这样增大单位面积质量时,可以使高吸收区域的刚性提高,即使在经由弯折线折叠穿用物品,也可以抑制弯折部的形成。由于难以形成弯折部,可以抑制吸液结构体40在弯折线从穿用者离开而形成空隙。另外,由于在以上所述的高吸收区域中,相比剩余区域,吸液性芯材形成得密,所以,体液的吸收速度比其他部分要快。因此,在体液未由吸液性垫吸收而向其横向X外侧漏泄时,可快速地由高吸收区域对其进行吸收。在本发明中,作为钩元件及环元件,例如使用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穿用物品的技术领域中常用的“维克罗(Velcro)(注册商标)”或“魔力带(Magic Tape)(注册商标)”。卡合部件不限于钩元件及环元件,也可以使用其他机构来连结前后腰区。腰弹性部件81及腿弹性部件82由多条丝状、绳状、带状等的具有橡胶弹性的材料形成,由这些材料的收缩力,使得腰开口及腿开口与穿用者适配,防止尿等的泄漏。这些腰弹性部件81及腿弹性部件82可以使用天然橡胶或聚氨酯等合成橡胶等的具有橡胶弹性的材料,也可以替代上述各种材料,而是使用具有橡胶弹性的纤维无纺布或塑料片等,可以使用一般的弹性部件。作为粘接机构,可使用粘接剂、热结合或超声波结合等的常用技术。在本发明中,以所谓敞开型的尿布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松紧带短裤型的尿布。另外,在尿布的身体侧进一步安装使用了吸液性垫,但也不限于此,也可以不使用吸液性垫。附图标记说明10 尿布;11 前腰区;12 后腰区;13 下裆区;20 基底;30 防漏翻边;31 基侧缘部;32 自由侧缘部;33 翻边弹性部件;40 吸液结构体;43 前区域(高吸收区域);44 后区域(高吸收区域);71 弯折线;72 弯折线。
权利要求
1.一种穿用物品,该穿用物品包括具有纵向及横向、身体侧及其相反侧、在所述纵向相连的前腰区、后腰区及位于所述前腰区及所述后腰区之间的下裆区的基底,至少配置在所述下裆区并能够吸收体液的吸液结构体,和位于所述基底的所述身体侧并在所述横向分离地形成的一对防漏翻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翻边包括在所述纵向延伸并且与所述基底接合的基侧缘、能够从所述基底分离的自由侧缘、和以在所述纵向伸长的状态安装在所述自由侧缘的翻边弹性部件,所述吸液结构体具有高吸收区域,该高吸收区域的体液的吸收容量比剩余部分多,所述基侧缘与所述高吸收区域重叠地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结构体包括吸液性芯材和覆盖该吸液性芯材的覆盖片,所述高吸收区域,通过在所述吸液结构体的厚度方向重叠所述吸液性芯材、将所述吸液结构体的厚度方向的尺寸设成比所述剩余部分厚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结构体包括吸液性芯材和覆盖该吸液性芯材的覆盖片,所述高吸收区域,通过将所述吸液性芯材的单位面积质量设成比剩余部分大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横向延伸并且将所述穿用物品向纵向折叠的弯折线,所述弯折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高吸收区域重叠地形成。
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收区域包括在所述纵向分离的前后区域,所述前后区域从所述下裆区向所述前腰区和所述后腰区连续地形成。
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收区域在所述横向分离地形成。
7.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底的所述身体侧且一对所述防漏翻边的所述横向之间,还包括吸液性垫。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在防止泄漏的翻边的基侧缘不会滞留体液、能够抑制斑疹等皮肤问题的穿用物品。形成尿布(10)的基底(20)包括位于身体侧的内面片(21)和位于穿衣侧的外面片(22),在这些内外面片(21、22)之间形成吸液结构体(40)。在吸液结构体(40)形成高吸收区域,在高吸收区域中设成体液的吸收容量比剩余部分大。高吸收区域具有位于前端缘(14)侧的前区域(43)和位于后端缘(15)侧的后区域(44),通过在厚度方向重叠吸液性芯材(41)而形成。在内面片(21)的身体侧形成防漏翻边(30)。防漏翻边(30)的基侧缘部(31)经由粘接机构(34)与内面片(21)接合,粘接机构(34)的一部分与吸液结构体(40)的前后区域(43、44)重叠地定位。
文档编号A61F13/49GK102300536SQ20098015555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1日
发明者水谷胜己, 铃木麻衣子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