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1684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称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粘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其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等,病因复杂、病势缠绵难愈。该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一般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甚高,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占受检人数的13.8%。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误治转化而成,少数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演变为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以病情迁延、长期消化不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腹胀,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口淡无味,胃脘部隐痛不适,疲乏,消瘦,纳差,贫血慢性萎缩性胃炎等,长期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而现有药物中,西药大多会对患者胃部刺激较大,且大多有毒副作用,而一些中药则只能起到缓解上述病症的作用,均无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愈,因此需长年服药。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副作用、治疗速度快、治疗效果好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其由下述原料药组成知母8克桅子8克黄连4克黄芩6克黄柏6克木香6克香附6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生黄芪8克乌贼骨10克莪术6克三棱4克黑胡椒根16克。上述药物,具有和胃降逆,通络定痛、健脾疏肝、活血养阴等功效,经临床验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愈率在90 %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其由下述原料药组成知母8克桅子8克黄连4克黄芩6克黄柏6克木香6克香附6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生黄芪8克乌贼骨10克莪术6克三棱4克黑胡椒根16克。煎制服用方法以上述原料药为一副,水煎,加水1200毫升,煎至剩600毫升为止, 一天三次服完。一个月为一疗程,一个疗程见效,三至四个疗程治愈。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增生、肠化生,幽门螺杆菌。剂型还可制成多种常规剂型,如胶囊、丸剂等
病例1张东方,男,40岁,治疗前长期胃疼,吃药后疗效较差。2007年1月在中国水电十三局医院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后,诊断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为阳性+++,于2007 年3月开始服用本药,7天见效,1个疗程后胃疼明显减轻,4个疗程后基本治愈,于2007年 7月复检,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无幽门螺杆菌。病例2、 吴圣化,男,46岁,天津蓟县人,治疗前长期胃疼。2007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后,诊断为粘膜慢性炎症,灶性腺体肠化,于2007年5月开始服用本药,10天见效,,7天见效,1个疗程后胃疼明显减轻,3个疗程后治愈,于2008年3月复检, 诊断为未见明显异常。病例3、谢刚,男,27岁,北京人,治疗前长期胃部不适。2008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后,诊断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生,灶性轻度增生,于2008年9 月开始服用本药,7个疗程见效,1个疗程后胃部不适感明显减轻,继续服用3个疗程后基本治愈,于2009年5月复检,诊断为慢性轻度炎。病例4、万琪,女,18岁,北京人,治疗前胃痛不止,服药未见疗效。2008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后,诊断为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生,于2008年4月开始服用本药,7天见效,1个疗程后胃疼明显减轻,2个疗程后基本治愈,于2008年7月复检,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例5、王永胜,男,56岁,治疗前长期胃部不适。2005年7月在东方医院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后,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为阳性+++,于2005年7月开始服用本药,7天见效,1个疗程后胃部不适明显减轻,增服3个疗程后基本治愈,于2009年11月复检,病变消失。病例6、密红艳,女,57岁,北京人,治疗前长期胃痛。2008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后,诊断为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增生有少许幽门螺杆菌感染, 于2008年8月13日开始服用本药,1个疗程见效,于2008年9月复检,增生消除。病例7、陈俊生,男,37岁,治疗前长期胃部不适。2006年7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后,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增生,幽门螺杆菌为阳性,于2006年8月开始服用本药,2个疗程见效,3个疗程后基本治愈,于2006年12月复检,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例8、金桂华,女,47岁,治疗前长期胃部不适。2004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后,诊断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肠上皮化生,于2004年8月开始服用本药,2个疗程见效,4个疗程后治愈,于2007年4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做复检,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例9、
4
王曼,女,22岁,治疗前长期胃部不适。2005年6月在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后,诊断为轻-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为阳性(+),于2005年 7月开始服用本药,2个疗程见效,4个疗程后治愈,于2006年2月在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做复检,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例10、王曼,女,22岁,治疗前长期胃部不适。2005年6月在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后,诊断为轻-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为阳性(+),于2005年 7月开始服用本药,2个疗程见效,4个疗程后治愈,于2006年2月在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做复检,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综上所述,本发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具有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活血养阴等功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增生、肠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等病症能够快速减轻患者病痛,长期服用可以从根本上治愈,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药组成 知母8克桅子8克黄连4克黄芩6克黄柏6克木香6克香附6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生黄芪8克乌贼骨10克莪术6克三棱4克黑胡椒根16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为解决现有药物毒副作用大治愈率低等问题而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其由下述原料药组成知母8克,栀子8克,黄连4克,黄芩6克,黄柏6克,木香6克,香附6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生黄芪8克,乌贼骨10克,莪术6克,三棱4克,黑胡椒根16克。上述药物,具有和胃降逆,通络定痛、健脾疏肝、活血养阴等功效,经临床验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愈率在90%以上。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2188663SQ20101012035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9日
发明者吴君剑, 吴国亮, 吴振中, 吴钧华 申请人:吴振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