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385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正畸用辅助工具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底为微坑 的不锈钢正畸托槽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正畸托槽是牙齿矫正治疗的重要装置,用于容纳和固定正畸钢丝,传递矫治力到 牙齿,从而达到矫正错位牙齿的目的。牙齿与托槽的连接是通过粘接材料粘接,由于牙齿矫 正所需要的力是通过托槽传递到牙齿,使得牙齿按预先计划的方向运动,托槽与牙齿的受 力状况极为复杂,而且由于矫形时间长达两年左右,因此托槽与牙齿的粘接强度很关键,一 旦托槽脱落,直接改变了牙齿的受力状况,从而影响牙齿矫形效果。托槽粘接的基本程序是首先将经牙釉质酸处理后,使其出现轻度脱钙而显现多孔 的蜂窝状结构,然后将粘接材料涂在牙釉质表面,同时将托槽直接粘接。粘接材料一方面在 固化以前便渗入了釉质表面的蜂窝结构中,待粘接材料固化后便形成大量树脂突,使粘接 材料与牙面间形成了交互镶嵌的联接。另一方面与托槽底直接粘接。因此托槽粘接强度取 决于托槽基底的结构形式。目前托槽基底通常有两种网格型及槽沟型。网格型网底是将编制的钢丝网焊接 在托槽底,形成钢丝网底,如图1所示,不仅粘接强度不佳,而且焊接的丝网容易脱落。为 了增加结合力,专利02290263. 5齿科正畸金属托槽(附图2)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金属丝 网的层数。槽沟型网底通常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造,工序繁多,加工量大,材料损耗多,生 产成本较高。图3为常见槽沟型网底托槽示意图,由于机械加工表面比较光滑,受力部位 少,在实际操作时托槽容易脱落。专利02267133. 1 一种齿科正畸托槽(附图4、5)和专利 200820037365网底托槽(附图6)也属于此类型托槽,虽然增加了部分受力面积,但由于机 械加工的局限,产品表面光滑,受力点均勻而且数量少,每平方毫米不超过2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托槽与牙齿表面结合力牢固的基底为 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体,托 槽体材料采用不锈钢,在托槽体正面中央设有工作槽沟,托槽体两侧翼设有结扎翼和结扎 沟,托槽体背面为基底,在所述基底的表面密布有微坑,微坑直径为8 60微米,微坑分布 不规则,微坑表面坑坑洼洼,微坑分布密度为每平方毫米2 10个微坑,且部分微坑口小肚 大。本发明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艺过程 采用机械加工或铸造出托槽,用丙酮、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波振荡清洗,在托槽四周涂 上环氧树脂胶,待胶固化后,用针在托槽的基底的胶膜上每平方毫米刺2 10个孔,然后放 入含氯离子浓度为10g/l 80g/l的溶液中放置2 30小时。
在含有氯离子的水溶液中,不锈钢表面的氧化膜便产生了溶解,其原因是由于氯 离子能优先有选择地吸附在氧化膜上,把氧原子排掉,然后和氧化膜中的阳离子结合成可 溶性氯化物,结果在不锈钢托槽的基底上生成微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粘接剂进入微坑固化后,形成树脂突,使得使粘接材料与托槽基底形成了交互镶 嵌的联接,托槽与牙齿表面产生牢固的结合力。


图1为常规网格型基底托槽示意图。图2为专利02290263. 5齿科正畸金属托槽示意图。图3为常规槽沟型基底托槽示意图。图4为专利02267133. 1齿科正畸托槽示意图。图5为图4的A向视图。图6为专利200820037365网底托槽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托槽体1、基底2、工作槽沟3、结扎翼4、结扎沟5、微坑6。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结构示意图。由图7可以看 出,本发明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体1,托槽体1材料采用不锈钢,托槽体 1正面中央设有工作槽沟3,托槽体1两侧翼设有结扎翼4和结扎沟5,托槽体1背面为基底 2,基底2表面密布有微坑6,微坑6直径为8 60微米,微坑6分布不规则,微坑6表面坑 坑洼洼。微坑数量较多,其分布密度为每平方毫米2 10个微坑,部分微坑口小肚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加工采用机械加工或铸造出不锈钢托槽;步骤二、清洗用丙酮、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波分别振荡清洗10分钟;步骤三、涂膜在托槽四周涂上环氧树脂类胶,自然固化。步骤四、腐蚀微坑用针在基底的胶膜上每平方毫米刺2 10个孔,然后放入含氯离子浓度为IOg/ 1 80g/l的溶液中放置2 30小时。步骤五、清洗用丙酮将环氧树脂胶膜溶解,最后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超声波分别振荡清洗10 分钟,烘干。
权利要求
一种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体(1),托槽体(1)材料采用不锈钢,在托槽体(1)正面中央设有工作槽沟(3),托槽体(1)两侧翼设有结扎翼(4)和结扎沟(5),托槽体(1)背面为基底(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底(2)的表面密布有微坑(6),微坑(6)直径为8~60微米,微坑(6)分布不规则,微坑(6)表面坑坑洼洼,微坑分布密度为每平方毫米2~10个微坑,且部分微坑口小肚大。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方法包括以下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或铸造出托槽,用丙酮、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 波振荡清洗,在托槽四周涂上环氧树脂胶,待胶固化后,用针在托槽的基底的胶膜上每平方 毫米刺2 10个孔,然后放入含氯离子浓度为10g/l 80g/l的溶液中放置2 30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正畸用基底为微坑的不锈钢正畸托槽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托槽包括托槽体(1),托槽体(1)材料采用不锈钢,在托槽体(1)正面中央设有工作槽沟(3),托槽体(1)两侧翼设有结扎翼(4)和结扎沟(5),托槽体(1)背面为基底(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底(2)的表面密布有微坑(6),微坑(6)直径为8~60微米,微坑(6)分布不规则,微坑(6)表面坑坑洼洼,微坑分布密度为每平方毫米2~10个微坑,且部分微坑口小肚大。粘接剂进入微坑固化后,形成树脂突,使得使粘接材料与托槽基底形成了交互镶嵌的联接,托槽与牙齿表面产生牢固的结合力。
文档编号A61C7/16GK101926685SQ201010158780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1日
发明者刘礼华, 吴建峰, 孟庆辉, 王利明, 谭佃龙 申请人:江苏法尔胜技术开发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