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73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耳罩结构,尤指箍带二侧结合的耳盖上包覆有成型套体,再利用罩体套接于耳盖外部,即可将耳机置入包覆夹持于罩体与成型套体之间,且罩体可作更换、清洗使用,并适用于各种厂牌的耳挂式耳机。
背景技术
按,一般御寒的贴身用品当中,例如保暖衣物、围巾、手套等,其主要为穿著于人体身上形成包覆,而能达到防风以及身体保暖的效用,然,若是遇寒流来袭或身处于低温、寒冷的高山、雪地处,则上述的御寒用品即无法对人体的耳朵进行保护,以致耳朵外露而非常容易造成冻伤或疼痛等情况发生,故现今最为简便、普遍的方式大都是通过配戴耳罩来达到保护、御寒的目的。随着耳罩型式种类不断的推陈出新,便有业者针对耳罩结构来进行改良,现有耳罩结构主要是以二伸缩头带配戴于使用者头部,并利用圆形耳罩结合于头带末端处,即可调整拉伸或缩短头带长度,再将耳罩罩覆于使用者耳朵上,惟,现有耳罩结构大都为固定、 无法折收的设计,所以头带及耳罩不能调整至最小体积来进行收纳,不仅将占用一定空间, 甚至是需要施力将头带及耳罩挤压、堆栈在一起,而于此过程中,极易因过大的作用力所造成整体结构性破坏与型变的情况发生;又,上述现有耳罩结构的头带及耳罩无法分开进行模块化生产,使得整体制造程序将变得十分繁琐且困难度增加,若欲在耳罩外部包覆织物体时,亦会因不能将头带及耳罩分开而由不同材质或颜色的织物体各别进行包覆,导致整体使用机能与效果受到限制。再者,目前市面上所贩售的耳机,大致上可分为耳塞式耳机、耳挂式耳机及头戴式耳机三种,其中耳塞式耳机使用时需要塞入于耳朵内,长时间配戴下将产生不舒适感,虽然耳挂式耳机较不会有此种缺点,但是因耳挂式耳机与耳朵周围会存有一定的间隙,造成整体音效品质降低,以及容易受外界杂音干扰的问题,而头戴式耳机则可将耳朵完全罩覆,不过头戴式耳机所具的喇叭及其耳罩是为一体成型或固定不可拆卸的结构,故无法将喇叭作更换,若是喇叭损坏使整组头戴式耳机随即失去原有的功能,必须花费额外购置的使用成本,且因头戴式耳机整体体积较大、亦会占用一定空间,则不利于使用者携带使用,而有鉴于上述的耳罩结构发展趋势与各种缺点,所以任何一点有利于使用者的贴心设计都将影响销售量与市占率,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此即为从事于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故,发明人有鉴于现有耳罩结构使用上的问题与缺点,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试作、修改,始设计出此种耳罩结构发明专利诞生。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乃在于箍带二侧为分别结合有耳盖,并于耳盖上包覆有成型套体,再利用罩体套接于耳盖外部,使耳机可包覆夹持于成型套体与罩体之间,而可供使用者配戴后具有头戴式耳机的使用功能,提升耳机音效品质,且该罩体可作简易拆卸以利于重复更换不同材质或颜色的罩体、清洗使用,也可依需求或设计的不同更换各种厂牌的耳挂式耳机,亦不会受到构件形状或组装上的限制,进而可达到实用性与适用性范围广泛的效果,更具产品竞争力。本发明的次要目的乃在于箍带二侧可进一步通过连接装置分别结合有耳盖,并由连接装置简易调整箍带长度与耳盖的旋转角度,而可依使用者头型或配戴的方式调整使用,不会受到配戴方向上的限制,也可使二耳盖成为相互对应或是相互重迭设置在一起,亦可将耳机收容于耳盖内后,再利用罩体套接于耳盖外部,以确保外观整体性,则使耳罩结构完成折收后体积缩小而整体设计更为小型化、减少其占用的空间,且于携带或折迭、收纳时,均相当的方便。本发明的再一目的乃在于箍带欲通过连接装置与耳盖结合时,仅需将连接片体穿入成型套体的透孔,再对应扣合于耳盖上的穿槽,以此成型套体分开加工方式,可方便使用者将耳盖与连接装置进行简易组装,也可依需求或设计不同更换各种型式的耳盖,进而可达到模块化生产,并提高制造品质与良率的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耳罩结构,包括有箍带、耳盖、成型套体及罩体,其中箍带二侧为分别结合有耳盖,且二耳盖上分别包覆有成型套体,而成型套体位于二耳盖相对内侧处分别形成有第一抵持面,再于耳盖及成型套体外部套接有罩体,又罩体内侧处形成有第二抵持面,并于第二抵持面周缘的套接口处设有可跨越于成型套体外部形成束紧定位的束紧部,且第二抵持面与第一抵持面之间形成有可供预设耳机置入包覆夹持定位的套接空间。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构造,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为本发明箍带、连接装置与耳盖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为本发明箍带、连接装置与耳盖的侧视剖面图。图4是为本发明箍带、连接装置与耳盖折收后的立体外观图。图5是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6是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使用前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侧视剖面图。图8是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使用后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2、3、4、5所示,是分别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箍带、连接装置与耳盖的立体分解图、箍带、连接装置与耳盖的侧视剖面图及箍带、连接装置与耳盖折收后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为包括有箍带1、连接装置2、耳盖3、成型套体4及罩体 5,故就本案的主要构件及特征详述如后,其中该箍带1为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相互重迭组构的带体11,并于带体11 一侧分别设有具滑移槽121的导引部12,且远离导引部12的另侧表面上设有穿孔13,而带体11前、 后二侧处分别设有轨道14。该连接装置2为具有呈U形状的承接座21及连接片体22,其承接座21中空部位形成有可供带体11端部伸入的定位空间219,并于承接座21左、右二侧处分别设有可与定位空间219相连通的通孔211,且二通孔211内穿设有嵌扣件212,再于定位空间219下方处则形成有轴槽213,而连接片体22 —侧设有可枢接于轴槽213内的轴部221,且远离轴部 221的另侧弯折延伸有具卡扣223的连接部222。该耳盖3为具有基座31,并于基座31内部形成有可供连接片体22穿设定位的穿槽311,且基座31表面上开设有可与穿槽311相连通的扣孔312,而基座31周边处朝外侧延伸有多个肋部32,并于肋部32端部上连接有呈渐扩状的弧形边框33,且边框33与肋部 32内侧处则形成有容置空间39,另于边框33周围表面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可与容置空间39相连通的开口 34。该成型套体4为分别包覆于箍带1、连接装置2及耳盖3上,且成型套体4位于二耳盖3相对内侧处分别形成有第一抵持面41。该罩体5为套接于耳盖3及成型套体4外部,并于罩体5内侧处形成有可与第一抵持面41相互对正的第二抵持面51,且第二抵持面51与第一抵持面41之间形成有套接空间59,而第二抵持面51周缘形成有内径较小且可供耳盖3置入于套接空间59内的套接口 511,再于套接口 511处设有束紧部52。当本发明于组装时,是先将箍带1所具的二带体11相互重迭,并以带体11 一侧具穿孔13的端部穿过另一带体11于导引部12上对应的滑移槽121,使其导引部12可利用滑移槽121为与带体11前、后二侧处的轨道14形成滑移状态(如图3所示),再将带体11 端部伸入于连接装置2所具的承接座21定位空间219内,便可由嵌扣件212穿设于带体11 端部上的穿孔13、承接座21左、右二侧处的通孔211内后形成活动枢接状态,且将连接片体 22上的连接部222穿设于耳盖3基座31内部的穿槽311,同时亦使连接部222所具的多个卡扣223则对应扣合于基座31表面上的扣孔312内呈现稳固的定位效果。上述箍带1的二带体11相互重迭、穿设组构后,可利用带体11的导引部12位于另一带体11上对应的轨道14作滑动位移,使箍带1的二带体11可依使用者头型而呈拉长延伸或缩短状,并由连接装置2的嵌扣件212穿设于带体11上的穿孔13、承接座21 二侧的通孔211内形成活动枢接,再通过带体11端部上的导角使耳盖3定位于与箍带1呈平行、 向前或向后旋转九十度角等特定角度,而连接片体22则可利用轴部221枢接于承接座21 上的轴槽213内呈一转动,由此使连接片体22同时带动所结合的耳盖3向左或向右旋转特定的角度,从而可实现依使用者的头型或配戴方式来简易调整箍带1长度与耳盖3的旋转角度,且于携带或折迭、收纳时,均相当的方便。而于折收时,是先缩短箍带1的二带体11长度,即可通过连接装置2将二耳盖3 调整成为相互对应状态(图中未示出),以形成第一种折收的方式,或是可由连接装置2来调整耳盖3旋转角度,使其二耳盖3相互重迭设置在一起(如图4所示),便形成第二种折收的方式,是以,本发明除了可藉由连接装置2调整箍带1而呈拉长延伸或缩短状,以及耳盖3旋转角度来符合使用者头型或配戴方式外,亦可通过连接装置2旋动耳盖3,使其整体结构折收后体积缩小且更为小型化,也可简易调整特定角度进行折收,以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结构性破坏或型变。再者,本发明最佳的一具体实施例为箍带1 二侧处通过连接装置2分别结合有耳盖3,但于实际应用时,则并非是以此作为局限,箍带1与耳盖3亦可直接一体成型所制成, 且该连接装置2与箍带1、耳盖3各个构成组件的结合定位方式仅为一种较佳的实施状态, 并非为本发明主要诉求特征所在,但此种结合方式可具有组装简便、整体结构稳定性高的效用;而上述的箍带1通过连接装置2与耳盖3结合成为一体后,可由成型套体4利用软质或硬质材料予以包覆,如编织物、人造纤维、皮革、硅胶、塑料等材质包覆成型,再将罩体5 套接于耳盖3及成型套体4外部,而具有保暖的功能,且该罩体5亦可为编织物、毛料、人造纤维、皮革、人造皮革、硅胶等软质材料所制成。另请同时参阅图1、2、5、6、7所示,是分别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立体分解图、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另一较佳实施例使用前的立体分解图及另一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其中箍带1、连接装置2及耳盖3上可分别包覆有成型套体4,即先将箍带1为与连接装置2结合后,再利用成型套体4包覆于箍带1及连接装置2 上,使其连接片体22穿出成型套体4之外,而耳盖3则是利用二片成型套体4分别包覆于耳盖3上、下表面,再进行成型套体4缝合,并以一包覆层42将缝合处部份包住,且成型套体4表面上设有可与耳盖3上穿槽311形成对正的透孔43,此时,箍带1欲通过连接装置2 与耳盖3结合时,仅需将连接片体22上的连接部222为由成型套体4的透孔43穿入后,再对应扣合于耳盖3内部的穿槽311内呈一定位(如第二图所示),以此成型套体4分开加工的方式,可方便使用者将耳盖3为与连接装置2进行简易组装结合成为一体,也可依需求或设计的不同更换各种型式的耳盖3,进而可达到模块化生产,并提高制造品质与良率的效果者ο此外,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本发明成型套体4亦可将二片成型套体4进行缝合后,并保留部份形成反折口(如第七图所示),即可将耳盖3置入于成型套体4内部,再由成型套体4反折口处未缝合部份对正塞入于耳盖3上的开口 34内,则使成型套体4可完整包覆于耳盖3上形成贴合状态。而箍带1及连接装置2上可不包覆有成型套体4 (如第一图所示),或是可进一步包覆于箍带1上(如第六图所示),也可通过管状织物44包覆于箍带1上,其管状织物44 布料可作一弹性拉伸,以配合二带体11调整长短使用;另,成型套体4可利用软质或硬质材质予以包覆于已组装完成的箍带1、连接装置2及耳盖3上,或是将二片成型套体4车缝后, 再将已组装完成的箍带1、连接装置2及耳盖3置入于成型套体4内部,并以成型套体4多余部份则对正塞入于耳盖3上的开口 34内。当使用者将箍带1配戴于颈部上时,可通过连接装置2来调整耳盖3的旋转角度, 使其耳盖3反转向上,让使用者耳朵可收容于耳盖3的容置空间39内,或是可将箍带1套置于使用者前额、后头位置上,并将耳盖3旋转向下包覆于耳朵周围,其角度可依使用者的头型或配戴方式任意调整,且不会受到配戴方向上的限制,也可使箍带1与耳盖3角度保持平行,而直接调整箍带1长度配戴于头部上方或后头位置呈现稳定的使用状态(如图5所示)°再请同时参阅图1、4、5、6、7、8所示,是分别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箍带、连接装置与耳盖折收后的立体外观图、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另一较佳实施例使用前的立体分解图、另一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侧视剖面图及另一较佳实施例使用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其中成型套体4为可分别包覆于箍带1、连接装置2及耳盖3上,并以耳机 6所具的二扬声器(图中未示出)分别抵贴于二耳盖3相对内侧处的第一抵持面41上,再将罩体5套接于耳盖3及成型套体4外部,即使耳盖3、成型套体4及耳机6为由第二抵持面51周缘处的套接口 511置入后,便可将罩体5内侧处的第二抵持面51与成型套体4上的第一抵持面41相对抵贴于耳机6表面上,则使耳机6包覆夹持于第二抵持面51与第一抵持面41之间所形成的套接空间59内,再将耳机6上的传输线61则沿着套接空间59穿出于罩体5之外,并与外部多媒体播放装置电性对接后,而具有头戴式耳机使用功能,由此可将耳朵完全罩覆,提升耳机6的音效品质,且可有效降低因外界杂音干扰所衍生的使用问题。再者,上述罩体5可利用套接口 511处的束紧部52可为松紧带、绑绳、粘扣带等型式,而可跨越于成型套体4外部形成束紧的定位效果,使罩体5可于成型套体4、耳机6外部作简易拆卸且套接后形成确实的包覆夹持定位,以利于重复更换不同材质或颜色的罩体5、 清洗使用,由此改善使用上的不便性,且该耳机6最佳的一具体实施例是为耳塞式耳机6, 而实际应用时,则可将耳挂式耳机6包覆夹持于成型套体4与罩体5之间,并可依使用需求或设计的不同来更换各种厂牌的耳挂式耳机6,亦不会受到构件形状或组装上的限制,进而可达到实用性与适用性范围广泛的效果,更具产品竞争力。当耳机6非使用时,亦可将箍带1及耳盖3通过连接装置2调整成为相互对应状态,或是相互重迭设置在一起(如图4所示),使其整体结构简易调整箍带1长度与耳盖3 的旋转角度完成折收后,即可将耳机6收容于耳盖3的容置空间39内,再利用罩体5套接于耳盖3外部,使耳机6及其传输线61卷绕后可完全收容于耳盖3与罩体5之间而形成包覆夹持定位,以确保外观整体性,进而使耳罩结构整体设计更为小型化、减少其所占用的空间,且于携带或折迭、收纳时均相当的方便。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中。综上所述,本发明耳罩结构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发明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发明,为符合发明专利的申请条件,故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
1.一种耳罩结构,包括有箍带、耳盖、成型套体及罩体,其中箍带二侧为分别结合有耳盖,且二耳盖上分别包覆有成型套体,而成型套体位于二耳盖相对内侧处分别形成有第一抵持面,再于耳盖及成型套体外部套接有罩体,又罩体内侧处形成有第二抵持面,并于第二抵持面周缘的套接口处设有可跨越于成型套体外部形成束紧定位的束紧部,且第二抵持面与第一抵持面之间形成有可供预设耳机置入包覆夹持定位的套接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罩结构,其中该箍带为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相互重迭组构的带体,且箍带二侧分别利用连接装置结合于耳盖,其箍带二侧端部表面上设有穿孔,而连接装置具有承接座及连接片体,并于承接座上设有可供嵌扣件穿设的通孔,且嵌扣件为穿设于箍带上的穿孔内活动枢接,另于连接片体上延伸有可与耳盖结合的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罩结构,其中该箍带于带体一侧设有具滑移槽的导引部,且远离导引部另侧表面上设有具穿孔的端部,并于带体前、后二侧处分别设有轨道,而带体上的端部为穿过另一带体于导引部上的滑移槽,使导引部位于带体上的轨道滑动位移而呈拉长或缩短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罩结构,其中该连接装置所具的承接座为呈U形状,并于承接座中空部位形成有可供带体端部伸入的定位空间,且定位空间下方形成有轴槽,而连接片体一侧设有可枢接于轴槽内的轴部,另于耳盖所具的基座内部则形成有可供连接片体另侧连接部定位的穿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罩结构,其中该连接装置的连接片体于连接部上设有多个卡扣,而耳盖的基座上开设有可与穿槽相连通的扣孔,并以连接部的卡扣对应扣合于基座的扣孔内呈一定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罩结构,其中该耳盖所具的基座周边处朝外侧延伸有多个肋部,并于肋部端部上连接有弧形边框,且边框与肋部内侧处形成有可收容使用者耳朵的容置空间,又边框周围表面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可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的开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罩结构,其中该罩体于第二抵持面周缘的套接口为可供耳盖、成型套体及预设耳机置入于套接空间内,并于套接口处的束紧部可为松紧带、绑绳、粘扣带型式而束紧定位于成型套体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罩结构,其中该罩体为编织物、毛料、皮革或硅胶软质材料所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有关一种耳罩结构,其是于箍带二侧分别通过连接装置为结合有耳盖,并于耳盖上包覆有成型套体,且成型套体位于二耳盖相对内侧处分别形成有第一抵持面,即可将耳机抵贴于第一抵持面上,再利用罩体套接于耳盖外部,并以罩体内侧第二抵持面周缘套接口处的束紧部跨越于成型套体外部形成束紧定位,使耳机可包覆夹持于第二抵持面与第一抵持面之间所形成的套接空间内,而具有头戴式耳机的使用功能,且该罩体可作简易拆卸以利于重复更换、清洗,也可依使用需求或设计的不同更换各种厂牌的耳挂式耳机,进而可达到实用性与适用性范围广泛的效果,更具产品竞争力。
文档编号A61F11/14GK102232888SQ20101017004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1日
发明者江宗派 申请人:声腾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