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4540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
背景技术
肾结石是我国石灰岩地区的多发病,属于中医“淋证”范畴,是以小便不爽,尿道刺 痛为特点,常以小便排出沙石为主症,中医称之为“石淋”。目前,临床上治疗肾结石的药物较多,但由于肾脏的结构特殊,药物治疗的效果及 药物的化石溶石功能不甚理想,多数病人不得以而转入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往往伴有药 物过敏等副作用,术后易复发,经济开支大,创伤大,治疗时间长,给病患带来严重的经济和 身体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配制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肾结石 的中药。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生地黄9 15份、牛膝5 15份、山茱萸4 10份、白芍6 12份、延胡索3 9份、甘草2 10份、茵陈蒿9 15份、鸡内金3 9份、瞿麦3 9份、茯苓9 15份、玄 参9 15份、丁香蓼10 20份、石莽草10 20份、车前草9 15份。其优选的原料组成配比为生地黄12份、牛膝10份、山茱萸7份、白芍9份、延胡索6份、甘草6份、茵陈蒿12 份、鸡内金6份、瞿麦6份、茯苓12份、玄参12份、丁香蓼15份、石莽草15份、车前草12份。本发明所述中药为汤剂。将各原料清洗干净后,以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早晚 温服。本发明所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为生地黄又名干地黄,清血热,易阴血,通血脉。主治温病发热,黄疸,血热所致的吐 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消渴,骨蒸劳热,经闭,产后腹痛,痹痿,跌打损伤;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血(火)下行,利尿通淋。主治腰膝酸痛,下肢 痿软,血滞经闭,通经,产后血瘀腹痛,癥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 喉肿痛;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脱。主治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滑精,小便 频数,虚汗不止,妇女崩漏;白芍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治血虚寒热,脘腹疼痛,胁痛,肢体痉挛疼 痛,通经,月经不调,崩漏,自汗,盗汗,下痢泄泻,头痛眩晕;延胡索活血,利气,止痛。主治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倦怠试烧,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心悸,脏躁,肺痿咳嗽;生用治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小儿胎毒,及药物、事物中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鸡内金健脾胃,消食积,化石。主治食积,泄泻,小儿疳积,胆石症,石淋,砂淋,癥 瘕经闭,喉痹乳蛾,牙疳口疮;瞿麦利小便,清湿热,活血通经。主治小便不通,热淋,血淋,石淋,闭经,目赤肿 痛,痈肿疮毒,湿疮瘙痒;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凝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 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金钱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解毒。主治湿热黄疸,热淋,肾炎水肿,肝、胆机泌 尿系结石,热毒痈肿,毒蛇咬伤;玄参凉血,滋阴降火,解毒。主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 嗽,虚烦不寐,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丁香蓼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化瘀止血。主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湿热 泻痢,黄疸,淋证,水肿,带下,吐血,尿血,便血,疔肿,疥疮,跌打伤肿,外伤出血,蛇、虫、狂 犬咬伤;石莽草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主治痢疾,热淋、血淋,石淋,风湿痛,跌打损伤,疮 疡,湿疹;车前草清热利尿,明目,解毒。主治热淋,石淋,血淋,尿血,白浊,带下,暑湿泻痢, 衄血,疳热目赤,咽喉肿痛,痈肿疮毒。配方中,鸡内金、茵陈蒿、金钱草、石莽草、车前草主要用于清热利湿,活血祛瘀,通 淋排石;加配生地黄、延胡索、瞿麦、丁香蓼,作用在于补益气血,调经止痛,活血通经;再配 牛膝、山茱萸、白芍、茯苓、玄参,主要用于补益肝肾,养血和营,滋阴补液;最后加用甘草用 于清热解毒,缓解止痛,调和诸药,缓解药物的毒性和烈性。本发明的药物能够改变人体的内在环境,排除血液内产生结石的有毒物质,去除 其产生结石的物质接触;溶化较大结石,使其变小而排除体外,清除体内毒素后,由于净化 了机体内环境,有效的防止了结石的再次发生和出现。临床观察(1)临床资料本发明人于2005年至今,对135例肾结石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78例, 女57例,年龄在30 79岁之间。(2)治疗方法将本发明的原料清洗干净后,以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早晚温服。根据患者病 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10天左右,重病患者连服60天即可痊愈。(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为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理化检测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
(4)临床结果临床治愈115例(85. 19% ),显效13例(9. 63 % ),有效5例(3. 7% ),无效2例 (1.48% ),总有效率为98. 52%。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 轻病状。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取生地黄9g、牛膝5g、山茱萸4g、白芍6g、延胡索3g、甘草2g、茵陈蒿9g、鸡内金 3g、瞿麦3g、茯苓9g、玄参9g、丁香蓼10g、石莽草10g、车前草9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用 水煎制成汤剂。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早晚温服。实施例2 取生地黄15g、牛膝15g、山茱萸10g、白芍12g、延胡索9g、甘草10g、茵陈蒿15g、鸡 内金9g、瞿麦9g、茯苓15g、玄参15g、丁香蓼20g、石莽草20g、车前草15g,将上述原料清洗 干净,用水煎制成汤剂。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早晚温服。实施例3 取生地黄12g、牛膝10g、山茱萸7g、白芍9g、延胡索6g、甘草6g、茵陈蒿12g、鸡内 金6g、瞿麦6g、茯苓12g、玄参12g、丁香蓼15g、石莽草15g、车前草12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 净,用水煎制成汤剂。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早晚温服。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生地黄9~15份、牛膝5~15份、山茱萸4~10份、白芍6~12份、延胡索3~9份、甘草2~10份、茵陈蒿9~15份、鸡内金3~9份、瞿麦3~9份、茯苓9~15份、玄参9~15份、丁香蓼10~20份、石莽草10~20份、车前草9~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肾结石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生地黄12份、牛膝10份、山茱萸7份、白芍9份、延胡索6份、甘草6份、茵陈蒿12份、 鸡内金6份、瞿麦6份、茯苓12份、玄参12份、丁香蓼15份、石莽草15份、车前草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肾结石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汤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它以生地黄、牛膝、山茱萸、白芍、延胡索、甘草、茵陈蒿、鸡内金、瞿麦、茯苓、玄参、丁香蓼、石莽草和车前草为原料,按一定的重量份数组成。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文档编号A61P13/12GK101869629SQ201010191408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4日
发明者胡永平 申请人:胡永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