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针自动绕柄机的自动放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481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灸针自动绕柄机的自动放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针灸针绕柄的设备,具体涉及该设备上的自动放针装置。该 自动放针装置可以代替人工放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背景技术
现有针灸针的针柄有绕柄结构和管柄结构两种,其中绕柄结构的针灸针结构为 针体的尾部以金属丝按螺旋状缠绕一定长度形成绕柄,在绕柄的尾部由金属丝形成一丝 环,该丝环的环形面与绕柄的端面相垂直。现在绕柄结构针灸针制作方式有手工制作和自动绕柄机械制作两种方法。本申请 人在自动绕柄设备方面进行了多年研究和开发,已拥有一专利权见中国专利2006年10月 25日公告的名称为《用于完成针灸针绕柄的加工设备》,公开号为CN2829725的实用新型专 利。该专利整体上公开了针灸针绕柄加工设备是由转盘以及在转盘周向上按序等分排布的 送丝及绕丝环工位、送针及装头工位、绕柄工位、修磨工位和下料工位(共五个工位)组成, 转盘外周上对应上述五个工位分别设置有专用工位夹具。上述自动绕柄设备与手工绕柄相 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但是其放针还没有实现自动化,设备在 工作中还需要人工配合将一根一根针坯放入送针夹具,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 为此如何以机械代替人工放针,提高自动化程度是本发明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灸针自动绕柄机的自动放针装置,旨在以机械代替人工放针, 提高针灸针绕柄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灸针自动绕柄机的自动放针 装置,该装置由放针机构和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所述放针机构主要由重力落针槽、托针板和顶针板组成,其中,重力落针槽具有一 段纵向布置的落针通道,在落针通道的横截面上长度方向的落针尺寸大于针坯长度,宽度 方向的落针间隙大于针坯直径,同时小于二倍针坯直径;托针板位于落针通道下部,并且在 垂直于落针通道中的针坯的方向上伸缩滑动连接,托针板前端的顶部设有托针面,当托针 面随托针板滑动伸入落针通道时封闭落针通道的下降路径,当托针面随托针板滑动缩回时 开放落针通道的下降路径;顶针板位于托针板上方,并且在垂直于落针通道中的针坯的方 向上伸缩滑动连接,顶针板前端设有顶针端面,当顶针端面随顶针板滑动伸入落针通道时 顶压对应位置的针坯,当顶针端面随顶针板滑动缩回时松开被顶压的针坯;所述托针面与 顶针端面下边缘之间的托针间隙大于针坯半径,同时小于二倍针坯直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带动托针板和顶针板交替伸缩滑动,当托针面滑动伸入落针通 道后,顶针端面开始滑动缩回;当顶针端面滑动伸入落针通道顶住针坯后,托针面开始滑动 缩回。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针坯”是指绕柄针灸针绕柄前的针体,该针体通常是圆柱体, 圆柱体的一端为设有针尖。2.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可以选择以下三种类型之一(1)凸轮机构该机构包括电机、减速器、凸轮轴、托针凸轮、顶针凸轮、托针复位弹簧以及顶针复 位弹簧,电机、减速器、凸轮轴传动连接,托针凸轮和顶针凸轮固定在凸轮轴上,托针凸轮作 用于托针板,顶针凸轮作用于顶针板,托针复位弹簧作用于托针板的滑动缩回方向上,顶针 复位弹簧作用于顶针板的滑动缩回方向上。(2)直线移动机构该机构由两个气缸、两个油缸或两个直线电机构成,其中,一个气缸、油缸或直线 电机的作用端与托针板连接,另一个气缸、油缸或直线电机与顶针板连接。(3)曲柄连杆机构该机构由电机、减速器和曲柄连杆机构组成,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由曲轴、第一连杆 和第二连杆组成,曲轴上设有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电机经减速器与曲轴传动连接,第一连 杆的一端与第一曲柄铰接,另一端与托针板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曲柄铰接,另一端 与顶针板铰接。本发明原理和效果是本发明自动放针装置是一种适用于针灸针自动绕柄机的 供针(针坯)装置或给针装置。本发明设计了一个纵向布置的落针通道,需要送入自动绕 柄机的针坯以单列形式自下而上平行排列在落针通道中,然后在落针通道下部利用托针板 和顶针板的交替伸缩滑动以及托针板与顶针板之间的托针间隙控制,来实现针坯的逐一供 给。经样机试验证明本发明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工作可靠,可以替代以往的人工放针,大大 提高了针灸针绕柄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附图1为本发明原理图,表示本发明第一种工作状态;附图2为本发明原理图,表示本发明第二种工作状态;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立体图;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立体分解图;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驱动机构俯视图;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顶针板剖视图。以上附图中1.重力落针槽;2.托针板;3.顶针板;4.落针通道;5.针坯;6.落 针间隙;7.托针面;8.顶针端面;9.托针间隙;10.电机;11.减速器;12.凸轮轴;13.托针 凸轮;14.顶针凸轮;15.托针复位弹簧;16.顶针复位弹簧;17.第二传感器;18.感应块; 19.基板;20.第一顶针;21.第二顶针;22.第三顶针;23.第一压簧;24.第二压簧;25.第 三压簧;26.前挡针板;27.后挡针板;28.第一约束面;29.第二约束面;30.观察孔;31.放 针槽;32.操作孔;33.间隙垫片;34.盖板;35.底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5
实施例一种针灸针自动绕柄机的自动放针装置,该装置由放针机构和驱动机构 两部分组成。参见图1 6所示,放针机构主要由重力落针槽1、托针板2和顶针板3组成(见 图1或图2),其中,重力落针槽1具有一段纵向布置的落针通道4,在落针通道4的横截面 上长度方向的落针尺寸大于针坯5长度(使针坯5可以横置在落针通道4中),宽度方向的 落针间隙6大于针坯5直径,同时小于二倍针坯5直径(使针坯5可以以单列形式自下而 上平行排列在落针通道中,见图1)。本实施例重力落针槽1由前挡针板26和后挡针板27 拼合而成(见图3或图4),前挡针板26的内侧壁设有两条纵向布置的第一约束面28 (见 图4,也可以改为一条宽的第一约束面,或者三条、四条、五条甚至更多条第一约束面),后 挡针板27的内侧壁设有两条纵向布置的第二约束面29 (见图1或图2),第一约束面28与 第二约束面29面对面设置并且相互平行,由此形成所述宽度方向的落针间隙6。前挡针板 26和后挡针板27上设有放针槽31和观察孔30 (见图3或图4),放针槽31用于人手操作 放置针坯5,观察孔30用于观察针坯5在落针通道4中的排列情况。托针板2位于落针通 道4下部,并且座落在底座35上(见图3和图4),托针板2在垂直于落针通道4中的针坯 5的方向上伸缩滑动连接,托针板2前端设有三根托针(见图4,托针也可以是两根、四根、 五根甚至更多,还可以是一根宽距托针),托针的顶部设有托针面7,当托针面7随托针板2 滑动从操作孔32伸入落针通道4时封闭落针通道4的下降路径,当托针面7随托针板2滑 动从操作孔32缩回时开放落针通道4的下降路径。顶针板3位于托针板2上方,并且座落 在底座35上(见图3和图4),顶针板3在垂直于落针通道4中的针坯5的方向上伸缩滑 动连接。顶针板3由一块基板19、第一顶针20、第二顶针21、第三顶针22、第一压簧23、第 二压簧24和第三压簧25组成(见图6,顶针也可以是两根、四根、五根甚至更多,还可以是 一根顶针),每根顶针与基板19滑动连接,第一压簧23设在第一顶针20与基板19之间的 滑动方向上,第二压簧24设在第二顶针21与基板19之间的滑动方向上,第三压簧25设在 第三顶针22与基板19之间的滑动方向上,使这三根顶针与基板19之间均形成弹性连接, 这种弹性连接能够使各顶针均勻的顶压在针坯5的不同部位。为了有效顶压针坯5,每根 顶针前端设有顶针端面8,顶针端面8可以是平面、斜面或凹面。为了替代压簧的作用可以 在顶针端面8上加贴软垫。当顶针端面8随顶针板3滑动从操作孔32伸入落针通道4时 顶压对应位置的针坯5,当顶针端面8随顶针板3滑动从操作孔32缩回时松开被顶压的针 坯5。顶针板3上方设有盖板34,盖板34与底座35固定连接,使托针板2和顶针板3可以 在盖板34与底座35形成的腔体中得到安置。为了保证托针板2在每次循环工作中只托住 一根针坯5,因此要求托针面7与顶针端面8下边缘之间的托针间隙9大于针坯5半径,同 时小于二倍针坯5直径(最佳是托针间隙9大于针坯5直径,同时小于二倍针坯5直径)。 为了实现托针间隙9的准确控制可以在托针板2与顶针板3之间的平行间隙中安置间隙垫 片33 (见图4和图3)。参见图3 5所示,驱动机构采用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包括电机10、减速器11、 凸轮轴12、托针凸轮13、顶针凸轮14、托针复位弹簧15以及顶针复位弹簧16,电机10、减 速器11、凸轮轴12传动连接,托针凸轮13和顶针凸轮14固定在凸轮轴12上,托针凸轮13 作用于托针板2,顶针凸轮14作用于顶针板3,托针复位弹簧15作用在托针板2的滑动缩 回方向上,顶针复位弹簧16作用在顶针板3的滑动缩回方向上。驱动机构中还设有一个控制电机10启动的第一传感器(图中未画出)和一个控制电机10停止的第二传感器17,第 一传感器与自动绕柄机上所设的感应元件配合,负责控制电机10启动,第二传感器17与一 个感应块18配合,感应块18固定在凸轮轴12上,第二传感器17安装在感应块18随凸轮 轴12旋转的圆周旁,使凸轮轴12在旋转一周后停止。工作时,驱动机构分别带动托针板2 和顶针板3交替伸缩滑动,当托针面7滑动伸入落针通道4后,顶针端面8开始滑动缩回; 当顶针端面8滑动伸入落针通道4顶住针坯5后,托针面7开始滑动缩回,每次工作循环供 给一根针坯5。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可以采用以下两种不同结构(1)直线移动机构(未给出图示)该机构由两个气缸、两个油缸或两个直线电机构成,其中,一个气缸、油缸或直线 电机的作用端与托针板2连接,另一个气缸、油缸或直线电机与顶针板3连接。(2)曲柄连杆机构(未给出图示)该机构由电机10、减速器11和曲柄连杆机构组成,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由曲轴、第 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组成,曲轴上设有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电机10经减速器11与曲轴传动 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曲柄铰接,另一端与托针板2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曲 柄铰接,另一端与顶针板3铰接。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针灸针自动绕柄机的自动放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放针机构和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所述放针机构主要由重力落针槽(1)、托针板(2)和顶针板(3)组成,其中,重力落针槽(1)具有一段纵向布置的落针通道(4),在落针通道(4)的横截面上长度方向的落针尺寸大于针坯(5)长度,宽度方向的落针间隙(6)大于针坯(5)直径,同时小于二倍针坯(5)直径;托针板(2)位于落针通道(4)下部,并且在垂直于落针通道(4)中的针坯(5)的方向上伸缩滑动连接,托针板(2)前端的顶部设有托针面(7),当托针面(7)随托针板(2)滑动伸入落针通道(4)时封闭落针通道(4)的下降路径,当托针面(7)随托针板(2)滑动缩回时开放落针通道(4)的下降路径;顶针板(3)位于托针板(2)上方,并且在垂直于落针通道(4)中的针坯(5)的方向上伸缩滑动连接,顶针板(3)前端设有顶针端面(8),当顶针端面(8)随顶针板(3)滑动伸入落针通道(4)时顶压对应位置的针坯(5),当顶针端面(8)随顶针板(3)滑动缩回时松开被顶压的针坯(5);所述托针面(7)与顶针端面(8)下边缘之间的托针间隙(9)大于针坯(5)半径,同时小于二倍针坯(5)直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带动托针板(2)和顶针板(3)交替伸缩滑动,当托针面(7)滑动伸入落针通道(4)后,顶针端面(8)开始滑动缩回;当顶针端面(8)滑动伸入落针通道(4)顶住针坯(5)后,托针面(7)开始滑动缩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放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0)、减 速器(11)、凸轮轴(12)、托针凸轮(13)、顶针凸轮(14)、托针复位弹簧(15)以及顶针复位 弹簧(16),电机(10)、减速器(11)、凸轮轴(12)传动连接,托针凸轮(13)和顶针凸轮(14) 固定在凸轮轴(12)上,托针凸轮(13)作用于托针板(2),顶针凸轮(14)作用于顶针板(3), 托针复位弹簧(15)作用在托针板(2)的滑动缩回方向上,顶针复位弹簧(16)作用在顶针 板(3)的滑动缩回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放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中还设有一个控 制电机(10)启动的第一传感器和一个控制电机(10)停止的第二传感器(17),第一传感器 与自动绕柄机上所设的感应元件配合,第二传感器(17)与一个感应块(18)配合,感应块 (18)固定在凸轮轴(12)上,第二传感器(17)安装在感应块(18)随凸轮轴(12)旋转的圆 周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放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由两个气缸、两个 油缸或两个直线电机构成,其中,一个气缸、油缸或直线电机的作用端与托针板(2)连接, 另一个气缸、油缸或直线电机与顶针板(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放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由电机(10)、减速 器(11)和曲柄连杆机构组成,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由曲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组成,曲轴 上设有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电机(10)经减速器(11)与曲轴传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 第一曲柄铰接,另一端与托针板(2)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曲柄铰接,另一端与顶针 板⑶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2、4、5之一所述的自动放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3)由 一块基板(19)、至少两根顶针和压簧组成,每根顶针与基板(19)滑动连接,压簧设在顶针 与基板(19)之间的滑动方向上,所述顶针端面(8)设在顶针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1、2、4、5之一所述的自动放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落针槽(1)由前挡针板(26)和后挡针板(27)拼合而成,前挡针板(26)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两条纵向布 置的第一约束面(28),后挡针板(27)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两条纵向布置的第二约束面(29), 第一约束面(28)与第二约束面(29)相互平行并形成所述宽度方向的落针间隙(6)。
全文摘要
一种针灸针自动绕柄机的自动放针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放针机构和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放针机构主要由纵向布置的落针通道(4)以及托针板(2)和顶针板(3)组成,托针板(2)位于落针通道(4)下部,并在垂直于针坯(5)的方向上伸缩滑动连接,顶针板(3)位于托针板(2)上方,并在垂直于针坯(5)的方向上伸缩滑动连接,托针板(2)与顶针板(3)之间的托针间隙(9)大于针坯(5)半径,同时小于二倍针坯(5)直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带动托针板(2)和顶针板(3)交替伸缩滑动。本发明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工作可靠,可以替代以往的人工放针,大大提高了针灸针绕柄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A61H39/08GK101947189SQ20101028831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1日
发明者刘霁, 王旭 申请人: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