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59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的中药的配方,是纯中草药。
背景技术
蛔虫讲入胆总管、肝内胆管和胆囊弓I起急腹症统称为胆道蛔虫病,祖国医学称之为“厥”或“蛔厥”,国外于1765年已尸解发现。其症状剧烈但体征轻微,“症征不符”为本病特点,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现有治疗方法多采用解痉、止痛、 消炎利胆、排蛔,并驱除MMto等手段,严重的手术治疗,成本高,效果不理想。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其配比,达到副作用小,成本低,治疗效果好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配比的原料制成老玉片40-60 克,柴胡10-20克,枳壳10-20克,元胡10-20克,榧子10-20克,白芍10-20克,广木香8-12 克,苦楝皮5-15克,生甘草8-12克。优选的原料配方如下老玉片50克,柴胡15克,枳壳15克,元胡15克,榧子15克, 白芍15克,广木香10克,苦楝皮10克,生甘草10克。本发明方剂主要的中草药根据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分析,药性及药理作用如下老玉片解毒,清黄水,解鼠疮,滋阴乌须,治痰迷惊,疳疮。柴胡性味归经微寒;苫;归肝、胆经。功能主治和表解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枳壳性味归经温;苦、辛、酸;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元胡性味归经温;辛、苦;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 腕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榧子性味归经平;甘;归胃、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杀虫消积,润燥通便。用于钩虫、蛔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大便秘结。白芍性味归经微寒;苦、酸、甘;归肝、脾经。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广木香性味归经温;辛、苦;归肺、胃、大肠、胆、三焦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苦楝皮性味归经寒;苦;归肝、脾、胃经;毒。功能主治驱虫,疗癣。用于蛔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生甘草性味归经平;甘;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发明含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治疗胆道蛔虫的功效,副作用小,成本低。自 2003年一月至今在山东福山区人民医院使用30例,有效率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制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一
取老玉片4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元胡10克,榧子10克,白芍10克,广木香 8克,苦楝皮5克,生甘草8克水煎服,连用5天。实施例二取老玉片50克,柴胡15克,枳壳15克,元胡15克,榧子15克,白芍15克,广木香 10克,苦楝皮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连用5天。实施例三取老玉片60克,柴胡20克,枳壳20克,元胡20克,榧子20克,白芍20克,广木香 12克,苦楝皮15克,生甘草12克水煎服,连用5天。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配比的原料制成老玉片40-60克, 柴胡10-20克,枳壳10-20克,元胡10-20克,榧子10-20克,白芍10-20克,广木香8-12克, 苦楝皮5-15克,生甘草8-12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胆道蛔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配比的原料制成老玉片50克,柴胡15克,枳壳15克,元胡15克,榧子15克,白芍15克,广木香10克,苦楝皮 10克,生甘草10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的中药,由下述配比的原料制成老玉片40-60克,柴胡10-20克,枳壳10-20克,元胡10-20克,榧子10-20克,白芍10-20克,广木香8-12克,苦楝皮5-15克,生甘草8-12克。本发明含多种有效成分,副作用小,成本低对于治疗胆道蛔虫具有很好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K36/889GK102406786SQ20101029132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1日
发明者周国生 申请人:周国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