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部肿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99046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脑部肿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部肿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
药的治疗脑部肿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http:〃w丽.bh01. com/zyk/医学认为,脑部肿瘤的形成是由于内伤七情, 使脏腑功能失调,热相搏,痰浊内停,长期聚于身体某一部位而成。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 20-50岁为最多见,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脑部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5% ,占儿童肿瘤 的70%,而其它恶性肿瘤最终会有20-30%转入脑部,由于其膨胀的浸润性生长,在颅内一 旦占据一定空间时,不论其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势必使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导致 中枢神经损害,危及患者生命。 现代医学采用手术后放疗、化疗,副作用大,存活率低,且易复发;免疫疗法和传统 的中医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等疗法,疗效也不确切,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基于中医治 疗脑部肿瘤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 化瘀解毒、软坚散结、增益气血、补脑填髓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 量配比制备而成。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的治疗脑部肿瘤的中药组合 物。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调和 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外用制剂,例如可以 是调和齐U、药膏剂或膏药剂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
廉、几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脑部肿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脑部肿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三棱1 100份、莪术1 100份、川尊1 150份、郁金1 100份、穿山甲1
100份、乳香1 50份、没药1 50份、元胡1 150份、冰片1 50份、樟脑1 50份、
丹参1 100份、桃仁1 50份、红花1 50份、土鳖虫1 100份、僵蚕1 100份、地
龙1 150份、水蛭1 100份、血竭1 50份、苏木1 50份、虎杖1 150份、茜草1
150份、茯苓1 150份、青黛1 100份、羌活1 100份、葛根1 150份、菊花1 150
份、天花粉1 150份、黄芩1 100份、黄连1 100份、苦参1 150份、金银花1 150
份、连翘1 150份、蒲公英1 150份、穿心莲1 100份、山豆根1 100份、生地黄1
100份、牡丹皮1 150份、白芍1 150份、赤芍1 150份、紫草1 150份、大黄1
100份、豨莶草1 100份、防己1 100份、厚朴1 150份、当归1 150份。 优选为
三棱20份、莪术20份、川芎30份、郁金20份、穿山甲20份、乳香20份、没药20 份、元胡100份、冰片10份、樟脑10份、丹参30份、桃仁20份、红花20份、土鳖虫10份、僵 蚕10份、地龙40份、水蛭10份、血竭10份、苏木30份、虎杖30份、茜草30份、茯苓100份、 青黛30份、羌活50份、葛根100份、菊花30份、天花粉50份、黄芩30份、黄连20份、苦参 30份、金银花50份、连翘30份、蒲公英50份、穿心莲30份、山豆根50份、生地黄40份、牡 丹皮50份、白芍50份、赤芍50份、紫草50份、大黄40份、豨莶草30份、防己30份、厚朴50 份、当归50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用量还可以是 金钱草1 150份、桂枝1 150份、陈皮1 300份、枳实1 150份、香附子 1 300份、川楝子1 150份、广木香1 150份、乌药1 150份、三七1 150份、白 及1 100份、麝香1 10份、石菖蒲1 300份、炙鳖甲1 150份、炙龟板1 150份、 半夏1 100份、柴胡1 100份、地骨皮1 100份、苏合香1 100份、安息香1 100 份、降香1 150份、檀香1 100份、零陵香1 100份。
优选为 金钱草30份、桂枝30份、陈皮100份、枳实50份、香附子100份、川楝子50份、广 木香50份、乌药50份、三七100份、白及20份、麝香3份、石菖蒲100份、炙鳖甲20份、炙 龟板20份、半夏10份、柴胡50份、地骨皮40份、苏合香30份、安息香30份、降香30份、檀 香20份、零陵香30份。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调和 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外用制剂,例如可以是 调和剂、药膏剂或膏药剂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五脏阴阳辨证纲领的创新思路,结合泰一和浦创新理 论体系"万病归宗理论"、"五脏阴阳辨证纲领"、"三维守恒调控法则"和临床治疗"双合原 则"作为指导,结合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变的规律,按照创新药物体系进行分类,形成以"五 脏基本功能调整、阴阳平衡协调方"为君,"五脏主要病机调整方"为臣,"重大疾病治疗方" 为佐,"临床基本症状对症治疗方"为使的中药成药"创新药物体系"。并结合泰一和浦创新 提出的"双合原则",依据中医"由诸内必行于诸外,由诸外必行于诸内"的理论基础,通过内 病外治,使内服药与外用药达到完美结合而创制的中药外用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药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用法用量本发明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病人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作 为指导外用1)调和剂每天三 五次,每次服2 5帖,每帖含药量10克,制成10X8cm/ 每帖的涂布,贴于患者头部相对应位置。2)药膏剂每天三 五次,每次服2 5帖,每帖 含药量10克,制成10X8cm/每帖的涂布,贴于患者头部相对应位置。3)膏药剂每天三 五次,每次服2 5帖,每帖含药量10克,制成10 X 8cm/每帖的涂布,贴于患者头部相对应 位置。 本发明针对脑部肿瘤患者的外用治疗非常有效,各种原料药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 起到最大程度发挥药效,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外通皮窍,内达筋肌,透骨穿髓,直达病 所,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自我协调能力,显著改善并縮小肿瘤瘤体和临床自觉症状,此外 还具有无毒副作用、费用较低、使用方便、见效快速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
目的,绝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l]调和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三棱20份、莪术20份、川芎30份、郁金20份、穿山甲 20份、乳香20份、没药20份、元胡100份、冰片10份、樟脑10份、丹参30份、桃仁20份、红 花20份、土鳖虫10份、僵蚕10份、地龙40份、水蛭10份、血竭10份、苏木30份、虎杖30 份、茜草30份、茯苓100份、青黛30份、羌活50份、葛根100份、菊花30份、天花粉50份、黄 芩30份、山豆根50份、生地黄40份、牡丹皮50份、白芍50份、赤芍50份、紫草50份、大黄 40份、豨莶草30份、防己30份、厚朴50份、当归50份、金钱草30份、桂枝30份、陈皮100 份、枳实50份、香附子100份、川楝子50份、广木香50份、乌药50份、三七100份、白及20 份、石菖蒲100份、炙鳖甲20份、炙龟板20份、半夏10份、柴胡50份、地骨皮40份、苏合香 30份、安息香30份、降香30份、檀香20份、零陵香30份。 将上述重量的各组分混合后碾成细粉过800目筛后,加入适量凡士林调和即得。
[实施例2]药膏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三棱20份、莪术20份、川芎30份、郁金20份、穿山甲 20份、乳香20份、没药20份、元胡100份、冰片10份、樟脑10份、丹参30份、桃仁20份、红 花20份、土鳖虫10份、僵蚕10份、地龙40份、水蛭10份、血竭10份、苏木30份、虎杖30 份、茜草30份、茯苓100份、青黛30份、羌活50份、葛根100份、菊花30份、天花粉50份、黄 芩30份、山豆根50份、生地黄40份、牡丹皮50份、白芍50份、赤芍50份、紫草50份、大黄 40份、豨莶草30份、防己30份、厚朴50份、当归50份、金钱草30份、桂枝30份、陈皮100 份、枳实50份、香附子100份、川楝子50份、广木香50份、乌药50份、三七100份、白及20 份、石菖蒲100份、炙鳖甲20份、炙龟板20份、半夏10份、柴胡50份、地骨皮40份、苏合香 30份、安息香30份、降香30份、檀香20份、零陵香30份。 将上述重量分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800目筛后,加入凡士林做黏合剂,调和均 匀即得。[实施例3]膏药剂的制备 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三棱20份、莪术20份、川芎30份、郁金20份、穿山 甲20份、乳香20份、没药20份、元胡100份、冰片10份、樟脑10份、丹参30份、桃仁20份、 红花20份、土鳖虫10份、僵蚕10份、地龙40份、水蛭10份、血竭10份、苏木30份、虎杖30 份、茜草30份、茯苓100份、青黛30份、羌活50份、葛根100份、菊花30份、天花粉50份、黄 芩30份、山豆根50份、生地黄40份、牡丹皮50份、白芍50份、赤芍50份、紫草50份、大黄 40份、豨莶草30份、防己30份、厚朴50份、当归50份、金钱草30份、桂枝30份、陈皮100 份、枳实50份、香附子100份、川楝子50份、广木香50份、乌药50份、三七100份、白及20 份、石菖蒲100份、炙鳖甲20份、炙龟板20份、半夏10份、柴胡50份、地骨皮40份、苏合香 30份、安息香30份、降香30份、檀香20份、零陵香30份。 将上述重量份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800目细筛后,加入凡士林软膏调和即得。
[实验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脑部肿瘤的外用临床疗效观察实验
5
—、实验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共治疗19例患者,其中男12例, 女7例;年龄最大者75岁,年龄最小者17岁。
治疗方法 用法用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药剂,其用法与用量如下1)调和剂每天 三 五次,每次服2 5帖,每帖含药量10克,制成10 X 8cm/每帖的涂布,贴于患者头部相 对应位置。2)药膏剂每天三 五次,每次服2 5帖,每帖含药量10克,制成10X8cm/每 帖的涂布,贴于患者头部相对应位置。3)膏药剂每天三 五次,每次服2 5帖,每帖含 药量IO克,制成10X8cm/每帖的涂布,贴于患者头部相对应位置。
疗程一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9疗程。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体征及症状完全改善,CT检查颅内占位性病变改善或消失。患者无任何不 良感觉,头脑清晰,精神很好。 显效体征及症状明显改善,CT检查颅内占位性病变改善。患者基本无不良感觉, 头脑清晰,精神较好。
有效体征及症状有好转改变,CT检查颅内占位性病变縮小。
无效体征无任何改变,症状如前,CT检查颅内占位性病变无改善,头痛头昏依
然,精神不振。
典型病例 1、金某某,女,30岁,会计。 患者2007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的头昏,未引起重视。2007年11月出现头 昏加重,视物重影。头颅CT提示"颅内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头颅MR检查提示左侧侧 脑室体、后脚内占位性病变,考虑脉络丛乳头状瘤,室管膜瘤不排外。诊断颅内肿瘤。2007 年12月27日来诊,患者饮食及睡眠、精神较差,仍觉头晕、头痛。 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头痛减轻,右眼视力好转,复查头颅MR :原病灶控制 良好,较前略有縮小,继续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精神、食欲良好,现自诉头痛、头 晕大为缓解,复查头颅MR提示脑室病变较前縮小,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头痛、头 晕消失,视物清楚、行走平稳,复查头颅MR提示脑室病变较前进一步縮小。又用本发明中 药组合物3月余,复查头颅MR提示脑室病变显著吸收,基本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2、麻某,女,75岁,农民。 大约在50年前,她就发现自己头上长了一个包,最初的时候只有米粒大小,后来 慢慢长到拳头大小而停止生长,因为不疼不痒,就没当回事,一直没去医院就诊。从2001年 开始,不知什么原因又开始较快长起来,直到08年长到有鹅卵大小,才到医院检查,被诊断 为脑部肿瘤。 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病灶较前略有縮小,继续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 个月,病变较前显著縮小,又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月余,脑部病变显著縮小,病情稳定。
3、李某,男,17岁。 逐渐消瘦,开始家长以为是肠胃不好,每天变着花样做好吃的给孩子吃,四处求 医,中药西药吃了一大把,不见好转,并继续一天天消瘦,家长开始觉得不对劲,十一期间带 患者去了上海的一家大医院,诊断结果显示脑部肿瘤,已经达五公分大。经院方专家组协商,如果手术的话,怕有失明危险,而且不能保证生命受到威胁,如果不做手术,结果肯定不 堪设想。孩子的父母不能承受这样突如其来的恶梦,一时间难以接受,几近崩溃。
后经其他病患者介绍,家长带患者来余处诊治,告诉患者必须剃光脑袋,患者应 允,经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头部CT提示病灶较前略有縮小,体重未再减轻,其他 症状有所改善,家长似乎看到一线希望。继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半月,复查头部CT 提示病变较前显著縮小,患者体重增加2公斤。又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月余,复查头 部CT提示脑部病变基本消失,患者体重恢复如初,继续学业,随访至今,患者情况良好。
4、黄某某,男,49岁,干部 近期有逐渐加剧的间歇性头痛,头颅CT提示"颅内占位性病变",诊断脑部肿 瘤。患者自述,头痛以清晨从睡眠中醒来及晚间出现较多,间歇期正常,部位多数在两颞、眼 眶部,咳嗽、使力、喷嚏、俯身、低头等活动时头痛加重,头痛剧烈时伴有呕吐,视力减退,精 神不安。 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头痛有所减轻,复查头部CT提示病灶较前略有縮 小,体重未再减轻,继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患者精神日渐好转,视力有所恢复,头 痛大为缓解。
又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月余,复查头部CT提示脑部病变消失,患者精神较
佳,情况良好,生活工作均比较正常。 5、马某,女,43岁,教师。 患者自3年前开始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因工作较忙,以为只是过度疲劳, 未重视,上周突然头痛加剧,视力减退,复视,出现一过性黑朦、猝倒、意识模糊,精神淡漠, 经CT、MR检查脑内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脑部肿瘤。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日,头晕、头痛有所减轻,复查头颅MR :原病灶控制良 好,较前略有縮小,继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复查头部CT提示病变较前显著縮小,患 者精神日渐好转,视力有所恢复,头晕、头痛大为缓解,期间未出现一过性黑朦、猝倒、意识 模糊。 又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月余,复查头部CT提示脑部病变基本消失,患者视力正
常,精神较佳,情况良好,恢复工作。
6、曹某,女,68岁。 患者于1998年10月份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但无心悸、咳嗽、咯 血、腹痛等症状,即到当地人民经CT检查示右侧脑部可见一约2X3X2cm大小的病灶阴 影,专家会诊后诊断为"脑部肿瘤",必须行手术治疗,因患者年岁已高,其家属拒绝手术,愿 意接受保守治疗。 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后,呕吐、抽搐症状减轻,抽搐发作次数减少,继续外 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上述症状完全缓解,复查CT示右脑部见一个约1 X 1 X lcm大 小的病灶阴影,病灶旁有钙化点,未发现转移或浸润病灶,使患者增强了信心。又外用本发 明中药组合物5月余,复查头部CT提示脑部病灶基本消失,现患者除偶感面部发麻外,其 余基本正常。 7、白某,男,19岁。 4个月前发现头昏、头痛,时轻时重,甚则呕吐,遂进县医院做CT检查为脑干部肿瘤,视力显著下降,左眼由原1. 2下降至O. 3,右眼由原1. 5下降至O. 8,右眼视物不清,并且 出现左眼视白如黑,视黑如白的情况。1月前头晕、头痛、呕吐等症状加重,到北京某医院再 行检查脑干部肿瘤较前增大。由于不能再次手术,家人甚为着急。 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5日后,左眼视白如黑,视黑如白情况得到改善,黑白可以
分辨,症状减轻,头痛、头昏发作次数减少。继续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上述症状基
本缓解,复查CT示脑部肿瘤较前显著减小,未发现转移或浸润病灶,家长甚喜。 又继续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月余,头晕、头痛、呕吐等症完全消失,复查头部
CT提示脑部病灶基本消失,又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余,基本正常。 8、姚某,女,33岁,职员。 患者体胖,约90kg,平素身体健康,但在2005年5月15日早晨起床着地时突 感到右侧下肢麻木、战立不稳、畏寒怕冷,急送医院诊治,经核磁共振发现左脑颞部可见 3cmX2.5cm肿瘤。后经手术取出,活检确诊为良性,术后不到1个月,脑膜又膨出颅外约 2. 8cmX 2. 5cm大小,瘤体有水囊感,经CT确诊为脑瘤复发。患者面色苍白,声音低微,表情 淡漠,畏寒怕冷,纳呆少食,呕吐频繁,间断性抽搐,脉迟沉。 经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0日后,抽搐渐渐停止,尿量增加,膨出的脑膜瘤縮小,
继续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月,患侧肢体可以抬动,上肢活动幅度增大。 又外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个月,头皮塌陷,复查CT显示瘤体縮小至
1. 2cmX0. 5cm,患侧肢体开始活动,前臂已可抬起,食纳增加,体重减轻,精神好转。再服本
发明中药组合物5月余,复查CT显示瘤体基本消失,患者基本正常。 五、治疗结果 所收治的19例病例中,经9个月治疗,其中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达84%。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外用治疗脑部肿瘤患者有极其显著 疗效。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脑部肿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主要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三棱1~100份、莪术1~100份、川芎1~150份、郁金1~100份、穿山甲1~100份、乳香1~50份、没药1~50份、元胡1~150份、冰片1~50份、樟脑1~50份、丹参1~100份、桃仁1~50份、红花1~50份、土鳖虫1~100份、僵蚕1~100份、地龙1~150份、水蛭1~100份、血竭1~50份、苏木1~50份、虎杖1~150份、茜草1~150份、茯苓1~150份、青黛1~100份、羌活1~100份、葛根1~150份、菊花1~150份、天花粉1~150份、黄芩1~100份、黄连1~100份、苦参1~150份、金银花1~150份、连翘1~150份、蒲公英1~150份、穿心莲1~100份、山豆根1~100份、生地黄1~100份、牡丹皮1~150份、白芍1~150份、赤芍1~150份、紫草1~150份、大黄1~100份、豨莶草1~100份、防己1~100份、厚朴1~150份、当归1~150份。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是三棱20份、莪术20份、川芎30份、郁金20份、穿山甲20份、乳香20份、没药20份、元 胡100份、冰片10份、樟脑10份、丹参30份、桃仁20份、红花20份、土鳖虫10份、僵蚕10 份、地龙40份、水蛭10份、血竭10份、苏木30份、虎杖30份、茜草30份、茯苓100份、青黛 30份、羌活50份、葛根100份、菊花30份、天花粉50份、黄芩30份、黄连20份、苦参30份、 金银花50份、连翘30份、蒲公英50份、穿心莲30份、山豆根50份、生地黄40份、牡丹皮50 份、白芍50份、赤芍50份、紫草50份、大黄40份、豨莶草30份、防己30份、厚朴50份、当 归50份。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原料药还有金钱草1 150份、桂枝1 150份、陈皮1 300份、枳实1 150份、香附子1 300份、川楝子1 150份、广木香1 150份、乌药1 150份、三七1 150份、白及1 100份、麝香1 10份、石菖蒲1 300份、炙鳖甲1 150份、炙龟板1 150份、半夏1 100份、柴胡1 100份、地骨皮1 100份、苏合香1 100份、安息香1 100份、降香 1 150份、檀香1 100份、零陵香1 100份。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是金钱草30份、桂枝30份、陈皮100份、枳实50份、香附子100份、川楝子50份、广木香 50份、乌药50份、三七100份、白及20份、麝香3份、石菖蒲100份、炙鳖甲20份、炙龟板 20份、半夏10份、柴胡50份、地骨皮40份、苏合香30份、安息香30份、降香30份、檀香20 份、零陵香30份。
5. 按照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任意一项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可按照常规的中 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剂是调和剂、药膏剂或膏药剂。
7. 权利要求1 6所述的任意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脑部肿瘤外用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脑部肿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原料药组成三棱、莪术、川芎、郁金、穿山甲、乳香、没药、桃仁、红花、水蛭、血竭、苏木、虎杖、茜草、青黛、羌活、赤芍、当归、桂枝、陈皮、枳实、乌药、三七、麝香、石菖蒲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外用制剂。本发明外用药物组合物可显著改善因脑部肿瘤引发的临床相关症状,抑制肿瘤细胞再生,防止细胞转变,显著缩小瘤体,直至消散肿瘤等症状,临床疗效显著,见效迅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费用低廉、基本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1757571SQ20101030044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9日
发明者王峰, 王文奎 申请人: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