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用铁包金治疗肿瘤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9721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配用铁包金治疗肿瘤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用铁包金治疗肿瘤的中药。
背景技术
溪黄草是民间草药,俗称熊胆草、血风草、黄汁草、溪沟草、香茶菜、土黄连等,主产 于长江以南的湖南、四川、云南、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区。溪黄草是近几十年逐渐被人们认 识的一味中草药。中国最早记载其药用价值及用法的书籍是1962年编印的内部资料《揭阳 县民间常用草药简编》,但其中未记载其植物图和学名。后来出版的《常用中草药手册》确 定了中药溪黄草,溪黄草原植物为唇形科香茶菜属物线纹茶菜。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在 关于溪黄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研究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 证实,溪黄草的主要功效在于清热利湿退黄、凉血解毒散瘀,可用于湿热黄疸、湿热泻痢、跌 打瘀肿等。溪黄草的水提物具有保肝、抗炎功能,溪黄草有效成分溪黄草素A,尾叶香茶菜素 A,具有抗癌活性,对人宫颈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铁包金,味苦、微涩,性平。归心、肺经。功效主治消肿解毒、止血镇痛、祛风除湿。 主治痈疽疗毒;咳嗽咯血;消化道出血;跌打损伤;烫伤;风湿骨痛;风火牙痛。现有中药配方中没有以铁包金和溪黄草组合来治疗肿瘤疾病,近年专利文献中涉 及治疗各种肿瘤的中药中,也没有以铁包金和溪黄草为组合配药。如在中国专利信息中心 公布的专利号为03140038的发明——健脾茶,其配方中虽然有铁包金、溪黄草,但是用量较 少,两种中药在药方中的重量比在10-20以下,而且该发明属于保健茶之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以铁包金和溪黄草组合配药治疗各种肿瘤的中药,其 技术方案是配方组成是铁包金和溪黄草;按重量比配料铁包金占30-70、溪黄草占70-30, 制备方法是先将铁包金、溪黄草超微粉碎制成微粉或者用中药煎汁机熬制成浓缩液,加辅 料制成胶囊或口服液、丸剂、片剂等。本发明具有抗癌防癌、消肿解毒的特点;溪黄草有效成分溪黄草素A,尾叶香茶菜 素A,具有抗癌活性;组方简单合理,用药成本低、易为患者接受;适用于早中晚期的肿瘤患 者的中药治疗。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配方组成包括溪黄草和铁包金,按重量比配料铁包金占50、溪黄草占50,先将铁 包金、溪黄草分别超微粉碎制成微粉,混合均勻之后制成胶囊;患者每日服2-3次,每次15克。实施例2配方组成包括溪黄草和铁包金,按重量比配料溪黄草占70、铁包金占30,先将溪黄草、铁包金加工成浸膏,加辅料制成颗粒;患者每日服2-3次,每次15克。实施例3配方组成包括溪黄草和铁包金,按重量比配料铁包金占60、溪黄草占40,先将铁 包金、溪黄草用中药煎汁机熬成浓缩液,加辅料防腐剂,再搅拌均勻,用微波杀菌后分装制 成口服液;患者每日服2-3次,每次15-20ml。
权利要求
一种配用铁包金治疗肿瘤的中药,其特征是配方组成是铁包金和溪黄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是按重量比配料铁包金占30-70、溪黄草占 7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是铁包金、溪黄草为微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用铁包金治疗肿瘤的中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铁包金和溪黄草组合配药治疗各种肿瘤的中药,其技术方案是配方组成是铁包金和溪黄草;按重量比配料铁包金占30-70、溪黄草占70-30,制备方法是先将铁包金、溪黄草超微粉碎制成微粉或者用中药煎汁机熬制成浓缩液,加辅料制成胶囊或口服液、丸剂、片剂等。本发明具有抗癌防癌、消肿解毒的特点;溪黄草有效成分溪黄草素A,尾叶香茶菜素A,具有抗癌活性;组方简单合理,用药成本低、易为患者接受;适用于早中晚期的肿瘤患者的中药治疗。
文档编号A61P35/00GK101961395SQ201010514818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1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钟桂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