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痛宁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050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经痛宁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品,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痛宁”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是指月经期疼痛,常呈痉挛性,集中在下腹部,其他症状包括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原发性痛经是年轻女性十分常见的病症, 在月经初潮的最初几个月发生痛经极少,随后发生率迅速升高,16 18岁时达到顶峰(约 82% ),30 35岁以后逐渐下降,50岁时维持在20%。目前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有以下几种方法1、一般治疗进行必要的解释工作帮助病人打消顾虑,树立信心。2、口服避孕药;3、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4、钙离子通道阴滞剂。一般性治疗是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这种方法往往利大于弊,有效率较低。口服避孕药适用于需要避孕措施的痛经病人,主要是通过抑制排卵降低月经血中前列腺素的含量、血管加压素及催产素水平,抑制子宫活动等方面来治疗痛经,但是对痛经达高峰期年龄段(16 18岁)的病人就不适用了,而且避孕药的副作用很大,长期服用会造成例如类早孕反映、色素沉着、白带异常等副作用,严重者反而会使病人月经紊乱。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治疗痛经有效率较低,在60%左右,但是该类药对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副作用。钙离子通道阴滞剂舌下含服,多数取得良好效果,但是细胞内钙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钙"超载"可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脂质氧化损伤等。本经痛宁颗粒系妇科老中医治疗痛经的首先方,中医认为妇女痛经多因肝气拂郁,气滞血瘀所致,本方对气滞血瘀之原发性痛经的治疗经天津药物研究院应用于五百余例病历总综,有效率97.5%。方中的当归、赤芍、香附、郁金、延胡索等药味,均有调经止痛、 益气疏肝之功效。本药品不但疗效明显,且不用每天服用,每月仅在月经来前服用六日即可,轻者一个月见效,重者三个月治愈。具有疗程短,服用方便,疗效高等特点,实为治疗痛经之良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发明的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痛宁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所述药品为当归220 290份、赤芍190 220份、地黄180 200份、醋制香附 75 90份、郁金100 120份、醋制延胡索120 140份、制吴茱萸45 60份、炒酸枣仁 300 380份;将所述的经痛宁配方中的当归、香附、郁金、酸枣仁和吴茱萸粉碎成粗粉,加4倍量60%浓度乙醇室温浸渍2次,每次1天;合并两次乙醇浸出液,回收乙醇,将乙醇浸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60 70°C )的浓缩液A ;所述的经痛宁配方中的延胡索、地黄、酸枣仁切成饮片,掺入醇浸后的药渣,用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第一煎加水8倍量,第二煎加水6倍量;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 (60 70°C )的浓缩液B ;所述的浓缩液A与浓缩液B混合,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5 (60 70°C )的浸膏, 经真空干燥、粉碎、过80目,获得可以入药的干浸膏粉。所述的每IOOOg经痛宁药品颗粒配方及制备方法如下当归277. Sg、赤芍208. 3g、 地黄194. 4g、醋制香附83. 3g、郁金111. lg、醋制延胡索138. 9g、制吴茱萸55. 6g炒酸枣仁 347. 2g、将上述配方制成干浸膏粉,所述的干浸膏粉加入辅料、甜叶菊苷2. 5g,用90%浓度乙醇制粒,经干燥、整粒、分装,即得治疗“经痛宁”药品颗粒。所述的为辅料为糖粉糊精按质量比3 1混合而成。本发明药品主要针对于治疗原发性痛经,对经期痉挛性下腹部疼痛,包括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等病状有确切疗效。纯中药制剂,无毒无害,没有不良反应,通过纯中成药的调理作用,达到治标治本的双重疗效。
—病状名称药品用量治疗周期成功率效果其它"
原发性痛3次/日,24g/ 3个月 97.5% 非常好经次。温水冲服。I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一种经痛宁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如下当归277. 8g、赤芍208. 3g、地黄194. 4g、醋制香附83. 3g、郁金111. lg、醋制延胡索 138. 9g、制吴茱萸55. 6g、炒酸枣仁347. 2g。“经痛宁”所用颗粒剂辅料为糖粉糊精=3 1,制粒时,配方干浸膏粉辅料= 2 3 ;该经痛宁配方制备的经痛宁颗粒为1000g。制备“经痛宁”颗粒时,经痛宁配方中的当归、香附、郁金、酸枣仁和吴茱萸粉碎成粗粉,加4倍量60%浓度乙醇室温浸渍2次,每次1天;合并两次乙醇浸出液,回收乙醇, 将乙醇浸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60 70°C )的浓缩液A。而经痛宁配方中的延胡索、地黄、酸枣仁则切成饮片,掺入上述经乙醇浸渍后的药渣,用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第一煎加水8倍量,第二煎加水6倍量;合并两次的煎煮液, 经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 (60 70°C )的浓缩液B。将浓缩液A与浓缩液B混合,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5 (60 70°C )的浸膏,经真空干燥、粉碎、过80目,获得干浸膏粉。按本发明的配方剂量制备,可以获得约310g的经痛宁干浸膏粉。将经痛宁干浸膏粉加入辅料(干浸膏粉辅料=2 3)、甜叶菊苷2. 5g,用90% 浓度乙醇制粒,经干燥、整粒、分装,即可获得经痛宁颗粒。本发明的“经痛宁”主要针对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为气滞血瘀所致,本方中当归、香附、赤芍、郁金等几味药材均有调经止痛,疏肝益气之功效。其制备方
4法能更好的将有效成份溶出,更利于人体吸收,起效更快,疗效更好。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已经对了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就本领域工作
人员来说,在这个基础上做出的类似和相似的修改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经痛宁”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品为当归220 290份、赤芍 190 220份、地黄180 200份、醋制香附75 90份、郁金100 120份、醋制延胡索 120 140份、制吴茱萸45 60份、炒酸枣仁300 380份;将所述的经痛宁配方中的当归、香附、郁金、酸枣仁和吴茱萸粉碎成粗粉,加4倍量60%浓度乙醇室温浸渍2次,每次1 天;合并两次乙醇浸出液,回收乙醇,将乙醇浸出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 (60 70°C ) 的浓缩液Α;所述的经痛宁配方中的延胡索、地黄、酸枣仁切成饮片,掺入醇浸后的药渣,用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第一煎加水8倍量,第二煎加水6倍量;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 (60 70°C )的浓缩液B ;所述的浓缩液A与浓缩液B混合,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 70°C)的浸膏,经真空干燥、粉碎、过80目,获得可以入药的干浸膏粉。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经痛宁”药品颗粒配方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IOOOg经痛宁药品颗粒配方如下当归277. Sg、赤芍208. 3g、地黄194. 4g、醋制香附 83. 3g、郁金111. lg、醋制延胡索138. 9g、制吴茱萸55. 6g、炒酸枣仁347. 2g、将上述配方制成干浸膏粉,所述的干浸膏粉加入辅料、甜叶菊苷2. 5g,用90%浓度乙醇制粒,经干燥、整粒、分装,即得治疗“经痛宁”药品颗粒。
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经痛宁”的药品颗粒配方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为辅料为糖粉糊精按质量比3 1混合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品,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痛宁”配方,所述药品为当归220~290份、赤芍190~220份、地黄180~200份、醋制香附75~90份、郁金100~120份、醋制延胡索120~140份、制吴茱萸45~60份、炒酸枣仁300~380份。本发明药品主要针对于治疗原发性痛经,对经期痉挛性下腹部疼痛,包括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等病状有确切疗效。纯中药制剂,无毒无害,没有不良反应,通过纯中成药的调理作用,达到治标治本的双重疗效。
文档编号A61P15/00GK102451444SQ20101052844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日
发明者王达桂 申请人:深圳市佳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