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气囊多孔球面状头肛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605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气囊多孔球面状头肛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双气囊多孔球面状头肛管。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大便失禁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大便失禁是医院、疗养院和社 区护理中常遇到的问题,尤其在老年人、重危及瘫痪卧床患者中发病率达46 54. 4%。大 便失禁易造成多种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引起心理障碍,增加家属的经济负 担,也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因此,大便失禁已成为医疗、护理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便失禁患者的护理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一次性尿垫是较 早用于大便失禁患者的用具,长期将患者的会阴、肛门、臀部包裹起来,定期更换,但是由于 粪便不间断地流出,使局部皮肤常常处于潮湿和代谢产物侵蚀状态,加之经常擦洗,皮肤被 磨擦,极易造成局部红肿、湿疹、甚至溃烂,要随时清理流出的粪便,不停地更换护垫,增加 了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的费用。之后,临床上开始用一次性22号粗肛管插入乙状结肠中部 18 22cm,肛门周围不固定,另一端装上塑料袋,根据排便的量随时更换塑料袋,但因一次 性肛管材质较硬,长期置管患者不能仰卧,睡姿受到限制,舒适度较差,且因肛管没有内固 定球囊,肛管容易从肛门滑出,大便也容易从肛门周围溢出,污染局部皮肤和衣被导致压疮 的发生。之后,有人采用OB式卫生棉条由肛门塞入,将其留置于肛直肠交界处,遇水膨胀后 可截留住粪便,虽然患者感觉舒适无异味,但引流、排气均不畅。有人采用一次性单气囊肛 管引流,该单气囊肛管由肛管和气囊组成,肛管呈管状,前后两端开口 ;气囊包裹于肛管前 端的外壁,其充气管埋于肛管壁,另一端游离于肛管壁外与充气阀衔接。使用时,气囊排空, 将带有气囊的肛管前端即肛管头部插入直肠15 20cm,使气囊位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 处,由充气阀通过充气管给气囊充气,气囊既将肛管和肠壁之间空隙封堵,防止粪便漏出, 又可将肛管固定,且此处无便意感受器不易引起排便动作,有利于导管的固定,这样即可有 效地将粪便由肛管引出体外。但一次性单气囊肛管存在以下不足1.肛管前端开口处在插 入时容易损伤直肠黏膜,特别是需频繁更换肛管时;2.气囊内压力的大小不易掌握,压力 小,气囊与肠壁间的支撑力不够容易滑脱,压力大,气囊对肠壁的压迫大使血流不畅,时间 长了会引起肠壁粘膜缺血、糜烂、坏死等症状,所以单气囊需要适时间隔放气10 20min, 通常4到6小时放气一次,但放气时容易造成肛管的滑脱和粪便漏出,操作不便且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插入时对直肠黏膜损伤小、可控制气囊的充 气压力并能由两个气囊交替充、放气以避免肠壁粘膜缺血、糜烂、坏死等症状出现的双气囊 多孔球面状头肛管。本发明由肛管、两个气囊和气压指示球囊组成。肛管分头部和体部两部分,肛管头 部呈多孔球面状,球面四周设或不设3-5个凹槽,球面顶部和四周各设有引流孔,肛管体部 为管状;两个气囊依次包裹于肛管头部后缘的体部外壁,两个气囊的充气管分别埋于肛管
3体部的管壁内,一端与气囊相通,另一端分别游离于肛管体部的管壁外与气压指示球囊衔 接;气压指示球囊由球囊、位于球囊一侧的充气阀和位于球囊尾端的压力测试器组成,当通 过充气阀充气时,气囊与球囊内的气体压力相同,压力的大小可从压力测试器读出,从而可 控制气囊的充气量,并适时给气囊交替充、放气。也可采用数控气囊压力监控仪与两个充气 阀相连,以便用数控方式自动控制气囊的充气压力和两个气囊交替充、放气的时间,使操作 更为科学简便。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肛管头部呈多孔球面状,其四周圆润光滑,插入时对直肠 黏膜损伤小;2)肛管头部球面顶部和四周各设有引流孔,便于稀便流入肛管,且利于腹胀 患者排气;3)双气囊交替充、放气,防止引起肠道黏膜内壁由于长时间受压而出现粘膜缺 血、糜烂、坏死等症状,同时也防止了气囊放气时肛管的滑脱;4)压力测试器能随时监测气 囊内的压力,可控制气囊的充气量;5)如果采用数控气囊压力监控仪,可使操作更为科学 简便。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本发明由肛管1、两个气囊2和气压指示球囊3组成。肛管分头部1. 1和体部1. 2两 部分,肛管头部呈多孔球面状,球面四周设或不设凹槽,球面顶部和四周各设有引流孔1. 3, 肛管体部1. 2为管状;两个气囊2依次包裹于肛管头部后缘的体部外壁,两个气囊的充气管
2.1分别埋于肛管体部的管壁内,一端与气囊相通,另一端分别游离于肛管体部的管壁外与 气压指示球囊3衔接;气压指示球囊由球囊3. 1位于球囊一侧的充气阀3. 2和位于球囊尾 端的压力测试器3. 3组成,当通过充气阀3. 2充气时,气囊2与球囊3. 1内的气体压力相同, 压力的大小可从压力测试器3. 3读出,从而可控制气囊的充气量,并适时给气囊交替充、放 气。也可采用数控气囊压力监控仪与两个充气阀相连,以便用数控方式自动控制气囊的充 气压力和两个气囊交替充、放气的时间。实施例1. 一种双气囊多孔球面状头肛管本发明肛管头部1. 1呈椭球面状长径为4cm,短径为3cm,球面顶端设有一个大引 流孔,孔径为0. 8cm,球面四周设3个引流孔,孔径各为0. 7cm。肛管体部1. 2长25cm,外径 1. Ocm0第一个气囊位于肛管头部1. 1后缘Icm处,两个气囊间隔5cm,气囊充气后外径均为
3.5cm,厚度为1. Ocm0充气管2. 1长度为30cm,尾端与气压指示球囊3衔接。实施例2. —种双气囊多孔球面状头肛管本发明肛管头部1. 1球面最大直径为2. 0cm,球面四周设5个凹槽,顶部凸起的球 面顶端设有一个大引流孔,孔径为0. 8cm,球面四周设5个引流孔,孔径各为0. 7cm。肛管体 部1. 2长28cm,外径1. 2cm。第一个气囊位于肛管头部1. 1后缘1. 5cm处。气囊充气后外 径均为4cm,厚度为1.0cm,两个充气管2. 1尾端分别与两个充气阀相连,两个充气阀与同一 数控气囊压力监控仪相连,所说的数控气囊压力监控仪与市售的数控气压止血带的监控仪 类似。其余同实施例1。
4
实施例3. —种双气囊多孔球面状头肛管本发明将数控气囊压力监控仪与气压指示球囊(3)的充气阀(3. 2)相连,其余同 实施例1。本发明可按需制成不同的规格型号。
权利要求
一种双气囊多孔球面状头肛管,其特征在于由肛管(1)、两个气囊(2)和气压指示球囊(3)组成,肛管分头部(1.1)和体部(1.2)两部分,肛管头部呈多孔球面状,球面四周设或不设凹槽,球面顶部和四周各设有引流孔(1.3),肛管体部(1.2)为管状;两个气囊(2)依次包裹于肛管头部后缘的体部外壁,两个气囊的充气管(2.1)分别埋于肛管体部的管壁内,一端与气囊相通,另一端分别游离于肛管体部的管壁外与气压指示球囊(3)衔接;气压指示球囊由球囊(3.1)、位于球囊一侧的充气阀(3.2)和位于球囊尾端的压力测试器(3.3)组成。
2.一种双气囊多孔球面状头肛管,其特征在于由肛管(1)、两个气囊(2)和气压指示球 囊(3)组成,肛管分头部(1. 1)和体部(1.2)两部分,肛管头部呈多孔球面状,球面四周设 或不设凹槽,球面顶部和四周各设有引流孔(1.3),肛管体部(1.2)为管状;两个气囊(2) 依次包裹于肛管头部后缘的体部外壁,两个气囊的充气管(2. 1)分别埋于肛管体部的管壁 内,一端与气囊相通,另一端分别游离于肛管体部的管壁外与充气阀相连,两个充气阀与数 控气囊压力监控仪相连。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囊多孔球面状头肛管,其特征在于气压指示球囊(3)的充 气阀(3. 2)与数控气囊压力监控仪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双气囊多孔球面状头肛管。由肛管(1)、两个气囊(2)和气压指示球囊(3)组成,肛管分头部(1.1)和体部(1.2)两部分,肛管头部呈多孔球面状,球面顶部和四周各设有引流孔(1.3),肛管体部(1.2)为管状;两个气囊(2)依次包裹于肛管头部后缘的体部外壁,两个气囊的充气管(2.1)分别埋于肛管体部的管壁内,另一端分别游离于肛管体部的管壁外与气压指示球囊(3)衔接。本发明的肛管头部呈多孔球面状,其四周圆润光滑,插入时对直肠黏膜损伤小;引流孔(1.3)便于稀便流入肛管且利于腹胀患者排气;双气囊交替充、放气可防止肠道黏膜受损;压力测试器能随时监测气囊内的压力,可控制气囊的充气量;还可采用数控气囊压力监控仪,可使操作更为科学简便。
文档编号A61H23/04GK101972509SQ201010530529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日
发明者卢根娣, 席淑华, 李蕊, 洪涵涵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