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164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安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安胎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3次以上者,中医学中称为“滑胎”,即妊娠未足观周,胎儿自然产下,且未具生存能力者。流产分先兆流产、早期流产、晚期流产;先兆流产凡妊娠后有阴道流血持续多日不止、下腹部疼痛,有下坠感,腰骶酸痛者,称先兆流产,中医称胎漏、胎动不安。早期流产指发生有停经几周以内的流产,中医称堕胎。晚期流产发生在12-28 周之间的流产,中医称小产或半产。中医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肾气不足、冲任亏损,肾气不固或房事不节跌扑损伤,气血虚弱,致胎元不足所致。而现代西医学尚缺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则主张在孕前预以防治,孕后保胎为主,常用补肾,健脾,固气养血之法。随着社会条件的巨大变化,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大龄结婚,或婚后为了自己的事业等,孕后多次药流或人流或服药不当,以及性生活不讲究卫生造成宫腔感染等诸多原因,造成习惯性流产的患者也愈来愈多。习惯性流产往往发生在同一妊娠月份(即胎龄)。习惯性流产中,除经染色体等检查排除因遗传因素引起的之外,中药治疗有一定效果。中医学认为肾藏精而为气血之始, 是生殖之根;脾主健运而为气血生化源,为后天之本。习惯性流产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内外因素导致了人体气血虚弱,肾气不固,内热伤胎。其治疗原则,多从补虚论治,尤以补肾为核心。强调对妇女未孕前的预防性治疗和怀孕后的保胎辨证论治相结合。目前,虽然有些治疗习惯性流产的药物和方法,但疗效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中草药内服,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治疗习惯性流产的药物。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药物为原料药当归8 10、川芎8 10、黄芪12 15、白术8 10、鹿角霜8 10、菟丝子8 10、杜仲8 10、川断8 10、阿胶8 10、川贝母4 6、砂仁4 6、醋艾叶2 3、甘草 2 3、黄芩8 10、枝子仁8 10。本发明优选为,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当归10、川芎10、黄芪15、白术10、鹿角霜10、菟丝子10、杜仲10、川断10、阿胶 10、川贝母6、砂仁6、醋艾叶3、甘草3、黄芩10、枝子仁10。上述药物可以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剂型,如胶囊剂、汤剂、片剂、丸剂、散剂;具体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种中药分别粉碎成100 120目细粉,按照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勻,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方根据中医理论,治以固冲补肾、健脾安胎,方中菟丝子、杜仲、鹿角霜、川断、寄生补肾固冲;白术、砂仁健脾安胎;当归、川芎活血安胎;阿胶、艾叶止血安胎;白芍、柴胡、 紫苏梗滋阴理气安胎;黄芩、枝子仁清热安胎。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习惯性流产的治疗效果,对292例皮肤病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全部病例为本县范围内的门诊病人,年龄M-38岁,均有连续三次流产史(包括人工流产史),临床均有下腹疼痛、下坠、腰骶酸痛,阴道流血者176例。疗效观察92例治疗1-2月,130例治疗1_4个月,52例治疗1_6个月,经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胎头胎位正常,顺利临产。18例症不缓解,致难急流产。追踪观察,292例中, 266例发育正常,健康聪明;发现先心病4例,先天性多趾畸形2例,肛门不全闭锁2例。在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典型病例陈某J6岁,婚后4年,怀孕三次,均在妊娠3-6个月之间自然流产,现已停经80 天,腰酸、小腹下堕疼痛,阴道有少量流血3天。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数。诊为滑胎给固胎汤加安胎贴,服药3剂阴道出血止,腹痛腰酸明显减轻,仍时有下堕感,继服3剂症状消失。以后每月服用3-6剂,服至6个月,B超检查胎位胎心正常,怀孕10个月足月顺利产一男婴。本发明方中药物平和,均为补肾、固冲安胎之品,无毒副作用,内服外敷使冲任固, 胎元足,脾肾兼补,收到了固胎、安胎之功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当归10、川芎10、黄芪15、白术10、鹿角霜10、菟丝子10、杜仲10、川断10、阿胶 10、川贝母6、砂仁6、醋艾叶3、甘草3、黄芩10、枝子仁。具体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种中药分别粉碎成120目细粉,按照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勻,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实施例2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当归8、川芎8、黄芪12、白术8、鹿角霜8、菟丝子8、杜仲8、川断8、阿胶8、川贝母 4、砂仁4、醋艾叶2、甘草2、黄芩8、枝子仁8。具体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种中药分别粉碎成120目细粉,按照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勻,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安胎的药物,其特征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药物为原料药当归8 10、川芎8 10、黄芪12 15、白术8 10、鹿角霜8 10、菟丝子8 10、 杜仲8 10、川断8 10、阿胶8 10、川贝母4 6、砂仁4 6、醋艾叶2 3、甘草2 3、黄芩8 10、枝子仁8 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胎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当归10、川芎10、黄芪15、白术10、鹿角霜10、菟丝子10、杜仲10、川断10、阿胶10、川贝母6、砂仁6、醋艾叶3、甘草3、黄芩10、枝子仁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胎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胎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药剂是胶囊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上述各种中药分别粉碎成 100 120目细粉,按照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勻,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胎的药物。由当归、川芎、黄芪、白术、鹿角霜、菟丝子、杜仲、川断、阿胶、川贝母、砂仁、艾叶、甘草、黄芩、枝子仁为原料,将上述各种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发明具有药物平和,补肾、固冲安胎,无毒副作用,内服外敷使冲任固,胎元足,脾肾兼补,收到了固胎、安胎之功效。
文档编号A61P15/06GK102475866SQ2010105578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2日
发明者霍银鹏 申请人:霍银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