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动、静脉穿刺后出血的压迫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715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防止动、静脉穿刺后出血的压迫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行业,更具体是涉及一种可防止动、静脉穿刺后出血的压迫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术后皮下止血方面,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止血装置,只是依靠手术医生,用手指压迫止血,时间长达数十分钟。因用人手压止血,实施的力度不易保持稳定,经常造成止血失败,需要重新按压止血。这一方面增加了医生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也给病人造成痛苦。另外,用手按压止血也不卫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动、静脉穿刺后出血的压迫止血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可防止动、静脉穿刺后出血的压迫止血装置,包括充气气囊、手压充气器及压迫装置;手压充气器与充气气囊相通;压迫装置的上部为中空的管状与充气气囊相通,下部为碗状,倒扣在出血口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充气气囊的上部还连有一压力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手压充气器与充气气囊之间还设有一压力调节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设有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可为尼龙搭扣带,也可以是粘性胶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手术医生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自主调节压力止血,又为病人提供了稳定的止血压力,大大减轻了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病人的术后止血的成功率。2.本发明使用方便,健康卫生。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所描述之范围。可防止动、静脉穿刺后出血的压迫止血装置,包括充气气囊1、手压充气器2及压迫装置3 ;手压充气器与充气气囊相通;压迫装置的上部为中空的管状与充气气囊相通,下部为碗状,倒扣在出血口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充气气囊的上部还连有一压力表4。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手压充气器与充气气囊之间还设有一压力调节器5。上述技术方案中,还设有固定装置6,所述的固定装置可为尼龙搭扣带,也可以是粘性胶带。本发明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固定装置的下部为倒扣的碗状,因此将其扣压出血口处,再用固定带固定住出血部位;用手压充气器对充气气囊进行充气,可根据实际需要来控制压力,即可实现压迫式止血的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可防止动、静脉穿刺后出血的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气囊、手压充气器及压迫装置;手压充气器与充气气囊相通;压迫装置的上部为中空的管状,与充气气囊相通,下部则为倒扣的碗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动、静脉穿刺后出血的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充气气囊的上部还连有一压力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止动、静脉穿刺后出血的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手压充气器与充气气囊之间设有一压力调节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防止动、静脉穿刺后出血的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固定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防止动、静脉穿刺后出血的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尼龙搭扣带或粘性胶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防止动、静脉穿刺后出血的压迫止血装置。本发明包括充气气囊、手压充气器及压迫装置;手压充气器与充气气囊相通;压迫装置的上部为中空的管状,与充气气囊相通,下部则为倒扣的碗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手术医生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自主调节压力止血,又为病人提供了稳定的止血压力,大大减轻了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病人的术后止血的成功率。2.本发明使用方便,健康卫生。
文档编号A61B17/12GK102475560SQ20101056985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9日
发明者谢维玲 申请人:谢维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