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泡腾片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2635阅读:26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化痰泡腾片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保健功能泡腾片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化痰泡腾片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痰指祛除痰浊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多种上呼吸道疾患而导致的痰。常用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贝母等。痰证因病邪留阻部位、临床表现及病机的不同,化痰法常与宣肺、 顺气、清热、燥湿、健脾、温阳或熄风潜阳等法分别配合应用。常用方法1、雾化吸入,如氨溴索或溴己新雾化吸入;2、口服药物,如溴已新、鲜竹浙;3、静脉输液,如氨溴索、痰热清。化痰常常配合使痰液容易引流的其它方法如震动排痰仪器、拍背、吸痰,使痰液变得稀薄以便容易咳嗽出来的方法。西药有太多副作用,不宜长期使用。中药特有的草药味已经不太被现代人接受。这些口服液、颗粒剂、片剂和胶囊剂以及大蜜丸和浓缩丸,大都不好携带和服用;因为大都口感不好或者难以吞服,不适用儿童、老年人以及吞服困难的患者;也不适合现代快节奏、多变的时代要求,现代年轻人受西方饮食文化的冲击,对口感享受要求很高。为使中药文化传承下去,急需对中药的口感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克服以上不足,服用方便又能抗炎化痰的化痰泡腾片的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其配方陈皮、炙甘草各5-15%、半夏、茯苓、川贝母各15-25%。其制备方法1)将陈皮、炙甘草、半夏、茯苓、川贝母加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加适量淀粉,混勻,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2)将上述药物细粉35-65 %,泡腾剂3_30 %,崩解剂3_30 %,矫味剂1_5 %,混合均勻,干燥,整粒后,颗粒备用;3)上述颗粒加入颗粒总量的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勻,压制成片,得到化痰泡腾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良好的化痰效果,味道可口,便于服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取陈皮、炙甘草各5%、半夏、茯苓、川贝母各15%。(1)将陈皮、炙甘草、半夏、茯苓、川贝母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加适量淀粉,混勻,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2)将上述药物细粉45%,泡腾剂3-30%,崩解剂3-30%,亲水性药用辅料 3-30%,矫味剂1_5%,混合均勻,干燥,整粒后,颗粒备用;(3)上述颗粒加入颗粒总量的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勻,压制成片。实施例二取陈皮、炙甘草各15%、半夏、茯苓、川贝母各25%(1)将陈皮、炙甘草、半夏、茯苓、川贝母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加适量淀粉,混勻,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2)将上述药物细粉65%,泡腾剂3-30%,崩解剂3-30%,亲水性药用辅料 3-30%,矫味剂1_5%,混合均勻,干燥,整粒后,颗粒备用;(3)上述颗粒加入颗粒总量的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勻,压制成片、本发明产品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化痰效果,味道可口,便于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化痰泡腾片的配方,其配方包括陈皮、炙甘草各5-15%、半夏、茯苓、川贝母各 15H
2.一种化痰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其制备工艺包括1)将陈皮、炙甘草、半夏、茯苓、川贝母加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加适量淀粉,混勻,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2)将上述药物细粉35-65%,泡腾剂3-30 %,崩解剂3_30 %,矫味剂1_5 %,混合均勻, 干燥,整粒后,颗粒备用;3)上述颗粒加入颗粒总量的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勻,压制成片,得到化痰泡腾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痰泡腾片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陈皮、炙甘草各5-15%、半夏、茯苓、川贝母各15-25%。其制备方法1)将陈皮、炙甘草、半夏、茯苓、川贝母加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加适量淀粉,混匀,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2)将上述药物细粉35-65%,泡腾剂3-30%,崩解剂3-30%,矫味剂1-5%,混合均匀,干燥,整粒后,颗粒备用;3)上述颗粒加入颗粒总量的1%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成片,得到化痰泡腾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良好的化痰效果,味道可口,便于服用。
文档编号A61K9/46GK102178826SQ201010579650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
发明者叶建斌 申请人:叶建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