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989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配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药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配药器,主要由针筒、位于针筒前端的针座、安装在针筒内的芯杆以及安装 在芯杆前端的胶塞组成,针筒的后端具有方便推进芯杆的手柄。由于配药器通常不会采用 一次性的,采用该结构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将芯杆接出时,由于医务人员一手要拿药水,所 以通常都是单手操作配药器,这样,需要将芯杆接出时,手需要抵靠在针筒后端并握着芯杆 的后端往外拉,此结构的配药器,在反复使用过程中,由于芯杆直接与手接触,芯杆在推进 过程中,很容易将手上的细菌带入到针筒内,对药物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且能有效防止细菌进入 针筒内对药水造成污染的配药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配药器,包括针筒1、位于针筒1前端的针 座2、安装在针筒1内的芯杆3以及安装在芯杆3前端的胶塞4,针筒1的后端具有手柄5, 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3的后部设有延伸到针筒1外侧的拉手6,该拉手6位于针筒手柄5 的前端。所述拉手6的前端具有导向块7。所述芯杆3的后端具有向后延伸有推杆9。所述拉手6部位设有防滑波纹面8。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在芯杆的后部设有延伸到针筒外侧的拉手,该拉手位 于针筒的手柄前端,在配药过程中,需要将芯杆拉出时,只需用两个手指放在拉手上,用另 外的手指放在针筒后端,然后配合施力,就可以将芯杆拉出,整个过程手指不需要接触芯 杆,因此,手上的细菌不易带入针筒内,大大降低了配药过程中,药水被污染的可能性,非常 安全可靠,并且采用该结构的配药器,操作非常方便,结构设计非常合理。拉手的前端具有导向块,可以降低拉杆在推拉过程中在针筒内产生偏移现象。芯 杆的后端具有向后延伸有推杆,芯杆推进时非常方便。

图1为配药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配药器结构分解图;图3为芯杆拉出时的配药器操作原理图;图4为芯杆推进时的配药器操作原理图;图5为芯杆俯视图;图6为针筒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配药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配药器,主要由针筒1、位于针筒1前端的针座2、 安装在针筒1内的芯杆3以及安装在芯杆3前端的胶塞4组成,在针筒1的后端具有手柄 5,为了防止药物被细菌污染,在芯杆3的后部设计有延伸到针筒1外侧的拉手6,该拉手6 位于针筒手柄5的前端,可在拉手6部位设置防滑波纹面8。在拉手6的前端还可以设置导 向块7,防止芯杆3推拉过程,在针筒1内产生偏移。另外,在芯杆3的后端设计有向后延伸 有推杆9,推芯杆3时,操作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的配药器,操作过程如下需要拉出芯杆装药水时,将食指、中指放在 两端的拉手6上,拇指放在针筒1的后端,手指按箭头方向施力,就可以非常方便的将芯杆3 拉出(如图5所示);需要将芯杆3推进时,则将食指、中指放在两端的针筒1的手柄5上, 拇指放在针筒1的推杆9的后部,手指按箭头方向施力,就可以非常方便的将芯杆3推入针 筒1内(如图6所示)。
权利要求一种配药器,包括针筒(1)、位于针筒(1)前端的针座(2)、安装在针筒(1)内的芯杆(3)以及安装在芯杆(3)前端的胶塞(4),针筒(1)的后端具有手柄(5),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3)的后部设有延伸到针筒(1)外侧的拉手(6),该拉手(6)位于针筒手柄(5)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6)的前端具有导向块(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3)的后端具有向后延伸有 推杆(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6)部位设有防滑波纹面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药器,包括针筒1、位于针筒1前端的针座2、安装在针筒1内的芯杆3以及安装在芯杆3前端的胶塞4,针筒1的后端具有手柄5,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3的后部设有延伸到针筒1外侧的拉手6,该拉手6位于针筒手柄5的前端。所述拉手6的前端具有导向块7。所述芯杆3的后端具有向后延伸有推杆9。所述拉手6部位设有防滑波纹面8。采用该结构的配药器,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且能有效防止细菌进入针筒内对药水造成污染。
文档编号A61J1/20GK201578583SQ20102002631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7日
发明者朱艺斌 申请人:广东因特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