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208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从人体内取出介质的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使用效果好的胸 腔穿刺引流装置。
技术背景众所周知,常用的胸腔穿刺装置为一用不锈钢制成比较长、比较粗的针体,针体为 空芯,其一端设有针尖,另一端设有与注射器或负压器相连接的接口,使用时,先对患者的 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再将针体的针尖垂直刺入患者的胸腔内,然后经接口连接注射器或 负压器,对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进行抽吸,其不足之处一是针尖尖锐,易损伤患者的肋间 血管、神经及肺组织;二是不易操作,进针深度不易控制,刺入后穿刺针不易固定,给患者造 成更多的痛苦;三是这种穿刺针不能进行置管引流,须反复穿刺进行抽吸患者体内的气体 或液体,易引起胸膜肥厚粘连。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患者创伤小、能进 行置管保留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针体、负压器,其特征在于针体前端设有弧形的针尖, 针体后端设有操作手柄,针体内设有置留管,置留管经带控制阀的导管与负压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针体上设有计量刻度和螺纹,定位盘经螺纹与针体相连接,通 过旋转定位盘可以调节定位盘在针体上的相对位置,以根据不同穿刺部位和不同患者调节 固定盘在针体上的位置,使操作更方便。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根据不同穿刺部位和不同患者调节固定盘在针体上的位 置,然后将针体刺入患者体内,并抽出针体使针体内的置留管置留在人体内并进行定位固 定,再将置留管经导管与负压器相连接,导管上设有控制阀,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操 作简单、患者创伤小、不损伤患者肋间的血管、神经和肺组织、患者疼痛小、治疗效果好等优
点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所示,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针体1、负压器2,针体1为空心针体,负 压器2可以采用注射器代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针体1前端设有弧形的针尖,针体1后端设有操作手柄3,针体1内设有置留管4,置留管4经带控制阀的导管5与负压器2相连 接,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针体1上设有计量刻度和螺纹,定位盘6经螺纹与针体1相连 接,通过旋转定位盘6可以调节定位盘6在针体1上的相对位置,以根据不同穿刺部位和不 同患者调节固定盘在针体上的位置,使操作更方便,使用时,首先根据不同穿刺部位和不同 患者调节固定盘在针体上的位置,然后将针体刺入患者体内,并抽出针体使针体内的置留 管置留在人体内并进行定位固定,再将置留管经导管与负压器相连接,导管上设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不损伤患者肋间的血管、神经和肺组织、 患者疼痛小、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权利要求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针体、负压器,其特征在于针体前端设有弧形的针尖,针体后端设有操作手柄,针体内设有置留管,置留管经带控制阀的导管与负压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针体上设有计量刻度和 螺纹,定位盘经螺纹与针体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从人体内取出介质的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包括针体、负压器,特征在于针体前端设有弧形的针尖,针体后端设有操作手柄,针体内设有置留管,置留管经带控制阀的导管与负压器相连接,针体上设有计量刻度和螺纹,定位盘经螺纹与针体相连接,使用时,首先根据不同穿刺部位和不同患者调节固定盘在针体上的位置,然后将针体刺入患者体内,并抽出针体使针体内的置留管置留在人体内并进行定位固定,再将置留管经导管与负压器相连接,导管上设有控制阀,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不损伤患者肋间的血管、神经和肺组织、患者疼痛小、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1/00GK201631746SQ20102012129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日
发明者孙淑娥, 张淳珂, 高海妮 申请人:孙淑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