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咽鼓管吹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7171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使用咽鼓管吹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一次使用咽鼓管吹张器。
背景技术
咽鼓管吹张器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耳病、流感等疾病的辅助医疗器械,现在临床应 用较为普遍。目前临床上大多数医务人员采用的是自制的金属鼻塞头式的咽鼓管吹张器装 置,由于制作成本偏高和该装置耐用度高,因此医务人员会对咽鼓管吹张装置进行重复使 用。该装置存在以下两个不足;一是由于重复使用使得患者易交叉感染,二是由于咽鼓管自 身长度较短因此医务人员操作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存在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能有效防止患者交 叉感染的一次性使用咽鼓管吹张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使用咽鼓管吹张器,由鼻塞头、软导管、蛇型接 头和弹性接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塞头进气端与软导管一端连接,软导管的另一端 与蛇形接头的出气口连接,蛇形接头的进气口与弹性接头连接,弹性接头的另一端与气囊 连接。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次性使用咽鼓管吹张器,其中所述的鼻塞头和弹性接头 的中心都设有通孔;所述的鼻塞头呈草莓状。本实用新型是将该装置的鼻塞头一端塞入病人的鼻孔,鼻孔四周间隙密封,然后 用气囊内的气体压力将咽鼓管吹开,以达到辅助治疗耳病、流感等疾病的目的。本实用新型 一次性使用,用后消毁,避免了患者交叉感染。其采用人体工学设计的鼻塞头增加塞入时的 舒适感,柔软的导管方便了医务人员的操作,弹性接头使其与气源的连接变得更为方便,可 靠,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广大医院等场所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一次性使用咽鼓管吹张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由草莓状的鼻塞头1、 软导管2、蛇型接头3和弹性接头4组成,所述的鼻塞头1中心设有通孔,鼻塞头1的进气端 与软导管2 —端连接,软导管2的另一端与蛇形接头3的出气口连接,蛇形接头3的进气口 与弹性接头4连接,弹性接头4的另一端与气囊连接,其中弹性接头4中心设置有通孔。本实用新型全部零件采用无毒高分子材料生产,鼻塞头1采用人体工学的原理设 计,使其塞入患者鼻孔时尽量感觉舒适;软导管2采用柔软的PVC管;弹性接头4采用高弹性乳胶,便于气源的快速插接和起良好的密封作用。使用时将鼻塞头1塞入患者鼻孔,使鼻 孔四周间隙密封,然后在弹性接头4端接上一个适当的气囊(一般采用血压计配用的吹气 球)对鼻腔进行充气,当达到一定的气压时便会将关闭的咽鼓管吹开,使鼻腔与耳腔导通,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权利要求一次性使用咽鼓管吹张器,由鼻塞头(1)、软导管(2)、蛇型接头(3)和弹性接头(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塞头(1)进气端与软导管(2)一端连接,软导管(2)的另一端与蛇形接头(3)的出气口连接,蛇形接头(3)的进气口与弹性接头(4)连接,弹性接头(4)的另一端与气囊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咽鼓管吹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塞头(1)和 弹性接头(4)的中心都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咽鼓管吹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塞头 (1)呈草莓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咽鼓管吹张器,由鼻塞头、软导管、蛇型接头、弹性接头组成,所述的鼻塞头进气端与软导管一端连接,软导管的另一端与蛇形接头的出气口连接,蛇形接头的进气口与弹性接头连接,弹性接头的另一端与气囊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避免了患者交叉感染,更加方便于医务人员的操作,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广大医院等场所使用。
文档编号A61F11/00GK201642555SQ20102015177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6日
发明者凌霞, 张定贵, 李显明, 李霞, 李静, 王芳, 田兴龙, 车祎, 马利平 申请人: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