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推调节高度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217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推调节高度拐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拐杖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气推调节高度拐杖。
背景技术
下肢骨折患者在固定和牵引治疗后,还要进行功能锻炼,如在床上进行引体、抬臀 或下床扶拐杖活动。目前,患者使用的拐杖,一般由上支腿、下支腿、调节螺栓、腋窝棍、手扶 棍、橡皮帽组成,上述拐杖现虽广泛推广应用,但也存有不足之处一是拐杖高度的调节,是 先拧下调节螺栓帽,把调节螺栓从上、下肢腿的调节孔抽出,而后根据患者高度,选准调节 孔,再把调节螺栓插进调节孔,用调节螺栓帽固定,上述调节拐杖高度的方法,操作比较麻 烦,费时费力;二是手扶棍只有一根,适应性差;三是腋窝棍上无海绵垫,患者感觉不舒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高度简单,省时省力,增设手扶棍,适应性 强,使用方便,患者感觉舒服的气推调节高度拐杖。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气推调节高度拐杖,包括 上支腿、下支腿、腋窝棍、手扶棍、橡皮帽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支腿和下支腿之间设高度调 节机构,在腋窝棍上设海绵垫,在手扶棍的上下增设上手扶棍和下手扶棍,橡皮帽安装在下 支腿的下端。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由外管、活塞、外管 帽、充气管、充气球构成,外管的上端与上支腿连接,下支腿的上端通过外管帽后与活塞连 接,活塞装入外管后,将外管帽拧入外管的外螺纹上,充气管一端连接在外管的上端中间位 置,另一端与充气球相接。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患者可直接操作充气球,向外管内充气或放 气,使下支腿上升或下降,当拐杖高度合适时,停止操作充气球,上、中、下三根手扶棍,供患 者选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的拐杖相比,不仅具有调节高度简单,省 时省力的优点,而且还具有适应性强,使用方便,患者感觉舒服的好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局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气推调节高度拐杖,包括上支腿1、下支腿2、腋 窝棍3、手扶棍4、橡皮帽5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支腿1和下支腿2之间设高度调节机构6, 在腋窝棍3上设海绵垫7,在手扶棍4的上下增设上手扶棍4a和下手扶棍4b,橡皮帽5安 装在下支腿2的下端。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6,由外管6a、活塞6b、外管帽6c、充气管6d、充 气球6e构成,外管6a的上端与上支腿1连接,下支腿2的上端通过外管帽6c后与活塞6b 连接,活塞6b装入外管6a后,将外管帽6c拧入外管6a的外螺纹上,充气管6d —端连接在外管6a的上端中间位置,另一端与充气球6e相接。
权利要求一种气推调节高度拐杖,包括上支腿(1)、下支腿(2)、腋窝棍(3)、手扶棍(4)、橡皮帽(5)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支腿(1)和下支腿(2)之间设高度调节机构(6),在腋窝棍(3)上设海绵垫(7),在手扶棍(4)的上下增设上手扶棍(4a)和下手扶棍(4b),橡皮帽(5)安装在下支腿(2)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推调节高度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6),由 外管(6a)、活塞(6b)、外管帽(6c)、充气管(6d)、充气球(6e)构成,外管(6a)的上端与上 支腿⑴连接,下支腿⑵的上端通过外管帽(6c)后与活塞(6b)连接,活塞(6b)装入外 管(6a)后,将外管帽(6c)拧入外管(6a)的外螺纹上,充气管(6d) 一端连接在外管(6a) 的上端中间位置,另一端与充气球(6e)相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推调节高度拐杖,包括上支腿1、下支腿2、腋窝棍3、手扶棍4、橡皮帽5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支腿1和下支腿2之间设高度调节机构6,在腋窝棍3上设海绵垫7,在手扶棍4的上下增设上手扶棍4a和下手扶棍4b,橡皮帽5安装在下支腿2的下端。该气推调节高度拐杖,与目前的拐杖相比,不仅具有调节高度简单,省时省力的优点,而且还具有适应性强,使用方便,患者感觉舒服的好处。
文档编号A61H3/02GK201692254SQ201020235439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0日
发明者孙兆云 申请人:孙兆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