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可视咽喉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59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可视咽喉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便携式可视咽喉镜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可视咽喉镜。
技术背景[0002]气管内插管术,是急救和麻醉工作中常用的技术。用传统的喉镜进行气管插管 术,存在如下技术缺陷1、几乎所有病人都需要在头部极度后仰的体位下才能暴露声 门,这样对病人的刺激非常强烈,引起过度的应激反应,以及副损伤,如损伤唇齿等, 对于肥胖、颈短、头后仰差、颈椎疾病、会厌长或短以及小下颂、门齿外突者更容易出 现损伤,而且往往需要反复插管或小量用药保持自主呼吸甚至清醒状态下插管,经常导 致插管失败,丧失抢救生命的宝贵时间;对于合并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等 的老年人更是不利,容易诱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2、传统的喉镜片在曲度上不符合 人体口咽生理结构,所以在暴露声门时必然要用很大力气,容易造成损伤;另外视野狭 小,导致插管困难,尤其对于经验少的年轻医生更难掌握。3、操作时操作者需要躬身侧 头进行,非常不方便。4、在将气管导管置入声门前,导管往往遮挡操作者的视线,初学 者易失败;插管是否成功不能直接观察判断。5、在紧急抢救时,除了麻醉医生经验比较 丰富外,其他医生或者施救人员不能熟练使用传统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往往丧失抢救时 机。[0003]国外也多采用与国内类似结构的麻醉咽喉镜,但近年出现了视频喉镜,功能先 进可以容易地暴露声门,显示直观,可以方便地在显示器上观察整个操作过程;但在气 管导管置入过程仍然有不尽完美的地方,往往需要借助引导管芯引导才能完成。实用新型内容[0004]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可视咽喉镜。它是通 过改变咽喉镜的结构,使镜片的外形更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特点,使用时插管方便。[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一种便携式可视咽喉镜,包括观测装置、镜柄、镜片和沿镜片设置的气管导管 引导通道,观测装置的观测端与镜柄一端连接,镜片通过镜片托安装在镜柄的另一端, 所述的镜片具有人体自然体位时咽喉生理曲度的弧形结构,由具有相同连接面的前端和 尾端构成,在镜片纵截面的上端面上,前端和尾端的交点为O,前端的端点为A,尾端的 端点为B,所述OA的连线和BO连线的延长线所成的锐角α为25° -75° ;在所述镜 片托前端设有密封透明片,镜片托内靠近透明片设有加温防雾装置,加温防雾装置上开 有与观测装置相配合的孔。[0007]本实用新型的观测装置有三种形式第一种采用目镜观测,具体包括目镜、光 源和棱镜组,所述光源置于密封的镜片托前端加温防雾装置内侧,镜片托为中空结构, 在镜片托内安装有棱镜组,目镜连接在镜柄端部,棱镜组与目镜镜片相对应。[000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观测装置包括显示器、视频采集卡、摄像头、光源及控制转换电路,所述视频采集卡设于显示器内,摄像头通过控制转换电路、视频采集卡与显 示器连接,显示器、摄像头及光源分别连接电源,控制转换电路置于镜柄内,所述摄像 头及光源置于密封的镜片托前端加温防雾装置内侧,与加温防雾装置上所开的孔分别对应。[0009]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观测装置包括显示器、视频采集卡、摄像头、光源及控制 转换电路,所述视频采集卡设于显示器内,摄像头通过控制转换电路、视频采集卡与显 示器连接,显示器、摄像头及光源分别连接电源,控制转换电路置于镜柄内,所述光源 置于密封的镜片托前端加温防雾装置内侧,与加温防雾装置上所开的孔相对应,镜片托 为中空结构,摄像头安装于镜柄内腔,在镜片托内安装有棱镜组,所述棱镜组和摄像头 相对应。[0010]其中所述的显示器与镜柄通过转动支臂限位转动连接;或者所述的显示器为外 部平台显示器,其上设有接收器,镜柄上设有与所述接收器通讯的发射器和遥控按钮。[0011]所述气管导管引导通道与镜片外形结构相同,设置于镜片的侧面,在气管导管 引导通道内设置有氧气管道。所述气管导管引导通道与镜片间为滑动安装结构,在镜片 侧面两端部间隔设有第一滑槽,在与其连接的气管导管引导通道侧面两端分别设置与镜 片上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的镜柄与气管导管引导通道间为可拆卸连接,在 气管导管引导通道上靠近镜柄的连接端开有第二卡口,与其配合的卡板设置在所述镜柄 的滑块上。所述的镜片上带有刻度标识。[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0013]1.本实用新型中的镜片通过镜片托连接在镜柄端,且镜片和气管导管引导通道 均可拆卸,为一次性使用物品,更符合临床医学的发展和病人的需求,有效避免医源性 和交叉感染。镜片为基本接近人体自然体位时口咽喉部生理曲度的弧形结构,在将镜片 置入时病人不需要头部极度后仰,而是在接近自然体位下顺口咽喉生理曲度轻松推进到 达会厌,在插管过程中无需使用很大的力量。引导通道为与镜片弧度相应的弧形结构, 可引导气管导管沿着镜片弧度切迹方便地进入声门,避免了传统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条 件下必须应用导管管芯可能造成声门周围小关节的脱位及声带损伤,提高气管内插管的 准确性。[0014]2.在镜片托前端设有密封透明片,防止口腔中液体进入;镜片托内靠近透明片 设有加温防雾装置,防止镜片产生雾气,使观测图像清晰。[0015]3.本实用新型设置视频采集系统,在显示器上可清晰的看到喉镜前方声门及周 围组织,便于在可视状态下快速、准确地进行气管内插管。整个过程可直接在显示器上 观察,减少了插管操作损伤和应激刺激。[0016]4.本实用新型设有双套供电系统,其一是可充电的锂电池,可满足几十次插管 操作需要,结合本实用新型体积小,便于携带,基本满足了各种条件下的抢救气管插管 需要;其二是外接电源,为保证操作者及病人安全,采用8 12伏直流电源适配器,应 用时可以完全保障安全,主要适用于有固定工作环境的医疗科室,这样可以减少电池的 更换次数或不用电池,利于环境保护。[0017]5.本实用新型既小巧灵便,又安全可靠;既可应用于临床医师气管内插管培训 及实习生教学等,也可使更多的医师掌握,既适用于有固定工作环境的医疗科室,更适于在救护车上或者野外等场合应用,甚至走进千家万户;可明显缩短抢救插管时间,为 病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机会;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和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整体示意图。[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除镜片和引导通道后立体结构示意图。[0020]图3为图2中镜片托端部剖视结构示意图。[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镜片侧面结构示意图。[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镜片和引导通道立体结构示意图。[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引导通道安装的侧面结构示意图。[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镜片和引导通道安装结构的剖视示意图。[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视频采集系统框图。[0026]图中1.镜柄,2.镜片,3.气管导管引导通道,4.第一卡口,5.电源开关,6.电 源插口,7.转动支臂,8.视频输出口,9.视频采集卡插口,10.显示器,11.第一滑槽, 12.色彩调节口,13.亮度调节口,14.光源,15.镜片托,16.气管导管,17.孔洞,18.卡 锁,19.第二滑槽,20.尾端,21.前端,22.氧气管道,23.透明片,24.加温防雾装置, 25.卡板,26.滑块,27.第二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0028]实施例1 如图1 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观测装置、镜柄1、镜片2和沿 镜片2设置的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本例观测装置为视频采集系统,其显示器10与镜柄 1的一端通过中空的转动支臂7限位转动连接,在转动支臂7内设有视频采集系统的传输 导线,所述镜片2为可拆卸部件,通过镜片托15安装在镜柄1的另一端,所述的镜片2 具有人体自然体位时咽喉生理曲度的弧形结构,由具有相同连接面的尾端20和前端21构 成,本例在镜片2纵截面的上端面上,前端21和尾端20的交点为O,前端21的端点为 A,尾端20的端点为B,所述OA的连线和BO连线的延长线所成的锐角α为65°。为 防止镜片2活动,本实施例中镜片托15为与镜片2连接端的弧形相吻合的弧形结构,镜 片2为中空结构,套装于镜片托15上。在所述镜片托15前端设有密封透明片23,镜片 托15内靠近透明片23设有加温防雾装置Μ,加温防雾装置M上开有与视频采集系统相 配合的孔,本例采用的加温防雾装置M采用现有技术。在镜片托15上还设有卡锁18, 在镜片2与镜片托15的连接端开有与所述卡锁18相配合的第一卡口 4。所述卡锁18为 一弹性凸块,使镜片2和镜片托15能滑动安装,方便拆卸。[0029]如图1、图5所示,所述氧气管道22设置于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内,使用时, 气管导管16穿过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与镜片2外形结构相同,设 置于镜片2的侧面。如图5、图6、图7所示,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与镜片2间为滑动安 装结构,在所述镜片2的一个侧面两端间隔设有第一滑槽11,在与其连接的气管导管引 导通道3侧面两端分别设置与镜片2上第一滑槽11相配合的第二滑槽19,在气管导管引 导通道3靠近镜柄1的连接端开有第二卡口 27,镜柄1上设有滑块沈,所述滑块沈上带5有与所述第二卡口 27配合的卡板25,在安装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后,向下拨动滑块沈锁 紧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插管后,向上拨动滑块沈,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与镜柄1脱离, 使带镜片2的主体拆卸;如图6、图7所示,所述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与镜片2连接的侧 面两端均为相互对应的凸凹结构,其上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9的截面均为L型结构, 使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与镜片2间能滑动安装和拆卸。[0030]如图2和图8所示,所述视频采集系统包括液晶显示器10、视频采集卡、微型摄 像头、发光二级管光源14及控制转换电路,所述视频采集卡设于显示器10内,摄像头通 过控制转换电路、视频采集卡与显示器10连接,显示器10、摄像头及光源14分别连接 电源,控制转换电路置于镜柄1内腔,其中数据线置于转动支臂7内,所述摄像头及光源 14置于密封的镜片托15前端加温防雾装置M内侧,在加温防雾装置M上带有用于放置 摄像头的孔洞17和放置光源14的孔,用于摄像和照明。本实施例根据需要采用外接交 流变直流的变压器供电,在镜柄1顶部还设置有一外接电源插口 6及电源开关5,液晶显 示器10上设有视频输出口 8、视频采集卡插口 9、色彩调节口 12、亮度调节口 13,便于 输出信号及调节亮度和色彩。摄像头采集的信号通过控制转换电路及传输导线的传输, 储存在视频采集卡内,通过显示器10显示,可进行随时拍照或录像。[0031]本发明的使用过程[0032]在使用前,先将弧形镜片2套装在弧形镜片托15上,由弧形镜片托15上的卡 锁18与弧形镜片2上对应的第一卡口 4固定,然后将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安装在弧形镜 片2的侧面,通过滑块沈固定;转动旋转支臂7将液晶显示器10旋转到合适位置,打开 电源开关5,然后手握咽喉镜柄1,在病人接近自然体位下,将镜片2顺着口、咽喉等生 理曲度轻松推进到达会厌,在可视状态下,将气管导管16通过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插入 病人口腔中,该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可引导气管导管16沿着镜片2弧度切迹方便地进入 声门,由于支撑液晶显示器10的支臂为限位旋转支臂,因此满足了插管时不同的观察视 角。气管导管16进入声门后,固定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打开滑块沈,将弧形镜片托15 和弧形镜片2沿弧形滑道与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作相向滑动向外退出,然后将气管导管引 导通道3从口腔内取出后废弃;气管导管16插管完成,关闭电源,将弧形镜片2从弧形 镜片托15卸下后废弃。整个过程可直接在显示器10上观察,减少了插管操作损伤和应 激刺激,利于病人内稳态的维持;而且,咽喉镜前方声门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可清晰的在 显示器10上直观的看到。[0033]实施例2 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镜片2中所述OA 的连线和BO连线的延长线所成的锐角α为60°。[0034]实施例3 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镜片2中所述OA 的连线和BO连线的延长线所成的锐角α为55°。在镜片2上从前端至尾端带有刻度标 识,以标识镜片2进入人体的深度。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与镜片2外形结构相同,以镜 片2前端为前方,气管导管引导通道3设置于镜片2的右侧面。本实施例观测装置为另一 种结构形式的视频采集系统,包括显示器10、视频采集卡、摄像头、光源14及控制转换 电路,所述视频采集卡设于显示器10内,摄像头通过控制转换电路、视频采集卡与显示 器10连接,显示器10、摄像头及光源14分别连接电源,控制转换电路置于镜柄1内腔, 所述光源14置于密封的镜片托15前端加温防雾装置内侧,与加温防雾装置M上所开的孔相对应,镜片托15为中空结构,摄像头安装于镜柄1内腔,在镜片托15内安装有棱镜 组,所述棱镜组和摄像头相对应。光源14照射到的图像通过棱镜组折射到摄像头上,传 输至显示器10上显示。本实施例根据需要在显示器10内设有为设备提供电源的可充电 锂电池。能够满足几十次插管操作需要,基本满足了各种条件下的抢救气管插管需要。 其中的显示器10可为外部平台显示器,与其连接的数据线置于外部空间。[0035]实施例4 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镜片2中所述OA 的连线和BO连线的延长线所成的锐角α为50°。在所述的显示器10上设有USB接 口,直接通过数据线与电脑相连接,方便数据传输。显示器10内设有为设备提供电源的 可充电锂电池。其中的显示器10为外部平台显示器,在镜柄1端设有发射器和遥控按 钮,显示器10上设有接收器,通过遥控按钮控制开关。[0036]实施例5 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镜片2中所述OA 的连线和BO连线的延长线所成的锐角α为45°。本实施例采用直流电池组供电,在显 示器10内设有可充电锂电池。[0037]实施例6: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5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镜片2的纵截面 上,前端和尾端上端面的交点O与前端的连线ΟΑ,和交点O与尾端连线BO的延长线所 成的锐角α为40°。[0038]实施例7 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镜片2中所述OA 的连线和BO连线的延长线所成的锐角α为35°。在所述的显示器10上设有USB接 口,可直接通过数据线与电脑相连接,方便数据传输。[0039]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整体结构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镜片2中所 述OA的连线和BO连线的延长线所成的锐角α为30°。本例的观测装置采用目镜装置 观测,包括目镜、光源14和棱镜组,所述光源14置于密封的镜片托15前端加温防雾装 置对内侧,镜片托15为中空结构,在镜片托15内安装有棱镜组,目镜连接在镜柄1端 部,棱镜组与目镜镜片相对应。通过目镜观测患者暴露的声门,以便于插管。[0040]实施例9 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8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镜片2中所述OA 的连线和BO连线的延长线所成的锐角α为25°。[0041]实施例10 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8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镜片2中所述OA 的连线和BO连线的延长线所成的锐角α为75°。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可视咽喉镜,包括观测装置、镜柄、镜片和沿镜片设置的气管导管 引导通道,观测装置的观测端与镜柄一端连接,镜片通过镜片托安装在镜柄的另一端, 所述的镜片具有人体自然体位时咽喉生理曲度的弧形结构,由具有相同连接面的前端 和尾端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镜片纵截面的上端面上,前端和尾端的交点为O,前端 的端点为A,尾端的端点为B,所述OA的连线和BO连线的延长线所成的锐角α为 25° -75° ;在所述镜片托前端设有密封透明片,镜片托内靠近透明片设有加温防雾装 置,加温防雾装置上开有与观测装置相配合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视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测装置包括显 示器、视频采集卡、摄像头、光源及控制转换电路,所述视频采集卡设于显示器内,摄 像头通过控制转换电路、视频采集卡与显示器连接,显示器、摄像头及光源分别连接电 源,控制转换电路置于镜柄内,所述摄像头及光源置于密封的镜片托前端加温防雾装置 内侧,与加温防雾装置上所开的孔分别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视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测装置包括显 示器、视频采集卡、摄像头、光源及控制转换电路,所述视频采集卡设于显示器内,摄 像头通过控制转换电路、视频采集卡与显示器连接,显示器、摄像头及光源分别连接电 源,控制转换电路置于镜柄内,所述光源置于密封的镜片托前端加温防雾装置内侧,与 加温防雾装置上所开的孔相对应,镜片托为中空结构,摄像头安装于镜柄内腔,在镜片 托内安装有棱镜组,所述棱镜组和摄像头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携式可视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器与镜柄 通过转动支臂限位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携式可视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器为外部 平台显示器,其上设有接收器,镜柄上设有与所述接收器通讯的发射器和遥控按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视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测装置包括目 镜、光源和棱镜组,所述光源置于密封的镜片托前端加温防雾装置内侧,镜片托为中空 结构,在镜片托内安装有棱镜组,目镜连接在镜柄端部,棱镜组与目镜镜片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视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导管引导通道 与镜片外形结构相同,设置于镜片的侧面,在气管导管引导通道内设置有氧气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可视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导管引导通道 与镜片间为滑动安装结构,在镜片侧面两端部间隔设有第一滑槽,在与其连接的气管导 管引导通道侧面两端分别设置与镜片上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视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柄与气管导管 引导通道间为可拆卸连接,在气管导管引导通道上靠近镜柄的连接端开有第二卡口,与 其配合的卡板设置在所述镜柄的滑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视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片上带有刻度 标识。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可视咽喉镜,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观测装置、镜柄、镜片和沿镜片设置的气管导管引导通道,观测装置的观测端与镜柄一端连接,镜片通过镜片托安装在镜柄的另一端,所述的镜片具有人体自然体位时咽喉生理曲度的弧形结构,由具有相同连接面的前端和尾端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镜片纵截面的上端面上,前端和尾端的交点为O,前端的端点为A,尾端的端点为B,所述OA的连线和BO连线的延长线所成的锐角α为25°-75°;在所述镜片托前端设有密封透明片,镜片托内靠近透明片设有加温防雾装置,加温防雾装置上开有与观测装置相配合的孔。本实用新型在插管时,病人不需头部极度后仰,在插管过程中无需用很大的力,使用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1806689SQ20102027659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0日
发明者吴新军 申请人:沈阳易艾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