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输液保护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591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儿输液保护夹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小儿输液保护夹板。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0620086226.9的中国专利“小儿输液保护架”,公开了一种由保护圈和固定板构成的输液保护架,小儿扎针的手伸入保护圈内并固定在固定板上,针头位 于保护圈内,能达到针头不因手乱动而移动,避免因此而造成的输液部位肿胀及痛苦的 效果,减轻护理人员的压力及强度,轻松照看小儿。但是,其保护圈是固定的,使用 时,扎针的手需伸入保护圈内并固定在固定板上,较为不便。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小儿输液保护夹板,能克服现有技术存在 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保护圈和固定板,所述保护圈是开口的,一端与固定板相连,另一端设 有插条;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透气孔,一侧与保护圈相连,另一侧设有一插口,该插口与 保护圈上的插条相匹配。所述保护圈中部设有观察孔,该观察孔可设为水果、动物形状。由于本实用新型保护圈是开口的,使用时,小儿的手可先固定在固定板上,插 上输液针头后再盖上保护圈,插条插入插口即可,较为方便;固定板上设有透气孔,能 增强手与板之间的通透性;保护圈中部设有观察孔,该观察孔可设为水果、动物形状, 能转移小儿注意力,减轻痛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张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识分别表示1.插口 2.透气孔 3.插条4.保护圈5.固定板6.观察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和图2可看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保护圈4和固定板1,所述保护圈4是 开口的,一端与固定板5相连,另一端设有插条3;所述固定板5上设有透气孔2,一侧 与保护圈4相连,另一侧设有一插口 1,该插口 1与保护圈4上的插条3相匹配;保护圈 4中部设有观察孔6,该观察孔6可设为水果、动物形状。[0015]制造时,可选塑料用模具一次成型加工,保护圈4中部的观察孔6可设为卡通动 物形状。使用时,打开保护圈4,把小儿的手先固定在固定板上,插上输液针头后再盖上 保护圈,插条插入插口即可,较为方便;保护圈4中部的观察孔6的卡通形状,能转移小 儿注意力,减轻痛感。
权利要求1.一种小儿输液保护夹板,它包括保护圈[4]和固定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圈 [4]是开口的,一端与固定板[5]相连,另一端设有插条[3];所述固定板[5]上设有透气 孔[2],一侧与保护圈[4]相连,另一侧设有一插口 [1],该插口 [1]与保护圈[4]上的插条 [3]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输液保护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圈[4]中部设有观 察孔[6],该观察孔[6]可设为水果、动物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儿输液保护夹板。它包括保护圈和固定板,所述保护圈是开口的,一端与固定板相连,另一端设有插条;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透气孔,一侧与保护圈相连,另一侧设有一插口,该插口与保护圈上的插条相匹配;保护圈中部设有观察孔。由于本实用新型保护圈是开口的,使用时,小儿的手可先固定在固定板上,插上输液针头后再盖上保护圈,插条插入插口即可,较为方便;固定板上设有透气孔,能增强手与板之间的通透性;保护圈中部的观察孔可设为水果、动物或其他任意形状,能转移小儿注意力,减轻痛感。
文档编号A61M5/52GK201791198SQ201020276618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6日
发明者林太鸿 申请人:林太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