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管药液流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101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输液管药液流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输液管药液流量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输液时,是靠滚动轴离输液管的距离来控制药液流量大小,这种控制 器,结构单一,有时会出现操作不灵的情况。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 方便的一种输液管药液流量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管药液流量控制器, 包括充气管、集气囊、通气口、加压气囊、气压调节阀、操作板、管槽、管盖、连结轴和顶管柱。 充气管前部设置集气囊,充气管和集气囊相通连接处设有通气口,充气管尾部设置加压气 囊,气压调节阀设在充气管中部,操作板与充气管顶端连接,操作板上设有管槽和管盖,管 槽和管盖由连结轴连接,顶管柱安放在充气管与管槽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操作简单,能较好地控制输液管 内药液流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充气管,2.集气囊,3.通气口,4.加压气囊,5.气压调节阀,6.操作板, 7.管槽,8.管盖,9.连结轴,10.顶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输液管药液流量控制器,包括充气管(1)、集气囊(2)、通气口(3)、加压气囊 (4)、气压调节阀(5)、操作板(6)、管槽(7)、管盖(8)、连结轴(9)和顶管柱(10)。充气管 (1)前部设置集气囊(2),充气管(1)和集气囊(2)相通连接处设有通气口(3),充气管(1) 尾部设置加压气囊(4),气压调节阀(5)设在充气管(1)中部,操作板(6)与充气管(1)顶 端连接,操作板(6)上设有管槽(7)和管盖(8),管槽(7)和管盖⑶由连结轴(9)连接,顶 管柱(10)安放在充气管(1)与管槽(7)的连接处。使用时,输液管放在管槽(7)处,盖上 管盖(8),靠加压气囊(4)充气,顶管柱(10)会往前顶出,管槽(7)内的输液管会受顶管柱的挤压,由此来控制输液管内药液流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操作简单。
权利要求一种输液管药液流量控制器,包括充气管(1)、集气囊(2)、通气口(3)、加压气囊(4)、气压调节阀(5)、操作板(6)、管槽(7)、管盖(8)、连结轴(9)和顶管柱(10),其特征在于充气管(1)前部设置集气囊(2),充气管(1)和集气囊(2)相通连接处设有通气口(3),充气管(1)尾部设置加压气囊(4),气压调节阀(5)设在充气管(1)中部,操作板(6)与充气管(1)顶端连接,操作板(6)上设有管槽(7)和管盖(8),管槽(7)和管盖(8)由连结轴(9)连接,顶管柱(10)安放在充气管(1)与管槽(7)的连接处。
专利摘要一种输液管药液流量控制器,包括充气管、集气囊、通气口、加压气囊、气压调节阀、操作板、管槽、管盖、连结轴和顶管柱。充气管前部设置集气囊,充气管和集气囊相通连接处设有通气口,充气管尾部设置加压气囊,气压调节阀设在充气管中部,操作板与充气管顶端连接,操作板上设有管槽和管盖,管槽和管盖由连结轴连接,顶管柱安放在充气管与管槽的连接处。使用时,输液管放在管槽处,盖上管盖,靠加压气囊充气,顶管柱会往前顶出,管槽内的输液管会受顶管柱的挤压,由此来控制输液管内药液流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操作简单。
文档编号A61M5/175GK201768230SQ20102050465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2日
发明者杨警予 申请人:杨警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