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40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
背景技术
临床使用注射器以及处理注射器的过程中,由于所用针帽较细,从安全角度考虑, 针帽禁止回套,且针帽与针筒的卡接不牢固,针帽容易脱落,针尖易刺伤医护人员,特别是 使用后的废弃针头没有安全保护措施,极可能造成刺伤、二次感染等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注射器的使用及处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针帽与针筒的卡接 不牢固,针帽不能回套,废弃针尖没有安全保护措施,对人员可能产生刺伤等,造成二次感 染等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安全的一次性注射器。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包括针筒、针头和针帽,其中,针头与针筒连接针栓的靠近针 头部分为圆锥形结构,且该圆锥形结构的底面边缘为凸起的支脚结构,在连接针栓靠近针 筒的部分与支脚结构之间形成凹陷;所述针帽的尾部直径略大于针筒直径,且在针帽的尾 部内设有至少一个楔形卡脚。本实用新型的针帽完全包裹废弃针头的整个部分,与针筒卡接牢固,针帽不易脱 落,结构简单,在一次性注射器的实际应用中,既保护工作人员,防止被针头刺伤造成感染, 同时使用过的废弃针头得到了安全保护,防止了运输及处理过程中的刺伤、二次感染等危害。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前的结构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后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针头1与针筒4的连接针栓3的靠近针头部 分为圆锥形结构,且该圆锥形结构的底面边缘为凸起的支脚结构2,在连接针栓3的靠近针 筒的部分与支脚结构2之间形成凹陷;所述针帽的尾部直径略大于针筒4直径,且在针帽5 的尾部内设有2个对称的楔形卡脚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针帽5安全地套在针筒4上,但不与针头结合, 可以取下;而在使用后,如图2所示,可将针帽5回套,并用力向针筒方向推,至针帽内的楔 形卡脚6通过针栓部支脚结构2,由于楔形卡脚6的回弹力以及针筒的阻力,当再次将护 帽取下时,针帽即卡在针栓部的凹陷处,完整的针头被护帽包裹,防止了针头对人员产生伤害。
权利要求一种注射器,包括针筒、针头和针帽,其特征在于针头与针筒连接针栓的靠近针头部分为圆锥形结构,且该圆锥形结构的底面边缘为凸起的支脚结构,在连接针栓靠近针筒部分与支脚结构之间形成凹陷;所述针帽的尾部直径大于头部直径,且尾部直径略大于针筒直径,在针帽的尾部内设有至少一个楔形卡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其针头与针筒连接针栓的靠近针头部分为圆锥形结构,且该圆锥形结构的底面边缘为凸起的支脚结构,在连接针栓靠近针筒的部分与支脚结构之间形成凹陷;针帽的尾部内径略大于针筒外径,且在针帽的尾部内设有至少一个楔形卡脚。本实用新型的针帽完全包裹废弃针头的整个部分,卡接牢固,针帽不易脱落,结构简单,在注射器的实际应用中,既保护工作人员,防止被针头刺伤造成感染,同时对用过的废弃针头进行安全保护,防止运输及处理过程中的二次安全危害。
文档编号A61M5/178GK201759940SQ201020527498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8日
发明者刘忠 申请人:合肥天一生物技术研究所;刘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