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担架车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47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担架车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车,特别是一种能够折叠的多功能担架车,属于担架车 的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担架车的作用与目的就是更快速,更平稳,更省力地运送伤员。经过了解,现有技 术中的担架车一般由主折叠框架机构、床身机构、下肢调节机构、折叠控制机构、护栏机构、 定向轮机构和万向轮机构组成。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结构复杂,机动性差,制造难度 大,维护不方便,购置成本高。的种类虽然形形色色,但功能均比较单一。二是担架车能直 接推上救护车,但此类担架车在一次救援中只能为一个伤员服务,多个伤员则需要多辆担 架车。并且由于救护车空间有限,不能同时容纳多辆担架车。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 造方便的多功能担架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担架车,包括折叠框架和 支撑框架,所述折叠框架包括前、后折叠组件和前、后横梁,所述横梁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导 槽,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左、右支撑管和前、后横撑管,前、后横撑管连接位于左、右支撑管之 间,前、后折叠组件连接位于前、后横梁与支撑框架之间,前、后横撑管之间连接有中间支撑 管,中间支撑管两端通过导滑管与前、后横撑管连接,折叠组件由两组连杆I、两组连杆II 和转轴构成,连杆I、连杆II相互交叉铰接构成折叠架,前后折叠架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各自 的铰接点,连杆I上端与横梁的左侧铰接,其下端与中间支撑管铰接,连杆II上端与导槽连 接,其下端与左支撑管铰接。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连杆II上端通过导滑块与横梁内侧导槽连接。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右支撑管与中间支撑管之间设有限位杆,限位 杆一端与右支撑管铰接,另一端与中间支撑管搭接。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连杆I下端与中间支撑管连接处以及连杆II下 端与左支撑管连接处分别设有避震弹簧。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连杆I和连杆II之间连接有若干支撑连杆。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支撑框架下方连接有滚轮。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整体重量轻,制造成本低,使用和维 护方便,机动性能好。
图1是多功能担架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多功能担架车的简化图。[0013]图3是横梁与连杆II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广3。多功能担架车,包括折叠框架和支撑框架,所述折叠框架包 括前、后折叠组件和前、后横梁5,所述横梁5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导槽fe,所述支撑框架包括 左支撑管2、右支撑管13、前横撑管7、后横撑管10,前横撑管7、后横撑管10连接位于左支 撑管2、右支撑管13之间,前、后折叠组件连接位于前、后横梁5与支撑框架之间,前横撑管 7和后横撑管10之间连接有中间支撑管11,中间支撑管11的两端通过导滑管9与前横撑 管7和后横撑管10连接,折叠组件由两组连杆I 4、两组连杆II 8和转轴6构成,连杆I 4、 连杆II 8相互交叉铰接构成折叠架,前后折叠架之间通过转轴6连接各自的铰接点,连杆I4上端与横梁5的左侧铰接,其下端与中间支撑管11铰接,连杆II 8上端与导槽如连 接,其下端与左支撑管2铰接。所述连杆II 8上端通过导滑块14与横梁5内侧导槽如连 接。所述右支撑管13与中间支撑管11之间设有限位杆12,限位杆12 —端与右支撑管13 铰接,另一端与中间支撑管11搭接。所述连杆I 4下端与中间支撑管11连接处以及连杆II8下端与左支撑管2连接处分别设有避震弹簧15。连杆I 4和连杆II 8之间连接有若 干支撑连杆3。支撑框架下方连接有滚轮1。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 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 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担架车,包括折叠框架和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折叠框架包括前、后 折叠组件和前、后横梁,所述横梁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导槽,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左、右支撑管 和前、后横撑管,前、后横撑管连接位于左、右支撑管之间,前、后折叠组件连接位于前、后横 梁与支撑框架之间,前、后横撑管之间连接有中间支撑管,中间支撑管两端通过导滑管与 前、后横撑管连接,折叠组件由两组连杆I、两组连杆II和转轴构成,连杆I、连杆II相互交 叉铰接构成折叠架,前后折叠架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各自的铰接点,连杆I上端与横梁的左 侧铰接,其下端与中间支撑管铰接,连杆II上端与导槽连接,其下端与左支撑管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担架车,其特征是所述连杆II上端通过导滑块与横 梁内侧导槽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担架车,其特征是所述右支撑管与中间支撑管之间 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一端与右支撑管铰接,另一端与中间支撑管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担架车,其特征是所述连杆I下端与中间支撑管连 接处以及连杆II下端与左支撑管连接处分别设有避震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担架车,其特征是连杆I和连杆II之间连接有若干 支撑连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担架车,其特征是支撑框架下方连接有滚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折叠的多功能担架车,包括折叠框架和支撑框架,所述折叠框架包括前、后折叠组件和前、后横梁,所述横梁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导槽,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左、右支撑管和前、后横撑管,前、后横撑管连接位于左、右支撑管之间,前、后折叠组件连接位于前、后横梁与支撑框架之间,前、后横撑管之间连接有中间支撑管,中间支撑管两端通过导滑管与前、后横撑管连接,折叠组件由两组连杆I、两组连杆II和转轴构成,连杆I、连杆II相互交叉铰接构成折叠架,前后折叠架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各自的铰接点,连杆I上端与横梁的左侧铰接,其下端与中间支撑管铰接,连杆II上端与导槽连接,其下端与左支撑管铰接。优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整体重量轻,制造成本低,使用和维护方便,机动性能好。
文档编号A61G1/02GK201832049SQ20102054979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奚程瑜, 陈侃, 高侃 申请人:浙江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