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内异物取出磁性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90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皮肤内异物取出磁性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磁性可将刺入皮肤内的细 小铁质异物定位,从而方便医生将异物取出的皮肤内异物取出磁性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中针对患者皮肤上刺入的铁质异物,如织机上的绣花针,工人在工作过 程中经常会出现绣花针刺入手部皮肤现象,由于绣花针的直径非常小,肉眼很难辨别,因 此患者一般需到医院进行治疗,而普遍的治疗方式是医护人员在放大镜下采用医用器具取 出,但绣花针在取出过程中往往需用手术刀剥开绣花针的周围皮肤,使刺入皮肤内的绣花 针露出足够的长度,过程中绣花针极易偏离原有位置,往往难以顺利取出,而且患者遭受了 不必要的痛苦,因此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在治疗中需要一种可将刺入皮肤的铁质异物定 位的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磁性装置将刺入皮肤内 的细小铁质异物定位,从而方便医生将异物取出的皮肤内异物取出磁性辅助装置,解决了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刺入皮肤内的细小铁质异物在取出过程中极易偏离原有位置,导致异物 难以顺利取出,使患者遭受不必要的痛苦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皮肤内异物取 出磁性辅助装置,包括底座及设于底座上的立柱,在所述立柱上设有可挠性弯曲的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与磁性电极相连,所述磁性电极通过电极开关与 电源相连。通过在立柱上设置一根连有磁性电极的连接杆,当磁性电极与电源连通时磁性 电极产生磁性,即可利用磁性电极的磁性吸引患者皮肤内的细小铁质异物,使细小铁质异 物磁化后定位,即细小铁质异物相对磁性电极的方向保持不变,由此在手术刀剥开异物周 围的皮肤时,异物在磁性力的作用下不会偏离原有的方向位置,便于异物取出,从而减少了 患者的痛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连接杆可挠性弯曲时,可通过连接杆任意改变磁性电极 的方向及磁性电极的位置,从而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变通磁性电极,使用方便。照明装置可以设在立柱上或单独设置,作为优选,在靠近磁性电极一端的连接杆 上设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固定座及设于固定座上的为可任意弯曲的定位杆,所 述固定座活动连接在连接杆上,在所述定位杆上设有朝向磁性电极的照明灯,所述照明灯 与电源相连通。通过设置照明装置,可保证刺入异物的皮肤表面具有足够的光线,确保异物 顺利取出;照明装置通过固定座活动连接在靠近磁性电极一端的连接杆上,结构简单,便于 拆装,且使照明装置与磁性电极同时移动,方便使用;照明灯固定在可任意弯曲的定位杆, 可通过定位杆任意改变照明灯的位置及照明方向,从而可根据使用需要任意调节照明灯, 使用方便。照明开关可以设置在立柱上或单独设置,作为更优选,在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照明开关。通过照明开关来控制照明装置与电源的连接,节约能源;照明开关设置在固定座上, 方便照明开关的操作使用。电极开关可以是设置在底座或立柱上的手动开关,作为优选,所述电极开关为平 置于底座一侧地面上的脚踏开关,所述电极开关一端与外置电源相连,另一端通过导线与 磁性电极相连。电极开关为脚踏开关时,即可通过脚来控制磁性电极的开通,无需手动操 作,提高工作效率,又有助于医生保持专注力,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作为更优选,所述立柱及连接杆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连接杆插接在立柱上端 的管口内,所述导线布设在立柱及连接杆的腔体内。管状结构的立柱和连接杆重量轻、成本 低;导线布设在管内时,一方面可使装置保持整洁及美观,另一方向可防止导线磨损后引发 安全事故。作为优选,所述磁性电极包括柱面壳体及同轴嵌接在柱面壳体内的线圈,所述柱 面壳体的一端与连接杆同轴相连。将线圈设置在壳体内,结构简单,安全性好;磁性电极与 连接杆同轴,使磁性电极的磁力方向朝向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使用时使磁性电极的外端对 正异物即可,方便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皮肤内异物取出磁性辅助装置具有下述优点通过磁性电极 的磁性吸引患者皮肤内的细小铁质异物,使细小铁质异物相对磁性电极的方向保持不变, 即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异物不会偏离原有的位置方向,便于异物取出,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 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挠性弯曲的连接杆可任意改变磁性电极的方向及位置,方便使用; 通过设置照明装置,可保证刺入异物的皮肤表面具有足够的光线,确保异物顺利取出;导线 布设在管内,一方面可使装置保持整洁及美观,另一方向可防止导线磨损后引发安全事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皮肤内异物取出磁性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固定座的A向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皮肤内异物取出磁性辅助装置,包括一个圆盘形的底 座1,在底座1的中部垂直焊接了一根圆管结构的立柱2,在立柱2的上端管口内插装一根 可挠性弯曲的连接杆3,连接杆3通过螺纹旋接在立柱2上,连接杆3另一端连接着一个磁 性电极4,其中的磁性电极4包括柱面壳体41,在柱面壳体41内同轴嵌装一个线圈42,柱面 壳体41的一端同轴焊接在连接杆3的端部,线圈42通过电极开关5与外置电源相连,电极 开关5为平置于底座1 一侧地面上的脚踏开关,电极开关5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置电源 相连,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磁性电极4上的线圈42相连,在靠近磁性电极4 一端的连接杆3 上装有一个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包括固定座61及连接在固定座61上的为可任意弯曲的定 位杆62,如图2所示,固定座61为长方形钢板,在固定座61 —端中部开有一个带缺口的圆 孔,连接杆3贯通穿过圆孔,在缺口间连接一个紧固螺钉,固定座61通过紧固螺钉夹紧固定 在连接杆3上,在固定座61的另一端开有一个螺纹孔,在螺纹孔内旋接固定一根圆管状定
4位杆62,在定位杆62的外侧端环形面上固定一个朝向磁性电极4的照明灯63,照明灯63 通过导线与外置电源相连,在固定座61上嵌装一个连通在照明灯63与外置电源间的照明 开关64,为了提高安全性及保持外观整洁,结构中的导线均隐藏布设在立柱2、连接杆3和 定位杆62的管腔内。使用时,将患者的刺入异物部位向上平置在手术台平面上,拉动磁性电极4至手 术部位的上方,打开照明开关64,并使磁性电极4垂直指向手术部位后拉近磁性电极4与手 术部位的距离,再脚踩启动电极开关5,即可实施手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 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皮肤内异物取出磁性辅助装置,包括底座⑴及设于底座⑴上的立柱(2),其 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2)上设有可挠性弯曲的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固定在 立柱(2)上,另一端与磁性电极(4)相连,所述磁性电极(4)通过电极开关(5)与电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内异物取出磁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磁性电 极(4) 一端的连接杆(3)上设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固定座(61)及设于固定座 (61)上的为可任意弯曲的定位杆(62),所述固定座(61)活动连接在连接杆(3)上,在所述 定位杆(62)上设有朝向磁性电极(4)的照明灯(63),所述照明灯(63)与电源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内异物取出磁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座 (61)上设有照明开关(6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皮肤内异物取出磁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电极开关(5)为平置于底座(1) 一侧地面上的脚踏开关,所述电极开关(5) —端与外置电 源相连,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磁性电极(4)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肤内异物取出磁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 及连接杆(3)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连接杆(3)插接在立柱(2)上端的管口内,所述导线 布设在立柱(2)及连接杆(3)的腔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皮肤内异物取出磁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磁性电极(4)包括柱面壳体(41)及同轴嵌接在柱面壳体(41)内的线圈(42),所述柱面壳 体(41)的一端与连接杆(3)同轴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肤内异物取出磁性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电极 (4)包括柱面壳体(41)及同轴嵌接在柱面壳体(41)内的线圈(42),所述柱面壳体(41)的 一端与连接杆(3)同轴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辅助设备,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磁性装置将刺入皮肤内的细小铁质异物定位,从而方便医生将异物取出的皮肤内异物取出磁性辅助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刺入皮肤内的细小铁质异物在取出过程中极易偏离原有位置,导致异物难以顺利取出,使患者遭受不必要的痛苦等的技术问题,它包括底座及设于底座上的立柱,在所述立柱上设有可挠性弯曲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与磁性电极相连,所述磁性电极通过电极开关与电源相连。
文档编号A61B17/50GK201879800SQ20102060037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0日
发明者王国根 申请人:王国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