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颅内血肿ct定位导向穿刺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590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颅内血肿ct定位导向穿刺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设备,是一种多功能的颅内血肿导向穿刺仪器,主要为 当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的两大主流派手术(硬通道和软通道血肿清除技术)作定位导 向穿刺的工具。
背景技术
脑血管病每年发病病例数较多,在各种死因中脑血管病被列为第一位或第二位, 是对各国居民造成严重危害的最重要疾病之一。脑血管病不仅每年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由于它的高致残率还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对脑血管病的防治中,高血压性 脑出血的治疗是主要的难点和重点。在我国十几亿人口日趋老年化的社会里,今后如何做 好高血压脑出血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发明一种优良的针对颅内血肿的定位穿刺的手术器械 及先进的治疗技术,它既能顺利、安全地处清除脑内血肿、又能极大地减少正常脑组织损 伤,完成好挽救生命与减少功能损伤的作用,这是多年以来广大医患长久的期盼。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发明了两种较成熟的、以“微创穿刺”方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 血的治疗技术。其中一种叫“WTF-1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它是以一根自带钻头的钢针 直接钻透头颅到达血肿,抽吸和治疗引流血肿(称硬通道微创技术);另一种是先以手锥锥 颅,再通过锥颅孔用软管穿刺血肿(称软通道微创技术)。两种技术较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显 著的优点,目前在国内广泛推广,共做了几十万例手术,极大地推动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治 疗技术的进展,足见两种技术在脑血管病防治中的分量。然而软、硬通道穿刺术的钻颅(或 采用手锥锥颅)、血肿定位和穿刺等,是靠手工和肉眼目测来完成的。初学者或缺乏经验者 极易犯错,手工操作难以做到精确,容易出现误差、定位和穿刺缺乏严谨科学性,曾因此发 生过不少穿刺损伤和引发死亡的案例。为了提高穿刺的精准度、避免穿刺引发正常组织损 伤,在2002年1月31日,曾申请了一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定向仪”专利技术,于2002年 12月11日公告,公告号为CN2524706Y。该仪器能定位、导向穿刺到设置在颅内任何靶点位 置。已经开发成与WTF-I型颅内血肿微创针配套的立体定向穿刺仪(又名WTF-I型颅内血 肿穿刺辅助定位器),此仪器的推广应用使硬通道技术日臻完美,目前已公开上市了两年时 间。软通道技术普及推广始于近年,由于“WTF-1型颅内血肿穿刺辅助定位器”不能 用于软通道微创技术,还没有与之配套的导向穿刺仪器,目前仍沿用手工锥颅和目测方法 定位。电动、手锥锥颅和血肿穿刺操作如果没有器械的依托和固定的导向引导,可能出现定 位穿刺误差进而影响到手术效果。用力锥颅时手锥的晃动和眼力定位产生的偏差是不可避 免的,如引起锥颅孔偏离、锥孔大小不等、锥孔的轴向偏离靶位;或因肉眼定位误差形成 的穿刺方向偏离而达不到血肿腔(抽不出瘀血),以至不得不去重复穿刺或发生穿刺正常脑 组织、脑血管损伤等。因此,如果在有可能发生偏差的情况下操作即不能完全确保疗效和手 术顺利,特别对颅内较小的目标点穿刺时,精确定位对确保穿刺成功显得特别重要。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临床经验总结,在用微创技术处理脑出血患者时,重要 的是防止再出血和脑组织的损伤,否则你的治疗将是功亏一篑。微创穿刺引流术是对颅内 看不见的目标进行穿刺,决不能有半点马虎粗糙,必须力求定位的方法科学、定位精确、辅 以定向穿刺仪器作导向穿刺。这是确保医疗质量,保证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前提。如果手术 医生能排除错误的主观臆断干扰、普遍使用定向仪为微创手术导向,尽管安装导向穿刺仪 可能稍微会多用去几分钟时间,但由于它会因此避免许多不必要损伤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 发生,因此普遍认为能提高治疗质量和减少各种医疗纠纷,这将会极大地有利于医患双方。本实用新型不同于传统定向仪结构,采用非框架和自动固定结构技术大大简化了 无关结构和制作工艺。原理上它既有沿用“两点法定位”的穿刺设计,又包含了为采用经额 穿刺的“软通道微创技术”量身打造一种“三点定位法”的穿刺导向结构。能同时用于硬通道 的“WTF-1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和用于“软通道技术”的导向穿刺。其构造比“WTF-1 型颅内血肿穿刺辅助定位器”构造更简单、重量更轻、操作更快捷、实用范围更广、制作成本 更低而精度不减。除此以外,颅内血肿导向穿刺仪还具有对颅内可显示目标、脑室、病灶、靶 点进行CT导向穿刺、取活检、释放药物及颅压监测传感器功用等。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技术方案是,包括横板A、横板B、L型座A、L型座B,其横 板A和横板B两端分别插入L型座A水平板孔内、L型座B水平板孔内,止动螺钉A和止动 螺钉B与L型座A水平板端面孔内螺纹啮合,止动螺钉C和止动螺钉D与L型座B水平板 端面孔内螺纹啮合。本实用新型,横板A中间有2-6个螺纹孔A。本实用新型,L型座A竖直板上有2-5个螺纹孔B。本实用新型,L型座B竖直板上有2-5个螺纹孔C。本实用新型,横板A侧端面呈凸条插入横板B侧端面凹槽内。本实用新型定位原理是在头颅CT扫描平面成像片上,选择一个穿刺点和一个 对应定位点穿刺的定位方法称“两点法定位”,它适用于侧方横向穿刺的定位;选择一个穿 刺点和两个对应定位点则称“三点法定位”,它适用于在同侧头颅内,经前后纵向穿刺的定 位)。后者将对应点的长轴缩短,并转移至头的两侧以便于划线及头颅固定,其原理完全同 两点定位法。使用本实用新型定位及导向穿刺安装方法1. CT扫描前在头皮上预置标记物。2. CT扫描后选择最大血肿层面,将其位置画在头皮上,并在头皮上记录与标记物 距离。“两点法定位”定位与安装于CT屏幕上,将血肿侧选近血肿头皮点为穿刺点,由 此点向血肿中心延长直至对侧头皮,此点即对应点。再分别在头皮上记录标记两点的位置。 安装时使L型座A、B竖直板平行血肿层面,选两竖直板上间距2cm的两对4个螺孔做固定。 其中一对先对准穿刺及相映对应点旋进螺丝固定头颅,待另一对以任意点旋进紧固后,退 出穿刺点螺丝即可安装成穿刺孔道进行钻颅穿刺。4. “三点定位法”定位点设定及定位器安装确定经额软通道穿刺的定位点是通 过CT软件实现的。利用CT配置的“网格线”“矩形线”“十字线”等软件工具和图像移动功能,将最大层面图像中血肿的中轴线与CT屏幕上一垂直线重合,穿刺点位于血肿中轴 线与前额皮肤的交叉点。两侧方对应定位点的长短选择在距前额下方8—Ilcm的位置。可 在头皮上将两对应点的位置标记出来,采用“网格线定位”定位时将一目了然。安 装定位仪时先将两对应点经L型座A、B的竖直板螺孔针固定,滑动横板穿刺孔 对准头皮穿刺点,在离穿刺孔2cm的位置再旋紧一颗固定螺丝,拔出穿刺孔定位针后即可 通过此孔钻颅(锥颅)、穿刺。本实用新型设计理念先进新颖,结构原理极其简单,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制作成 本低廉,定位精确和安装方便快捷等优点,较之WTF-I型辅助定位器的结构功能更胜一筹。 “颅内血肿导向穿刺仪”兼容“软通道微创技术”同样也适用于硬通道的“WTF-1型颅内血 肿微创清除技术”,它不仅可以为软管穿刺导向,还可以为手锥锥颅进行导向,使锥颅变得 非常稳定轻松,使定位穿刺更精确。除此以外,颅内血肿导向穿刺仪还有多种用途,可对颅 内可显示目标、脑室、病灶、靶点进行穿刺,完成取活检、放置药物及颅压监测头等功用。我 们相信,CT导向穿刺仪的加入,将给软通道技术乃至整个微创颅内清除技术带来质的飞跃。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横板A 2-横板B 3-螺纹孔A 4_L型座A 5-螺纹孔B 6_止动螺 钉A 7-止动螺钉B 8-L型座B 9-螺纹孔C 10-止动螺钉C 11-止动螺钉D。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包括横板Al、横板B2、L型座A4、L型座B8,其横板Al和横板B2两端 分别插入L型座A4水平板孔内、L型座B8水平板孔内,止动螺钉A6和止动螺钉B7与L型 座M水平板端面孔内螺纹啮合,止动螺钉ClO和止动螺钉Dll与L型座B8水平板端面孔 内螺纹啮合。横板Al中间有2-6个螺纹孔A3。L型座A4竖直板上有2_5个螺纹孔B5。L 型座B8竖直板上有2-5个螺纹孔C9。横板Al侧端面呈凸条插入横板B2侧端面凹槽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颅内血肿CT定位导向穿刺仪,包括横板A (1)、横板B (2)、L型座A(4)、 L型座B (8),其特征在于横板A (1)和横板B (2)两端分别插入L型座A (4)水平板孔 内、L型座B (8)水平板孔内,止动螺钉A (6)和止动螺钉B (7)与L型座A (4)水平板端 面孔内螺纹啮合,止动螺钉C(IO)和止动螺钉D (11)与L型座B (8)水平板端面孔内螺纹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颅内血肿CT定位导向穿刺仪,其特征在于横板 A (1)中间有2-6个螺纹孔A (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颅内血肿CT定位导向穿刺仪,其特征在于L型 座A (4)竖直板上有2-5个螺纹孔B (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颅内血肿CT定位导向穿刺仪,其特征在于L型 座B (8)竖直板上有2-5个螺纹孔C (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颅内血肿CT定位导向穿刺仪,其特征在于横板 A (1)侧端面呈凸条插入横板B (2)侧端面凹槽内。
专利摘要多功能颅内血肿CT定位导向穿刺仪涉及医用设备。其横板A(1)和横板B(2)两端分别插入L型座A(4)水平板孔内、L型座B(8)水平板孔内,止动螺钉A(6)和止动螺钉B(7)与L型座A(4)水平板端面孔内螺纹啮合,止动螺钉C(10)和止动螺钉D(11)与L型座B(8)水平板端面孔内螺纹啮合。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装配方便,重量轻,成本低,操作快捷实用,对规范化的软通道技术及微创颅内清除技术带来质的飞跃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1861763SQ20102061322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8日
发明者张清忠 申请人:张清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