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环形治疗刀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06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温等离子环形治疗刀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外科手术医疗仪器,特别是一种射频等离子手术刀头。
背景技术
手术治疗是一种风险比较高的医疗方案,其中出血量大及出血后血液阻碍了医生 对实施手术部位观察视线就是产生危险的一方面,现在的“等离子体”技术在医疗手术上的 运用,使用得手术的风险得到很大的降低,“等离子体”——即,以电能激发介质产生等离子 体,等离子体中的高速带电粒子直接打断分子键,使蛋白质等组织裂解汽化成H2,02,C02, N2和甲烷等低分子量气体,从而实现微创效应,并且能在进行手术的同时对手术面实施止 血,“等离子体”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有利作用正是医学发展的趋势。等离子体技术是以治疗仪产生需要的电极,然后输送到手术刀头上来实现的,刀 头即相当于普通手术的手术刀,用于进行切割。但是,目前的刀头其形式单一,满足不了某些手术的实施需要。在实施不同的手术 时,所需要的刀头结构应该是不同的。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低温等离子环形治疗刀头,在用于消融、止 血方面的手术治疗上非常便于手术实施。本实用新型为以下结构它与治疗仪相联接,包括手柄1、将手柄1和刀头连接的刀杆2、刀杆2内提供电极 的导线;刀头为内外端,分为外环电极4和内环电极3,即外端构成一环形,在环形中心位置 设置内端,内端为环形状,与外端同心。刀头端的为外环电极4和内环电极3分别与刀杆2 内的导线连接,内端与外端形成有等离子体的双极。本实用新型的刀头前端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刀头内外极的前端接触出 血点进行止血,也可以利用刀头内外两极之间形成一个圆形的面,对渗血面进行止血,同时 该刀头也可以对局部组织进行消融、凝固治疗。

图1本实用新型刀头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在刀头手柄1上设置有开关,手柄1后端的接线插口与治疗仪相接,治疗仪分别为 针头的内外两极输入不同电位的电极,使刀针头内外极之间产生电位差,形成等离子体,用 于对手术实施部位进行消融,同时止血。当出血部位为一个点时,可以只利用刀头前端接触 出血点进行止血,当出血部位为一个大的面时,利用刀头针尖内外极之间形成一个面,对渗血面进行止血。 上面已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 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型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低温等离子环形治疗刀头,与治疗仪相联接,包括手柄(1)、将手柄(1)和刀头连接 的刀杆O)、设置在刀杆(2)前端的刀头、刀杆O)内提供电极的导线;其特征于,所述的刀 头为内外端,分为外环电极(4)和内环电极(3),即外端构成一环形,在环形中心位置设置 内端,内端为环形状,与外端同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等离子环形治疗刀头,其特征在于,刀头的为外环电极 ⑷和内环电极⑶分别与刀杆⑵内的导线连接,内端与外端形成有等离子体的双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低温等离子环形治疗刀头,它与治疗仪相联接,包括手柄、刀杆、设置在刀杆前端的刀头、刀杆内提供电极的导线;刀头为内外端,分为外环电极和内环电极,即外端构成一环形,在环形中心位置设置内端,内端为环形状,与外端同心。刀头的内端与外端分别与刀杆内的导线连接,内端与外端形成有等离子体的双极。本实用新型的刀头前端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刀头内外极的前端接触出血点进行止血,也可以利用刀头内外两极之间形成一个圆形的面,对渗血面进行止血,同时该刀头也可以对局部组织进行消融、凝固治疗。
文档编号A61B18/14GK201861756SQ20102062442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5日
发明者何朝东, 李政 申请人:成都美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