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臂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56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上臂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肌电、电动控制上肢假肢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上臂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上肢假肢的发展,在假手方面最具代表性并最大量生产使用的是索控假手、 电动控制假手和肌电控制假手。索控假手是单纯依靠绳索来控制假手动作,是一种纯机械 式的运动。而电动控制假手和肌电控制假手是分别依靠电动开关和肌电信号来控制的假 手。无论是索控假手,还是肌电和电动假手它们都需要通过臂筒来和患者的残肢相连接,才 能完成假肢的功能。在众多的残肢缺失者中,有很多是连肘关节一起截掉的上臂截肢者,因 此在给这些患者安装假肢时,一般是选择三自由度假肢,也就是手头、腕、肘三者。在具体实 际安装过程中,为了使患者更好的发挥假肢的功用,能够对日常生活起到一定的辅助功能, 比如端杯子喝水,拿汤匙吃饭,如果上臂筒是固定的,一旦安装角度不对,患者很难完成以 上动作。因此对上臂筒的安装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在上臂安装中,上臂能够旋转,能够任意 调节上臂角度,对患者完成喝水、吃饭的动作就很有帮助。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患者很方便完成 日常喝水、吃饭动作的上臂旋转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上臂旋转机构,分为上、中、 下三部分,分别通过两只螺钉相连接,上部分为连肘套,中部分为旋转座,下部分为上臂接 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芯按锥度方向插入旋转座的锥孔内,旋转座上的两圆弧形凸台和 上臂接套的直边圆环内孔相配合,连肘套开孔端端面和上臂接套直边圆环端面相接触,连 肘套、旋转座和上臂接套相互之间可绕回转轴作360度旋转。所述的两只螺钉依次通过连肘套上的沉头孔、锥芯上的铜嵌件螺纹、连肘套上的 盲孔,把连肘套、旋转座、锥芯、上臂接套连接起来。所述的连肘套为一端开孔,一端敞口的圆柱形,材料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注塑而 成。连肘套敞口的一端在圆周上呈90度的相对位置上有两个半圆形缺口,在连肘套开孔的 一端的内臂有四个凸台,四个凸台两两对应,其中两个凸台上开有贯穿的沉头孔,另两个凸 台上开有盲孔。所述的旋转座是带有台阶的圆柱体,在小圆柱体上有两个凸台,两凸台上各有一 个半圆形的带有锥度的孔,在其成90度方向各有一个圆弧边凸台,在旋转座的底面上有一 矩形孔。所述的锥芯为半圆形带有锥度的长方体,其锥度与旋转座上凸台内孔的锥度相 同,锥芯的内部带有铜嵌件螺纹。所述的上臂接套为一端带锥度,另一端为直边的圆环,直边圆环内径要小于带锥 度端内径。[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调节两螺钉,达到调节连肘套和上臂接套的松紧程度。由于 连肘套、旋转座和上臂接套均是回转体,可以绕公共轴线进行360度回转。能够任意调节上 臂角度,对患者完成喝水、吃饭的动作就很有帮助。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肘套主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座主视图。图5是图4的局部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锥芯剖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臂接套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臂旋转机构,包括连肘套1,旋转座2,螺钉3,锥芯 4,上臂接套5。锥芯4按锥度方向插入旋转座2的锥孔内,旋转座上的两圆弧形凸台和上臂 接套的直边圆环内孔相配合,连肘套开孔端端面和上臂接套直边圆环端面相接触。由于连 肘套、旋转座和上臂接套均是回转体,且具有公共回转轴线,因此它们之间可以绕公共轴线 进行360度回转。两只螺钉3依次通过连肘套1上的沉头孔1-3-1、锥芯4上的铜嵌件螺纹 4-1、连肘套1上的盲孔1-3-2,把连肘套1、旋转座2、锥芯3、上臂接套5连接起来。通过调 节两螺钉,使得锥芯在连肘套凸台上的锥孔内运动,从而带动上臂接套和连肘套之间挤压 力发生变化,达到调节连肘套和上臂接套的松紧程度。由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臂旋转机构的连肘套主视图和俯视剖面图。连 肘套敞口的一端在圆周上呈90度位置上有两个半圆形缺口 1-1,为安装肘关节预留位置准 备。在其缺口两边各有两个圆孔1-2,为固定肘关节用。在连肘套开孔的一端的内臂有四个 凸台1-3,四个凸台分布在两缺口的正下方且两两对应,其中两个凸台上开有贯穿的沉头孔 1-3-1,另两个凸台上开有盲孔1-3-2。由图4、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臂旋转机构的旋转座俯视视图和局部剖视 图。旋转座2是带有台阶的圆柱体,在小圆柱体上有两个凸台3-1,两凸台上各有一个半圆 形的带有锥度的孔3-1-1,在其成90度方向各有一个圆弧边凸台3-2呈对称分布,在旋转座 的底面上有一矩形孔3-3。由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臂旋转机构的锥芯剖面图。锥芯4为半圆形带有锥 度的长方体,其锥度与旋转座2上凸台内孔的锥度相同,锥芯4的内部带有铜嵌件螺纹4-1。由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臂旋转机构的上臂接套主视图。上臂接套为一端带 锥度,外表面滚花5-1,便于和上臂手臂筒抽真空时增加两者之间的牢固度,另一端为直边 的圆环,直边圆环内径要小于锥度端内径。
权利要求1.一种上臂旋转机构,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三部分通过两只螺钉C3)相连接,上部分 为连肘套(1),中部分为旋转座O),下部分为上臂接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芯(4) 按锥度方向插入旋转座O)的锥孔内,旋转座上的两圆弧形凸台和上臂接套(5)的直边圆 环内孔相配合,连肘套⑴开孔端端面和上臂接套(5)直边圆环端面相接触,连肘套(1)、旋 转座( 和上臂接套( 相互之间可绕回转轴作360度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臂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只螺钉(3)依次 通过连肘套(1)上的沉头孔(1-3-1)、锥芯(4)上的铜嵌件螺纹G-1)、连肘套(1)上的盲 孔(1-3-2),把连肘套(1)、旋转座(2)、锥芯(3)、上臂接套(5)连接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臂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肘套(1)为一端 开孔,一端敞口的圆柱形,材料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注塑而成,连肘套(1)敞口的一端在圆 周上90度的相对位置上有两个半圆形缺口(1-1),在连肘套(1)开孔的一端的内臂有四个 凸台(1-3),四个凸台两两对应,其中两个凸台上开有贯穿的沉头孔(1-3-1),另两个凸台 上开有盲孔(1-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臂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座(2)是带有 台阶的圆柱体,在小圆柱体上有两个凸台(3-1),两凸台上各有一个半圆形的带有锥度的孔 (3-1-1),在其成90度方向各有一个圆弧边凸台(3-2),在旋转座O)的底面上有一矩形孔 (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臂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芯(4)为半圆形 带有锥度的长方体,其锥度与旋转座上凸台内孔的锥度相同,锥芯的内部带有铜嵌件螺纹 (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臂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臂接套(5)为一 端带锥度,另一端为直边的圆环,直边圆环内径要小于带锥度端内径。
专利摘要一种上臂旋转机构,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三部分通过两只螺钉(3)相连接,上部分为连肘套(1),中部分为旋转座(2),下部分为上臂接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芯(4)按锥度方向插入旋转座(2)的锥孔内,旋转座上的两圆弧形凸台和上臂接套(5)的直边圆环内孔相配合,连肘套(1)开孔端端面和上臂接套(5)直边圆环端面相接触,连肘套(1)、旋转座(2)和上臂接套(5)相互之间可绕回转轴作360度旋转。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调节两螺钉,达到调节连肘套和上臂接套的松紧程度。能够任意调节上臂角度,对患者完成喝水、吃饭的动作就很有帮助。
文档编号A61F2/54GK201906037SQ20102065482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
发明者傅丹琦 申请人:丹阳假肢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