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腹膜透析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75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腔腹膜透析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腹膜透析管。
背景技术
1923年,德国医师Ganter首次向一例梗阻性肾病所致的尿毒症病人腹腔灌入 1.5 L盐溶液,当腹腔内液体被引流出后,病人的症状有了一些改善。1965年Tenclihoff等 人创造了 TenddiofT透析管,成功的解决了重复应用腹膜通路的问题,为长期腹膜透析的 开展铺平了道路。随后,Ganter总结了腹膜透析的方法,首次提出了腹膜透析的概念。1976 年,Popovich等在氮平衡的基础上提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dialysis, CAPD),使病人可不依赖医院和特殊设备自行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已有大量透 析登记资料支持透析开始前3年腹膜透析患者的存活率高于血液透析患者,因此,对终末 期肾病(end-stage renaldisease, ESRD)患者的一体化治疗提倡首选腹膜透析治疗。较血液透析而言,腹膜透析不仅具有无需特殊饮食控制、无需大型医疗设备、操作 简便安全等优势,而且,腹膜透析对代谢产物清除率高,尤其是对中分子物质、β 2微球蛋白 及一些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素的清除率比其他透析方法高;腹膜透析过程中没有血流动力学 的急剧变化和体液容量、血液生化的起伏变化,从而降低了由于内环境不稳定而引发透析 并发症的概率,如失衡综合征、血压急剧变化及心律失常、心搏骤停等;由于不全身使用肝 素,因而对机体的凝血功能影响也较小。目前,临床常用目前临床上采取手术切开法或腹腔镜下放置腹透管,腹腔游离式 或腹壁或盆腔内缝合固定部分管式。多选用美国百特公司生产的双涤纶袖套直式或卷曲的 Ttendd1OfT腹膜透析导管。也有采用J形膀胱造口管直接经腹腔穿刺进行腹膜透析的,该 法主要用于抢救特殊患者,置管留置时间无需太长(一般不宜超过2个月),该法不足之处 在于造瘘管直接从腹腔引出,没有普通腹透管双cuff的屏障,容易导致感染。腹膜透析Tenddioff管置入术极易产生漂管现象,通俗说法叫“腹膜管移位”,会 造成患者腹膜液引流不畅、透析不充分,更使部分病人不得不再次接受手术复位或转为血 液透析治疗,增加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目前,腹膜透析使用比例在大多数国家仍远远低于血液透析。高退出率是影响腹 膜透析使用比例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腹膜透析技术在不断进步,仍有部分患者因为种种 原因退出腹膜透析治疗,其中漂移、堵管就占了一定的比例。腹透置管术中对腹透管的远端进行精确放置和缝合固定能有效降低术后腹透管 的漂移率、堵塞率及延长腹透管的可用寿命,但至少需3个腹壁戳孔来置入器械进行操作, 相对增加术后发生腹膜透析液渗漏的潜在危险。国外学者有借助于内径略粗的穿刺针,最 终使腹透管固定于前腹壁。此法操作简便,损伤较小,且把腹透管固定于前腹壁,消除了腹 透管与前腹壁的间隙,避免了小肠进入腹透管与腹壁的间隙造成机械性梗阻。但导管所固 定部位并非腹透管的远端,因此,长期腹膜透析的效果及相应腹透管的漂移率和堵塞率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目前无统计数据,但从解剖结构及物理原理来分解,长期腹膜透析者腹 透管漂移率可能仍高。有临床研究认为,漂管与剧烈活动、脏器推移、浮力及体位有关。及 时发现导管移位并采取有效措施,可保证腹膜透析管通畅,腹膜透析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腔腹膜透析管,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腹膜透析管漂 管、堵管、感染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腔腹膜透析管,包括一腹 膜透析管的管体,所述腹膜透析管的前段呈弧形,所述透析管内设有一透液管管道,所述透 液管管道设置在腹膜透析管的弧形靠外侧;所述透析管的前端管体的弧形内侧的管壁内设 有一水囊,所述水囊与一注水管相连;所述透液管的前端管体的管壁两侧设有一个以上椭 圆形开孔,所述开孔为透液孔。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腹膜透析管的前段呈弧形,并且该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120 150°,更优选为13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腹膜透析管的近接口处设有一通孔,所述注水管的下段穿 过通孔设置在腹膜透析管内;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注水管的下段贴合设置在腹膜透析 管内;另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注水管的下段设置在腹膜透析管的弧形内侧的管壁内。 注水管的上段设有与注射器连接的连接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注水管的上段尾部还设有 一双层封闭帽,例如一镙帽状双层保护罩。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腹膜透析管的轴向长度为280 450毫米;优选为观0 430毫米;腹膜透析管前端的50 80毫米管体为弧形,并且该弧形管体的两侧设有椭圆形 开口,所述椭圆形开口的长轴为5 8毫米,短轴为2 2. 5毫米;所述管体的两侧是指垂 直于弧形所在平面的两侧;所述透析管前端的50 80毫米管体的弧形内侧的管壁内设有 一水囊,该水囊可容纳8 15毫升水溶液。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腹膜透析管的内径为3. 5 6毫米,外径为6 8毫米。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腹膜透析管的接口处设有一双层封闭帽,优选为一次性无 菌保护帽。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根据脏器解剖结构的要求和透析液进出时的物理特性及水 囊重力关系,创造性地设计一双腔特殊结构和性能的腹膜透析管,以解决目前透析管漂移 和大网膜包裹等问题;双腔腹膜透析管前端为弧形,弧形两侧为长椭圆形透液孔,避免纤维 蛋白等堵塞和刺激盆腔脏器,加上该管末端加水囊结构的设计,减少浮力,弧形背侧椭圆孔 稍上Imm处有小透孔,降低透析液流速、避免液体排出时虹吸作用所致的网膜及肠管吸附 现象。临床上可以在置管时注入或日后出现漂管时在水囊管注入8-15ml生理盐水,因重力 关系,防止了导管漂移或使导管复位。弧形结构避免导管壁对脏壁的接触而引起小腹不适 和隐痛。为预防感染,腹膜透析管的接口处设有一双层封闭帽,优选为一次性无菌保护帽。 以减少重置管或由此被迫的停止腹透治疗,相应降低了医疗费,为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迎 得选择移植时间等效果。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双腔腹膜透析管的弧形前端设有水囊,可以通过向水囊中注水,增加管体的重量,从而防止透析管漂移或使透析管复位;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双腔腹膜透析管的弧形前端设有椭圆形透液孔,避免纤维蛋 白等堵塞和刺激盆腔脏器。3、腹膜透析管的接口处设有一双层封闭帽,避免人为造成的感染。
图1是实施例中未注水的双腔腹膜透析管的主视图;图2是实施例中未注水的双腔腹膜透析管的剖面图;图3是实施例中注水的双腔腹膜透析管的剖面图;其中1、透液管管道;2、水囊;3、注水管;4、透液孔/开孔;5、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2、3所示,一种双腔腹膜透析管,包括一腹膜透析管的管体, 所述腹膜透析管的内径为3. 5毫米,外径为6毫米。所述腹膜透析管的轴向长度为300毫米,所述腹膜透析管的前端的50毫米呈弧 形,该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35°,所述透析管内设有一透液管管道1,所述透液管管道1设 置在腹膜透析管的弧形靠外侧;所述透析管的前端的50毫米管体的弧形内侧的管壁内设 有一水囊2,该水囊2可容纳8毫升水溶液,所述水囊2与一注水管3相连;所述透液管1的 前端管体的管壁两侧设有一个以上椭圆形开孔4,所述椭圆形开口的长轴为5毫米,短轴为 2毫米;所述开孔为透液孔4。所述腹膜透析管的近接口 5处设有一通孔,所述注水管的下段穿过通孔设置在腹 膜透析管内;所述注水管的下段设置在腹膜透析管的弧形内侧的管壁内。未注水的双腔腹膜透析管如图1、2所示,临床上可以在置管时注入或日后出现漂 管时在水囊管注入8毫升生理盐水,注水后的双腔腹膜透析管如图3所示,因重力关系,防 止了导管漂移或使导管复位。实施例二 参见图1、2、3所示,一种双腔腹膜透析管,包括一腹膜透析管的管体, 所述腹膜透析管的内径为6毫米,外径为8毫米。所述腹膜透析管的轴向长度为450毫米,所述腹膜透析管的前端的80毫米呈弧 形,该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45°,所述透析管内设有一透液管管道1,所述透液管管道1设 置在腹膜透析管的弧形靠外侧;所述透析管的前端的70毫米管体的弧形内侧的管壁内设 有一水囊2,该水囊2可容纳15毫升水溶液,所述水囊2与一注水管3相连;所述透液管1 的前端管体的管壁两侧设有一个以上椭圆形开孔4,所述椭圆形开口的长轴为7毫米,短轴 为2. 5毫米;所述开孔为透液孔4。所述腹膜透析管的近接口 5处设有一通孔,所述注水管的下段穿过通孔设置在腹 膜透析管内;所述注水管的下段设置在腹膜透析管的弧形内侧的管壁内。未注水的双腔腹膜透析管如图1、2所示,临床上可以在置管时注入或日后出现漂 管时在水囊管注入8毫升生理盐水,注水后的双腔腹膜透析管如图3所示,因重力关系,防 止了导管漂移或使导管复位。[0034]实施例三一种双腔腹膜透析管,包括一腹膜透析管的管体,所述腹膜透析管的内 径为5毫米,外径为7毫米。所述腹膜透析管的轴向长度为280毫米,所述腹膜透析管的前端的50毫米呈弧 形,该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5°,所述透析管内设有一透液管管道,所述透液管管道设置 在腹膜透析管的弧形靠外侧;所述透析管的前端的50毫米管体的弧形内侧的管壁内设有 一水囊,该水囊可容纳8毫升水溶液,所述水囊与一注水管相连;所述透液管的前端管体的 管壁两侧设有一个以上椭圆形开孔,所述椭圆形开口的长轴为7毫米,短轴为2. 5毫米;所 述开孔为透液孔。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腹膜透析管的近接口处设有一通孔,所述注水管的下段穿 过通孔设置在腹膜透析管的弧形内侧的管壁内,注水管的上段设有与注射器连接的连接 部,注水管的上段尾部还设有一封闭帽,例如一镙帽状保护罩。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腹膜透析管的接口处设有一双层封闭帽,优选为一次性无 菌保护帽。临床上可以在置管时注入或日后出现漂管时在水囊管注入8毫升生理盐水,因重 力关系,防止了导管漂移或使导管复位。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 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双腔腹膜透析管,包括一腹膜透析管的管体,所述透析管内设有一透液管管道, 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膜透析管的前段呈弧形,所述透液管管道设置在腹膜透析管的弧形靠 外侧;所述透析管的前端管体的弧形内侧的管壁内设有一水囊,所述水囊与一注水管相连; 所述透液管的前端管体的管壁两侧设有两排椭圆形开孔,所述开孔为透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腹膜透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膜透析管的前段呈弧 形,并且该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1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腔腹膜透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膜透析管的前段呈弧 形,并且该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腹膜透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膜透析管的近接口处 设有一通孔,所述注水管的下段穿过通孔设置在腹膜透析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腔腹膜透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的下段贴合设置 在腹膜透析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腔腹膜透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的下段设置在腹 膜透析管的弧形内侧的管壁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腹膜透析管,其特征在于,注水管的上段设有与注射器 连接的连接部,注水管的上段尾部还设有一双层封闭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腹膜透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膜透析管的轴向长度 为280 450毫米;腹膜透析管前端的50 80毫米管体为弧形,并且该弧形管体的两侧设 有椭圆形开口,所述椭圆形开口的长轴为5 8毫米,短轴为2 2. 5毫米;所述管体的两 侧是指垂直于弧形所在平面的两侧;所述透析管前端的50 80毫米管体的弧形内侧的管 壁内设有一水囊,该水囊可容纳8 15毫升水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腹膜透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膜透析管的内径为 3. 5 6毫米,外径为6 8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腹膜透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膜透析管的接口处设 有一双层封闭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腹膜透析管,所述双腔腹膜透析管,包括一腹膜透析管的管体,透析管内设有一透液管管道,所述腹膜透析管的前段呈弧形,所述透液管管道设置在腹膜透析管的弧形靠外侧;所述透析管的前端管体的弧形内侧的管壁内设有一水囊,所述水囊与一注水管相连;所述透液管的前端管体的管壁两侧设有一个以上椭圆形开孔,所述开孔为透液孔。由于上述双腔腹膜透析管的弧形前端设有水囊,可以通过向水囊中注水,增加管体的重量,从而防止透析管漂移或使透析管复位;由于上述双腔腹膜透析管的弧形前端设有椭圆形透液孔,避免纤维蛋白等堵塞和刺激盆腔脏器;腹膜透析管的接口处设有一双层封闭帽,有效预防感染。
文档编号A61M1/28GK201921182SQ20102065920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4日
发明者徐溢涛, 李红英, 柴华旗, 梅家祺, 钱久荣 申请人:李红英, 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 钱久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