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辅酶q10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002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有辅酶q10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辅酶QlO (以下记为CoQlO)和种子处理物的CoQlO的生物体吸收性优异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口服摄取用组合物的医药品和功能性食品。
背景技术
CoQlO别名也被称为辅酶Q10、维生素Q、乌比醌类,其熔点约为48°C几乎不溶于水。CoQlO是作为细胞中的线粒体经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高能磷酸化合物的ATP时的辅酶的必需物质。另外CoQlO还存在于细胞膜、高尔基体、核糖体等的线粒体以外的膜体系中, 是作为清除生物体内产生的过氧化物质的抗氧化物质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类维生素物质。另外,CoQIO,作为充血性心衰的治疗药物和基于CoQlO的抗氧化作用的抗衰老物质,广泛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的领域。CoQlO也在生物体内合成,在食品中的肉类或蛋中每Ig干燥物中含有数μ g左右。 然而,CoQlO的生物体内的合成量容易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和缺乏,CoQlO含量高的天然食品材料也极为稀少。因此,仅在平常的饮食中很难确保弥补不足的量的CoQIO。另外,CoQlO 为脂溶性物质,在吸收性的方面低下,但从给药途径上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的观点出发,一般为口服摄取。因此,需要改善在口服给药时CoQlO的吸收性的简便、有效且经济技术。为了改善CoQlO的吸收性,例如提出了在油中加热溶解CoQlO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使用水溶性化技术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幻、使用由环糊精的包合化技术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等。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在油中加热溶解CoQlO所得到的含CoQlO的材料中,存在口服给药中体内吸收性不够的问题。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水溶性化CoQlO的技术中, 必须经过混合、搅拌后冻结干燥酪蛋白钠、糊精和CoQlO这一工序。另外,对于CoQIO,还存在如果不是大量地配合至少25倍以上的酪蛋白钠和糊精,就得不到充分的效果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中所述的用环糊精包合CoQlO的技术中,存在必须经过用于包合化的繁杂的工序,生产成本变得高额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354901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3-169630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表2003-5208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容易制造、经济性优异且体内吸收性也优异的含有CoQlO 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口服摄取用组合物的医药品和功能性食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通过添加并混合以下所示的种子处理物这一简便且经济的方法而显著提高了 CoQlO的生物体吸收性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和使用了该口服摄取用组合物的医药品和功能性食品。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 (18)。(1)含有种子处理物和辅酶QlO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2)上述⑴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中,种子处理物为选自大豆蛋白或大豆蛋白水解物中的至少一种。(3)上述( 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中,大豆蛋白为酸处理物、碱处理物或
醇处理物。(4)上述( 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中,大豆蛋白水解物为酶水解物。(5)上述(1)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中,种子处理物为选自种子的粉碎粉末和由种子的提取物得到的粉末中的一种以上的粉末。(6)上述( 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中,种子的粉碎粉末为通过粉碎选自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中的一种以上的部分而得到的粉末。(7)上述(6)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中,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为烘焙过的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或脱脂的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8)上述( 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中,由种子的提取物得到的粉末为通过使对选自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中的一种以上的部分进行压榨或者使用水或含醇类的水类溶剂提取得到的提取液干燥而得到的粉末。(9)上述(8)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中,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为经过加热处理的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或脱脂的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10)上述⑶或(9)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中,由种子的提取物得到的粉末为通过使对选自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中的一种以上的部分进行压榨或者使用水或含醇类的水类溶剂提取得到的提取液的蛋白组分干燥而得到的粉末。(11)上述( 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中,选自种子的粉碎粉末和由种子的提取物得到的粉末中的一种以上的粉末为由豆科植物(Fabaceae)的种子得到的粉末。(12)上述(11)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中,选自种子的粉碎粉末和由种子的提取物得到的粉末中的一种以上的粉末为由大豆(Glycine max)的种子得到的粉末。(13)上述(12)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中,由大豆的种子得到的粉末为丸大豆粉或丸大豆黄粉、或者为脱脂大豆粉或脱脂大豆黄粉。(14)上述(1 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中,由大豆的种子得到的粉末为豆乳粉末、大豆蛋白粉或大豆蛋白水解物粉末。(15)上述(1) (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中,种子处理物相对于辅酶QlO的配合比例以质量比计为0. 01倍以上。(16)上述(1) (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中,辅酶QlO为选自氧化型和还原型辅酶QlO中的一种以上。(17)使用上述(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辅酶QlO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的医药品。
(18)使用上述(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辅酶QlO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的功能
性食品。发明的效果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同时含有CoQlO和种子处理物的组合物,能够简便且经济的显著提高CoQlO的生物体吸收性。另外,由于能够摄取这些种子处理物,也可以同时享受这些所具有的营养效果。


图1使用大鼠的CoQlO的生物体吸收性试验结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涉及能够将脂溶性的在水中的分散性低、生物体吸收性也差的CoQlO在水中分散,且生物体吸收性优异的CoQlO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种子提取物和辅酶Q10。发明人对安全性高、且简便经济地即使以少量的添加量也能够提高CoQlO的生物体吸收性的物质进行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在使用种子处理物时,以少量的添加量就能够显著提高CoQlO的生物体吸收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CoQlO能够使用氧化型(化学式1)、还原型(化学式幻的任一种。其合成可以用有机合成、发酵法的任一种。CoQlO能够通过使用茄尼醇和苯醌的合成法、酵母或细菌等的微生物的发酵法进行制造。
权利要求
1.一种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含有种子处理物和辅酶QlO。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种子处理物为选自大豆蛋白或大豆蛋白水解物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大豆蛋白为酸处理物、碱处理物或醇处理物。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大豆蛋白水解物为酶水解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种子处理物为选自种子的粉碎粉末和由种子的提取物得到的粉末中的一种以上的粉末。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种子的粉碎粉末为通过粉碎选自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中的一种以上的部分而得到的粉末。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为烘焙过的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或脱脂的种子的种皮、 胚乳和胚芽。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种子的提取物得到的粉末为通过使对选自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中的一种以上的部分进行压榨或者使用水或含醇类的水类溶剂提取得到的提取液干燥而得到的粉末。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为经过加热处理的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或脱脂的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种子的提取物得到的粉末为通过使对选自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芽中的一种以上的部分进行压榨或者使用水或含醇类的水类溶剂提取得到的提取液的蛋白组分干燥而得到的粉末。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选自种子的粉碎粉末和由种子的提取物得到的粉末中的一种以上的粉末为由豆科植物(Fabaceae)的种子得到的粉末。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选自种子的粉碎粉末和由种子的提取物得到的粉末中的一种以上的粉末为由大豆 (Glycine max)的种子得到的粉末。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大豆的种子得到的粉末为丸大豆粉或丸大豆黄粉、或者为脱脂大豆粉或脱脂大豆黄粉。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大豆的种子得到的粉末为豆乳粉末、大豆蛋白粉或大豆蛋白水解物粉末。
15.如权利要求1 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种子处理物相对于辅酶QlO的配合比例以质量比计为0. 01倍以上。
16.如权利要求1 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辅酶QlO为选自氧化型和还原型辅酶QlO中的一种以上。
17.一种医药品,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辅酶QlO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
18.一种功能性食品,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辅酶QlO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辅酶Q10的生物体吸收性、能够有效地摄取辅酶Q10且安全性高的辅酶Q10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口服摄取用组合物的医药品和功能性食品。通过使辅酶Q10与种子处理物共存,能够提供生物体吸收性非常优异的含有辅酶Q10的口服摄取用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口服摄取用组合物的医药品和功能性食品。
文档编号A61K36/00GK102333529SQ201080009409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7日
发明者中野里爱, 菊池绿, 高野健太郎 申请人: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