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39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次性尿布,以及更具体涉及具有弹性腰部区域的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术
具有弹性腰部区域的一次性尿布是已知的。例如,JP 3667353B1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尿布,该一次性尿布包括位于面向皮肤侧上的弹性片材和位于非面向皮肤侧上的非弹性片材,上述弹性片材和非弹性片材在多个粘合剂线(在尿布纵向方向上延伸)处粘结到彼此以便形成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通道.在这种尿布中,作为整体的腰部区域是弹性的,以便确保与穿着者身体的良好适配性,此外,弹性片材和非弹性片材通过在纵向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粘合剂线中间物粘结到彼此以便限定通道.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粘合剂线可提供作为整体具有均勻刚度的腰部区域。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公开No. 3667353B20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次性尿布包括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面向皮肤侧以及非面向皮肤侧,且包括第一腰部区域、第二腰部区域、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腰部区域之间延伸的裆区、腰部开口、以及一对腿部开口,其中第一和第二腰部区域的至少第一腰部区域是弹性的。上述一次性尿布包括位于非面向皮肤侧上的非弹性片材和位于面向皮肤侧上的弹性片材,上述非弹性片材和弹性片材沿着在纵向轴线方向上延伸且在横向轴线方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多个粘合剂线结合到一起,粘合剂线包括第一粘合剂线和第二粘合剂线,第一粘合剂线从腰部开口的周缘边缘或从腰部开口周缘边缘的邻近处朝向裆区延伸且限定第一粘结区域,以及第二粘合剂线从裆区朝向第一粘合剂线延伸且限定第二粘结区域,且至少一些第二粘合剂线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与任意第一粘合剂线不相连。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尿布的透视图;图2是撕开接缝后处于其平坦展开状态的尿布的部分切除的平面视图;图3是示出粘合剂线涂覆方式的图;图4是示出图3的一部分按比例放大的图;图5是沿着图1的线V-V所取的剖面图;图6是沿着图1的线VI-VI所取的剖面图;图7是类似于图3的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粘合剂线的涂覆方式;
图8是示出穿到穿着者身体上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尿布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人已经发现腰部区域所需的刚度以及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腰部区域中的特定区域,更具体的,取决于上述特定区域是腰部区域的上部区域还是下部区域。具体的,当穿着者运动时,前侧和/或后侧腰部区域的下部区域以及裆区会形成褶,为了防止这些下部区域形成褶,这些下部区域优选具有高于上部区域的弹性。相比较而言,能由手指抓握以及被向上提拉以便将尿布穿到穿着者身体上的前侧和/或后侧腰部区域的上部区域优选具有合适的刚度。因此,当多个粘合剂线用于粘结腰部区域的层时,这种粘合剂线配置成提供不同的刚度,这样腰部区域的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具有所需的不同水平的弹性。从以下参照附图给出的说明将更充分理解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尿布的细节。应该意识到贯穿所有具体公开的实施例,在说明书中使用的相同或相似附图标记标示相同或相似的构件或区域。第一实施例图1至图4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尿布10。在图1至图4中,尿布10的纵向轴线标记为P以及尿布10的横向轴线标记为Q。尿布10关于纵向轴线P以及横向轴线 Q对称。如从图1中明了的那样,尿布10由纵向轴线P、垂直于纵向轴线P延伸的横向轴线、面向皮肤侧以及非面向皮肤侧限定。尿布10包括底片14以及吸收结构15,吸收结构 15位于底片的内表面(即面向皮肤侧)上且具有在纵向轴线P的方向上细长的矩形形状。 底片14包括前侧腰部区域11、后侧腰部区域12以及在这些前侧腰部区域11和后侧腰部区域12之间延伸的裆区13。底片14具有前端部14a和后端部14b以及侧边缘14c、14d,前端部14a和后端部 14b在纵向轴线P的方向上彼此相对以及分别在横向轴线Q的方向上延伸,侧边缘14c、14d 在横向轴线Q的方向上彼此相对以及分别在纵向轴线P的方向上延伸。在裆区13,相对侧边缘14c、14d向内弯曲以便朝向纵向轴线P凹入。前侧腰部区域11的侧边缘14c、14d与后侧腰部区域12的相关侧边缘14c、14d平坦放置,这样它们的内表面处于面对面的关系,且在侧接缝16中结合在一起,侧接缝16通过已知的技术(例如,各种类型的热封,诸如热压花或超声密封技术)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间断布置,由此限定一个腰部开口 17和一对腿部开口 18 (见图1)。由底片14的前端部14a 和后端部14b限定腰部开口 17的周缘边缘。底片14包括弹性内侧片材19以及非弹性外部片材20,弹性内侧片材19位于面向皮肤侧(即,在使用过程中面向穿着者皮肤的一侧)上,且优选是可透过湿气的以及优选由弹性纤维无纺织物或弹性穿孔塑料片材或其层压制品形成,非弹性外部片材20位于非面向皮肤侧上以及优选由非弹性纤维无纺织物、非弹性塑料片材或其层压制品形成。吸收结构15包括位于面向皮肤侧上的液体可透过顶部片材22、位于非面向皮肤侧上的液体不可透过底部片材23以及液体吸收芯M,液体吸收芯M夹置于这两个片材 22、23之间且由超吸收聚合物粒子和纸浆纤维的混合物形成。
吸收结构21的外表面(即,底部片材23的非面向皮肤侧)例如通过热熔粘合剂全部或部分粘结到底片14的内表面上。顶部片材22和底部片材23向外延伸超出液体吸收芯M的周缘且以面对面的关系放置以及通过热熔粘合剂在液体吸收芯M的周缘外侧粘结到一起。虽然在图1至图4 中未示出,但是在此应该意识到为了防止身体排泄物侧漏,顶部片材22和底部片材23在横向轴线Q的方向上向外延伸超出液体吸收芯M侧边缘的每一部分(即,侧翼)可以设有在纵向轴线P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弹性线或设有由液体不可透过片材构件形成的屏障翻边。如将从图2和图3明了的那样,一起构成底片或外部构件14的内部片材19和外部片材20通过涂覆于外部片材20内表面上的多个热熔粘合剂线粘结到彼此。附加的或可选的,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这种热熔粘合剂涂覆于内部片材19的外表面上。粘合剂线25 J6包括第一粘合剂线25和第二粘合剂线沈,第一粘合剂线25在前端部1 和后端部14b的附近(即,邻近前端部1 和后端部14b)设置以便在横向轴线Q 上间断布置,以及第二粘合剂线沈在纵向轴线P的方向上延伸过裆区13到达前侧腰部区域11和后侧腰部区域12中的第一粘合剂线25的附近(即,邻近第一粘合剂线25)。第一粘合剂线25包括在纵向轴线P的方向上延伸以及在横向轴线Q的方向上通过预定距离相互隔开的多个独立的粘合剂线2fe、2^、25c等。第二粘合剂线沈还包括在纵向轴线P的方向上延伸以及在横向轴线Q的方向上通过预定距离相互隔开的多个独立的粘合剂线^aJ6b、26c等。在前侧腰部区域11中延伸的第一粘合剂线25的前端部以及在后侧腰部区域12 中延伸的第一粘合剂线25的后端部分别位于前端部1 和后端部14b的略微内侧(即,邻近前端部1 和后端部14b)。一对最外侧的第二粘合剂线沈分别位于在前侧腰部区域11 和后侧腰部区域12中的相关侧边缘14c、14d的略微内侧(即,邻近相关侧边缘14c、14d)。 此外,在裆区13的前半部中延伸的第二粘合剂线沈的后端部以及在裆区13的后半部中延伸的第二粘合剂线26的前端部分别位于裆区13的相关侧边缘14c、14d的略微内侧(即, 邻近相关侧边缘14c、14d)。换言之,第一和第二粘合剂线25、26既不存在于所有前侧腰部区域11、后侧腰部区域12以及裆区13中的前端部14a、后端部14b以及侧边缘14c、14d上, 也不延伸到所有的前侧腰部区域11、后侧腰部区域12以及裆区13中的前端部14a、后端部 14b以及侧边缘14c、14d。由于具有这种独特的布置,由热熔粘合剂导致的任何硬化区域不会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以及不会沿着前端部14a、后端部14b以及侧边缘14c、14d对皮肤进行不希望的刺激。在底片14中,其中内部片材19和外部片材20结合到一起的区域分成涂覆有第一粘合剂线25的第一粘结区域27以及涂覆有第二粘合剂线沈的第二粘结区域观。参照图3和图4,独立的第一粘合剂线25在横向轴线Q的方向上的宽度尺寸Tl大于独立的第二粘合剂线沈在横向轴线Q方向上的宽度尺寸T2。通常而言,片材构件在涂覆有热熔粘合剂的区域中硬化且具有相应的高刚度。结果,当弹性片材通过热熔粘合剂粘结到另一片材时,弹性片材具有的其初始弹性在涂覆有热熔粘合剂的区域中将降低。具体的,每单位面积上的刚度值在连续涂覆热熔粘合剂的方向上显著增加。热熔粘合剂的涂覆量越大,粘结区域中的刚度越高,因此最终弹性片材的弹性将相应降低。
正如刚刚描述的那样,第一粘结区域27在纵向轴线P方向上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高于第二粘结区域观在纵向轴线P方向上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以及第一粘结区域27 的弹性低于第二粘结区域观的弹性,因为与第二粘合剂线沈相比,第一粘合剂线25广泛地涂覆有更大量的热熔粘合剂。位于前侧腰部区域11和后侧腰部区域12的上部区域中的相应第一粘结区域27 具有相对高的刚度,以及在纵向轴线P方向上的弹性受到合适限制,以便当尿布10穿到穿着者身体上时这些区域便于由手指抓握以及向上提拉。相比较而言,位于前侧和后侧腰部区域11、12的下部区域以及裆区13中的第二粘结区域观的刚度相对低,以及弹性没有受到明显限制。保持其弹性足够高的第二粘结区域观可平稳地跟随穿着者大腿和/或腹股沟区域的运动而不形成褶皱。具体的,为了获得如上所述的效果,第一粘结区域27在纵向轴线P方向上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优选在约1. OxlO-4至约1. 3xlO-4Nxm2/m的范围内,以及第二粘结区域28在纵向轴线P方向上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优选在约0.虹10_4至约0. 7X10_4NXm2/m的范围内。每对相邻的第一粘合剂线2如、2恥之间的距离尺寸Wl大于每对相邻的第二粘合剂线^a、26b之间的距离尺寸W2。更具体的,当单独的第一粘合剂线25的宽度尺寸Tl在约2. 0至约3. 5mm的范围内以及单独的第二粘合剂线26的宽度尺寸T2在约0. 5至约2. Omm的范围内时,在横向轴线Q方向上相邻的每对第一粘合剂线25之间的距离尺寸Wl优选在约5. 5至约7. 5mm的范围内,以及在横向轴线Q方向上相邻的每对第二粘合剂线沈之间的距离尺寸优选在约3. 5 至约5. 5mm的范围内,以便获得上述效果。这是因为,只要第一和第二粘合剂线25、26的宽度尺寸Tl、T2以及距离尺寸Wl、W2处于上面指出的优选范围内,即使第二粘合剂线沈的数目多于第一粘合剂线27的数目,第一和第二粘合区域27、观中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与弹性之间的相关性也不受影响。即使第一和第二粘合剂线25、26的宽度尺寸T1、T2以及距离尺寸Wl、W2基本相同 (即,即使第一粘结区域27与第二粘结区域观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基本相同),穿于穿着者身体上的尿布10的腰部区域仍会在第一粘结区域27和第二粘结区域观之间的边界L 的附近(即邻近边界L)(图4)朝向穿着者皮肤弯曲。这是因为,某些或所有的第二粘合剂线沈与任意第一粘合剂线25都不相连,因此,由于热熔粘合剂导致的刚度沿着边界L受到局部干扰。第一粘结区域27和第二粘结区域观之间的上述不同刚度还促使尿布10的腰部区域在这些第一和第二粘结区域27、观之间的边界L的附近向内朝向穿着者皮肤弯曲。图5是沿着图1的线V-V所取的剖面图以及图6是沿着图1的线VI-VI所取的剖面图。在第一粘结区域27中,如将从图5明了的那样,在横向轴线Q方向上依次相邻的每对第一粘合剂线2fe、2^、25c等之间,外部片材20形成有第一向外凸出的分段30,以及在这些第一凸出的分段30和内部片材19之间限定在纵向轴线P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通道31。相应的第一通道31的开口分别形成于前侧和后侧腰部区域11、12的前端部1 和后端部14b的略微内侧。以如上所述方式在第一粘结区域27中形成的这些第一通道31不仅起到提高缓冲性能的作用,而且具体地当内部片材19为湿气可通过材料时,这些第一通道31起到允许在尿布10中产生的湿气通过第一通道31选出从而有效防止尿布10内部变得不通气的作用。在第二粘结区域观中,现在参照图6,在横向轴线Q方向上依次相邻的每对第二粘合剂线^aJ6b、26c等之间,外部片材20形成有第二向外凸出的分段32(见图1),以及在这些第二凸出的分段32和外部片材20之间限定在纵向轴线P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通道 33。第二通道33的开口形成于延伸到前侧和后侧腰部区域11、12内的裆区的相对侧边缘14c、14d的略微内侧(即,邻近相对侧边缘14c、14d)。如可从图1中看出的那样,这些开口围绕腿部开口的周缘设置。以该方式在第二粘结区域观中形成的第二通道33不仅起到提高缓冲性能的作用,而且具体地当内部片材19为湿气可通过材料时,第二通道33起到允许在尿布10中产生的湿气在流动通过第二通道33和第一通道31之后从第二通道33的开口和/或从第一通道31的开口选出从而有效防止尿布10内部变得不通气的作用。如前所述,在横向轴线Q方向上相邻的第一粘合剂线25的距离尺寸Wl大于在横向轴线Q方向上相邻的第二粘合剂线26的距离尺寸W2,因此第一通道31具有的内径或内部面积大于第二通道33的内径或内部面积。相应地,第一通道31允许在尿布10中产生的更大量湿气通过其开口选出。为了以该方式在内部片材19和外部片材20之间形成多个这些通道31、33,事先使得外部片材20在横向轴线Q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内部片材19在横向轴线Q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在形成外部构件14的过程中,将内部片材19拉伸到外部片材20的宽度尺寸,然后通过第一和第二粘合剂线25 J6将这两个片材19、20粘结。在内部片材19的收缩作用下,外部片材20形成有第一和第二向外凸出的分段30、32。虽然该实施例涉及第二粘合剂线沈延伸过裆区13以及延伸到前侧和后侧腰部区域11、12内,但是可以使得第二粘结区域观专门地形成于前侧和后侧腰部区域11、12中或者仅仅形成于前侧和后侧腰部区域11、12中的任意一个中。第二实施例图7是类似于图3的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尿布10 ;以及图8是示出穿到穿着者身体上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尿布10的示意图。参照图7,第一粘结区域27和第二粘结区域观在纵向轴线P方向上由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以便限定在横向轴线Q方向上延伸且未涂覆有热熔粘合剂的无粘结区域35。考虑到第一和第二粘结区域27、观之间的前述关系,第一和第二粘结区域27、28 以及没有热熔粘合剂的无粘结区域35中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可以下述关系相关联第一粘结区域27 >第二粘结区域观 >无粘结区域35。这些区域的弹性可以下述关系相关联无粘结区域35 >第二粘结区域观 >第一粘结区域27。如由图7所示的那样,无粘结区域35在周向上以相应于穿着者腹部的基本中间位置(即,穿着者肚脐的位置)的水平与穿着者腰部相接触。无粘结区域35具有低于分别位于无粘结区域35上部和下部的第一和第二粘结区域27J8的刚度,因此容易朝向穿着者身体弯曲。无粘结区域35沿穿着者腹部的基本中间位置与穿着者皮肤接触,所述穿着者腹部的基本中间位置相应于当穿着者向前弯曲他或她本身或以他或她的腹部爬行时应该平稳向内弯曲的那一区域。由该观点可知,相对低刚度的无粘结区域35放置成与穿着者身体的这种区域接触便于穿着者运动,诸如向前弯曲或以他或她的腹部爬行。即使不设置无粘结区域35,通过位于第一和第二粘结区域27J8之间的边界L附近的区域与穿着者身体的上述区域相接触可获得或多或少的类似效果,这是第一实施例的情况。在纵向轴线P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粘合剂线25 J6形成整体具有在纵向轴线 P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大褶皱和小褶皱(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凸出的分段30、32)的尿布 10。但是,无粘结区域35不形成这种褶皱。相反,当穿着者向前弯曲他或她本身或以他或她的腹部爬行时,无粘结区域35形成有在横向轴线Q方向上延伸的多个褶,这样第一粘结区域27和第二粘结区域观可彼此交叠或接近。为了获得如上刚刚所述的效果,无粘结区域35在纵向轴线P方向上的尺寸W3 优选在2至5mm的范围内,以及在纵向轴线P方向上的其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优选在约 0. 2xl0-4至约0. 4xlO"4Nxm2/m的范围内。无粘结区域35的尺寸W3小于5mm是优选的,以便防止在横向轴线Q方向上延伸的多个褶36导致尿布10在纵向轴线P方向上收缩,其会影响将尿布保持在穿着者腰部附近的合适位置。通过如将在下面所述的方法测量第一和第二粘结区域27、28以及无粘结区域35 中的刚度。每单位面积刚度值的测量方法将从制品切下来的具有IOOmm宽度以及IOOmm长度的每一测试件固定到由日本的 KATO TECH CO.,LTD.制备的纯弯曲测试仪KESFB-2上,这样每个测试件可相对于MD方向 (即,在纵向轴线P方向上)竖直弯曲以及测量弯曲刚度。每个测试件包括由无弹性纺粘无纺织物(具有17g/m2的基重)形成的外部片材 20以及由弹性纺粘无纺织物(具有30g/m2的基重)(由聚丙烯/聚氨酯混合物制成)形成的内部片材19,其中内部片材19以处于2. 4拉伸比的状态通过热熔粘合剂粘结到外部片材 20,以便包括第一和第二粘结区域27、28以及无粘结区域35。在第一粘结区域27中,每条第一粘合剂线25具有3mm的宽度尺寸Tl以及每对相邻的第一粘合剂线25具有7mm的距离尺寸Wl。在第二粘结区域观中,每条第二粘合剂线 26具有约Imm的宽度尺寸T2以及每对相邻的第二粘合剂线沈具有5mm的距离尺寸W2。无粘结区域35具有5mm的尺寸W3。在该测量过程中,安装到测试仪上的测试件自动地以Icm的间隔夹持(分别在第一和第二粘结区域27J8中的距离尺寸W1、W2的相应中间点处)以及以预定的曲率因数测量在纵向轴线P方向上的弯曲力矩(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具体的,以测试件开始弯曲的 0. 1至0. 3cm-1的曲率因数测量弯曲力矩。在表1中示出测量结果。测量结果1示出在第一粘结区域27中获得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测量结果2示出在第二粘结区域观中获得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以及测量结果3示出在无粘结区域35中获得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表 1]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纵向轴线、横向轴线、面向皮肤侧以及与非面向皮肤侧的一次性尿布,所述尿布包括第一腰部区域、第二腰部区域、在所述第一腰部区域和第二腰部区域之间延伸的裆区、腰部开口以及一对腿部开口,其中所述第一腰部区域和第二腰部区域的至少所述第一腰部区域是弹性的,且包括位于所述非面向皮肤侧上的非弹性片材和位于所述面向皮肤侧上的弹性片材;所述非弹性片材和所述弹性片材沿着在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横向轴线方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多个粘合剂线结合到一起; 所述粘合剂线包括第一粘合剂线,其从所述腰部开口的周缘边缘或从所述腰部开口周缘边缘的邻近处朝向所述裆区延伸且限定第一粘结区域;以及第二粘合剂线,其从所述裆区朝向所述第一粘合剂线延伸且限定第二粘结区域;以及至少一些所述第二粘合剂线在所述纵向轴线的方向上与任意所述第一粘合剂线不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尿布,其中在所述第一粘结区域和所述第二粘结区域之间的边界附近限定的区域在使用过程中能向内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尿布,其中每条所述第一粘合剂线在所述横向轴线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大于每条所述第二粘合剂线的宽度尺寸;以及所述第一粘结区域在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高于所述第二粘结区域在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尿布,其中 所述弹性片材是可透过湿气的;在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管状通道限定于在所述横向轴线方向上依次相邻的每对所述粘合剂线之间;在所述横向轴线方向上相邻的每对所述第一粘合剂线之间的距离尺寸大于每对相邻的第二粘合剂线之间的距离尺寸;以及在所述第一粘结区域中形成的通道大于在所述第二粘结区域中形成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尿布,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区域和所述第二粘结区域在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由在所述横向轴线方向上延伸的无粘结区域彼此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尿布,其中所述粘合剂线由热熔粘合剂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尿布,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区域在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在1.0xl0_4至 1. 3x1 O^4NxmVm的范围内;以及所述第二粘结区域在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在0.虹10_4至 0. 7x10-4NxmVrn 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尿布,其中每条所述第一粘合剂线的宽度尺寸在2. 0至3. 5mm的范围内; 每条所述第二粘合剂线的宽度尺寸在0. 5至2. Omm的范围内;在横向轴线方向上相邻的每对所述第一粘合剂线之间的距离尺寸在5. 5至7. 5mm的范围内;以及在横向轴线方向上相邻的每对第二粘合剂线之间的距离尺寸在3. 5至5. 5mm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尿布,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粘结区域以及所述无粘结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以下述关系相关联所述第一粘结区域>所述第二粘结区域>所述无粘结区域,以及其弹性以下述关系相关联所述无粘结区域>所述第二粘结区域>所述第一粘结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9所述的尿布,其中所述无粘结区域在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在2至5mm的范围内,以及在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的其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在0. 2x10^ 至0. 4x1 O^4NxmVm的范围内。
11.一种具有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面向皮肤侧以及非面向皮肤侧的一次性尿布,所述尿布包括第一腰部区域、第二腰部区域、在所述第一腰部区域和第二腰部区域之间延伸的裆区、 腰部开口以及一对腿部开口,其中所述第一腰部区域和第二腰部区域的至少所述第一腰部区域是弹性的,以及包括两个片材,所述两个片材至少之一为弹性片材,所述两个片材通过粘合剂在邻近所述腰部开口周缘边缘的第一粘结区域中以及邻近裆区的第二粘结区域中结合到一起;第一粘结区域的单位面积的刚度值大于第二粘结区域的单位面积的刚度值;以及在所述第一粘结区域和所述第二粘结区域之间的每单位面积刚度值突变的边界能在使用过程中处于相应于尿布穿着者的肚脐的水平,以便使第一腰部区域响应于穿着者的运动沿着所述边界朝向穿着者弯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尿布,其中粘结第一腰部区域的两个片材的粘合剂包括 在第一粘结区域中且限定第一粘结区域的每单位面积刚度值的多个第一粘合剂线;以及在第二粘结区域中且限定第二粘结区域的每单位面积刚度值的多个第二粘合剂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尿布,其中每条所述第一粘合剂线在所述横向轴线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大于每条所述第二粘合剂线的宽度尺寸。
14.根据权利要求12至13任一项所述的尿布,其中在横向轴线方向上相邻的每对所述第一粘合剂线之间的距离尺寸大于每对相邻的第二粘合剂线之间的距离尺寸。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尿布,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区域和所述第二粘结区域在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由在所述横向轴线方向上延伸的无粘结区域彼此间隔开。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尿布,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区域在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在1.0xl0_4至 1. 3x1 O^4NxmVm的范围内;以及所述第二粘结区域在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在0.虹10_4至· 0. 7x1 O^4NxmVm 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任一项所述的尿布,其中每条所述第一粘合剂线的宽度尺寸在2. 0至3. 5mm的范围内;以及每条所述第二粘合剂线的宽度尺寸在0. 5至2. Omm的范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任一项所述的尿布,其中在横向轴线方向上相邻的每对所述第一粘合剂线之间的距离尺寸在5. 5至7. 5mm的范围内;以及在横向轴线方向上相邻的每对第二粘合剂线之间的距离尺寸在3. 5至5. 5mm的范围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尿布,其中所述第一腰部区域和第二粘结区域以及所述无粘结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以下述关系相关联所述第一粘结区域>所述第二粘结区域>所述无粘结区域,以及其弹性以下述关系相关联所述无粘结区域>所述第二粘结区域 > 所述第一粘结区域。
20.根据权利要求15或19所述的尿布,其中所述无粘结区域在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在2至5mm的范围内,以及在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上的其每单位面积的刚度值在0. 2x10^ 至0. 4x1 O^4NxmVm的范围内。
全文摘要
提供改进的一次性尿布,这样腰部区域具有有效的弹性以确保高度的适配性。在第一腰部区域(11)中,涂覆有粘合剂线的粘结区域包括涂覆有从腰部开口的周缘边缘朝向裆区延伸的第一粘合剂线(25)的第一粘结区域(27)和涂覆有从第一粘合剂线(25)延伸到裆区(13)中的第二粘合剂线(26)的第二粘结区域(28),其中第一粘合剂线(25)和第二粘合剂线(26)在纵向轴线方向上不相连,因此当尿布(10)穿到穿着者身体上时,在所述第一粘结区域(27)和所述第二粘结区域(28)之间的边界附近限定的区域能向内折叠。
文档编号A61F13/514GK102368989SQ20108001433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
发明者中岛海阳, 新田丽子, 神山龙一, 马场俊光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