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脊椎结构的修正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38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脊椎结构的修正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矫形术,特别是涉及用于将已有的后部椎弓根螺钉组件修正至附加级的植入体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修正和/或延伸患者体内的后部椎弓根螺钉和杆结构的现有选择方案受到限制。已经进行先前的脊椎外科手术的患者通常引发相邻脊椎级的病症,这通常引起疼痛, 并需要附加外科手术。这样的附加的脊椎外科手术通常需要使得已有的硬件结构延伸一个或多个附加脊椎级。在这种情况下,外科医生必须决定他是否能够1)使用与患者的已有硬件相同的硬件来延伸结构;2)使用不同的硬件来延伸结构,同时使患者的一些已有硬件保持不动;或者3)除去患者的全部已有硬件,并用新硬件来代替,新硬件包括要提供的新脊椎级。不过,这些方法有一些缺点。首先,患者的已有硬件必须通过X射线或荧光检查来识别,一旦识别,外科医生必须确定相同制造和型号的硬件是否可在医院和市场上获得。外科医生还必须确定他的经验是否允许他修正已有硬件和/或添加新硬件,因为一些已有硬件系统更难修正和/或安装。根据这些确定,外科医生可以决定使用新硬件来修正。尽管外科医生能够选择他选择的硬件,但是必须在已有硬件和新硬件之间形成连接,最通常是通过从最上侧椎弓根螺钉除去或切割脊椎固定杆、用新的椎弓根螺钉来代替最上侧椎弓根螺钉以及使得结构延伸而实现。不过,存在的问题是这种技术可能扰动某些先前没有症状的脊椎级,并因此导致先前并不存在的疼痛。而且,很多椎弓根螺钉系统并不彼此相容,从而明显限制用于加在已有结构上的新硬件的选择。当外科医生决定除去全部已有硬件,并用他选择的新硬件来代替时, 他再次扰动一些先前没有病症的脊椎级。用于添加和代替硬件的各选择都耗费时间,特别是在外科医生对患者的已有硬件不熟悉的情况下。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修正连接器设置成使得新脊椎固定杆与固定在多个椎骨上的、 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连接。修正连接器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第一头部和延伸到该第一头部中的第一杆接收槽道以及第二头部和延伸到该第二头部中的第二杆接收槽道。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设置成在其中接收相应的固定元件。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前述概括以及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为表示本申请的修正连接器装置,在图中表示优选实施例。不过应当知道,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所示的确切布置和工具。附图中图I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构成的骨固定组件的透视图,该骨固定组件包括与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连接的多个骨固定元件,该骨固定元件示意表示为各自在先前安装在椎骨上;图IB是根据一个实施例构成的、图IA中所示的一个骨固定元件的透视图,该骨固定元件包括锚固座、骨锚固件、套夹和锁定帽;图2是图IA中所示的脊椎固定杆的透视图;图3是图IB中所示的骨锚固件的透视图;图4是图IB中所示的锚固座的透视图;图5A是图IB中所示的锁定帽的分解透视图;图5B是图5A中所示的锁定帽的俯视平面图;图5C是在图5B中所示的锁定帽的侧剖图;图6是图IB中所示的套夹的透视图;图7A是图IB中所示的骨固定元件沿线7A-7A剖开的侧剖图,其中锁定帽除去,以便表示椎弓根螺钉组件;图7B是类似于图7A的侧剖图,但是表示穿过锚固座延伸的脊椎固定杆和固定在锚固座上的锁定帽;图8A-D是用于装配图IA中所示的骨固定元件的方法的示意图;图9是类似于图IA的透视图,但是表示相对于先前固定的椎骨的多个上部和下部椎骨;图IO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构成的修正连接器的透视图;图IOB是图IOA中所示的修正连接器的俯视图;图IOC是图IOA中所示的修正连接器的端视图;图IlA是类似于图9的透视图,但是表示先前植入的固定杆被切割;图IlB是类似于图9的透视图,但是表示修正连接器系统,该修正连接器系统包括图10中所示的修正连接器,该修正连接器固定在新的脊椎固定杆和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之间;图12A是图IlB中所示的修正连接器的示意端视图;图12B是图12A中所示的修正连接器的示意侧视图;图12C是图12A中所示的修正连接器的示意俯视图;图13A是根据可选实施例构成的修正连接器的透视图;图1 是表示用于将图13A中所示的修正连接器固定在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上的方法的透视图;图14A是根据另一可选实施例构成的修正连接器的透视图,该修正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本体和第二连接器本体;图14B是图14A中所示的第一连接器本体的示意性正视图;图14C是类似于图14B的示意性正视图,但是表示根据可选实施例构成的连接器
7本体;图15A是图14A中所示的第二连接器本体的示意端视图;图15B是类似于图15A的示意性正视图,但是表示根据可选实施例构成的第二连接器本体;图15C是类似于图15B的示意性正视图,但是表示根据另一可选实施例构成的第二连接器本体;图16A-D是表示用于装配图14A中所示的修正连接器系统的方法的示意图;图17A是根据可选实施例构成的、图14A中所示的第二修正连接器本体的透视图;图17B是图17A中所示的第二修正连接器系统的透视图,其中脊椎固定杆被除去;图17C是图17B中所示的第二修正连接器系统的端视图,表示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的插入;以及图17D是图17C中所示的第二修正连接器系统的端视图,表示固定在第二修正连接器本体中的、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使用的特定术语只是为方便,而不能认为是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例如,骨固定组件20包括一个或多个骨固定元件22,图IA中所示为四个骨固定元件 22A-D。如图IB中所示,各骨固定元件22沿轴向方向A竖直地并沿径向方向R大致水平地延伸,该径向方向垂直于轴向方向A延伸。因此,径向方向R包括纵向方向L以及垂直于该纵向方向L延伸的横向方向LA。应当知道,方向术语“纵向”、“横向”同样可以用于水平延伸的骨固定组件20,而方向术语“横向于”可以指竖直方向。骨固定元件22限定上端21和下端23,使得方向术语“向上”和“向下”以及它们的衍生词分别是指从下端23朝向上端21 的方向和从上端21朝向下端23的方向。词语“向内”、“向外”、“向上”、“向下”、“远侧”和“近侧”是指分别朝向和远离骨固定组件20和它的部件的几何中心的方向。词语“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和相关词语和/或短语是指所参考的人体中的优选位置和方位,而不是进行限制。还应当知道,尽管圆形结构限定直径,如这里所述,但是圆形结构可以用可选结构(例如多边形)来代替,该可选结构限定与直径不同的可选截面尺寸。这里使用的术语“直径”将包括所有这些可选形式,除非另外明确说明。术语包括上述词语、衍生词和类似意思的词。应当知道,这里使用的方向术语将参考如图所示的骨固定组件20和它的部件的方位,骨固定组件20和它的部件的实际方位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变化。例如,轴向方向表示为沿竖直方向延伸,径向方向表示为沿水平方向延伸,不过,包含各种方向的方向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变化,例如根据骨固定组件20在使用过程中的所需方位变化。因此,方向术语在这里只是以非限制的方式使用,用于清楚和方便的目的。下面参考图1A,骨固定组件20包括多个骨固定元件,例如骨固定元件22A-D,它们由沿纵向轴线L延伸的脊椎固定杆M来连接。骨固定元件22A-D各自包括骨锚固件30,该骨锚固件30植入(例如螺纹连接)至相应椎骨27A-D中。除非另外说明,骨固定组件20和它的部件可以由钛-铝-铌合金(TAN)、植入体等级的316L不锈钢或者任意合适的可选植入体等级材料来制造。继续参考图1A,骨固定元件22A-D将介绍为并可以大致植入脊椎中,例如在腰部、 胸部或颈部椎骨本体的椎弓根部分处。这样,当骨固定元件22A-D通过杆M而连接时,组件 20固定椎骨的相对部分(在27A-D处示意表示)。因此,骨固定元件22A-D可以称为脊椎固定元件或椎弓根螺钉组件,脊椎固定杆M可以称为脊椎固定杆,骨固定组件20可以称为脊椎固定组件。不过,应当知道,骨固定组件20可以用于固定身体的其它部分,例如关节、 长骨或者在手、脸、脚、四肢、头盖骨等中的骨。如图2中所示,脊椎固定杆M沿纵向轴线L是细长的,并包括本体25,该本体25 为圆柱形或管形形状。当骨固定组件安装在脊椎上时,纵向轴线L大致沿头-尾方向延伸。 杆本体25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实心体、非实心体、柔性或动态本体等,并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任意可选形状。因此应当知道,骨固定组件20在使用中并不局限于任意特殊的脊椎固定杆24。下面参考图1B,下面将对于骨固定元件22来介绍骨固定组件20的骨固定元件 22A-D。特别是,骨固定元件22大致包括椎弓根螺钉组件75和锁定帽34。椎弓根螺钉组件 75表示为包括骨锚固座沈;套夹观,该套夹洲布置在锚固座沈的内部;骨锚固件30 (表示为有螺纹的骨螺钉),该骨锚固件30具有附接在套夹观上的头部部分33 (见图幻。锁定帽34在套夹观上面的位置处安装在锚固座26中,使得脊椎固定杆M位于杆狭槽36中, 该杆狭槽36布置在套夹观和锁定帽34之间,如图所示。还参考图3,骨锚固件30设置为骨螺钉或椎弓根螺钉,它包括外螺纹轴杆31,该外螺纹轴杆31在它的上端与扩大的弯曲头部33连接。轴杆31沿中心旋转轴线B轴向延伸, 并可以限定任意合适的直径、长度和螺纹设计,以便与下面的骨(例如椎骨27)接合。也可选择,如果需要,轴杆31可以没有螺纹,以便限定销或钉。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 骨锚固件30并不局限于任意特殊形式的轴杆31。骨锚固件30还可以被插管和穿孔,使得开口从被插管的轴杆中的中心空心槽道径向向外延伸,以便如果需要的话,在注射过程中将流体压出至骨锚固件30之外,或者在抽吸锚固件附近的材料的过程中将流体从锚固件的径向侧吸入中心空心槽道内。骨锚固件30还包括竖直延伸的颈部35,该颈部35在轴杆31和头部33之间连接。 颈部35表示为沿与轴线B平行的方向轴向延伸,并包括外部颈部表面37,该外部颈部表面 37限定颈部直径,该颈部直径小于头部33的直径。头部33可以限定至少局部球形弯曲部分,例如半球形弯曲部分,或者可以按需要可选地限定任意合适的弯曲部分,以方便相对于套夹观旋转,如后面更详细所述。头部33 还包括驱动表面39,该驱动表面39设置成接收驱动工具的相应尖端,所述驱动工具例如设置成使得骨锚固件30旋转成与椎骨27或其它下面的骨表面接合的螺丝刀。需要时,驱动表面39可以限定六边形、星形驱动图形、十字槽头部图形、用于螺丝刀的狭槽、螺纹(该螺纹设置成接收螺纹驱动杆的相应螺纹)、或者任意合适的驱动工具接合结构。下面参考图4,锚固座沈包括锚固座本体38,该锚固座本体38可以介绍为沿轴向轴线A沿中心延伸的大致圆柱形管形体,当骨固定元件植入下侧的椎骨中时,该轴向轴线A 大致沿前-后方向延伸。本体38包括基部40和从该基部40向外延伸(在所示方位中向上)的一对间隔的相对臂42。臂42可以为基本相同或相同结构。臂42限定相应的上端 46,该上端46也是本体38的上端,该臂42限定上部开口 48。基部40限定下端50,该下端也是本体38的下端,该基部40限定下部开口 52。本体38限定从下部开口 52延伸到上部开口 48的轴向孔M。本体38包括相对的支承壁56和一对间隔的相对间隔壁58,该间隔壁58在支承壁 56之间连接。支承壁56可以为基本相同或相同结构,间隔壁58同样可以为基本相同或相同结构。臂42从相应的支承壁56向上延伸,并可以按照需要成形。如图所示,臂42为弧形,其中,该弧形的轴线穿过平分锚固座26的对称平面。各臂42环绕它的轴线周向延伸小于180°,例如在60°和150°之间,例如大约90°。例如,各臂42环绕它的轴线周向延伸 90. 5°。因此,间隙G在臂42的周向相邻的外端之间周向延伸。相对间隙G与轴向孔M 对齐。臂42可以沿径向相对彼此布置,使得间隙G与轴向孔M的对齐部分结合起来限定杆接收槽道36,该杆接收槽道36的尺寸和结构设置成接收脊椎固定杆M,使得脊椎固定杆 M穿过骨固定元件22延伸。因此,间隙G沿纵向方向对齐。因此,脊椎固定杆M可以穿过相对间隙G和轴向孔M延伸。臂42沿径向分别限定内表面60和外表面62。内表面60 限定螺纹62,并设置成螺纹接收锁定帽34,如后面所述。特别是,参考图5A-C,锁定帽34表示为定位螺钉64和与该定位螺钉64操作连接的鞍形件66。定位螺钉64包括大致圆柱形的定位螺钉本体65,该定位螺钉本体65具有外螺纹68,该外螺纹68设置成与形成于臂42的内表面60上的螺纹62螺纹接合。根据一个实施例,螺纹68和62可以包括倾斜的承载牙侧,该倾斜的承载牙侧相对于骨固定元件22 的轴线A形成一定角度。承载牙侧可以收敛(converge),使得螺纹的顶表面和螺纹的底表面收敛。角度可以在0度(0° )和30度(30° )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为大约5度 (5°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螺纹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任意可选形式,包括负承载螺纹、 垂直螺纹、锯齿螺纹等。当脊椎固定杆M插入锚固座本体38中时,外螺纹定位螺钉64通常提供柔性,使得在锁定帽34接合之前,脊椎固定杆M不需要完全减小或位于本体38中。定位螺钉64 设置成对着脊椎固定杆M拧紧在锚固座26中。锁定帽34可以根据需要构成为用于该目的,包括但不局限于外螺纹帽、四分之一圈或局部圈的锁定帽、两件式螺钉组等。定位螺钉64表示为包括驱动表面70,该驱动表面70被设置为竖直向下延伸到螺钉64的上端内的内部凹口。驱动表面具有任意合适形状,设置成与相应驱动工具配合,用于将定位螺钉64螺纹固定在锚固座本体38上。驱动表面70可以根据需要限定任意形状, 例如外部六边形、星形驱动图形、十字槽头部图形、用于螺丝刀的狭槽、用于相应螺纹杆的螺纹等。继续参考图5A-C,鞍形件66包括鞍形件本体72,该鞍形件本体72具有向上延伸到鞍形件本体72的底端内的横向凹口 74。凹口 74可以限定环绕纵向延伸轴线延伸的圆形表面,使得凹口 74设置成在杆接触表面76处接收脊椎固定杆24。杆接触表面76可以包括所需的表面加工,该表面加工增加粗糙性,例如滚花、喷丸、槽或其它网纹加工,这增加表面粗糙性,并提高杆推动穿过强度。鞍形件66可以以任意所需的方式与定位螺钉64连接,包括粘接、机械固定等。在所示实施例中,鞍形件66包括柄78,该柄78从鞍形件本体72沿中心向上延伸。柄78设置成接收于竖直延伸至定位螺钉本体65的下端中的中心孔32内,并能够通过铆钉80或其它类似紧固件而固定在中心孔内。因此,鞍形件66可相对于定位螺钉64旋转,使得当定位螺钉64相对于锚固座沈旋转时,例如当锁定帽34对着脊椎固定杆M被拧紧时,鞍形件66 可以与脊椎固定杆M自我对齐。再参考图4,如上所述,锚固座本体38包括一对间隔的相对支承壁56和一对间隔的相对间隔壁58,该对间隔壁58连接于支承壁56之间。臂42从相应的支承壁56向上延伸,使得间隔壁58布置在臂42之间。各间隔壁58限定相对的上端84和下端82,该上端 84和下端82可以根据需要成形。根据所示实施例,上端84为圆形,使得上端84和臂42的周向外端邻接,以便穿过间隙G从水平方向看时大致限定U形形状。因此,上端84限定间隙G的底端。上端84可以成形为与脊椎固定杆M的外表面大致相符,使得上端84在使用过程中接收和接合脊椎固定杆24。也可选择,上端84可以稍微低于套夹观的上表面而间隔,使得套夹观在使用过程中支承脊椎固定杆对,如后面更详细所述。备支承壁56分别限定相对的内表面和外表面86和88。支承壁56和间隔壁58从臂42沿向下方向朝着轴线A向内成扩口形,并终止于相应的下端90处。相对的间隔壁58 和支承壁56的内表面86在下端90处限定在它们之间的距离D,该距离D小于在臂42相对的径向相对内表面60之间的距离。该距离D可以小于或大于骨锚固件30的头部33的直径。内表面86沿向下方向朝着中心轴线A径向向内和朝着彼此成扩口形,并各自与限定相应抵靠壁92的最底侧和最内侧表面连接。还参考图4B和7A,各抵靠壁92限定相应的内部抵靠表面93,该内部抵靠表面93 又限定它们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基本等于颈部35的直径,使得抵靠壁92设置成抵靠骨锚固件的相对抵靠表面,当骨锚固件30布置在锚固座沈中时,该抵靠表面表示为外部颈部表面 37的相对侧。因此,抵靠壁92能够防止或限制骨锚固件30相对于锚固座沈在所需平面内枢转。下面参考图6,套夹28包括套夹本体45,该套夹本体45限定第一端或上端47, 该第一端或上端47的尺寸和形状设置成当杆接收于杆接收槽道36中时接触或支承脊椎固定杆M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端或下端49,该第二端或下端49的尺寸和形状设置成直接或间接地与骨锚固件头部33的一部分接触或以其它方式接合。套夹本体45为环形,因此限定在上端47和下端49之间并穿过该上端47和下端49延伸的轴向孔53。当套夹28 安装在锚固座沈中时,轴向孔53与轴向孔M对齐。参考图6和7A-B,上端47限定径向相对的朝上的座部分51,该座部分51具有与脊椎固定杆M的外表面相对应的弯曲部分或半球形形状,因此该上端47设置成接收或以其它方式支承杆M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下部部分)。下端49限定内表面55,该内表面55 限定与锚固件头部33的外表面相对应的弯曲部分或半球形形状,因此该下端49设置成接收或以其它方式与头部33的至少一部分接合,使得头部可以相对于套夹观和锚固座沈旋转,并可以在锚固座沈允许时进一步相对于套夹观枢转。因为骨锚固件30可以相对于锚固座沈绕它的旋转轴线B自由地旋转,因此锚固座沈可以同样绕骨锚固件30旋转,杆接收槽道36可以与脊椎固定杆M对齐,而骨锚固件30并不前进至下面的骨中或离开下面的
11骨退回。因此,骨锚固件30可以保持在下面的骨(例如椎骨27)中的恒定插入深度,同时调节杆接收槽道36的方位。套夹28还包括一对凸缘57,该对凸缘57在径向位于座部分51之间的位置处从套夹本体45的上端47向上延伸。锁定唇缘59从各凸缘57径向向外延伸。最好如图7A中所示,锚固座沈限定一对相对凹口 61 (见图8A),该对相对凹口 61在低于臂42的螺纹内表面60的位置处沿径向形成于支承壁56的相对内表面86中。在操作过程中,套夹观可以向下插入锚固座26中,从而使得凸缘57经过螺纹内表面60向内弯曲,直到唇缘59越过凹口 61的上端,这时,凸缘57弹回,使得唇缘59布置在凹口 61中。在唇缘59和凹口 61的上端之间的干涉防止套夹28通过锚固座沈的上端退出。凹口 61进一步限定周向长度,该周向长度基本等于凸缘57和锁定唇缘59的周向长度,使得当脊椎固定杆M插入锚固座沈中时,套夹观相对于锚固座26旋转固定在使得上表面47与脊椎固定杆M对齐的位置。套夹28的下端49限定外径,该外径大于在抵靠壁92之间的内部距离。因此,套夹观不能轴向向下通过锚固件本体26的下端。该下端49包括沿径向延伸穿过的一个或多个狭槽67 (表示为多个狭槽),以便限定相对的多个指状件69,这些指状件69设置成套在(pop over)骨锚固件30的头部33上。当套夹28布置在锚固座沈中、从而使得唇缘59 布置在相应凹口 61中时,指状件69与抵靠壁92轴向对齐。因此,如图7A-B中所示,当套夹28和锚固件30安装在锚固座沈中时,指状件69径向张开,以便与锚固件头部33的外表面以及锚固座26的内表面一致。由相对指状件69限定的内径小于锚固件头部33的外径,以便防止锚固件30沿轴向向下的方向离开锚固座沈。指状件69的下端终止于抵靠壁 92上面的位置。因此,指状件69并不干涉锚固件颈部35和抵靠壁92之间的接合。下面参考图8A-D,装配椎弓根螺钉组件75的方法包括在步骤1中将骨锚固件30 竖直向下穿过轴向孔讨插入,使得轴杆31延伸穿过锚固座沈的下端50的下部开口 52, 锚固件头部33布置在抵靠壁92的上面。因此,用于将骨锚固件30插入锚固座沈中的该方法步骤能够称为骨锚固件30从顶端装入锚固座沈中。然后,在步骤2中,套夹观插入轴向孔讨中直至锁定唇缘59能够与臂42的内表面60的最下侧螺纹62接合的位置。然后,在步骤3中,向上力可以施加给骨锚固件30,以便将锚固件头部33插入套夹观的下端 49内。套夹观的锁定唇缘59在螺纹62内部支承抵靠锚固座26,以便防止由骨螺钉施加的向上力使得套夹观退回至锚固座26的上部开口外。在步骤4中,向下力施加在套夹洲上,从而以上述方式将锁定唇缘59插入凹口 61内,并将锚固件30和套夹28锁定在锚固座 26中。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骨锚固件30可相对于套夹28和锚固座沈旋转,因此驱动工具可以与头部33的驱动表面39接合,以便将螺纹轴杆31插入下面的骨中,如图IA中所示。 然后,如图8A-D中所示,锚固座沈可以沿箭头R的方向绕轴线A旋转整个360°角度范围, 以便使得杆接收槽道36与脊椎固定杆M的纵向轴线对齐。一旦骨锚固件30到达在下面的椎骨中的所需深度,脊椎固定杆M可以插入椎弓根螺钉组件75中。特别是,脊椎固定杆对水平地穿过间隙G插入轴向孔M中,或者竖直地向下插入轴向孔M中。应当知道,脊椎固定杆M将设置在套夹观的上端47中。继续参考图8A-D,一旦杆M安装在椎弓根螺钉组件75中,锁定帽34可以附接在椎弓根螺钉组件75上,以便完全装配锚固件组件22。在所示实施例中,定位螺钉64的外螺
12纹68在锚固座臂42的内螺纹62中旋转,从而使得定位螺钉和鞍形件66在轴向孔M中轴向向下运动。当鞍形件66接近脊椎固定杆M时,鞍形件66相对于定位螺钉64旋转,以便使得杆接触表面76与脊椎固定杆M对齐。一旦鞍形件66与脊椎固定杆M对齐,定位螺钉64继续螺纹插入骨锚固件沈中,使得锁定帽34可以抵靠杆M拧紧,从而向杆M施加向下的轴向力。当安装在锁定帽34中但是在对着脊椎固定杆M施加轴向力之前,锁定帽 34可以说是处于初始位置。由锁定帽34施加给杆M的轴向力传递给套夹观,这使得指状件69搭在支承壁56和间隔壁58的内表面86上。当指状件69搭在壁56和58上时,它们由于壁56和58的内表面的向内扩口而径向向内移动,从而对着锚固件头部33径向偏压或径向压缩指状件69。增加指状件69对着锚固件头部33的径向压缩引起在指状件69和锚固件头部33之间的摩擦力,该摩擦力阻碍锚固件30相对于锚固座沈、套夹观和脊椎固定杆M绕轴线A旋转。当锁定帽完全拧紧至锁定位置时,形成的摩擦力防止锚固件30相对于锚固座沈、套夹观和脊椎固定杆M运动。因此,锁定帽34设置成将锁定力传递至套夹观和骨锚固件30上,以便固定或锁定骨锚固件30相对于锚固座沈和脊椎固定杆M的位置。因此应当知道,脊椎固定杆M这样植入由骨锚固件30接合的下面的椎骨中。应当知道,上述方法步骤可以根据需要用于骨固定组件20的各骨固定元件。而且,应当知道,尽管骨固定元件22a_d介绍为各自包括上述椎弓根螺钉组件75,但是骨固定元件22a-d可以包括适用于将脊椎固定杆M固定在下面的椎骨27上的任意可选结构的椎弓根螺钉组件。例如,椎弓根螺钉组件75能够构成为允许骨锚固件30在锚固件头部33插入套夹观内之前植入下面的骨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抵靠壁92被开槽,以便在锚固件头部 33上面张开。因此,锚固座沈和套夹28能够从上面套在头部33上,而不是以上述方式将锚固件30从下面穿过锚固座沈插入。将锚固座沈套在头部33上面的方法步骤能够称为锚固件30从底端装入锚固座沈中。下面参考图9,应当知道,尽管在骨固定组件20中脊椎固定杆M植入多个椎骨 27a-d内,但是可以希望在将来使得骨固定组件20延伸成将至少一个(例如多个)椎骨固定在椎骨27a_d上,例如,可能希望将至少一个(例如多个)下部椎骨27e-f固定在椎骨 27a-d上。也可选择或者另外,可能希望将至少一个(例如多个)上部椎骨27g-h固定在椎骨27a-d上。因此,脊椎固定杆M在本文中能够称为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如图所示, 椎骨27a是固定在脊椎固定杆M上的最上侧椎骨,而椎骨27d是固定在脊椎固定杆M上的最下侧椎骨。椎骨2 在椎骨27a的上面,椎骨27g在椎骨27h的上面。椎骨27e在椎骨27d的下面,椎骨27f在椎骨27e的下面。椎骨27g_h和27e-f能够称为新的椎骨。下面参考图10A-C,修正连接器100设置成使得新的脊椎固定杆与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M连接。修正连接器100包括本体101,该本体具有朝向椎骨的内表面102 ;相对的外表面103,该外表面103沿轴向方向A与内表面102分离;相对的端表面104,该端表面104连接在内表面和外表面102和103之间,并沿纵向方向间隔;以及相对的侧表面 105,该侧表面105连接在内表面和外表面102和103之间,还连接在端表面104之间,并沿横向方向间隔。应当知道,根据连接器本体101的方位,一旦植入连接器100,端表面104中的一个就能够定位成上端表面,而另一个端表面104就能够定位成下端表面。尽管连接器 100表示为具有大致矩形结构(具有不连续的表面102-105),但是应当知道,任意形状的结构能够根据需要限定表面,如这里所述,即使该表面可以弯曲或相对于纵向、轴向和/或横向方向成角度。修正连接器100是双头连接器,使得本体101限定第一头部106和延伸到该第一头部106的第一杆接收槽道108以及第二头部110和延伸到该第二头部110的第二杆接收槽道112。杆接收槽道108和112包括相应的圆形内表面109和111,该圆形内表面109和 111的轮廓能够与新的脊椎固定杆116(见图11B)和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M的外径基本一致,并支承脊椎固定杆116和M。应当知道,先前植入的杆M和新的杆116能够更广义地被认为是固定元件。如图所示,头部106和110纵向偏移(沿与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 M基本平行的方向)。修正连接器100还能够包括隔板壁114,该隔板壁114将头部106和 110分开,并进一步在杆接收槽道108和112中分别限定相对的止动表面IHa和114b。至少一个或两个头部106和110大致如上面对于骨固定元件22所述构造。例如, 如图所示,修正连接器100包括相对的螺纹弓形切口 113,该切口 113在第二头部110处轴向延伸到本体101中。切口 113设置成接收锁定帽,例如上面所述的锁定帽34。因此,第二头部110的本体101大致如上面对于限定杆接收槽道36的、间隔的相对臂42所述构造。第二头部110的本体101同样限定杆接收槽道112。而且,本体101限定下部开口 118,该下部开口 118沿基本横向于杆接收槽道108的方向在内表面102和杆接收槽道108 之间和穿过该内表面和杆接收槽道轴向延伸,大致如上面对于下部开口 52所述。因此,下部开口 118的尺寸设置成以上述方式接收和保持骨锚固件30。由后面所述可知,开口 118 与延伸到相应槽道内的脊椎固定杆操作对齐。也就是,开口 118能够保持骨锚固件30,该骨锚固件30将脊椎固定杆固定在下面椎骨上。本体101还限定轴向孔120,该轴向孔120与下部开口 118对齐地延伸穿过第二头部110。轴向孔120大致如上面对于轴向孔M所述。 因此,应当知道,第一头部106限定锚固座122,该锚固座122大致如上面对于锚固座沈所述。因此,连接器本体101也能够称为锚固座本体,头部110能够称为锚固座。第一头部106的本体101大致如上面对于第二头部110所述,不过,第一头部106 并不限定在内表面102和杆接收槽道108之间和穿过内表面和杆接收槽道延伸的下部开口。因此,第一头部106并不设置成支承骨锚固件。也可选择,应当知道,第一头部106能够如对于第二头部110所述构造,以便使得各头部能够通过骨锚固件而直接固定在下面的椎骨上。如图所示,第一固定杆接收槽道108从第一头部106的相应端表面104延伸至隔板壁114的止动表面114a,第二固定杆接收槽道112从第二头部110的相应端表面104延伸至隔板壁114的止动表面114b。也可选择,连接器本体101能够没有隔板壁114,使得杆接收槽道108和112相互连续。而且,尽管头部106和110以及相应槽道108和112相互侧向对齐,但是也可选择,它们可以侧向偏移,如后面更详细所述。因为头部纵向对齐,因此各头部106和110只有一个端表面,该端表面共同限定连接器本体101的端表面104。在头部106和110侧向相邻的实施例中,各头部106和110只有一个侧表面105,其共同限定连接器本体101的相对侧表面105。下面参考图11A-12C,修正连接器系统121能够包括修正连接器100 ;新的脊椎固定杆116 ;骨锚固件,例如上述骨锚固件30 ;—个或多个套夹,例如套夹观,该套夹如上述构成为保持骨锚固件30 ;以及一个或多个锁定帽,例如如上述构成的锁定帽34。除非另外说明,修正连接器系统121和它的部件能够由钛-铝-铌合金(TAN)、植入体等级的316L不锈钢或者任意合适的可选植入体等级的材料来制造。套夹设置成通过将连接器本体101向下套在骨锚固件30上而捕获和锁定骨锚固件30的头部,以便将套夹“套”在骨锚固件30的头部上,如上所述。也可选择,套夹能够设置成通过将骨锚固件30向下穿过连接器100的顶部装入而与骨锚固件30连接,使得在骨锚固件30与下面的椎骨本体连接之前,锚固件的轴杆延伸穿过开口 118。在可选实施例中, 可塌缩的套夹能够由设置成布置在杆-螺钉连接器的内部和用于将骨锚固件30的头部与连接器本体101牢固连接的其它元件来代替。锁定帽34设置成将先前植入的杆M和新的杆116固定在连接器100上,并将骨锚固件30固定在连接器100上。应当知道,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M可以限定一定范围的不同直径,因为制造商通常销售不同直径的脊椎固定杆。类似的,骨固定元件22A-D的椎弓根螺钉组件75能够采取多种不同的制造形式和模式。同样,新的脊椎固定杆116能够有与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M相比基本相等、更大或更小的直径。连接器100能够设置成固定脊椎固定杆116和 M,不管它们的直径相同还是不同。同样,将新的脊椎固定杆116固定在下面的椎骨上的椎弓根螺钉组件能够构成为与椎弓根螺钉组件75相同或不同。在操作过程中,修正连接器系统121能够通过将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M延伸至其它椎骨而延伸先前植入的骨固定组件20。如图IlA中所示,先前植入的杆对在最外侧固定的椎骨和相邻固定的椎骨之间的位置处被切割。然后除去与最外侧椎骨相连的骨固定元件22。例如,如图IlA中所示,当脊椎固定杆向上延伸时,脊椎固定杆M首先在最上侧固定的椎骨27a和相邻椎骨27b之间被切割,并除去骨固定元件22a。而当脊椎固定杆向下延伸时,脊椎固定杆M首先在最下侧固定的椎骨27d和相邻椎骨27c之间被切割,并除去骨固定元件22d。然后,骨锚固件30在除去骨固定元件22a的骨锚固件部分的位置处或附近被植入,或者将骨锚固件植入椎骨本体27a (骨固定元件2 从该椎骨本体27a中除去)附近 (上侧)的椎骨本体27h中。然后,修正连接器100再布置成使得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M的上端布置在第一头部106的槽道108中,第二头部110固定在骨锚固件30上。例如,骨锚固件30可以已经被植入下面的椎骨中,使得锚固座122以上述方式套在锚固件头部33上。也可选择,骨锚固件30能够以上述方式穿过轴向孔120纵向插入,随后固定在下面的椎骨上。然后,新的杆130利用相应数目的附加椎弓根螺钉组件(例如上述椎弓根螺钉组件7 而植入和固定在所需数目的至少一个上部椎骨本体上,例如上部椎骨本体27h和27g。新的脊椎固定杆 116(该脊椎固定杆116在要固定的至少一个上部椎骨上面延伸)的下端再被推压至第二头部110的杆接收槽道112中。脊椎固定杆对和116能够插入,直到它们的近端抵靠隔板壁114的相应止动表面lHa-b。一旦脊椎固定杆布置在它们的相应杆接收槽道中,锁定帽 34能够螺旋拧入弓形切口 113中,以便将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M固定在槽道108中的第一头部106上,并将新的脊椎固定杆116和骨锚固件30固定在槽道112中的第二头部110 上。为使先前植入的骨固定组件20向下延伸(与向上相反),新的杆116再使用相应数目的附加椎弓根螺钉组件(例如上述的椎弓根螺钉组件7 植入和固定在所需数目的至少一个下部椎骨本体上,例如下部椎骨本体27e和27f。新的脊椎固定杆116的上端再被推
15入第二头部110的杆接收槽道112中。尽管槽道108和112表示为穿过外表面103朝着它们的相应头部106和110的内表面102向下延伸,但是应当知道,可选地,槽道108和112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能够延伸至一个侧表面105或内表面102中,除非另外说明。例如,参考图13A-B,第一头部106的槽道108延伸到一个侧表面105中。因此,相对的弓形切口 113侧向延伸到槽道108中。在操作过程中,骨锚固件30固定在下面的椎骨27上,使得锚固件头部33布置在第二头部110中。如上所述,锚固件能够穿过开口 118向下插入,或者连接器本体101的第二头部110能够套在骨锚固件30的头部上。一旦修正连接器100与骨锚固件30的头部连接,以上述方式来切割先前的杆对,连接器本体101就能够绕骨锚固件30的中心轴线B沿方向Rl旋转通过一定角度,以便将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M引导到第一头部106的槽道 108中,从而将杆M从侧部装入槽道108中。然后,新的杆116被推动至修正连接器200的第二头部110中,锁定帽34能够拧紧,以便将连接器200固定在先前植入的杆24、新的杆 116和骨锚固件30上。第一头部106的槽道108能够相对于第二头部110的槽道112侧向偏移,或者与第二头部110的槽道112对齐。下面参考图14A-16D,修正连接器系统221能够设置成将一个或多个新的椎骨与使用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M、在先前固定的椎骨进行固定,而并不如上面对于修正连接器系统121所述切割脊椎固定杆24。修正连接器系统221包括修正连接器200 ;新的脊椎固定杆116 ;骨锚固件,例如上述的骨锚固30 ;—个或多个套夹,例如套夹观,该套夹如上述构成为保持骨锚固件30 ;以及一个或多个锁定帽,例如如上述构成的锁定帽34。修正连接器200包括第一连接器本体201和第二本体M0,该第二本体240通过呈连杆247形式的固定元件而与第一本体连接,该连杆能够提供为杆段,该杆段能够与第二本体240连接成一体,因此与第二本体MO的一部分连接成一体,或者可分开地 (discretely)与第二本体240连接。第一本体201限定朝向椎骨的内表面202 ;相对的外表面203,该外表面203沿轴向方向A与内表面202分离;相对的端表面204,该端表面204 连接在内表面和外表面202和203之间,并沿纵向方向间隔;以及相对的侧表面205,该侧表面205连接在内表面和外表面202和203之间,还连接在端表面204之间,并沿横向方向间隔。应当知道,根据第一连接器本体201的方位,一旦植入连接器200,端表面204中的一个就能够定位成上端表面,而另一个端表面204就能够定位成下端表面。尽管连接器200 表示为具有大致矩形结构(具有不连续的表面202-205),但是应当知道,任意形状的结构能够根据需要限定表面,如这里所述,即使该表面可以弯曲或相对于纵向、轴向和/或横向方向成角度。第一本体201限定第一头部206和延伸到该第一头部206中的第一杆接收槽道 208以及第二头部210和延伸到该第二头部210中的第二杆接收槽道212。第一杆接收槽道206延伸到第一头部206的其中一个侧表面205中,第二杆接收槽道210延伸到第二头部210的外表面203中。杆接收槽道208和212包括相应的圆形内表面209和211,该圆形内表面209和211的轮廓能够与新的脊椎固定杆116和连杆的外径基本一致。如图所示, 头部206和208侧向偏移(沿相对于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M成角度偏移的方向,特别是基本垂直)。修正连接器200还能够包括分别在杆接收槽道208和212内的止动表面21 和 214b。
头部206和210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大致构成为如上面对于第一头部106所述。 例如,如图所示,修正连接器200包括相对的螺纹弓形切口 213,该切口 213在第一头部206 处轴向延伸到本体201中。切口 213设置成接收锁定帽,例如上面所述的锁定帽34。因此, 第一头部206的本体201大致如上面对于间隔的相对臂42所述构造,该间隔的相对臂42 限定杆接收槽道36。因为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体201并不直接连接在下面的椎骨上,所以本体201并不限定在内表面202和任意一个杆接收槽道208或212之间和穿过内表面202和任意一个杆接收槽道208和212沿轴向延伸的下部开口(例如上述开口 118)。也可选择, 应当知道,第一头部206和第二头部210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能够包括下部开口(例如开口 118),以便使得任意一个头部能够通过骨锚固件而直接固定在下面的椎骨上。如图所示,第一固定杆接收槽道208延伸到侧表面205内,并从第一头部206的相应端表面204到止动表面11 是细长的。第二固定杆接收槽道212延伸到外表面203中, 并从第二头部210的相应端表面204到止动表面214b是细长的。也可选择,槽道208和212 将完全穿过连接器本体201纵向延伸。第二槽道212相对于槽道208侧向偏移,并表示为相对于先前植入的杆M与槽道208侧向向外间隔。槽道208沿与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 M基本平行的方向纵向延伸,尽管应当知道,也可选择,连杆247和(因此)槽道212能够相对于脊椎固定杆M成角度偏移。如图14A中所示,第一杆接收槽道208侧向延伸到侧表面M5内,尽管也可选择, 第一杆接收槽道208能够竖直地延伸到第一连接器本体201的外表面M3中,如图14B-C 中所示。而且,尽管第二杆接收槽道212竖直延伸到第一连接器本体201的外表面对3内, 如图14A中所示,但是也可选择,第二杆接收槽道212能够侧向延伸到侧表面M5中,如图 14B中所示。如图14B-C中所示,杆接收槽道208和212能够侧向相邻和相互对齐。也可选择,如果需要,槽道208和212可以垂直地或沿纵向相互对齐。继续参考图14A,第二本体MO限定朝向椎骨的内表面M2、相对的外表面M3, 该外表面243沿轴向方向A与内表面242分离;相对的端表面M4,该端表面244连接在内表面和外表面242和243之间,并沿纵向方向L间隔;以及相对的侧表面M5,该侧表面245 连接在内表面和外表面242和243之间,还连接在端表面244之间,并沿横向方向间隔。应当知道,根据第二连接器本体240的方位,一旦植入连接器200,端表面244中的一个就能够定位成上端表面,而另一个端表面244就能够定位成下端表面。尽管连接器200表示为具有大致矩形结构(具有不连续的表面M2-M5),但是应当知道,任意形状的结构能够根据需要限定表面,如这里所述,即使该表面可以弯曲或相对于纵向、轴向和/或横向方向成角度。第二连接器本体240限定头部246和纵向穿过该头部246在相对端表面244之间延伸的杆接收槽道对8。杆接收槽道248还侧向延伸到位于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M近侧的侧表面对5中。因此,杆接收槽道248设置成接收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M。一对有螺纹的相对弓形切口 213在与杆接收槽道208、212和248对齐的位置处延伸到各连接器本体 201和204中,并设置成以上面对于连接器本体101所述的方式接收锁定帽。第二本体240还限定连杆M7,该连杆247从内端表面244延伸,该内端表面244 是沿朝着第一本体201的方向朝向第一本体的端表面对4。如图所示,连杆247相对于槽道对8(因此相对于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24)侧向偏移,并侧向向外移动。因此,第一本体240沿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延伸,并相对于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M基本垂直。连杆247 能够提供为圆柱形或管形,因此以与脊椎固定杆M和116相同的方式构成。连杆247能够与第二本体240成一体连接,或者可分开地附接在第二本体240上。例如,第二本体240能够包括头部,该头部具有杆接收槽道,该杆接收槽道以对于槽道212所述的方式将连杆247 接收和固定在第二本体上。如图14A和15A中所示,也可选择,杆接收槽道248能够侧向延伸到布置在先前植入的杆M近侧的侧壁245中。不过,应当知道,也可选择,杆接收槽道248能够竖直地延伸到外表面243或内表面M2中,分别如图15B和15C中所示。应当知道,也可选择,这里根据全部实施例所述的任意杆接收槽道能够纵向延伸到相应端表面中,而并不延伸到内表面、外表面和侧表面的一个中,除非另外说明。在该实施例中,脊椎固定杆将纵向插入连接器本体的相应头部中。下面参考图14A和16A-D,可以提供一种用于延伸预先存在的骨固定组件20的方法,而不需切割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M或除去最外侧的骨固定元件22。在操作过程中, 第一连接器本体201通过一个或多个骨锚固件30而固定在至少一个(例如多个)椎骨(例如椎骨的椎弓根)上,该椎骨处于先前固定的椎骨的上侧和/或下侧。第一连接器本体201 能够固定在椎骨27g-h上,以便使得骨固定组件20向上延伸,还能够固定在椎骨27e-f上, 以便使得骨固定组件向下延伸。然后,第二连接器本体240在一对先前植入的骨固定元件22之间的位置处被推动到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M上,使得杆M布置在杆接收槽道248中。例如,当使得骨固定组件向上延伸时,槽道248能够在上部椎骨27a的下面(例如在上部椎骨27a和相邻椎骨 27b之间)的位置处接收杆M。当使得骨固定组件向下延伸时,槽道248能够在下部椎骨 27d的上面(例如在下部椎骨27d和相邻椎骨27c之间)的位置处接收杆对。因此,第二连接器本体240从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M侧向向外延伸,以使得连杆247相对于杆M侧向偏移,并基本平行于杆M延伸。然后,第一连接器本体201被推向连杆对7,以便在杆接收槽道212中接收连杆M7。连杆247能够侧向或竖直地插入槽道 212中。然后,第一连接器本体201被推动到新的脊椎固定杆116上,使得杆116接收于第一杆接收槽道208中,从而将从连接器201延伸的骨锚固件30与第二连接器本体240连接起来。通过以上述方式将相应锁定帽紧固在槽道中,连接器本体201能够固定在脊椎固定杆116和连杆247上,第二连接器本体240能够固定在脊椎固定杆M上。也可选择,例如当使得骨固定组件20只延伸一级时,锁定插塞能够插入槽道208中。锁定插塞能够与本领域已知的锁定螺钉类似地构成,除了杆段以上述方式附接在锁定插塞上和固定在下面的椎骨上。如上所述,第二连接器本体240能够可分开地与连杆247连接。例如,参考图 17A-D,连接器本体240包括头部251,该头部251与头部246侧向相邻;以及杆接收槽道 250,该杆接收槽道250竖直地向下延伸到外表面M3中,并纵向穿过头部251延伸。槽道 250纵向延伸到内端表面244中,并能够纵向延伸穿过连接器本体240和穿过相对的外端表面M4。弓形切口 213能够沿横向于槽道250的方向并与该槽道250对齐竖直地延伸到连接器本体MO中,以便接收上述类型的锁定帽34。连杆247能够被设置为接收在槽道250 中的杆段,使得锁定帽34能够抵靠连杆247拧紧,以便将连杆247固定在槽道250中。应当知道,也可选择,槽道250能够根据需要延伸到内表面M2中或者延伸到外侧表面M5中。槽道248表示为在侧向偏离槽道250和与该槽道250对齐的位置处向上延伸到连接器本体240的内表面242中。因此,连接器本体240限定S形,如端视图中所示。也可选择,槽道248能够根据需要延伸到连接器本体MO的任意表面中。槽道248沿纵向方向L 穿过连接器本体240延伸,因此设置成接收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先前植入的杆M。连接器本体240能够限定从外表面243竖直地向下延伸到槽道M8内的孔M9。修正连接器系统221能够包括夹252,该夹252具有夹本体253,该夹本体253的外径基本等于孔249的内径。夹本体253能够包括水平支承壁2M和一对支腿256,该支腿 256从上部支承壁254向下延伸。上部支承壁2M能够包括螺纹表面255,该螺纹表面255 设置成在孔M9内部与锁定帽34的相应外螺纹257接合。因此,当锁定帽34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夹252在孔中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支腿256朝向彼此压缩。因此,支腿256具有柔性,其尺寸设置成当支腿256向下延伸经过连接器本体240时套装在先前植入的杆M上。 因此,支腿256和上部支承壁254限定槽道258,该槽道258布置在由连接器本体限定的槽道对8内。一旦先前植入的杆M插入槽道258内时,锁定帽34拧紧,以便使得连接器本体 240将支腿256朝向彼此偏压,以便环绕先前植入的杆M安装和将该杆M固定在连接器本体240上。连杆247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椎弓根螺钉组件75而固定在一个或多个上部或下部椎骨上,或者能够固定在连接器本体201上,如上所述。应当知道,这里介绍多个修正连接器实施例。因此,脊椎固定修正连接器的成套工具能够提供为包括多个修正连接器,各修正连接器设置成使得新的脊椎固定杆与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该脊椎固定杆固定在多个椎骨)连接。在该套工具中的各修正连接器能够包括第一头部和延伸到该第一头部中的第一杆接收槽道以及第二头部和延伸到该第二头部中的第二杆接收槽道。该多个修正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不同的修正连接器限定与该套工具中的多个修正连接器中的至少另一个修正连接器的差异。例如,不同的修正连接器包括沿横向于相应杆接收槽道的方向而延伸到第一头部和第二头部中至少一个选择的头部内的开口。该差异也能够为连接器本体的形状的差异。例如,差异能够是连接器本体限定锚固座本体。差异还能够是杆接收槽道的位置。该套工具还能够是修正连接器系统的成套工具,它包括单独或与脊椎固定修正连接器成套工具组合的多个连杆247和/或新的固定杆 116。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在并不脱离本发明的广义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因此,应当知道,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特殊实施例,而是将覆盖在由本说明书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的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修正连接器,所述修正连接器设置成将新的脊椎固定杆与先前植入的、固定在多个椎骨上的脊椎固定杆连接,所述修正连接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头部和延伸到所述第一头部中的第一杆接收槽道,以及第二头部和延伸到所述第二头部中的第二杆接收槽道,第一杆接收槽道和第二杆接收槽道中的每一个都设置成在其中接收和紧固固定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本体包括锚固座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锚固座本体限定开口,所述开口沿横向于延伸到第一头部和第二头部中的至少选定的头部内的杆接收槽道的方向延伸到选定的头部内,所述开口设置成保持骨锚固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一杆接收槽道设置成接收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第二杆接收槽道设置成接收新的脊椎固定杆,使得杆在至少一个新的椎骨上面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所述开口与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操作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所述开口与新的脊椎固定杆操作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所述开口与脊椎固定杆的其中之一对齐, 修正连接器还包括锁定帽,所述锁定帽设置成使得对齐的脊椎固定杆与骨锚固件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修正连接器,还包括骨锚固件,所述骨锚固件设置成延伸穿过开口,骨锚固件具有轴杆,所述轴杆设置成与通过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固定的椎骨和所述至少一个新的椎骨中的一个接合;以及头部,所述头部设置成被保持在开口中。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二杆接收槽道相对于第一杆接收槽道侧向偏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二头部相对于第一头部侧向偏移。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一杆接收槽道和第二杆接收槽道对齐。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各头部限定相应的朝向椎骨的内表面和相对的外表面、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以及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 所述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一杆接收槽道延伸到第一头部的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的一个中,第二杆接收槽道延伸到第二头部的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的一个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一杆接收槽道和第二杆接收槽道中的至少一个分别延伸到第一头部的外表面和第二头部的外表面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一杆接收槽道和第二杆接收槽道中的至少一个分别延伸到第一头部的内表面和第二头部的内表面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一杆接收槽道和第二杆接收槽道中的至少一个分别延伸到第一头部的至少一个侧表面和第二头部的至少一个侧表面的其中一个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一杆接收槽道延伸到第一头部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中,所述开口延伸到第二头部的内表面中,使得锚固座本体设置成在骨锚固件将第一头部固定在新的椎骨上之后,绕骨锚固件旋转通过一角度,以便将先前植入的杆布置在第一杆接收槽道内。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本体是第一本体,修正连接器还包括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限定第三头部和延伸到所述第三头部中的第三杆接收槽道,第三杆接收槽道设置成接收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连接部分沿相对于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成角度偏移的方向延伸;以及连杆,所述连杆沿与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基本平行并相对于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侧向偏移的方向从第二本体延伸,其中,第一杆接收槽道设置成接收新的脊椎固定杆,使得新的脊椎固定杆在至少一个新的椎骨上面延伸,第二杆接收槽道设置成接收所述连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二本体和各头部限定相应的朝向椎骨的内表面和相对的外表面、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以及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所述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三杆接收槽道延伸到第二本体的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的其中一个中。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三杆接收槽道进一步延伸到第二本体的内表面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三杆接收槽道进一步延伸到第二本体的外表面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三杆接收槽道进一步延伸到第二本体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中。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一杆接收槽道布置在第二杆接收槽道附近。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一杆接收槽道与第二杆接收槽道对齐。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二本体与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垂直地延伸。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一杆接收槽道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成保持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使得脊椎固定杆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杆接收槽道沿基本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并设置成保持新的脊椎固定杆,其中,第二杆接收槽道沿第二方向从第一杆接收槽道偏移,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第一方向成角度偏移。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二方向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锚固座本体基本为S形。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锚固座本体限定朝向椎骨的内表面和相对的外表面、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延伸的一对相对的侧表面、以及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所述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以及在所述一对相对的侧表面之间延伸。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一杆接收槽道延伸到内表面中。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二杆接收槽道延伸到外表面中。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一杆接收槽道延伸到其中一个侧表面中。
3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一杆接收槽道延伸到外表面中。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修正连接器,其中第二杆接收槽道延伸到内表面中。
36.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修正连接器,还包括夹,所述夹设置成布置在槽道中,并将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保持在其中。
37.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修正连接器,还包括第一锁定帽,所述第一锁定帽设置成将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固定在第一杆接收槽道中;以及第二锁定帽,所述第二锁定帽设置成将新的脊椎固定杆固定在第二杆接收槽道中。
38.一种脊椎固定杆修正连接器的成套工具,包括多个修正连接器,各修正连接器设置成将新的脊椎固定杆与先前植入的、固定在多个椎骨上的脊椎固定杆连接起来,各修正连接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头部和延伸到所述第一头部中的第一杆接收槽道以及第二头部和延伸到所述第二头部中的第二杆接收槽道;其中,所述多个修正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不同的修正连接器限定相对于所述多个修正连接器中的至少另一个的差异。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成套工具,其中所述不同的修正连接器包括开口,所述开口沿横向于相应的杆接收槽道的方向延伸到第一头部和第二头部中的至少一个选定的头部中。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成套工具,其中所述差异包括本体的形状。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成套工具,其中所述不同的修正连接器的本体包括锚固座本体。
4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成套工具,其中所述差异包括至少一个杆接收槽道的位置。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成套工具,其中各修正连接器限定朝向椎骨的内表面和相对的外表面、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以及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 所述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延伸,所述差异包括至少一个杆接收槽道延伸到其中的至少一个表面。
44.一种用于连接新的脊椎固定杆和先前固定在多个椎骨上的脊椎固定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修正连接器,所述修正连接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限定第一头部和延伸到所述第一头部中的第一杆接收槽道,并限定第二头部和延伸到所述第二头部中的第二杆接收槽道;将先前固定的脊椎固定杆布置在第一杆接收槽道中;将新的脊椎固定杆布置在第二杆接收槽道中;以及将新的脊椎固定杆固定在与所述多个椎骨不同的至少一个椎骨上。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布置步骤在第二布置步骤之前进行。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布置步骤在第二布置步骤之后进行。
47.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将第一头部和第二头部中的其中一个附接在下面的椎骨上。
48.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布置步骤之前切割所述先前固定的脊椎固定杆。
49.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布置步骤还包括旋转所述修正连接器,以便将先前固定的脊椎固定杆布置在第一杆接收槽道中。
50.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先前固定的脊椎固定杆固定在第一杆接收槽道中;以及将新的脊椎固定杆固定在第二杆接收槽道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正连接器,该修正连接器设置成使得新的脊椎固定杆与固定在多个椎骨上的、先前植入的脊椎固定杆连接。新的脊椎固定杆能够植入和固定在相对于该先前固定的椎骨在上侧和/或下侧的椎骨上。
文档编号A61B17/70GK102368967SQ201080014297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5日
发明者C·昆茨, C·迈尔, E·麦克迪维特, J·卡波佐利, N·索多尔, T·凯耶 申请人:斯恩蒂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