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81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机,特别涉及座椅式按摩机。
背景技术
已知具备用于按摩人体背面的按摩机构的靠背和从靠背的左右侧边位置分别向前方延伸的扶手的按摩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按摩机能够使用户在将手臂放置于扶手上的状态下放松。具备所述按摩机构的靠背出于提高按摩效果和放松身体的目的,通常能够向后仰。但是,在所述按摩机中,在使靠背立起的状态下可将手臂置于扶手上休息,但在将靠背向后仰的状态下无法有效利用各扶手。具体而言,在所述按摩机中,不管靠背处于后仰位置,扶手都位于相同位置,因此在将靠背向后仰的状态下,从向后仰的靠背到扶手的距离变长,实际上仅手指能够到达扶手。因此,向后仰的情况下无法发挥扶手的作用。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92603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靠背向后仰的状态下也能够有效利用扶手的按摩机。本发明提供的按摩机,包括靠背,具有用于按摩人体背面的按摩机构;支撑部件,以所述靠背可向后仰的方式支撑所述靠背;一对扶手,从所述靠背的左右的位置分别向前方延伸;以及连动机构,与所述靠背的后仰动作连动而改变所述一对扶手的姿势,以使当所述靠背向后倒时各扶手的后部低于各扶手的前部。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按摩机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使图1的按摩机的靠背向后仰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从左上方观察图1的按摩机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从右上方观察图1的按摩机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按摩机。此外,以下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例子,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式按摩机包括内置有用于按摩人体背面的按摩机构(未图示)的靠背1 ;以该靠背1能够向后仰(reclining)的方式支撑该靠背1的框架(支撑部件)5 ;设置在该框架5上的座部2 ;设置于该座部2的左右两侧的一对扶手3、3(图中省略了左侧的扶手幻;以及设置于所述座部2的前端下方的搁脚台4。所述搁脚台4以能够绕水平方向的轴转动的方式轴支撑于框架5的前端侧的上部。具体而言,搁脚台4能够在图3及图4所示的搁脚面朝向前方的姿势和搁脚面几乎以水平状态位于座部2的前方位置的姿势之间转动。并且,所述按摩机包括用于旋转驱动所述搁脚台4的机构(未图示)、用于使靠背 1进行后仰动作的升降机构51、用于向后述的各气囊供应空气的空气泵及阀(未图示)以及覆盖框架5的外侧的框架罩55。用于旋转驱动所述搁脚台4的机构、升降机构51、空气泵及阀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5内。如图1所示,所述靠背1的下部通过轴50被支撑于所述框架5的上部后端,以便能够围绕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50在前后方向上转动。S卩,靠背1通过轴50可转动地连接于框架5。另外,在靠背1的下端与框架5的上部前端之间设置有所述升降机构51,通过该升降机构51的伸缩,靠背1以轴50为中心相对于框架5转动。具体而言,靠背1包括呈框型的靠背框架10、包覆该靠背框架10的箱型的框11、 包覆该箱型的框11的外罩12以及具有设置于该外罩12内侧的治疗体6的按摩机构。所述治疗体6设置于在所述箱型的框11的前表面设置的开口部13内,能够沿着靠背框架10 上下移动。对人体背面的按摩是通过使治疗体6隔着所述外罩12与人体背面接触而进行的。所述各扶手3分别包括配置于座部2的侧边的侧板30、覆盖侧板30的外表面的侧罩31、覆盖侧板30的上表面的扶手部32以及设置于扶手部32的上方的扶手罩33。扶手罩33安装在扶手部32上,以在该扶手罩33的下表面与扶手部32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隙。具体而言,在扶手罩33的前端部的下表面与扶手部32的上表面之间设置用于在扶手部32上安装扶手罩33的安装部件34。并且,在扶手罩33的下表面(即,与扶手部32相向的面)上设置有气囊(未图示)。通过反复使该气囊膨胀及收缩,能够对插入到扶手部32 的上表面与扶手罩33之间的用户的手臂进行按摩。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具备连动机构,该连动机构与所述靠背1的后仰动作连动而改变一对扶手3的姿势,以使当靠背1向后仰时各扶手3的后部比各扶手3的前部低。连动机构包含分别连接于靠背1 (靠背框架10)的各扶手3的后部、各扶手3的前部、 连接于各扶手3的前部的连杆(连接部件)36、连接于该连杆36的框架5的前部、轴35、轴 37、轴 38。具体而言,如图1及图2所示,扶手3的侧板30的后端部通过轴35连接于靠背 1 (靠背框架10),并且扶手3的侧板30的前端部经由连杆36连接于框架5。连杆36包括 通过轴3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侧板30的第1端;以及通过轴38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框架5的第2端。由此,扶手3的后部连接于靠背1,并且扶手3的前部经由连杆 36连接于框架5,因此,扶手3与靠背1的后仰动作同步地绕轴50而转动,据此扶手3的上表面的角度向后下方倾斜。即,连动机构改变扶手3的姿势,以使伴随靠背1向后仰,扶手3 的后部低于扶手3的前部。另外,扶手3的前部通过连杆36连接于框架5,因此,扶手3的前部可以上升到由绕轴38转动的连杆36的转动半径(轴37与轴38之间的距离)所规定的指定的上方位置为止,另一方面,扶手3的前部的上升在所述指定的上升位置受到限制。 此外,连杆36的长度比轴35与轴50之间的距离短。因此,在将靠背1后仰的状态下,能够使靠背1与扶手3的后部之间的距离变近,并且能够将扶手3的上表面保持于放倒的姿势。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扶手3的上表面相对于框架5的角度变化量比靠背1相对于框架5的角度变化量小。具体而言,在使靠背1立起的图1所示的状态下,靠背1的前表面与扶手3 的上表面所成的角度α 为115°。与之相比,在使靠背1放为最平的图2所示的状态下, 靠背1的前表面与扶手3的上表面所成的角度α 2为160°。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中,与仅靠背向后仰而扶手固定的按摩机不同,能够使将靠背ι向后仰的状态下的靠背1与扶手3之间的距离变近,并且能够将扶手3的上表面保持于放倒的姿势。因此,即使在使靠背1放平的状态下,也能够使手臂以放松的状态置于扶手3上。由此,即使在使靠背1放平的状态下也能够利用扶手3,所以也能够用扶手 3的气囊对手臂(包含手腕及手)进行按摩。所述按摩机还包括沿所述各扶手3的内侧面(座部2侧的面)设置,并且固定于框架5的侧板60;以及设置于该侧板60的内侧面(座部2侧的面)的气囊61。所述侧板 60分别设置于所述座部2与所述各扶手3之间,并固定于所述框架5,由此,不管靠背1是否进行后仰动作该侧板60都不会相对于所述座部2移位。通过反复使气囊61膨胀及收缩, 能够对用户的从腰到大腿部的侧面进行按摩,或者通过使所述气囊61膨胀,能够使用户的从腰到大腿部的侧面相对于按摩机固定。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靠背1包括用于承受用户的后背的靠背主体la;从该靠背主体Ia的上部的左右侧面分别向侧方伸出的一对伸出部14、14 ;以及分别从所述伸出部14、14的前表面的左右两缘部向前方突出的一对侧壁15。而且,靠背1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侧壁15的内侧面的一对气囊16。所述各侧壁15并非安装于靠背1的侧面,而是从各伸出部14、14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所述伸出部14具有平滑地连接于靠背主体Ia的上端的上端部,并且呈随着朝向下方向侧方的伸出量增大的形状。各侧壁15分别沿各伸出部14的侧缘设置,因此具有与伸出部14的侧面一致的倾斜面。而且,各侧壁15的从靠背主体Ia向前方的突出量在靠背 1的上端侧为零,越向下方越大。因此,这些侧壁15呈现与靠背主体Ia具有一体感的外观。 另外,分别设置于各侧壁15的内侧面的气囊16与各侧壁15相同,呈越向下侧而越大的三角形外形。在该按摩机中,就坐于座部2并将后背放在靠背1上,在该状态下反复使配置在靠背1的侧壁15内侧的气囊16膨胀及收缩,由此能够对从肩膀到上臂的人体侧面进行按摩。 另外,若通过使气囊16膨胀而将人体相对于靠背1固定,则当靠背1内的按摩机构用治疗体从背后推压人体时,能够抑制人体从靠背1浮起。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对人体背面的按摩。并且,如上所述,各侧壁15的内侧面以越向下方越彼此分离的方式向下敞开,并且气囊16沿着各侧壁15的内侧面而设置,因此通过已膨胀了的气囊16能够确实地推压人体侧面的从肩膀到上臂的倾斜面。尤其,由于气囊16具有宽度较宽的部分大幅度膨胀的性质,因此气囊16的下部比上部膨胀得大,从而能够通过该气囊16有效地按摩位于上臂的上部侧面的穴位。而且,即使用户的座高稍有差异,也能够抑制推压力过强或推压力过弱等不良情况的产生。另外,伸出部14仅设置在靠背1的上部,侧壁15也设置在该伸出部14的形成范围内。因此,在将靠背1向后仰时,能够避免伸出部14或侧壁15干扰载置于扶手3的手臂。另外,虽然各伸出部14从靠背主体Ia的侧面向侧方突出,但这些伸出部14向侧方的伸出量不超过设置于座部2两侧的扶手3、3,因此能够避免捆包时的尺寸变大。在使靠背1向最后后仰的状态下,虽然各侧壁15到达比靠背主体Ia的前表面(承受用户的后背的面)高的位置,但因被设计成位于与靠背主体Ia的前端部分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或比该高度位置低的高度范围内,因此在该点上也能够避免捆包时的尺寸变大。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应于靠背1的后仰动作,各扶手3的前部上升的按摩机,但各扶手3的前部并非必须要上升。例如,也可对应于后仰动作使各扶手3的后部下降,另一方面不让各扶手3的前部上升,而是使其向后方滑动。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利用连杆36连接各扶手3的前部与框架5的按摩机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通过导轨和能够沿着该导轨滑动的滑块,使各扶手3的前部与框架5能够相对移位地连接。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主要包括具有以下结构的发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包括靠背,具有用于按摩人体背面的按摩机构;支撑部件,以所述靠背可向后仰的方式支撑所述靠背;一对扶手,从所述靠背的左右的位置分别向前方延伸;以及连动机构,与所述靠背的后仰动作连动而改变所述一对扶手的姿势,以使当所述靠背向后倒时各扶手的后部低于各扶手的前部。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与使靠背向后仰的后仰动作连动,各扶手的后部低于各扶手的前部,因此能够抑制在使靠背后仰的状态下扶手的后部远离靠背。因此,在将靠背向后仰的状态下,也能够将手臂置于扶手上以便用户休息。尤其对于在扶手的上表面设置用于按摩用户的手臂的按摩部件的按摩机,即使在使靠背向后仰的状态下也能够进行手臂的按摩。在所述按摩机中,较为理想的是,与所述靠背的后仰动作连动的所述各扶手的角度变化量小于所述靠背后仰动作时的所述靠背的角度变化量。与所述靠背的后仰动作连动的各扶手相对于支撑部件的角度变化比靠背的后仰动作引起的靠背相对于支撑部件的角度变化小,从而能够以一定程度地放倒各扶手的姿势进行保持,因此能够以放松的状态使手臂置于各扶手上。在所述按摩机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连动机构包含分别与所述靠背连接的所述各扶手的后部。各扶手的后部分别连接于靠背,从而能够与靠背的后仰动作连动,使各扶手的后部下降。在所述按摩机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各扶手的后部分别连接于所述靠背,以使所述各扶手的前部与所述靠背的后仰动作连动而上升。据此,能够与后仰动作连动,使各扶手的前部上升,使各扶手的后部下降。在所述按摩机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连动机构具有分别连接所述各扶手的前部和所述支撑部件的连接部件,以允许所述各扶手的前部上升至指定的上升位置并限制所述各扶手的前部超过所述指定的上升位置而升高。据此,能够将对应于后仰动作而上升的各扶手的前部的高度抑制于指定的高度位置。因此,即使在使靠背向后仰的状态下,也能够以一定程度地放倒各扶手的姿势进行保持,因此能够以放松的状态使手臂置于各扶手上。
在所述按摩机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连动机构具有将所述靠背与所述各扶手的后部以能够围绕与所述靠背的后仰动作的转动轴平行的轴转动的方式分别连接的支撑轴,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具有能够围绕与所述支撑轴平行的轴而相对于所述各扶手的前部转动的第一端,和能够围绕与所述支撑轴平行的轴而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转动的
第二端。据此,由连杆分别连接各扶手的前部与支撑部件,从而能够简便地构成靠背与扶手的连动机构。在所述按摩机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座部,供用户就座;以及一对扶手内侧部,分别位于所述座部与所述各扶手之间,不管所述靠背是否进行后仰动作其相对于所述座部的位置不产生移位。通过在所述扶手的内侧设置即使所述靠背进行后仰动作也不会相对于座部移位的一对扶手内侧部,能够抑制手臂等夹入相对移动的扶手与座部的间隙等情况。在所述按摩机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一对扶手内侧部分别具备用于按摩人体的腰部侧面的按摩部件,所述按摩部件设置在各扶手内侧部与所述座部之间。通过在所述各扶手内侧部设置用于按摩人体的腰部侧面的按摩部件,即使扶手与靠背的后仰动作连动而移动,也能够在使靠背向后仰的状态下进行腰部侧面的按摩。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与靠背向后仰的后仰动作连动,各扶手的后部低于各扶手的前部,因此能够抑制在靠背向后仰的状态下扶手的后部远离靠背。因此,在将靠背向后仰的状态下, 也能够将手臂置于扶手上以便用户休息。尤其对于在扶手的上表面设置用于按摩用户的手臂的按摩部件的按摩机,即使在靠背向后仰的状态下也能够进行手臂的按摩。符号说明
1靠背
2座部
3扶手
5框架(支撑部件的一.例)
35轴
36连杆
50轴(转动轴的一例)
60侧板(扶手内侧部的.一例)
61气囊(按摩部件的一.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具有用于按摩人体背面的按摩机构; 支撑部件,以所述靠背可向后仰的方式支撑所述靠背; 一对扶手,从所述靠背的左右的位置分别向前方延伸;以及连动机构,与所述靠背的后仰动作连动而改变所述一对扶手的姿势,以使当所述靠背向后倒时各扶手的后部低于各扶手的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靠背的后仰动作连动的所述各扶手的角度变化量小于所述靠背后仰动作时的所述靠背的角度变化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动机构包含分别与所述靠背连接的所述各扶手的后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扶手的后部分别连接于所述靠背,以使所述各扶手的前部与所述靠背的后仰动作连动而上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具有分别连接所述各扶手的前部和所述支撑部件的连接部件,以允许所述各扶手的前部上升至指定的上升位置并限制所述各扶手的前部超过所述指定的上升位置而升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具有将所述靠背与所述各扶手的后部以能够围绕与所述靠背的后仰动作的转动轴平行的轴转动的方式分别连接的支撑轴,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具有能够围绕与所述支撑轴平行的轴而相对于所述各扶手的前部转动的第一端,和能够围绕与所述支撑轴平行的轴而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转动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座部,供用户就座;以及一对扶手内侧部,分别位于所述座部与所述各扶手之间,不管所述靠背是否进行后仰动作其相对于所述座部的位置不产生移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扶手内侧部分别具备用于按摩人体的腰部侧面的按摩部件,所述按摩部件设置在各扶手内侧部与所述座部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使靠背后仰的状态下也能够有效利用扶手的按摩机。按摩机包括具有用于按摩人体背面的按摩机构的靠背(1);以所述靠背(1)可向后仰的方式支撑所述靠背(1)的框架(5);从所述靠背(1)的左右的侧边位置分别向前方延伸的一对扶手(3);以及与所述靠背(1)的后仰动作连动而改变所述一对扶手(3)的姿势,以使当所述靠背(1)向后仰时,各扶手(3)的后部低于各扶手(3)的前部的连动机构。
文档编号A61H15/00GK102573748SQ20108003962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5日
发明者寺田光治, 渡边知彦, 滨塚太一, 高桥吉美, 高谷昭广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