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及药液调配支援方法

文档序号:120191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及药液调配支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医疗等领域中将注射剂等药液注入输液袋时用于核查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及药液调配支援方法。
背景技术
当在医院等中对入院患者等施用药液时,很多时候要将从多种药液容器中取出的药液混合,并施用该混合后的药液。在混合多种药液的情况下,在准备混合的药液时,需要确认药液的种类。尤其是在医院等中对入院患者等施用药液时,需要严格进行药液种类的确认,以防止在药液准备上的错误。这是由于在医院等中被施用到入院患者等的药液必须
是在充分考虑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处理的药液的缘故。另外,在混合药液时,将药液从药液容器(药瓶)吸取至注射器后,从该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输液袋中,但在进行上述作业时,需要确认药液的吸取量。尤其是对一旦弄错施用量就会对人体带来危险的药品,需要严格确认药液的量。另外,在混合药液时,还需要确认药液的种类。这是由于一旦取错药液容器以致弄错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就会产生无法获得预期的药效或混合后的药液出现白浊等问题的缘故。然而,对药液的种类、药液的量的确认一般是由护士、药剂师等人通过目视来进行的。因此,防止弄错准备的药液、弄错药液的量或取错药液容器等错误对于护士、药剂师等人来说就成为很大的负担。另外,混合药液的作业一般是由护士、药剂师等人通过人工来进行,在将药液从药液容器中取出时,护士、药剂师等人需将注射针插入该药液容器以吸取药液。然而,在吸取葡萄糖等粘度较高的药液时,在注射器操作上需要费很大的劲。另外,在从需调节内压的管瓶(日文7 &容器)容器吸取药液时,要求具备复杂的操作技能。因此,将药液从药液容器中取出的作业对于护士、药剂师等人来说成为很大的负担。因为上述理由,所以希望开发出用于减轻护士、药剂师等人的作业负担的支援系统。图23示出了在准备药品时使用的现有的药品核查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该药品核查装置I用于帮助在准备药品时对药品的比对核查。以下,对使用上述药品核查装置I的核查方法进行说明。护士、药剂师等操作者首先将试剂调配信息输入至数据输入及显示装置2中。基于输入至该数据输入及显示装置2的试剂调配信息,存储及分析装置3将上述试剂调配所需要的药品的图像数据及重量数据发送至比较判定装置4。存储及分析装置3预先保存有在医院、配药房等中使用的药品的图像数据及重量数据。利用该药品核查装置I的图像数据识别装置5及重量测量装置6预先生成被保存在上述存储及分析装置3中的药品的图像数据及重量数据。接着,操作者根据试剂调配信息将上述试剂调配所需要的药品逐一交替地放置在药品固定台7上。上述药液核查装置I逐个对放置在药品固定台7上的各个药品执行下述处理。即,首先,图像数据识别装置5生成放置在药品固定台7上的药品的图像数据,并将上述生成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比较判定装置4。比较判定装置4对放置在药品固定台7上的药品的图像数据与存储及分析装置3所发送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并判定。将上述判定结果(合格、不合格)发送至数据输入及显示装置2。然后,在判定结果为合格的情况下,重量测量装置6生成放置在药品固定台7上的药品的重量数据,并将该生成的重量数据发送至比较判定装置4。比较判定装置4对放置在药品固定台7上的药品的重量数据与存储及分析装置3发送的重量数据进行比较并判定。也将上述判定结果(合格、不合格)发送至数据输入及显示装置2。如上所述,在现有的药品核查装置中,通过自动地评价所准备的各个药品的外观和重量,从而来帮助对准备的药品是否为正确的药品进行的比对核查。通过上述核查,能实现防止在药品准备上的失误。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特开2005-2792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现有的药品核查装置能用于在准备药品容器时的核查。然而,上述现有的药品核查装置不能用于通过混合药液等方式来调配药液时的核查。本发明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为目的。详细而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帮助核查调配药液时的药液注入量等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及药液调配支援方法。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包括药瓶重量测量部,该药瓶重量测量部具有供药瓶载置的药瓶载置部和对载置在上述药瓶载置部上的全部药瓶的合计重量进行测量的第一重量测量部;输液袋重量测量部,该输液袋重量测量部具有供输液袋载置的输液袋载置部和对载置在上述输液袋载置部的输液袋的重量进行测量的第二重量测量部;存储部;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由上述药瓶重量测量部及上述输液袋重量测量部分别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来生成核查信息,并将生成的上述核查信息存储至上述存储部中;以及信息提示部,该信息提示部显示出预先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与注入输液袋的药液相关的信息和/或通过上述控制部存储至上述存储部的核查信息。另外,本发明药液调配支援方法包括显示步骤,在该显示步骤中,显示出储存在储存部中的与注入输液袋的药液相关的信息;药瓶重量测量步骤,在该药瓶重量测量步骤中,对载置在药瓶载置部上的全部药瓶的合计重量进行测量;输液袋重量测量步骤,在该输液袋重量测量步骤中,对载置在输液袋载置部上的输液袋的重量进行测量;第一核查信息生成步骤,在该第一核查信息生成步骤中,基于在上述药瓶重量测量步骤中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来生成核查信息,并将生成的上述核查信息存储至上述储存部;以及第二核查信息生成步骤,在该第二核查信息生成步骤中,基于在上述输液袋重量测量步骤中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来生成核查信息,并将生成的上述核查信息存储至上述储存部。
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对调配药液时的药液的吸取量、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药液的注入量等的核查进行支援。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实现防止药瓶的错取、药液量的错误等。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实现安全且正确的药液调配。


图I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的结构的大致情况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药瓶重量测量部及输液袋重量测量部的主要部分的图。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部的画面中显示出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由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药瓶重量测量部测量出的重量变化的一例的图。图5是表示由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药瓶重量测量部测量出的重量变化的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由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药瓶重量测量部测量出的重量变化的一例的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药液调配支援方法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药液调配支援方法的具体例的流程图的前半部分的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药液调配支援方法的具体例的流程图的后半部分的图。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部的画面中显示出的图像的一例的图。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部的画面中显示出的图像的一例的图。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部的画面中显示出的图像的一例的图。图13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部的画面中显示出的图像的一例的图。图14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部的画面中显示出的图像的一例的图。图15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部的画面中显示出的图像的一例的图。图16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部的画面中显示出的图像的一例的图。图17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部的画面中显示出的图像的一例的图。图18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部的画面中显示出的图像的一例的图。图19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部的画面中显示出的图像的一例的图。图20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部的画面中显示出的图像的一例的图。图21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部的画面中显示出的图像的一例的图。图22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部的画面中显示出的图像的一例的图。图23是现有的药瓶核查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有时还省略说明。另外,为了便于理解附图,在主体上示意地表示各个构成要素。图I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的结构的大致情况的立体图。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由药液调配支援设备11和通过网络与药液调配支援设备11连接的医疗信息数据库12构成。药液调配支援设备11具有基台部13。基台部13包括药瓶重量测量部14、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托架部(日文々> 一部)16及信息提示部17。另外,基台部13的筐体如虚线所示内置有控制部18和存储部19。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药瓶重量测量部及输液袋重量测量部的主要部分的图。如图2所示,药瓶重量测量部14具有能载置多个药瓶20的药瓶载置部14a ;以及对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的所有药瓶20的合计重量进行测量的重量测量部14b。重量测量部14b配置在药瓶载置部14a的铅垂下部。在图2中例示了在药瓶载置部14a上载置有形状各异的两个管瓶容器20a和形状各异的四个安瓿装置20b。另外,虽然在图I中示出了药瓶重量测量部14的药瓶载置部最多能载置六个药瓶20的结构,但很显然,在药瓶重量测量部14的药瓶载置部上能载置的药瓶个数并不限定为六个。另外,如图2所示,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具有供注入有药液的输液袋21载置的输液袋载置部15a ;以及对载置在输液袋载置部15a上的输液袋21的重量进行测量的重量测量部15b。重量测量部15b配置在输液袋载置部15a的铅垂下部。在载置于输液袋载置部15a的输液袋21中预先注入生理盐水。如图I所示,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的输液袋载置部具有对输液袋21的注出口塞21a附近进行支承的支承部15c。通过该支承部15c将输液袋21支承成使输液袋21的注出口面21b朝向斜上方。由于如上所述使输液袋21的注出口面21b朝向斜上方,因此,当将吸取至注射器中的药液注入输液袋21时,能使注射器的注射针容易刺破输液袋21的注出口塞21a。另外,有时候会预先将注入用注射针刺破输液袋21的注出口塞21a,并将刺破上述注出口塞21a的注入用注射针套到注射器上,来将药液注入输液袋21。通过这样,由于输液袋21的注出口塞21a不需要反复插入、取下注射针,因此,能防止因注射针的插入、取下而引起的橡胶片切落(日文7 U >々'' )。橡胶片切落是指橡胶塞被注射针削去的现象。当在如上所述将注入用注射针刺破输液袋21的注出口塞21a的状态下,将药液从注射器注入输液袋时,只要使输液袋21的注出口面21b朝向斜上方,就能防止注入用注射针因与注射器之外的物体接触而受到污染的情况。另外,如图2所不,控制部18通过信号线22a而与药瓶重量测量部14和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连接,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及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分别测量出的重量的数据通过信号线22a被发送至控制部18。控制部18基于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及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分别测量出的重量变化来生成表示药液的调配作业的核查结果的核查信息。存储部19通过信号线22b而与控制部18连接,控制部18将核查信息存储至存储部19。通过如上所述自动生成核查信息并将该核查信息存储至存储部19,从而能使目前通过人工进行的核查结果的记录及核查结果的累积自动化。因此,通过上述自动化,能实现药液调配业务的效率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测量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的所有药瓶20的合计重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使用多个测量器来独立地对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的各药瓶20的重量进行测量。不过,通过测量所有药瓶20的合计重量,与单独地对各药瓶20的重量进行 测量的情况相比,能减少传感器的数量。根据以上说明的结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以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及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分别测量出的重量变化为基础,来支援药瓶计数的核查、药瓶种类(药液种类)的比对核查、药液混合调配顺序的核查、药液计量的核查等,从而通过这些核查来防止在准备药瓶上的错误、调配药液时在药瓶取用上的错误、在药液用量上的错误等。因此,根据上述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实现安全且正确的药液调配。后面将对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在执行各种核查处理时的动作进行说明。接着,对于托架部16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托架部16对注射器驱动装置23进行保持。注射器驱动装置23对安装于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注射器23a的活塞进行驱动。通过上述注射器驱动装置23,就能对药液朝注射器23a的注射筒内的吸取及药液从注射器23a的注射筒朝输液袋21的注入进行支援。详细而言,托架部16具有对注射器驱动装置23进行保持的保持部16a ;以及对保持于保持部16a的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重量进行测量的重量测量部(未图示)。在上述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中,托架部16相当于注射器重量测量部。该托架部16的重量测定部与图2所不的药瓶重量测量部14的重量测量部14a、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的重量测量部15b —样,也配置在对注射器驱动装置23进行保持的保持部16a的铅垂下部。另外,该托架部16的重量测量部与图2所示的药瓶重量测量部14的重量测量部14a、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的重量测量部15b —样,也通过信号线而与控制部18连接,由托架部16的重量测量部测量出的重量数据被发送至控制部18。因此,控制部18基于由托架部16测量出的重量来生成表示药液的调配作业的核查结果的核查信息,并能将上述生成的核查信息存储至存储部19。另外,托架部16的保持部16a具有对注射器驱动装置23进行充电的充电部(未图示)。因此,在注射器驱动装置23被托架部16保持的时候,上述充电部对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电源(未图示)进行充电。由于具有上述托架部16,因此,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对在注射器23a内是否残存有药液的核查、吸取至注射器23a内的药液的量的核查等进行支援,通过上述核查,就能防止调配药液时在药瓶取用上的错误、在药液的量上的错误等。后面将对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在基于由托架部16测量出的重量来执行各种核查处理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托架部16上还可以设置用于从注射器23a拔出用完的针的针拔出部(未图示)。针拔出部例如能由设有V形槽的平板等构成。能将注射器23a的凸缘部钩在该V形槽上以拔出针。通过设置这种针拔出部,护士、药剂师等操作员能在不接触用完的针的情况下将针 拔出。藉此,能防止拔出用完的针时发生的针扎事故。接着,对信息提示部17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信息提示部17具有画面17a。控制部18基于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各种信息对上述画面17a所显示的图像进行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显示与被注入输液袋21的药液相关的信息、核查信息、施用调配好的药液的患者信息等的情况进行说明。与药液相关的信息包括药液的种类、药液的用量、药液的调配步骤等药液调配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在信息提示部17中仅显示出与药液相关的信息和核查信息中的任意一个。由于具有上述信息提示部17,因此,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在视觉上给操作者提示例如应注入至输液袋21的药液的种类、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等信息。因此,操作者能简单且正确地确认药液调配作业所需要的信息。另外,操作者能高效地调配药液。接着,对基台部13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基台部13与药瓶重量测量部14、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及托架部16 —体化。另外,基台部13具有与药瓶重量测量部14及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相邻配置的操作台(混合调配区域)13a。在该操作台13a上,护士、药剂师等操作员能实施药液的调配作业。另外,如上所述,在基台部13上设置有信息提示部17,在基台部13的筐体上内置有控制部18和存储部19。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就能实现药液调配支援设备11的紧凑化。藉此,操作者能将药液调配支援设备11搬到任意的地点来调配药液。药液调配支援系统也可采用使药瓶重量测量部14、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托架部16及信息提示部17与基台部13分开的结构。接着,对医疗信息数据库12进行说明。在上述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中,在药液调配支援设备11与医疗信息数据库12之间发送接收有与药液相关的信息、核查信息、患者信息等医疗信息。通过上述结构,就能根据需要从医疗信息数据库12中取出各种信息,并将其存储(收纳)至存储部19。此外,能将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核查信息作为医疗信息累积在医疗信息数据库12中。通过如上所述在药液调配支援设备11与医疗信息数据库12之间发送接收各种信息,就能减少内置在基台部13中的存储部19的容量。因此,能更进一步实现药液调配支援设备11的紧凑化。接着,对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显示的信息进行说明。控制部18以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为基础,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按混合调配顺序并排显示出用于装入被注入至输液袋21中的药液的各药瓶20的实物大小的照片图像(实际拍摄图像)。因此,与药液相关的信息包括实际拍摄图像的数据。通过如上所述将实际拍摄图像按混合调配顺序并排显示,护士、药剂师等操作员能一边比照实际拍摄图像,一边将药瓶20按混合调配顺序排列配置。藉此,操作者能在视觉上对药液的种类(药瓶的种类)进行核对。因此,例如,即便在需要准备装有相似名称的药液的药瓶时,也能实现防止在药瓶准备上的错误、在药瓶配置顺序上的错误。此外,由于能使药瓶按混合调配顺序排列,因此,能实现防止在吸取药液的顺序(药液的混合顺序)上的错误。在上述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中,为了从医疗信息数据库12中取出与药液相关的信息,因而包括读取处方识别信息(处方ID)的读取部24。由读取部24读取的处方ID通过控制部18被存储在存储部19中。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处方ID通过控制部18被发送至医疗信息数据库12。医疗信息数据库12发送有关与接收到的处方ID相应的药液的信息、患者信息等。控制部将从医疗信息数据库12发送出的与药液相关的信息、患者信息等存储至存储部19。在处方ID上例如能使用一维或二维的条形码。在上述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中,读取处方ID的读取部24设置在信息提示部17的背部。上述读取部24为用于对写有处方的纸张(以下称为“处方”)25进行保持的文件夹的形状。因此,读取部24读取印在被插入文件夹的处方25上的处方ID。通过如上所述设置对处方识别信息进行读取的读取部24,能容易地从医疗信息数据库12取出医疗信息。另外,通过将处方25的文件夹设置在信息提示部17的背部,能降 低在调配药液时因处方25受药液等污染而无法读取文字这样的风险。也可以设置对与印在处方25的纸面上的药液相关的信息及患者信息进行读取的读取部,以代替对处方ID进行读取的读取部24,并将由上述读取部读取的信息存储至存储部19,还可以设置能输入处方ID及与药液相关的信息等的输入部,以代替读取处方ID及与药液相关的信息等的读取部,并将由上述输入部输入的信息存储至存储部19。另外,上述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具有摄像头26。该摄像头26用于对操作者进行认证。即,控制部18通过将由摄像头26拍摄的操作者的图像与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操作者的图像进行比较来进行认证。若是这样,就能仅允许经预先录入的人进行操作。另外,上述摄像头26还能用于对装有要使用的药液的药瓶20进行认证。即,控制部18通过将由摄像头26拍摄的药瓶20的图像与包含在和药液相关的信息中的实际拍摄图像进行比较来进行认证。若是这样,就能实现防止在药瓶取用上的错误等。另外,上述摄像头26还能用于记录药液调配作业的影像。此外,虽未图示,但可在药瓶重量测量部14的供药瓶载置的各位置埋设反射型光传感器,并将上述反射型光传感器产生的信号传送至控制部18。若是这样,即便在药瓶载置部14a上载置有重量相同的多个药瓶20的情况下,控制部18也能根据反射型光传感器产生的信号来对药瓶20是否按混合调配顺序从药瓶载置部14a拿起、从药瓶载置部14a拿起的药瓶20是否回到药瓶载置部14a上的原来位置进行判定。因此,能可靠地防止药瓶错取等错误。另外,虽未图示,但在药液调配支援设备11中的药瓶重量测量部14旁边,与药瓶重量测量部14的供药瓶载置的各位置相对应地设有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显示部。该LED显示部的发光受控制部18控制。也就是说,控制部18使与吸取对象的药瓶20相对应的LED显示部发光。通过上述LED显示部的发光,就能明确地向操作者指示吸取对象的药瓶20。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首先,护士、药剂师等操作者将处方25插入设置在信息提示部17背部的读取部24中。在处方25上印有患者信息、与对该患者施用的药液相关的信息、处方ID等。在将处方25插入读取部24后,读取部24读取印在处方25上的处方ID。上述被读取的处方ID通过控制部18被存储至存储部19。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处方ID通过控制部18被发送至医疗信息数据库12。医疗信息数据库12发送与接收到的处方ID相对应的患者信息、有关药液的信息等。上述被发送的患者信息、有关药液的信息等通过控制部18被存储至存储部19。以下,控制部18根据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患者信息、与药液相关的信息等,将与药液调配作业的各步骤相对应的指示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因此,操作者能按照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的指示来进行药液的调配作业。图3是表示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的指示的一例的图。在图3中,示出了指示操作者将药瓶20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并将输 液袋21载置在输液袋载置部15a上的图像的一例。具体而言,在画面17a的最上部显示出表示药液调配作业的当前状态的状态显示17b。通过该状态显示17b,操作者能容易地确认当前处于药液调配作业的哪一步骤。因此,即便在出现作业中断的情况下,操作者也能容易地继续作业。另外,在状态显示17b的下方显示出作业指示显示17c和完成按钮17d。显示在作业指示显示17c中的内容随着药液调配作业的各步骤而变化。在作业指示显示17c和完成按钮17d的下方显示出表示患者的姓名、病室等的患者信息显示17e。另外,在患者信息显示17e的下方显示出与要注入输液袋21的药液相关的信息的药液信息显示17f。例如,如图3所示,在药液信息显示17f中,按照混合调配顺序从左到右并排显示出要准备的药瓶的实际拍摄图像20c和药液的名称、药液的用量。这样,通过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并排显示出装有要注入至输液袋21中的药液的各药瓶20的实际照片图像20c,操作者能通过与上述被显示的实际拍摄图像20c大致交叠的方式,将药瓶20排列在药瓶载置部14a上。因此,操作者能将装有要注入至输液袋21中的药液的药瓶20按混合调配顺序并排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在图3中,例示出需注入至输液袋21中的药液是药液A、药液B、药液C的情况。下面,以将药液A、药液B、药液C按此顺序混合调配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当在药瓶载置部14a上准备装有药液A、药液B、药液C的各药瓶20的期间,能根据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变化,来对准备好的药瓶的种类(药液的种类)的比对核查、药瓶的配置顺序的核查、准备好的药瓶的计数核查进行支援。图4是表示在药瓶载置部14a上准备好装有药液A、药液B、药液C的各药瓶20时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变化的一例的图。首先,操作者将装有药液A的药瓶20 (以下称为“药瓶A”)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在这种初始状态下,如图4所示,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药瓶A的重量W1。此时,控制部18对重量从零开始的增加量AWU = Wl-O)进行测定。然后,控制部18将测定出的增加量AWl识别为药瓶A的重量,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19。接着,控制部18将识别出的药瓶A的重量AWl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A的初始重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这样,就可将测定出的药液A的重量AWl和比较结果作为核查信息而被存储在存储部19中。装有药液A、药液B、药液C的各药瓶的初始重量的数据包括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在此,药瓶的初始重量是指在药液用光时处于未开封状态下的药瓶的重量。与此相对,在分多次使用装在药瓶中的药液时,药瓶的初始重量是指前次使用后的药瓶的重量。只要将上述前次使用后的药瓶的重量与每个药瓶上带有的识别信息关联后录入医疗信息数据库12中即可。接着,当操作者将装有药液B的药瓶20 (以下称为“药瓶B”)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时,如图4所示,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药瓶A和药瓶B的合计重量W2。此时,控制部18对从前次测量出的重量Wl开始的增加量AW2( = W2-W1)进行测定。然后,控制部18将测定出的增加量Λ W2识别为药瓶B的重量,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19。接着,控制部18将识别出的药瓶B的重量AW2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B的初始重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这样,就可将测定出的药瓶B的重量Λ W2和比较结果作为核查信息而被存储在存储部19中。接着,当操作者将装有药液C的药瓶20 (以下称为“药瓶C”)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时,如图4所示,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药瓶A至药瓶C的合计重量W3。此时,控制部18对从前次测量出的重量W2开始的增加量AW3( = W3-W2)进行测定。然后,控制部18将测定出的增加量AW3识别为药瓶C的重量,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19。接着,控制部18将识别出的药瓶C的重量AW3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C的初始重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这样,就可将测定出的药瓶C的重量Λ W3和比较结果作为核查信息而被存储在存储部19中。如上所述,基于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增加量,通过对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的药瓶20的重量进行测定,从而能对准备好的药瓶(药液)的种类的核对核查进行支援。另外,在识别到测定出的药瓶20的重量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的初始重量的数据(规定值)不符时,控制部18会发出准备报错信息。在此,不符是指在误差范围内不一致的意思。可以将准备报错信息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上。或者,也可在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中设置能鸣响与控制部18发出准备报错信息相对应的警报声的设备(未图示)。由于以上说明的药瓶(药液)的种类的比对核查是按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进行的,因此,也能一并对药瓶的配置顺序是否与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相一致的核查进行支援。另外,当在药瓶载置部14a上准备药瓶20期间,控制部18对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次数进行计数,并基于该计数结果对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的药瓶20个数进行测定。上述测定出的数据通过控制部18存储至存储部19。此外,控制部18将测定出的药瓶20个数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的药瓶数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这样,就可将测定出的药瓶20个数和比较结果作为核查信息而被存储在存储部19中。在将药瓶数量的数据包括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上述已包括的数据。或者,控制部18也可从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辨析药瓶的数量,并将辨析出的药瓶数量的数据存储至存储部19。例如,控制部18能从包括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的实际拍摄图像的数量来辨析出药瓶的数量。这样,通过对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变化次数进行计数,就能对准备好的药瓶的计数核查进行支援。、
另外,在识别到测定出的药瓶20个数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个数的数据(规定值)不一致时,控制部18会发出表示已准备的药瓶20个数不足的计数报错信息。可以将计数报错信息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上。或者,也可在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中设置鸣响与控制部18发出的计数报错信息相对应的警报声的设备(未图示)。如上所述,上述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对在药瓶(药液)的准备上是否存在错误的核查进行支援。此处,对测定药瓶20的重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能从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确认药瓶单体的重量的数据时,也可测定药液的重量。具体而言,控制部18根据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增加量来对药瓶20的重量进行识别,并在将上述识别出的重量减去上述药瓶单体的重量后测定出药液的重量。上述测定出的数据通过控制部18存储至存储部19。此外,控制部18将测定出的药瓶重量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的初始重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通过这样,也能对在药瓶(药液)的准备上是否存在错误的核查进行支援。在药液的初始重量的数据包括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上述已包括的数据。或者,控制部18也可从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辨析出药液的初始重量,并将上述辨析出的药液的初始重量的数据存储至存储部19。具体而言,控制部18也可获取药瓶的初始重量与药瓶单体的重量两者之差来求出药液的初始重量。药液的初始重量是指在药液用光时处于未开封状态下的药瓶中装有的药液的重量。与此相对,在分多次使用装在药瓶中的药液的情况下,药液的初始重量是指前次使用后的药瓶中装有的药液的重量。在药瓶载置部14a上准备了装有要注入输液袋21的药液的各药瓶20之后,操作者首先拿取装有药液A的药瓶20,从拿取的上述药瓶20中吸取规定用量的药液A至注射器23a内。然后,操作者将吸取有药液A的药瓶20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上的原来位置。接着,操作者拿取装有药液B的药瓶20,并从拿取的上述药瓶20中吸取规定用量的药液B至注射器23a内。然后,操作者将吸取有药液B的药瓶20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上的原来位置。最后,操作者拿取装有药液C的药瓶20,并从拿取的上述药瓶20中吸取规定用量的药液C至注射器23a内。然后,操作者将吸取有药液C的药瓶20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上的原来位置。药液从注射器23a朝输液袋21的注入既可以在从一个药瓶20中吸取药液至注射器23a内之后进行,也可以在从多个药瓶20中吸取药液至注射器23a内之后进行。当如上所述从药瓶载置部14a拿起药瓶20时,根据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就能对被拿起的药瓶的种类(药液的种类)的比对核查、药瓶的拿起顺序的核查、药瓶被拿起的次数的核查进行支援。另外,当将药瓶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上时,根据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的重量,就能对被吸取至注射器23a内的药液的计量核查、被吸取的药液种类的核对核查、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的核查、药液被放回的次数的核查进行支援。首先,对从药瓶载置部14a拿起药瓶20时的核查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在从药瓶载置部14a拿起装有药液A、药液B、药液C的各药瓶20时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变化的一例的图。
在准备好装有药液A、药液B、药液C的各药瓶20的初始状态下,如图5所示,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药瓶A至药瓶C的合计重量W3。为了吸取药液A,操作者首先一开始从药瓶载置部14a上拿起药瓶A。其结果是,如图5所示,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药瓶B和药瓶C的重量W4。此时,控制部18对从初始状态的重量W3开始的减少量AW4( =W3-W4)进行测定。然后,控制部18将测定出的减少量ΛW4识别为药瓶A的重量,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19。此外,控制部18将识别出的药瓶A的重量AW4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A的初始重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这样,就可将测定出的药瓶A的重量Λ W4和比较结果作为核查信息而被存储在存储部19中。装有药液Α、药液B、药液C的各药瓶的初始重量的数据既可以使用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包括的初始重量的数据,也可以使用在将药瓶20准备在药瓶载置部14a上时测定得到的初始重量的数据。接着,在吸取药液A后,操作者将吸取有药液A的上述药瓶20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上的原来位置。其结果是,如图5所示,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重量W5。接着,为了吸取药液B,操作者从药瓶载置部14a上拿起药瓶B。其结果是,如图5所示,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重量W6。此时,控制部18对从药瓶A返回时测量出的重量W5开始的减少 量AW5( = W5-W6)进行测定。然后,控制部18将测定出的减少量AW5识别为药瓶B的重量,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19。此外,控制部18将识别出的药瓶B的重量AW5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B的初始重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这样,就可将测定出的药瓶B的重量Λ W5和比较结果作为核查信息而被存储在存储部19中。接着,在吸取药液B后,操作者将吸入有药液B的上述药瓶20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上的原来位置。其结果是,如图5所示,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重量W7。接着,为了吸取药液C,操作者从药瓶载置部14a上拿起药瓶C。其结果是,如图5所示,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重量W8。此时,控制部18对从药瓶B放回时测量得到的重量W7开始的减少量AW6( = W7-W8)进行测定。然后,控制部18将测定出的减少量AW6识别为药瓶C的重量,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19。接着,控制部18将识别出的药瓶C的重量AW6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C的初始重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这样,就可将测定出的药瓶C的重量Λ W6和比较结果作为核查信息而被存储在存储部19中。如上所述,通过基于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减少量,来对从药瓶载置部14a拿取的药瓶20的重量进行测定,从而能对在从药瓶载置部14a拿取的药瓶(药液)种类上的比对核查进行支援。另外,在识别到测定出的药瓶20的重量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的初始重量的数据(规定值)不符的情况下,控制部18会发出拿取报错信息。在此,不符是指在误差范围内不一致的意思。可以将拿取报错信息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上。或者,也可在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中设置能鸣响与控制部18发出的拿取报错信息相对应的警报声的设备(未图示)。由于在以上说明的药瓶(药液)种类上的比对核查是按照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进行的,因此,也能一并对药瓶的拿取顺序是否与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相一致的核查进行支援。另外,当从装有药液A、药液B、药液C的各药瓶20吸取药液时,控制部18对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次数进行计数,并基于该计数结果来测定从药瓶载置部14a拿取的药瓶20的个数。上述测定出的数据通过控制部18存储至存储部19。此夕卜,控制部18将测定出的药瓶20个数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数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从而对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的全部药瓶20是否已被拿取过进行判定。药瓶数量的数据既可以使用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包括的药瓶数量的数据,也可以使用控制部18从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辨析出的药瓶数量的数据,还可以使用在药瓶载置部14a上准备药瓶20时测定出的药瓶数量的数据。这样,由于对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次数进行计数,因此,能对是否从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的所有药瓶20中均吸取过药液的核查进行支援。 综上所述,上述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对在药瓶(药液)拿取上是否存在错误的核查进行支援。此处,对测定药瓶的重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能从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确认药瓶单体的重量的数据的情况下,也可测定药液的重量。具体而言,控制部18根据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减少量来识别药瓶20的重量,并将上述识别出的重量减去上述药瓶单体的重量,从而测定出药液的重量。上述测定出的数据通过控制部18存储至存储部19。此外,控制部18将测定出的药瓶的重量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的初始重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通过这样,也能对在药瓶(药液)拿取上是否存在错误的核查进行支援。接着,对将药瓶20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时的核查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在将吸有药液A、药液B、药液C的各药瓶20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时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变化的一例的图。在准备好装有药液A、药液B、药液C的各药瓶20的初始状态下,如图6所示,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药瓶A至药瓶C的合计重量W3。为吸取药液A,操作者首先一开始从药瓶载置部14a上拿起药瓶A。接着,在吸取药液A后,操作者将吸有该药液A的药瓶20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上的原来位置。其结果是,如图6所示,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重量W5。此时,控制部18对从初始状态的重量W3开始的减少量AW7( = W3-W5)进行测定。然后,控制部18将测定出的减少量Λ W7识别为药液A的吸取重量,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19。此外,控制部18将识别出的药液A的吸取重量AW7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液A的吸取重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这样,就可测定出的药液A的吸取重量AW7和比较结果作为核查信息而被存储在存储部19中。在药液的吸取重量的数据包括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上述已包括的数据。或者,控制部18也可根据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包括的药液用量的数据运算出药液的吸取重量,并使该运算出的药液的吸取重量的数据存储在存储部19中。控制部18也可根据测定出的药液的吸取重量运算出药液的吸取量,并将该运算出的吸取量和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包括的药液用量的数据进行比较。接着,为吸入药液B,操作者将药瓶B从药瓶载置部14a上拿起。然后,在吸取药液B后,操作者将吸有该药液B的药瓶20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上的原来位置。其结果是,如图6所示,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重量W7。此时,控制部18对从放回药瓶A时测量得到的重量W5开始的减少量AW8( = W5-W7)进行测定。然后,控制部18将测定出的减少量Δ W8识别为药液B的吸取重量,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19。此外,控制部18将识别出的药液B的吸取重量AW8和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液B的吸取重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这样,测定出的药液B的吸取重量AW8和比较结果作为核查信息而被存储在存储部19中。接着,为吸入药液C,操作者将药瓶C从药瓶载置部14a上拿起。然后,在吸取药液C后,操作者将吸有该药液C的药瓶20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上的原来位置。其结果是,如图6所示,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重量W9。此时,控制部18对从放回药瓶B时测量得到的重量W7开始的减少量AW9( = W7-W9)进行测定。然后,控制部18将测定出的减少量Δ W9识别为药液C的吸取重量,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19。此外,控制部18将识别出的药液C的吸取重量AW9和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液C的吸取重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这样,测定出的药液C的吸取重量AW9和比较结果作为核查信息而被存储在存储部19中。
如上所述,通过基于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减少量来测定药液的吸取重量或药液的吸取量,从而能对被吸至注射器23a内的药液的计量核查、所吸取的药液种类的比对核查进行支援。另外,在识别出测定到的药液的吸取重量或药液的吸取量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液的吸取重量或药液的用量的数据(规定值)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部18会发出吸取报错信息。在此,不一致是指在误差范围内不一致的意思。吸取报错信息表示在吸取量上存在错误、在吸取的药液的种类上存在错误、药液洒出中的至少一种情况。可以使吸取报错信息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上。或者,也可在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中设置供控制部18能鸣响与控制部18发出的吸取报错信息相对应的警报声的设备(未图示)。接着,以药液A为例,使用图5来说明对所吸取的药液的种类的比对核查进行支援的其它方法。由于药液B、药液C的比对核查也是与以下说明的药液A的比对核查相同地进行,因此,省略其说明。如上所述,当从药瓶载置部14a上拿起装有药液A的药瓶20时,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重量W4,当吸有药液A的药瓶20被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时,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重量W5。此时,控制部18对从重量W4开始的增加量AW10( = W5-W4)进行测定。然后,控制部18将测定出的增加量AWlO识别为吸有药液A的药瓶20的重量,并将其存储至存储部19。接着,控制部18将识别出的吸入后的药瓶A的重量AWlO和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仅吸有规定用量的药液A的药瓶重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这样,测定出的吸取后的药瓶A的重量AWlO和比较结果作为核查信息而被存储在存储部19中。在吸有规定用量的药液的药瓶重量的数据包括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上述已包括的数据。或者,也可根据与药液相关的信息辨析出吸有规定用量的药液的药瓶的重量,并将上述辨析出的数据存储至存储部19。例如,能通过获得药瓶的初始重量与药液的吸取重量两者之差来求出吸有规定用量的药液的药瓶的重量。如上所述,通过基于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得到的重量的增加量,对吸有药液的药瓶20的重量进行测定,从而能对所吸取的药液的种类的比对核查进行支援。另外,在识别出测定到的吸取药液后的药瓶20的重量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的吸取药液后的药瓶重量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部18会发出吸取报错信息。不一致是指在误差范围内不一致的意思。吸取报错信息表示在吸取量上存在错误、在吸入的药液的种类上存在错误、药液洒出中的至少一种情况。可以使吸取报错信息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上。或者,也可在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中设置能鸣响与控制部18发出的吸取报错信息相对应的警报声的设备(未图示)。由于以上说明的药瓶(药液)的种类的比对核查是按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来进行的,因此,也能一并对药瓶的混合调配顺序是否正确的核查进行支援。另外,当从装有药液A、药液B、药液C的各药瓶20吸取药液时,控制部18对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次数进行计数,并基于该计数结果来测定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上的药瓶20的个数。上述测定出的数据通过控制部18而存储在存储部19中。此外,控制部18将测定出的药瓶20个数和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数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以判定全部药瓶20是否都被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上。这样,通过对被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次数进行计数,从而能对是否从载置于药瓶载置部14a上的全部药瓶20中都吸取过药液的核查进行支援。如上所述,上述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对在药液的吸取量等上是否存在错误的核查进行支援。接着,以在每次从一个药瓶20吸取药液时均将上述吸取的药液注入输液袋21的情况为例,来说明基于由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测量得到的重量的变化而进行的各种核查。当将药液从注射器23a注入到载置于输液袋载置部15a上的输液袋21时,与上述注入量相应地,会使由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测量得到的重量增加。控制部18以由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测量出的重量的增加量为基础,对注入输液袋21的药液的注入重量进行测定。该测定出的药液的注入重量通过控制部18而存储在存储部19中。此外,控制部18将测定出的药液的注入重量和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的注入重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这样,测定出的药液的注入重量和比较结果作为核查信息而被存储在存储部19中。在药液的注入重量的数据包括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上述已包括的数据。或者,控制部18也可根据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包括的药液用量的数据运算出药液的注入重量,并使上述运算出的药液的注入重量的数据存储在存储部19中。控制部18可以根据测定出的药液的注入重量运算出药液的注入量,并将上述运算出的注入量和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包括的药液用量的数据进行比较。或者,也可使用在将药液从药瓶20吸取至注射器23a时测量得到的药液的吸取量的数据或药液的吸取重量的数据来作为药液的注入量的数据或药液的注入重量的数据。如上所述,通过基于由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测量出的重量的增加量来测定药液的注入重量或药液的注入量,从而能对注入输液袋21中的药液的计量核查、注入输液袋21中的药液的种类的比对核查进行支援。另外,在识别出测定到的药液的注入重量或药液的注入量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液的注入重量或药液的用量的数据(规定值)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部18发出注入 报错信息。在此,不一致是指在误差范围内不一致的意思。注入报错信息表示在注入量上存在错误、在注入的药液的种类上存在错误、在注射器23内残留有药液、药液洒出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也可使注入报错信息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上。或者,也可在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中设置能鸣响与控制部18发出的注入报错信息相对应的警报声的设备(未图示)。由于以上说明的注入输液袋的药液的计量核查是按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来进行的,因此,也能一并对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是否正确的核查进行支援。另外,控制部18对由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次数进行计数,并基于该计数结果来测定在输液袋21中注入药液的次数。上述测定出的数据通过控制部18存储在存储部19中。此外,控制部18对测定出的药液的注入次数和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数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这样,测定出的药液的注入次数和比较结果作为核查信息而被存储在存储部19中。在药瓶数量的数据中,既可以使用包含于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的药液数量的数据,也可以使用控制部18从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辨析得到的药液数量的数据,还可以使用在药瓶载置部14a上准备药瓶20时测量得到的药液数量的数据,此外,还可以使用从在药 瓶载置部14a上准备好的药瓶20中吸取药液时测定得到的药液数量的数据。如上所述,通过对由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测量得到的重量的变化次数进行计数,从而能对药液的注入次数的核查(药液的计数核查)进行支援。另外,在识别出测定到的药液的注入次数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数量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部18会发出技术报错信息,该技术报错信息表示药液的注入次数不足。可以使计数报错信息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上。或者,也可在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中设置能鸣响与控制部18发出的计数报错信息相对应的警报声的设备(未图示)。如上所述,上述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对在药液的注入量等上是否存在错误的核查进行支援。此处,对每次从一个药瓶20吸取药液时将上述吸取的药液注入输液袋2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将药液从多个药瓶吸取至注射器23a内之后,与将经过多次吸取得到的药液从注射器23a —次性地注入输液袋21的情况一样,能对注入的药液的计量核查、注入的药液种类的比对核查、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的核查进行支援。在上述核查处理中,使用经过多次被吸取到注射器23a内的全部药液的合计用量或合计重量。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药液的注入次数与药瓶数量不一致,因此,在对药液的注入次数的核查进行支援时,需要将药液的注入次数的数据存储至存储部19中。在药液的注入次数的数据包括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上述已包括的数据。或者,控制部18也可从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辨析出药液的注入次数,并将该辨析出的药液的注入次数的数据存储至存储部19。例如,控制部18能从与药液相关的信息所包括的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的数据中辨析出药液的注入次数。接着,以每次从一个药瓶20吸取药液时将上述吸取的药液注入输液袋21的情况为例,来说明基于由托架部16测量出的重量而进行的各种核查。在从药瓶20吸取药液时、或将药液注入输液袋21时,注射器驱动装置23是被操作者的手握住,而不是保持在托架部16上。若操作者在将药液吸取至注射器23a内之后、在将药液注入输液袋21之前使注射器驱动装置23保持在托架部16上,则与吸取至注射器23a内的药液的量相应地,使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重量从初始重量开始增加。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初始重量是注射器23a内为空的状态下的重量。控制部18以被托架部16测量出的重量为基础来对吸取至注射器23a内的药液的吸取重量进行测定。上述测定出的吸取重量通过控制部18存储在存储部19中。此外,控制部18对测定出的药液的吸取重量和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的吸取重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这样,测定出的药液的吸取重量和比较结果作为核查信息而被存储在存储部19中。在药液的吸取重量的数据包括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上述已包括的数据。或者,控制部18也可根据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包括的药液用量的数据运算出药液的吸取重量,并使该运算出的药液的吸取重量的数据存储在存储部19中。控制部18也可从测定出的药液的吸取重量运算出药液的吸取量,并对上述运算出的吸取量和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包括的药液用量的数据进行比较。或者,也可使用基于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而测定得到的药液的吸取量的数据或药液的吸取重量的数据,来作为药液的吸取量的数据或药液的吸取重量的数据。 如上所述,通过基于由托架部16测量出的重量来对药液的吸取重量或药液的吸取量进行测定,从而能对吸取至注射器23a内的药液的计量核查、吸取至注射器23a内的药液种类的比对核查进行支援。另外,在识别出测定到的药液的吸取重量或药液的吸取量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液的吸取重量的数据或药液的用量的数据(规定值)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部18发出吸取报错信息。在此,不一致是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不一致的意思。吸取报错信息表示在吸取量上存在错误、在吸取的药液的种类上存在错误、药液洒出中的至少一种情况。可以使吸取报错信息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上。或者,也可在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中设置能鸣响与控制部18发出的吸取报错信息相对应的警报声的设备(未图示)。由于以上说明的吸取至注射器23a内的药液的计量核查是按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来进行的,因此,也能一并对药液的吸取顺序是否正确的核查进行支援。另外,控制部18对由托架部16测量重量的测量次数进行计数,并根据该计数结果来测定药液从注射器23a注入输液袋的次数。上述测定出的数据通过控制部18而存储在存储部19中。此外,控制部18对测定出的药液的注入次数和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数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并将该比较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这样,测定出的药液的注入次数和比较结果作为核查信息而被存储在存储部19中。如上所述,通过对由托架部16测量重量的测量次数进行计数,从而能对药液的注入次数(药液的计数核查)进行支援。
另外,在识别出测定到的药液的注入次数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药瓶数量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部18会发出计数报错信息,该计数报错信息表示药液的注入次数不足。可以使计数报错信息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上。或者,也可在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中设置能鸣响与控制部18发出的计数报错信息相对应的警报声的设备(未图示)。如上所述,上述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对在药液的吸取量等上是否存在错误的核查进行支援。此处,对每次从一个药瓶20吸取药液时将上述吸取的药液注入输液袋2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从多个药瓶中将药液吸取至注射器23a内之后,与对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重量进行测量的情况一样,也能对吸取的药液的计量核查、吸取的药液的种类的比对核查、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的核查进行支援。在上述核查处理中,使用经过多次而被抽吸至注射器23a内的全部药液的合计用量或合计重量。另外,在对药液的注入次数进行核查时,可使用存储在存储部中的药液的注入次数的数据。接着,对在将药液注入输液袋21之后、在注射器23a内是否残留有药液的核查进行说明。当操作者在将药液注入输液袋21之后,使注射器驱动装置23保持在托架部16上时,控制部18对由托架部16测量出的重量是否与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初始重量一致进行判定。然后,控制部18将上述判定结果生成作为核查信息。
这样,能以由托架部16测量出的重量为基础来对吸取至注射器23a内的药液是否全部被注入输液袋21的核查进行支援。另外,在识别出药液残留在注射器23a内的情况下,控制部18发出残留报错信息。可以使残留报错信息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上。或者,也可在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中设置能鸣响与控制部18发出的残留报错信息相对应的警报声的设备(未图示)。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可靠地防止药瓶的错取、药液的吸取量的错误等。因此,根据上述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有效地防止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错误、药液的计量错误等操作错误(剂量调配错误),从而能实现安全且正确的药液的调配。另外,该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自动且可靠地生成核查信息。因此,根据该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实现药液调配作业的高效化。另外,根据该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在发生药瓶的错取、药液的计量错误等操作错误时马上告知操作者。因此,根据上述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可以不用白白废弃药液(药瓶)、输液袋,从而能降低调配药液的成本。例如,在将最初吸取至注射器内的药液注入输液袋之前检测到该药液的计量错误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废弃随后预定吸取药液的药瓶和输液袋。另外,由于该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不仅使用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也使用由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托架部16测量出的重量来进行核查,因此,能双重、三重地防止药瓶的错取、药液量的错误等操作错误。因此,根据上述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实现更安全且正确的药液调配。另外,在上述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中,除了测定从药瓶载置部14a上拿起药瓶20时的重量的减少量,还测定了将吸有药液的药瓶20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时的重量的增加量,因此,能定量地把握当前是从哪个药瓶进行药液的吸取。即,该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自动辨别当前处于药液调配作业中的哪个步骤。因此,控制部18能将当前的步骤信息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由此,即便在出现作业中断的情况下,操作者也能通过确认画面17a来容易地再次开始药液的调配作业。即,能有效地防止因作业中断而引起的剂量调配错误。接着,对使用以上说明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的药液调配支援方法进行说明。图7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药液调配支援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药液调配支援方法包括读取处方ID的步骤SI ;第一显示步骤S2 ;准备药瓶的步骤S3 ;吸取药液的步骤S4 ;注入药液的步骤S5 ;以及第二显示步骤S6。在步骤SI中,读取部24读取印在处方25上的处方ID,控制部18将处方ID发送至医疗信息数据库12,医疗信息数据库12发送与接收到的处方ID相对应的患者信息和与药液相关的信息等,控制部18将接收到的患者信息和与药液相关的信息等存储至存储部19。在步骤S2中,控制部18从存储部19中读取包括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的药液的种类、药液的用量、药瓶的实际照片图像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在步骤S3中,护士、药剂师等操作者将装有要注入输液袋21的药液的药瓶20准 备在药瓶载置部14a上。此时,药瓶重量测量部14对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的全部药瓶的合计重量进行测量(药瓶重量测量步骤)。接着,控制部18基于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来生成表示药瓶的准备作业的核查结果的核查信息,并将该生成的核查信息存储至存储部19 (第一核查信息生成步骤)。在步骤S4中,操作者从药瓶载置部14a上拿起药瓶20。然后,操作者通过操作注射器驱动装置23将药液从拿起的药瓶20中吸取至安装于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注射器23a内,并将上述吸取药液后的药瓶20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上。此时,药瓶重量测量部14对载置在药瓶重量部14a上的全部药瓶的合计重量进行测量(药瓶重量测量步骤)。随后,控制部18基于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来生成表示药瓶的拿起作业、药液的吸取作业的核查结果的核查信息,并将上述生成的核查信息存储至存储部19 (第一核查信息生成步骤)。详细而言,在步骤S4中,基于从药液载置部14a上拿起药瓶20时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来对是否按规定的混合调制顺序无错误地拿起药瓶进行核查。另夕卜,基于将吸取药液后的药瓶20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时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来对是否从拿起的药瓶20中无错误地吸取了规定用量的药液进行核查。在步骤S5中,操作者通过操作注射器驱动装置23而将药液从注射器23a注入输液袋21。此时,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对载置在输液袋载置部15a上的输液袋21的重量进行测量(输液袋重量测量步骤)。然后,控制部18基于由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来生成表示药液的注入作业的核查结果的核查信息,并将上述生成的核查信息存储至存储部19 (第二核查信息生成步骤)。在步骤S6中,控制部18从存储部19中读取核查信息,并将该核查信息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也可通过在药液调配支援设备11中设置能输入处方ID的输入部以代替读取部24,从而在步骤SI中,将输入的处方ID发送至医疗信息数据库12。通过以上说明的方法,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以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及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分别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为基础,来对药瓶的计数核查、药瓶的种类(药液的种类)的比对核查、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的核查、药液的计量核查等进行支援,从而能通过上述核查来防止在药瓶准备上的错误、调配药液时药瓶的错取、在药液量上的错误等问题。因此,能实现安全且正确的药液的调配。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药液调配支援方法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8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药液调配方法的具体例的流程图的前半部分,图9表示该流程图的后半部分。图10至图22表示按照图8及图9所示的流程图而显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的图像的一例。如上所述,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显示出的图像受控制部18控制。在图8及图9所示的例子中,对将应注入输液袋21的全部药液一次性地注入输液袋21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图8及图9所示的例子中,对需注入输液袋21的药液是药液A、药液B、药液C,并依次将药液A、药液B、药液C混合调配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在步骤SlO中,如图10所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显示出指示操作者将处方25插入读取部24的图像。在护士、药剂师等操作者根据画面17a中显示出的指示将处方25插入读取部24后,读取部24读取印在处方25上的处方ID (步骤Sll),并移动至下一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控制部18将读取部24读取的处方ID发送至医疗信息数据库12。医疗信息数据库12发送与接收到的处方ID相对应的与药液相关的信息和患者信息等。控制部18将从医疗信息数据库12发送而来的信息存储至存储部19。在此期间,如图11所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显示出表示当前正在从医疗信息数据库12获取与药液相关的信息和患者信息等的图像。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和患者信息等被存储至存储部19后,移动至步骤S13。在步骤S13中,基于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与药液相关的信息和患者信息等,如图12所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显示出指示操作者将药瓶20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将输液袋21载置在输液袋载置部15a上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IV (I管瓶)的药液A、1A (I安瓿)的药液B、IV (I管瓶)的药液C混合调配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药液信息显示17f中,按混合调配顺序从左排列显示出装有药液A、药液B、药液C的各药瓶的实际照片图像20c和药液A、药液B、药液C各自的名称、各自的用量。操作者根据在画面17a中显示出的指示,将药瓶20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并将输液袋21载置在输液袋载置部15a上。此时,如上所述,根据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来判别在准备好的药瓶(药液)的种类、药瓶的配置顺序上是否存在错误。如上所述,在从药瓶(药液)的种类的比对核查等中识别到报错状态的情况下,也可使表示产生报错状态的图像显示在画面17a上(报错信息产生步骤)。或者,也可鸣响告知产生报错状态的蜂鸣声(警报声)
坐寸ο另外,此时,如上所述,控制部18也可对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次数进行计数,并基于该计数结果对准备好的药瓶20的个数进行测定。此外,控制部18将在输液袋载置部15a上载置有输液袋21时的由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测量出的重量识别作为输液袋21的初始重量,并将该初始重量存储至存储部19。操作者在药瓶载置部14a上准备好全部药瓶20并将输液袋21载置在输液袋载置部15a上之后,操作画面17a上的完成按钮17d(步骤S14)。藉此,移动至步骤S15。也可通过控制部18自动地识别出在药瓶载置部14a上载置有全部药瓶20并在输液袋载置部15a上载置有输液袋21,从而移动至步骤S15。例如能根据准备好的药瓶20的种类(药液的种类)的比对核查的结果等来判别准备药瓶20的结束。另外,例如,还能根据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是否与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全部药瓶的初始重量的合计值的数据一致来判别准备药瓶20的结束。在此,一致是指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的意思。在全部药瓶初始重量的合计值的数据包括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上述已包括的数据。或者,控制部18也可使用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包括的全部药瓶的初始重量的数据来运算出全部药瓶的初始重量的合计值,并将该运算结果存储至存储部19。另外,在移动至步骤S15之前,如上所述,控制部18也可进行准备好的药瓶的计数核查。此外,如上所述,在从药瓶(药液)的计数核查中识别出报错状态的情况下,也可将表示产生报错状态的图像显示在画面17a中(报错信息产生步骤)。或者,也可鸣响告知产生报错状态的蜂鸣声(警报声)等。在步骤S15中,如图13所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显示出指示操作者指示进行以下动作的图像将注射器驱动装置23从托架部16中取出,将注射器23a安装到上述已取出的注射器驱动装置23,并将注射针23b装在安装于该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注射器
23a 上。操作者根据画面17a中显示的指示,在将注射器驱动装置23从托架部16中取出,将注射器23a安装到上述已取出的注射器驱动装置23,并将注射针23b装在安装于该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注射器23a上之后,将注射器驱动装置23放回至托架部16。此时,控制部18将注射器驱动装置23放回至托架部16时的由托架部16测量出的重量识别为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初始重量,并将该初始重量存储至存储部19。操作者在将注射器驱动装置23放回至托架部16之后,操作画面17a上的完成按钮17d。藉此,移动至步骤S16。也可通过控制部18自动地识别出注射器驱动装置23已放回至托架部16,从而移动至步骤S16。例如,能根据由托架部16测量出的重量是否从重量零发生变化来判别是否已放回注射器驱动装置23。在步骤S16中,如图14所示,基于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与药液相关的信息,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显示出向操作者指示吸取对象的药瓶的图像。在图14中,例示出吸取对象的药瓶为药瓶A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示有药瓶的实际照片图像20c的药液信息显示17f中,放大显示出吸取对象的药瓶的实际照片图像20c和装入该吸取对象的药瓶中的药液的名称及用量。这样,操作者能在视觉上确认要拿起的药瓶,因此,能防止发生药瓶的错取。此外,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包括有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驱动速度等在吸取药液时的注意事项的信息的情况下,在步骤S16中,将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包括的注意事项17g显示在画面17a中。通过如上所述向操作者提示注意事项,从而能实现更安全且正确的药液调配。在图14中,作为一例,示出了下述注意事项17g,该注意事项17g显示了因药液A容易起泡,需在低速模式下使注射器驱动装置23动作的内容。操作者根据该注意事项17g使注射器驱动装置23动作,从而能防止发泡并能高效地吸取药液。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6中,与吸取对象的药瓶20相对应的LED显示部开始发光。在作业指示显示17c中,显示出从与LED显示部发光的位置(LED显示位置)相对应的药瓶20中吸取药液的指示。该LED显示部的发光持续到拿起的药瓶20被放回到药瓶载置部14a上为止。
操作者根据在画面17a中显示的指示拿起药瓶20。此时,如上所述,控制部18基于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来对拿起的药瓶20的重量进行测定。藉此,进行拿起的药瓶20的种类(药液的种类)的比对核查、药瓶20的拿起顺序的核查(步骤S16A)。另外,此时,如上所述,控制部18也可对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次数进行计数,并基于该计数结果来对药瓶20被从药瓶载置部14a拿起的次数(拿起的药瓶20的个数)进行测定。当在操作者拿起药瓶20之后、没有从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接收到产生报错状态的警告的情况下,操作画面17a上的完成按钮17d。藉此,移动至步骤S17。也可在从步骤S16A的核查结果中识别出正确状态的情况下,自动移动至步骤S17。或者,也可通过控制部18自动地识别出从药瓶载置部14a拿起药瓶20,从而移动至步骤S17。例如,能根据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是否减少来判别药瓶20是否被拿起。在操作者拿起错误的药瓶20时,如上所述,在画面17a中显示出表示产生报错状态的图像(报错信息产生步骤)。或者,鸣响告知产生报错状态的蜂鸣声(警报声)等。
在从报错状态恢复后,即,在操作者将拿错了的药瓶20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上时,返回至步骤S16。例如,能根据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是否增加来自动判别是否从报错状态恢复。在步骤S17中,对拿起的药瓶20是否是管瓶容器进行判定。上述判断是控制部18基于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与药液相关的信息来进行判定得到。在药瓶20是管瓶容器的情况下,移动至步骤S18。另一方面,在药瓶20不是管瓶容器的情况下,移动至步骤S19。在步骤S18中,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显示出如下图像基于在存储部19中存储的与药液相关的信息向操作者指示注射器的空气抽吸量(日文空引量)和药液的抽吸吸取的图像。在图15中例示出作业指示表示17c,在该作业指示表示17c中,显示出在注射器23a中吸取IOml空气之后抽吸吸取药液的指示。该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动作顺序的信息包括在与药液相关的信息中。在药瓶20是管瓶容器的情况下,为了在吸入药液时尽可能将管瓶容器的内压保持为恒定,需预先在注射器23a内吸入与吸取的药液量(药液的用量)相应量的交换空气。另外,还需进行抽吸吸入。因此,在药瓶20是管瓶容器的情况下,通过向操作者提示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动作步骤,操作者按照画面17a中显示出的指示使注射器驱动装置23动作,就能高效地吸入药液。这样,通过向操作者提示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动作顺序的信息,从而能更有效地吸取药液。当然,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动作顺序的信息并不限定于图15中作业指示显示17c中显示出的指示。操作者在从拿起的药瓶20中吸取了药液之后,操作画面17a上的完成按钮17d。藉此,移动至步骤S19。注射器的空气抽吸量设定为比药液的用量稍小的量。藉此,当吸取规定量的管瓶容器内的药液时,能使管瓶容器内始终处于负压。因此,能防止在从管瓶容器拔出注射针23b时从管瓶容器内喷出残余液体等所谓的气溶胶现象。在步骤S19中,如图16所示,基于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与药液相关的信息,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显示出指示操作者放回药瓶的图像。在图16中,例示出放回对象的药瓶为药瓶A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放大显示放回对象的药瓶的实际照片图像20c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放回对象的药瓶相对应的LED显示部发光,在作业指示显示17c中显示出将药瓶放回LED显示部所发光的位置(LED显示位置)处的指示。这样,操作者能更可靠地将药瓶20放回至原来的位置。操作者在从拿起的药瓶20吸取药液之后,根据画面17a中显示的指示放回药瓶
20。此时,如上所述,控制部18基于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来对吸取的药液的重量或吸取的药液量进行测定。藉此,来进行吸取的药液的计量核查、吸取的药液种类的比对核查、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的核查(步骤S19A)。另外,此时,如上所述,控制部18也可对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次数进行计数,并基于该计数结果来对药瓶20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的次数(放回的药瓶20的个数)进行测定。当操作者在将药瓶20放回至药瓶载置部14a之后、没有从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接收到产生报错状态的警告的情况下,操作画面17a上的完成按钮17d(步骤S20)。藉此,移动至步骤S21。也可在从步骤S19A的核查结果中识别为正确状态的情况下,自动地移动至步骤S21。或者,也可通过控制部18自动地识别出药瓶20已被放回,从而移动至步骤S21。例如,能根据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是否增加来判别药瓶20是否已被放回。在步骤S21中,对步骤S16A或步骤S19A中测定出的药瓶的个数和先前存储在存储部19的药瓶的数量的数据(规定值)进行比较,来判定是否已从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的全部药瓶20中吸取过药液。在已吸取过药液的药瓶的个数与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 上的全部药瓶20的个数一致的情况下,移动至步骤S22。在不一致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16。反复进行从步骤S16到步骤S21的处理,直至吸取有药液的药瓶的个数与载置在药瓶载置部14a上的全部药瓶20的个数一致为止。在步骤S19A的核查中判断出药液的吸取量等错误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在画面17a中显示出表示产生报错状态的图像(报错信息产生步骤)。或者,鸣响告知产生报错状态的蜂鸣声(警报声)等。此时,处方ID和表示药液的吸取量等错误的核查信息通过控制部18从存储部19中读取并发送至医疗信息数据库12。医疗信息数据库12将接收到的核查信息与处方ID关联后进行存储。另外,控制部18在画面17a中显示出指示操作者将处方25从读取部24中拔出的图像。这样,在步骤S19A的核查中判断出在药液的吸取量等上存在错误的情况下,中止当前的药液调配作业。操作者在接收到上述中止后,从最初(图8的开始)重新进行药液的调配作业。在步骤S22中,如图17所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显示出指示操作者进行如下动作的图像将注射针23b插入输液袋21的注出口栓21a中,并将注射器23a内的药液注入输液袋21。在图17中,例示出预先装有500ml生理盐水的输液袋21。操作者根据画面17a中显示出的指示将药液注入输液袋21。在步骤S22中,也可基于存储在存储部19的与药液相关的信息,在画面17a中显示出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动作步骤、驱动速度的信息。此时,如上所述,基于由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来进行已注入的药液的计量核查。另外,如上所述,在药液的注入量或注入重量上存在错误的情况下,在画面17a中显示出表示产生报错状态的图像(报错信息产生步骤)。或者,鸣响告知产生报错状态的蜂鸣声(警报声)等。藉此,操作者能确认在注射器23a中残留有药液。此时,操作者将残留在注射器23a内的药液注入输液袋21。通过上述核查,操作者能容易地确认被吸取至注射器23a内的药液是否全部被注入输液袋21。操作者在将药液注入输液袋21之后,操作画面17a上的完成按钮17d。藉此,移动至步骤S23。也可通过控制部18自动地识别出药液已被注入输液袋21,从而移动至步骤S23。例如,能根据由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测量出的重量是否增加来判别药液是否已被注入。
在步骤S23中,如图18所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显示出指示操作者进行如下动作的图像将注射针23b从安装于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注射器23a中取下,然后,将注射器驱动装置23放回至托架部16。操作者根据画面17a中显示出的指示来将注射器驱动装置23放回至托架部16。此时,如上所述,托架部16对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重量进行测量(注射器重量测量步骤),控制部18基于由托架部16测量出的重量来判定在注射器23a内是否残留有药液,并将该判定结果作为核查信息存储在存储部19中(第三核查信息生成步骤)。进行上述核查是由于仅通过注入输液袋21的药液的计量核查无法在将药液注入输液袋21时判定是否存在药液洒出这样的错误的缘故。通过基于由托架部16测量出的重量来进行在注射器23a内是否残留有药液的核查,就能可靠地判定在注射器23a内是否残留有药液。在识别出在注射器23a内残留有药液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在画面17a中显示出表示产生报错状态的图像(报错信息产生步骤)。或者,鸣响告知产生报错状态的蜂鸣声(警报声)等。此时,操作者将残留在注射器23a内的药液注入输液袋21。操作者在将注射器驱动装置23放回至托架部16之后,操作画面17a上的完成按钮17d。藉此,移动至步骤S24。也可通过控制部18自动地识别出注射器驱动装11置23已被放回至托架部16,从而移动至步骤S24。例如,能根据由托架部16测量出的重量是否增加来判别注射器驱动装置23是否已被放回。在步骤S24中,如图19所示,基于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患者信息、核查信息,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显示出患者信息、核查信息。操作者在确认了画面17a中显示的患者信息、核查信息之后,操作画面17a上的完成按钮17d。通过操作该完成按钮17d,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上显示出如图20所示的对比度较高的几何图案。因此,操作者能通过使用画面17a作为输液袋21的背景,从而用目视就能容易地确认输液袋21内的药液中的异物、输液袋21内的药液的白浊等。核查人即护士、药剂师确认了画面17a中显示出的核查信息、患者信息,接着通过目视确认了输液袋21内的药液的混合状态之后,操作画面17a上的结束按钮。藉此,移动至步骤S25。在步骤S25中,虽未图示,但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显示出询问操作者核查结果是否正常的图像。操作者根据画面17a上显示出的指示来指定核查结果是合格还是不合格。操作者例如也可通过操作画面17a上的合格按钮或不合格按钮来实现上述指定。在核查结果为合格的情况下,移动至步骤S26。在步骤S26中,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处方ID和核查信息通过控制部18发送至医疗信息数据库12。医疗信息数据库12将接收到的核查信息与处方ID关联后进行存储。在此期间,如图21所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中显示出当前正在将核查信息登录至医疗信息数据库12的图像。在核查信息向医疗信息数据库12的发送结束之后,移动至步骤S27。在步骤S27中,如图22所示,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上显示出指示操作者在处方25上盖章的图像。操作者根据画面17a中显示 的指示将处方25从读取部24中拔出,并在该拔出的处方25上盖章。操作者在将处方25从读取部24拔出之后,操作画面17a上的完成按钮17d(步骤S28)。藉此,移动至步骤S29。也可通过在读取部24上设置传感器,从而使控制部18可自动判别操作者是否已将处方25从读取部24拔出,其中,上述传感器可根据处方25是否被插入读取部24中而产生不同水平的信号。在步骤S29中,虽未图示,但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上显示出指示操作者废弃注射器23a和药瓶20的图像。操作者根据画面17a中显示的指示将药瓶载置部14a上的使用完的药瓶20废弃。另外,操作者将注射器23a从保持于托架部16的注射器驱动装置23中取下并将其废弃。操作者在将注射器23a和药瓶20废弃之后,操作画面17a上的完成按钮17d(步骤S30)。藉此,结束一系列的药液调配作业。也可通过控制部18自动地识别出药瓶20已从药瓶载置部14a拿起及注射器驱动装置23已从托架部16拿起,从而结束处理。例如,能根据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测量出的重量是否为零来判别药瓶20是否已被拿起。另外,例如,还能根据由托架部16测量出的重量是否为零来判别注射器驱动装置23是否已从托架部16旱起。另一方面,在核查结果为不合格的情况下,移动至步骤S31。在步骤S31中,虽未图示,但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上显示出用于输入报错内容的图像。操作者根据画面17a中显示出的指示输入报错内容。该报错信息通过控制部18存储至存储部19。操作者在输入报错内容之后,操作画面17a上的完成按钮17d(步骤S32)。藉此,移动至步骤S33。在步骤S33中,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处方ID和报错信息通过控制部18发送至医疗信息数据库12。医疗信息数据库12将接收到的报错信息与处方ID关联后进行存储。虽未图示,但在此期间,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上显示出表示当前正在将报错信息登录至医疗信息数据库12的图像。在报错信息朝医疗信息数据库12的发送结束之后,移动至步骤S34。在步骤S34中,虽未图示,但在信息提示部17的画面17a上显示出指示操作者拔出处方25的图像。操作者根据画面17a上显示出的指示从读取部24拔出处方25。操作者在将处方25从读取部24拔出之后,操作画面17a上的完成按钮17d(步骤S35)。藉此,移动至步骤S29。也可通过在读取部24设置传感器,从而使控制部18自动判别操作者是否已将处方25从读取部24拔出,其中,上述传感器根据处方25是否被插入读取部24中而产生不同水平的信号。随后,通过上述步骤S29和步骤S30的处理来结束一系列的药液调配作业。此外,在核查结果不合格的情况下,操作者再次从最初(图8的开始)重新进行药液的调配作业。通过以上说明的方法,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能基于由药瓶重量测量部14、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及托架部16分别测量出的重量来对药瓶的计数核查、药瓶的种类(药液的种类)的比对核查、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的核查、药液的计量核查等进行支援,从而能通过这些核查来防止在准备药瓶上的错误、在调配药液时的药瓶错取、在药液量上的错误等。因此,能实现安全且正确的药液调配。如上所述,也可通过托架部16测量注射器驱动装置23的重量(注射器重量测量步骤),控制部18基于由托架部16测量出的重量来测定药液的吸取重量或药液的吸入量,从而进行被吸取至注射器23a内的药液的计量核查、被吸取至注射器23a内的药液的种类的比对核查(第三核查信息生成步骤)。另外,在图8及图9所示的例子中,对将混合调配的全部药液一次性地注入输液袋2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分多次将药液注入输液袋21的情况,也能使用与图8及图9所示的具体例相同的方法来实现药液调配支援方法。此时,如上所述,也可通过对由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次数进行计数来进行药液的注入次数的核查。另外,如上所述,还可通过对由托架部16测量得到的重量的测量次数进行计数来进行药液的注入次 数的核查。此外,在待混合的药液的种类数量超过药瓶载置部14所能载置的药瓶的数量的情况下,通过将待混合的药液按混合调配顺序分成多个组,就能与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地对各种核查进行支援。另外,对混合调配多种药液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即便在将一种药液注入输液袋的情况下,也能适用本实施方式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及药液调配支援方法。工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及药液调配支援方法,能对药瓶的计数核查、药瓶的种类(药液的种类)的比对核查、药液的混合调配顺序的核查、药液的计量核查等进行支援。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及药液调配支援方法,能防止在准备药瓶上的错误、在调配药液时药瓶的错取、在药液量上的错误等,从而能实现安全且正确的药液调配。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及药液调配支援方法,使得护士、药剂师等能安全且正确地处理药液。因此,本发明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及药液调配支援方法能大幅减轻护士、药剂师等的作业负担,对于医疗等领域中的药液调配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药瓶重量测量部,该药瓶重量测量部具有供药瓶载置的药瓶载置部和对载置在所述药瓶载置部上的全部药瓶的合计重量进行测量的第一重量测量部; 输液袋重量测量部,该输液袋重量测量部具有供输液袋载置的输液袋载置部和对载置在所述输液袋载置部上的输液袋的重量进行测量的第二重量测量部; 存储部; 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药瓶重量测量部及所述输液袋重量测量部分别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来生成核查信息,并将生成的所述核查信息存储至所述存储部;以及 信息提示部,该信息提示部显示出预先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与注入输液袋的药液相关的信息和/或由所述控制部存储至所述存储部的核查信息。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液袋载置部具有支承部,该支承部将输液袋支承成所述输液袋的注出口面朝向斜上方。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基台部,该基台部与所述药瓶重量测量部及所述输液袋重量测量部一体化,并与所述药瓶重量测量部及所述输液袋重量测量部相邻地配置有操作台, 所述基台部内置有所述储存部和所述控制部。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能读取处方识别信息的读取部或能输入处方识别信息的输入部;以及 存储与所述药液相关的信息的医疗信息数据库,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处方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医疗信息数据库, 所述医疗信息数据库发送与接收到的所述处方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与所述药液相关的信息, 所述控制部将从所述医疗信息数据库发送而来的与所述药液相关的信息存储至所述储存部。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注射器重量测量部,该注射器重量测量部具有对安装有注射器的注射器驱动装置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以及对保持于所述保持部的注射器驱动装置的重量进行测量的第三重量测量部,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注射器重量测量部测量出的重量来生成核查信息,并将生成的所述核查信息存储至所述储存部。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作为与所述药液相关的信息的、已装有注入输液袋的药液的各药瓶的实际照片图像按混合调配顺序排列,并在所述信息提示部中显示。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药瓶载置部上准备了装有注入输液袋的药液的药瓶时,所述控制部通过以由所述药瓶重量测量部测量出的重量为基础,来测定已准备的药瓶的重量或从已准备的药瓶的重量减去药瓶单体的重量后得到的药液的重量,并将测定出的所述药瓶的重量或药液的重量与规定值进行比较,从而生成核查信息。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从在所述药瓶载置部上准备好的药瓶中吸取药液时,所述控制部通过以由所述药瓶重量测量部测量出的重量为基础,来测定吸取的药液的重量或吸取的药液的量,并将测定出的所述药液的重量或药液的量与规定值进行比较,从而生成核查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测定出的药液的重量或药液的量与规定值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产生吸取报错信息,该吸取报错信息是表示在吸取量上存在错误、在吸取的药液种类上存在错误、药液洒出中的至少一种情况的信息。
10.一种药液调配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步骤,在该显示步骤中,显示出储存在储存部中的与注入输液袋的药液相关的信息; 药瓶重量测量步骤,在该药瓶重量测量步骤中,对载置在药瓶载置部上的全部药瓶的合计重量进行测量; 输液袋重量测量步骤,在该输液袋重量测量步骤中,对载置在输液袋载置部上的输液袋的重量进行测量; 第一核查信息生成步骤,在该第一核查信息生成步骤中,基于在所述药瓶重量测量步骤中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来生成核查信息,并将生成的所述核查信息存储至所述储存部;以及 第二核查信息生成步骤,在该第二核查信息生成步骤中,基于在所述输液袋重量测量步骤中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来生成核查信息,并将生成的所述核查信息存储至所述储存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注射器重量测量步骤,在该注射器重量测量步骤中,对安装有注射器的注射器驱动装置的重量进行测量;以及 第三核查信息生成步骤,在该第三核查信息生成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注射器重量测量步骤测量出的重量来生成核查信息,并将生成的所述核查信息存储至所述储存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读取处方识别信息的步骤; 将读取到的所述处方识别信息发送至医疗信息数据库的步骤;以及从所述医疗信息数据库接收与所述处方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与所述药液相关的信息,并将接收到的所述与所述药液相关的信息存储至所述储存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步骤中,在所述药瓶载置部上准备药瓶之前,将作为与所述药液相关的信息的、已装有注入输液袋的药液的各药瓶的实际照片图像按混合调配顺序排列并将其显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将药液吸取至注射器之前,显示出作为与所述药液相关的信息的注射器驱动装置的动作或驱动速度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对通过所述药瓶重量测量步骤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次数或通过所述输液袋重量测量步骤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次数进行计数, 在所述第一核查信息生成步骤或所述第二核查信息生成步骤中,通过基于计数得到的次数来测定载置在所述药瓶载置部的药瓶的数量或药液被注入输液袋的次数,并将测定出的所述药瓶的数量或药液被注入的次数与规定值进行比较,从而生成核查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产生吸取报错信息的报错信息产生步骤, 当从在所述药瓶载置部上准备好的药瓶中吸取药液时, 在所述第一核查信息生成步骤中,通过以在所述药瓶重量测量步骤中测量出的重量为基础,来对吸取的药液的重量或吸取的药液的量进行测定,并将测定出的所述药液的重量或药液的量与规定值进行比较,从而生成核查信息, 在从所述第一核查信息生成步骤的比较结果中识别出测定到的药液的重量或药液的量与规定值不一致的情况下,在所述报错信息产生步骤中,产生吸取报错信息,该吸取报错信息是表示在吸取量上存在错误、在吸取的药液种类上存在错误、药液洒出中的至少一种情况的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产生注入报错信息的报错信息产生步骤, 在所述第二核查信息生成步骤中,通过以在所述输液袋重量测量步骤中测量出的重量为基础,来测定注入输液袋的药液的重量或注入输液袋的药液的量,并将测定出的所述药液的重量或药液的量与规定值进行比较,从而生成核查信息, 在从所述第二核查信息生成步骤的比较结果中识别出测定到的药液的重量或药液的量与规定值不一致的情况下,在所述报错信息产生步骤中,产生注入报错信息,该注入报错信息是表示在注入量上存在错误、在注入的药液种类上存在错误、在注射器内残留有药液、药液洒出中的至少一种情况的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产生残留报错信息的报错信息产生步骤, 在所述第三核查信息生成步骤中,通过以在所述注射器重量测量步骤中测量出的重量为基础,来对吸取至注射器内的药液是否全部被注入输液袋进行判定,从而生成核查信息,在从所述第三核查信息生成步骤的判定结果中识别出在注射器内残留有药液的情况下,在所述报错信息产生步骤中产生残留报错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核查信息生成步骤中,通过以在所述注射器重量测量步骤中测量出的重量为基础,来测定吸取至注射器内的药液的重量或吸取至注射器内的药液的量进行测定,并将测定出的所述药液的重量或药液的量与规定值进行比较,从而生成核查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从所述第三核查信息生成步骤的比较结果中识别出测定到的药液的重量或药液的量与规定值不一致的情况下,产生吸取报错信息,该吸取报错信息是表示在吸取量上存在错误、在吸取的药液种类上存在错误、药液洒出中的至少一种情况的信息。
全文摘要
一种药液调配支援系统,能对调配药液时的药液吸取量等的核查进行支援。本发明的药液调配支援系统(10)包括具有对载置在药瓶载置部上的全部药瓶(20)的合计重量进行测量的第一重量测量部的药瓶重量测量部(14);具有对载置在输液袋载置部上的输液袋(21)的重量进行测量的第二重量测量部的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存储部(19);控制部(18),该控制部(18)基于由所述药瓶重量测量部(14)及所述输液袋重量测量部(15)分别测量出的重量的变化来生成核查信息,并将生成的核查信息存储至所述存储部(19);以及能显示出预先存储在所述存储部(19)中的与注入输液袋的药液相关的信息和/或通过所述控制部(18)存储至所述存储部(19)的核查信息的信息提示部(17)。
文档编号A61J3/00GK102665643SQ201080040908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4日
发明者中村徹, 太田章博, 奥田晃庸, 水野修, 藤冈总一郎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