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767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急性胆囊炎属中医学“胁痛”、“黄疸”等范畴。本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因素造 成胆囊管梗阻、胆汁滞留和随之而来的细菌感染或化学性胆囊炎。少数病例未见有明显的 胆囊内胆汁滞留现象,细菌感染似为引起急性胆囊炎的唯一原因。目前治疗多采用抗菌素 静脉点滴,消炎痛口服,虽取得了短期较好的效果,但易反复。本发明采用中药治疗本病,给于疏肝理气,利胆祛瘀止痛、通腑泻毒除湿、健胃消 食。以疏、利、清、通为治疗原则,临床上常根据不同证型辩证施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 治愈率高,经济廉价、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急性胆囊炎中药。为达以上目的,一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的原料药组成为柴 胡12 16g、陈皮12 16g、瓜蒌8 12g、当归8 12g、茵陈8 12g、天门冬8 12g、 黄柏10 14g、黄芩10 15g、桅子12 16g、败酱草12 16g、苦参10 15g、赤芍10 12g、白花蛇舌草6 10g、延胡索8 10g、丹参6 10g、鸡内金10 15g、枳实10 15g, 获等6 IOg0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药源广、经济廉价,疗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本发明中柴胡性味与归经性味苦平;归肝、胆经。功效疏肝理气、利胆。陈皮主 治脾胃气滞湿阻、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瓜蒌味甘,性寒。功效宽胸散结,润燥 滑肠,对多种致病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当归性味温、甘、辛;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养 血、活血、养肝润燥。茵陈性味微寒、辛、苦。功效清湿热,退黄疸。保护肝功能。天门冬性 味寒、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黄柏性味苦、寒。功效清热解毒、燥湿、 抗菌消炎。黄芩性味苦、寒。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芩性味苦、寒。清热解毒、抗菌 消炎。桅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经、三焦经。功效利胆退黄、促进胰腺分泌、并能 增加胰胆流量,加茵陈可加强除湿热黄疸作用。败酱草性味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苦参功效清热燥湿,利尿,对皮肤瘙痒等有效。赤芍 功效活血祛瘀,止痛,凉血,消肿。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和加强调理素活性,以 保护肝细胞,防止肝脏免疫损伤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白花蛇舌草性味苦甘、寒、无毒;归心、 肝、脾、大肠经。功效清热、利湿、解毒,祛瘀、疏肝、消肿。丹参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 主治肝郁有热,心腹胁肋诸痛。鸡内金消积滞,健脾胃,改善胆囊功能。枳实性味苦辛;寒。 归脾、胃、肝、心经。主治胃肠积滞、湿热泻痢、气滞胸胁疼痛。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 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增加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水煎服用,每剂煎两遍,每遍30分钟,共煎出200ml,早、晚各服100ml。经过多年临床应用验证,能够有效地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慢性胆囊 炎也有较好的效果,有效率100%,治愈率90%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一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中药,上由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柴胡12 16g、陈皮12 16g、瓜蒌8 12g、当归8 12g、茵陈8 12g、天门冬8 12g、黄柏10 14g、黄芩10 15g、桅子12 16g、败酱草12 16g、苦参10 15g、赤芍10 12g、白花 蛇舌草6 10g、延胡索8 10g、丹参6 10g、鸡内金10 15g、枳实10 15g,茯苓6 IOg0实施例2 —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中药,其优选是柴胡12g、陈皮15g、瓜蒌Sg、当 归8 12g、茵陈10g、天门冬Sg、黄柏12g、黄芩10g、桅子15g、败酱草12g、苦参12g、赤芍 g份、白花蛇舌草8g、延胡索10g、丹参8g、鸡内金12g、枳实10g,茯苓10g。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资料本发明的中药,多年来临床上应用,治疗病人上百例,特别是血热毒盛型侵犯机 体,患者效果更佳。本发明活血药物较多,孕妇及月经期妇女不可服用。二、诊断标准右上腹突发性疼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体检 右上腹压痛和肌卫,Murphy征阳性,白细胞计数增高,B超示胆囊壁水肿,即可确诊为本病。三、服药方法水煎服,每目1剂,每服药煎2遍,每遍煎30分钟,过滤,取出滤液, 两次共煎出200ml,早晚各服100ml。四、疗效判断标准治愈症状消失,B超检查胆囊壁水肿消失,血象化验正常。好转症状明显好转,B超检查胆囊壁水肿减轻,血常规检查趋于正常。五、治疗效果轻症服药8-10天为一疗程,重症患者2个疗程,轻症10天内症状消 失,重症患者一般15天内症状消失,血常规检查正常。B超示胆囊壁水肿消失。经统计有效 率95%,治愈率92%。禁忌孕妇忌用。六、典型病例1、张XX,2008年秋季患病,就诊时,右上腹突发性疼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 剧烈,大便稀。曾在本村静滴甲硝唑,口服消炎痛3天,停药1天又反复,经服用本发明中药 8齐U,疼痛缓解并逐步消失,至今未复发。2、于XX,男,42岁,文登市小观人,就诊时主诉反复发作右上腹突发性疼痛,伴恶 性、呕吐。查体右上腹压痛和肌卫,Murphy征阳性,B超检查胆囊壁水肿,经服用该中药10 剂,疼痛消失,B超检查胆囊壁水肿消失,至今未复发3、孙XX,女,38岁,2009年4月就诊,右上腹突发性疼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经查 体和B超检查、血常规检查确诊该病,经服用本发明中药12剂,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柴胡 12 16g、陈皮12 16g、瓜蒌8 12g、当归8 12g、茵陈8 12g、天门冬8 12g、黄柏 10 14g、黄芩10 15g、桅子12 16g、败酱草12 16g、苦参10 15g、赤芍10 12g、 白花蛇舌草6 10g、延胡索8 10g、丹参6 10g、鸡内金10 15g、枳实10 15g,茯苓 6 IOg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中药,其优选是柴胡12g、陈皮15g、 瓜蒌Sg、当归8 12g、茵陈10g、天门冬Sg、黄柏12g、黄芩10g、桅子15g、败酱草12g、苦参 12g、赤芍g份、白花蛇舌草Sg、延胡索10g、丹参Sg、鸡内金12g、枳实10g,茯苓10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的原料药组成为柴胡12~16g、陈皮12~16g、瓜蒌8~12g、当归8~12g、茵陈8~12g、天门冬8~12g、黄柏10~14g、黄芩10~15g、栀子12~16g、败酱草12~16g、苦参10~15g、赤芍10~12g、白花蛇舌草6~10g、延胡索8~10g、丹参6~10g、鸡内金10~15g、枳实10~15g,茯苓6~10g。本发明中药具有疏肝理气,利胆祛瘀止痛、通腑泻毒除湿、健胃消食的功效。以疏、利、清、通为治疗原则,临床上常根据不同证型辩证施治,疗效快、治愈率高、能够有效地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慢性胆囊炎也有较好的效果,有效率100%,治愈率90%以上,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965GK102114174SQ20111004373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9日
发明者刘秀娥, 林常红 申请人:林常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